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级习作教学,是在一二年级写话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出一段完整的话,同时为高年级作文教学奠定基础。由此可见三年级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在教学中老师要尽可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多创设情境,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同时要加强学生语言的积累,注重学生的习作与生活相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作。
新课标提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尤其是三年级习作教学,它是承接一、二年级指导学生学会写自己想说的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出一段完整的话,同时为高年级作文教学奠定基础。因此,抓好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不容忽视。下面谈谈我在引导三年级学生习作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加强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
新课标提出:“习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要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上,让孩子愿意习作,热爱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习作最重要的内驱力。学生有了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习作也不例外,学生如果有了习作的兴趣,就能提高习作教学质量。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办法,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如用优美的课文,用同年龄小伙伴的佳作,引发学生的爱慕之心,使其也想试一试,写一写。鼓励学生一有想说的话,不论是听到的、看到的,还是想到的,都把它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问别人,可以画图画,可以注拼音,可以查字典。对写得好的表扬,对敢于写的鼓励,对不大敢写的帮一帮。这样使得不同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进步,自然就会对习作产生兴趣,充满自信。如一次课间活动时间,我在与几个女孩聊天时,突然一个女生惊奇地问道:“老师,你的眼睛好特别呀!”我一听,觉得她观察很细心,就随即鼓励她:“你能将王老师眼睛的特别之处写下来吗?”只见她自信地点点头,于是写下了这样几行:“我的老师有一双很特别的眼睛,总是一眨一眨的。”我接过来一看,故意眨巴着眼说:“你能再将老师‘眨眼’时的神情写详细些吗?”她点点头,又写了下去:“我的老师有一双特别的眼睛,总是一眨一眨的,好像会说话一样。如果你做错了事,它好像在说:‘小朋友,真不应该做坏事。’如果你取得了好成绩时,它好像在说:‘你真棒!继续努力!’如果你不敢回答问题时,它好像在说:‘大胆点,别怕,老师会帮你的!’如果你上课走神,它会提醒你:‘小朋友,上课要专心,别走神!’”写好后,她递给我,我仔细一看,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对啦,写人物就是要观察得细致,抓住特征来写。”她听后,脸上顿时露出甜蜜而满意的笑容,甚至还有几分得意。我在习作教学中,就是采用这种诱导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的。
二、加强学生语言的积累
新课标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的,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厚积才能薄发。三年级学生阅读量有限,积累的素材也有限,要想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就必须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材中有效的因素,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感受语言的文字美和情境美,感悟其语言的魅力。这样在朗读中便可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语感,有利于积累语言素材。如《四季的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分别描绘了不同季节的雨的特点:春雨绵绵的最可爱;夏雨倾盆直泻,来得快去得也快,显示出大自然伟大、神秘的力量;秋雨稀疏而短暂;冬天南北两地各有所别。文中不仅语言优美,其意境更美。在教学时,我注重了学生情感体验,通过教师范读、配乐诵读、师生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四季的雨的美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内涵,从中积累优美的词句,丰富自己的习作内容。其次,还应要求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目,如童话、成语故事、优秀习作及诗词之类的书,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迁移到课外,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多摘抄优美句段、背诵名诗名篇,从而不断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还能开阔学生视野和增长知识。
三、习作与生活相融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那么,搞好习作训练,就要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生活空间,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产生“我手写我心”和“不吐不快”的欲望,从而让习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如:在写春景的习作时,我不是让学生拿起笔就写,而是把学生带进大自然,指导他们细心观察眼前的景物,去发现春天里的动物、植物的变化、人物的活动情况等,让学生把自己的见闻记下来;在写状物类习作时,我首先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特征,如猫的耳朵是三角形,牛的尾巴长,仙人掌有锋利的刺,荷花有圆圆的叶,高压水泵的压力大,小闹钟会说话等。有时,还将实物带到课堂上,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尽可能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这样一来,学生有了亲身感受,习作时当然有话可说,有物可写。
实践证明,要指导好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教学,除去要加强对其实施有效的字、词、句教学外,还必须善于对其进行习作兴趣的培养,教会学生善于体验生活,并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挖掘教材,带学生走向大自然,向大自然索取习作素材。如我常带学生到校外观察小河、田野、庄稼、小鸟、花草树木、风雨雷电等自然景象,拉近学生生活与习作的距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指导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释放自己真实的情感。培养学生“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掌握学习技巧,迅速地提高习作能力,不同的学生写出的习作自然就会迥然有别。
