目的 探讨程序性坏死特异性抑制剂-1(Nec-1)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左下肢股骨、胫骨骨折及腹部软组织损伤并失血/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选择雄性SD大鼠,2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Nec-1组,每组11只,观察72 h死亡率.72只同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Nec-1组,每组24只.假手术组仅麻醉和分离、结扎血管,不进行创伤、失血、再灌注;Nec-1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经股静脉给予1 mg/kg Nec-1;模型组给予等体积溶剂.于再灌注后2、4、8h采集各组血清和肝组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水平;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受体相互作用蛋白酶-1/3(RIP1/RIP3)的蛋白表达.结果 Nec-1组大鼠72 h死亡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18.18%(2/11)比63.64%(7/11),P=0.040].模型组2h血清ALT、AST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ALT(U/L):110.21 ±22.32比80.98±19.94,AST (U/L):364.29±64.83比279.76±70.64,均P<0.05],8h达高峰[ALT(U/L):387.41±47.11比82.76±22.44,AST(U/L):973.35±77.51比261.49±52.03,均P<0.01].Nec-1组血清ALT、AST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ALT(U/L)4 h:144.64±33.79比213.96±36.21,8 h:159.48±43.57比387.41 ±47.11;AST(U/L)4 h:398.78±59.48比630.61±59.93,8 h:427.38±80.75比973.35±77.51,均P<0.01].光镜下模型组大鼠肝窦扩张、淤血,肝细胞变性、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Nec-1组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模型组肝组织TNF-α、IL-1β的mRNA表达和RIP1、RIP3的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呈逐渐升高趋势;给予Nec-1后各时间点TNF-α、IL-1β的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以8h最为明显(TNF-α mRNA:1.457±0.081比2.317-0.062,IL-1β mRNA:0.690-0.087比1.812±0.112,均P<0.01),而肝组织RIP1、RIP3的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IP1蛋白8 h:0.561±0.033比0.587±0.036,RIP3蛋白8 h:0.976±0.040比1.044±0.115,均P>0.05).结论 Nec-1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具体机制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程序性坏死特异性抑制剂-1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摘 要】
:
目的 探讨程序性坏死特异性抑制剂-1(Nec-1)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左下肢股骨、胫骨骨折及腹部软组织损伤并失血/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选择雄性SD大鼠,2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Nec-1组,每组11只,观察72 h死亡率.72只同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Nec-1组,每组24只.假手术组仅麻醉和分离、结扎血管,不进行创伤、失血、再灌注;Ne
【机 构】
:
300070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学院,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天津市急救医学研究所,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天津市急救医学研究所,300070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
【出 处】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发表日期】
:
2014年26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脂多糖(LPS)刺激下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TLR4)mRNA转录及下游炎症平衡的影响.方法 实验用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株,将细胞分别置于37 ℃和32℃的温育箱中培养,干预组加入10 ng/mL LPS进行刺激,对照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培养2、8、24h取细胞上清液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10)水平;用TRIzol提取细胞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及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89例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平均IMT、血清脂联素、(hs)CRP及其他生化指标,按颈总动脉平均IMT将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比较各组间血清脂联素、(hs)CRP水平.对颈总动脉内膜异常患者,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统计颈总动脉IMT和血清脂联素、(hs)CRP之间的关系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无抽搐电休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舒芬太尼1组(S1组)、舒芬太尼2组(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