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液承气汤治疗脑出血术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huyi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增液承气汤治疗脑出血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增液承气汤,对照组40例予复方芦荟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05); 治疗组在改善粪便性状、排便困难、排便时间、排便频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增液承气汤治疗脑出血术后便秘安全有效。
  【关键词】  脑出血术后;增液承气汤;便秘
  便秘是指粪便贮存肠内时间过长、干结、坚硬而引起的排便不畅,正常饮食下3d未排便可确定为便秘[1]。便秘是脑出血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便秘主要是由于慢性失水,胃肠蠕动缓慢所致。西医主要采用对症治疗, 疗效尚不满意。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便秘具有很大优势, 我们在临床中应用增液承气汤治疗糖尿病便秘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神经外科, 具备以下条件:(1)年龄40~65 岁,术前进食、排便情况均无异常;(2)排便间隙时间>3天, 且均需使用开塞露等润肠药才能排便;(3)排除肠道狭窄等器质性病变的便秘者。按住院病案号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男21 例, 女19 例;年龄42~60 岁;排便间隔时间3~7(4.3±0.7)天;对照组:男20 例, 女20 例; 年龄40~64 岁;排便间隔时间3~7(4.4±0.7)天。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和排便间隔时间等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增液承气汤治疗。药物组成:玄参 30g,麦冬 25g,细生地 25g,大黄9g,芒硝4.5g。(由陕西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医院煎药房煎制,分装100ml/袋,每次口服1袋,每天服两次)。对照组口服中成药复方芦荟胶囊(国药准字Z13020306,上海复星临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每次2粒,每日2次。
  1.3 疗效标准
  根据2002 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标准。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服药当天解便, 便软,排便无不适,1次/d,食欲增加, 精神好, 体温恢复正常, 停药后大便通畅;有效:服药2d后解便, 便软,停药后排便无明显不适;无效: 服药3d后未解便。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治疗组40例,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40例,显效5例,有效12 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42.5%;比较有显著性意义( <0.05),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脑出血是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其中很多病例需要手术治疗,由于大部分患者肢体功能障碍,需要长期卧床,并发症最常见的就是便秘,而如何缓解这些临床症状,对患者术后的康复很重要。脑出血属于中医“中风”范畴,术后患者便秘,多因术后经脉受损,气血不足,阴津亏虚,肠道干涩,大肠传导失司,糟粕内停而易发便秘。治疗应以滋阴润肠、通便为主要原则。西医治疗上多采用胃肠动力药,泻药或灌肠维持虽可以起到临时缓解症状的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便秘症状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调, 但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阴津亏损, 燥热内结, 津液不足,以致“无水舟停”故下之不通。是以增液承气汤以达“增水行舟”之效。口干唇燥,舌红苔黄,大便秘结,为辨证要点,方中重用玄参滋阴泄热通便,为君药。麦冬、生地黄滋阴生津,为臣药。君臣相合及增液汤,功能滋阴清热,增液通便。大黄、芒硝软坚润燥,泄热通便,共成“增水行舟”之剂。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显示,增液承气汤不仅有通便和调节体液的作用,同时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心脏、循环、血液流变学功能,从发病机理上改善肠道的排泄功能。
  本项观察结果表明,增液承气汤治疗对比复方芦荟胶囊在治疗效果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在胃肠道反应上无差异,从总体上讲增液承气汤明显优于液体石蜡。脑出血手术后病人往往禁食,这也使大便干结,不易排出,而改善大便性状,润肠通便的增液承气汤在临床应用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其可以细化大便,缩短排便间隔时间,这样可避免硬质粗粪时排便用力,导致颅内压增高,也可避免水样稀便浸湿肛周诱发压疮,避免了使用通便药的弊端。总之,增液承气汤治疗脑出血术后便秘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冯士红. 便秘的病因病机及证治 [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2,(02).
  [2] 中華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2002 :131 .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研究腔镜下与开腹手术对胆囊结石胆囊炎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2月1日至2011年2月1日收治的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218例,按患者意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9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手術,治疗组109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分别于手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IL-6、TNF-α的数量,并比较手术前后测定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Y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切开复位Y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C型骨折15例,均采用尺骨鹰嘴V阿形截骨入路,复位后均使用Y型锁定钢板固定骨折。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4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疗效,优8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
期刊
【摘 要】  目前在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死亡率相对较高, 并且有研究证实该疾病的发病几率正在呈现逐年升高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但是最近几年以来在AMI诊断以及治疗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使该类疾病的死亡率得以显著降低。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急性心肌梗死诊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诊断;治疗;研究进展  目前在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对人类健康造成危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宫腔残留物所致阴道出血时间较长的问题。方法:随机对50例药物流产胎囊完整排出后2周进行B超检查。结果:发现宫腔内有残留物32例,占64%,伴有阴道出血22例,占44%,清宫10例,占20%。结论:药物流产胎囊完全排出后随访的必要性。  【关键词】  妊娠;药物流产;B超;随访  应用米非司酮终止早期妊娠近年来已经广泛用于临床
期刊
【摘 要】  本文是针刺运动疗法对急性闭合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及经验的总结。通过对300例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患者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采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对其中20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功能障碍的症状;50例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及另外50例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及瘀斑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结果为300例中200例治愈、50例显效、50例好转。本文得出结论,采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踝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与左卡尼丁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联合左卡尼丁组:给予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3次口服,左卡尼汀3g靜脉点滴 qd,10d为一疗程。硝酸甘油组:硝酸甘油组10mg静脉泵入,qd 10d为一疗程。结果: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效率,联合组为97.22%,硝酸甘油组为82.35%,联合组总效率优于其他两组(P<0.0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对运动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别进行基础治疗和基础治疗加早期运动康复训练,于入院时和4W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测评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组内及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方面均有顯著差异(P<0.01),康复组改善明显。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在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单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不孕症提供参考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74例不孕症患者,采取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经过1年的随访,74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妊娠,占56.7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疗效显著,诊断准确,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  宫腹腔镜;不孕症;临床疗效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咪达唑仑与异丙酚镇静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心率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全麻条件下择期接受手术治疗40例患者术后转ICU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在全麻药效消失时,于一分钟内将1mg/kg异丙酚与0.1mg/kg咪达唑仑注射至其静脉。然后在微量泵的协助将比例为100:1的咪达唑仑与芬太尼合剂、比例为100:0.1的异丙酚与芬太尼合剂进行注射。结果:rMSSD、
期刊
1 血管加压素概述  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是在下丘脑(主要在视上核、室旁核)的神经元中合成、由九个氨基酸构成的环状活性分子,其分子量近似1000Kda。在人下丘脑合成的血管加压素中,因第八位氨基酸是精氨酸,故又称为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合成后经突触进入脑垂体后叶,并贮存其中及释放,因而“垂体后叶素”中含有AVP,因也称为垂体后叶加压素(Pituitar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