总的说来,对于三年级学生,老师要尽可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多创设情境,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不要用过高的要求来束缚学生,要让学生从怕写到爱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作。
【作者单位:余庆县实验小学
新课标提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尤其是三年级习作教学,它是承接一、二年级指导学生学会写自己想说的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出一段完整的话,同时为高年级作文教学奠定基础。因此,抓好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不容忽视。下面谈谈我在引导三年级学生习作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加强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
新课标提出:“习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要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上,让孩子愿意习作,热爱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习作最重要的内驱力。学生有了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习作也不例外,学生如果有了习作的兴趣,就能提高习作教学质量。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办法,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如用优美的课文,用同年龄小伙伴的佳作,引发学生的爱慕之心,使其也想试一试,写一写。鼓励学生一有想说的话,不论是听到的、看到的,还是想到的,都把它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问别人,可以画图画,可以注拼音,可以查字典。对写得好的表扬,对敢于写的鼓励,对不大敢写的帮一帮。这样使得不同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进步,自然就会对习作产生兴趣,充满自信。如一次课间活动时间,我在与几个女孩聊天时,突然一个女生惊奇地问道:“老师,你的眼睛好特别呀!”我一听,觉得她观察很细心,就随即鼓励她:“你能将王老师眼睛的特别之处写下来吗?”只见她自信地点点头,于是写下了这样几行:“我的老师有一双很特别的眼睛,总是一眨一眨的。”我接过来一看,故意眨巴着眼说:“你能再将老师‘眨眼’时的神情写详细些吗?”她点点头,又写了下去:“我的老师有一双特别的眼睛,总是一眨一眨的,好像会说话一样。如果你做错了事,它好像在说:‘小朋友,真不应该做坏事。’如果你取得了好成绩时,它好像在说:‘你真棒!继续努力!’如果你不敢回答问题时,它好像在说:‘大胆点,别怕,老师会帮你的!’如果你上课走神,它会提醒你:‘小朋友,上课要专心,别走神!’”写好后,她递给我,我仔细一看,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对啦,写人物就是要观察得细致,抓住特征来写。”她听后,脸上顿时露出甜蜜而满意的笑容,甚至还有几分得意。我在习作教学中,就是采用这种诱导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的。
二、加强学生语言的积累
新课标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的,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厚积才能薄发。三年级学生阅读量有限,积累的素材也有限,要想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就必须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材中有效的因素,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感受语言的文字美和情境美,感悟其语言的魅力。这样在朗读中便可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语感,有利于积累语言素材。如《四季的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分别描绘了不同季节的雨的特点:春雨绵绵的最可爱;夏雨倾盆直泻,来得快去得也快,显示出大自然伟大、神秘的力量;秋雨稀疏而短暂;冬天南北两地各有所别。文中不仅语言优美,其意境更美。在教学时,我注重了学生情感体验,通过教师范读、配乐诵读、师生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四季的雨的美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内涵,从中积累优美的词句,丰富自己的习作内容。其次,还应要求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目,如童话、成语故事、优秀习作及诗词之类的书,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迁移到课外,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多摘抄优美句段、背诵名诗名篇,从而不断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还能开阔学生视野和增长知识。
三、习作与生活相融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那么,搞好习作训练,就要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生活空间,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产生“我手写我心”和“不吐不快”的欲望,从而让习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如:在写春景的习作时,我不是让学生拿起笔就写,而是把学生带进大自然,指导他们细心观察眼前的景物,去发现春天里的动物、植物的变化、人物的活动情况等,让学生把自己的见闻记下来;在写状物类习作时,我首先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特征,如猫的耳朵是三角形,牛的尾巴长,仙人掌有锋利的刺,荷花有圆圆的叶,高压水泵的压力大,小闹钟会说话等。有时,还将实物带到课堂上,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尽可能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这样一来,学生有了亲身感受,习作时当然有话可说,有物可写。
实践证明,要指导好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教学,除去要加强对其实施有效的字、词、句教学外,还必须善于对其进行习作兴趣的培养,教会学生善于体验生活,并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挖掘教材,带学生走向大自然,向大自然索取习作素材。如我常带学生到校外观察小河、田野、庄稼、小鸟、花草树木、风雨雷电等自然景象,拉近学生生活与习作的距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指导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释放自己真实的情感。培养学生“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掌握学习技巧,迅速地提高习作能力,不同的学生写出的习作自然就会迥然有别。
总的说来,对于三年级学生,老师要尽可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多创设情境,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不要用过高的要求来束缚学生,要让学生从怕写到爱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作。
【作者单位:余庆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