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写作中,通感主要是在形象思维过程中,把全然不同的事物形象化合到一起,触类旁通。通感是作家把自己捕获的形象作变形处理的一种审美活动。概括来说,通感手法在文章中可作如下几类变形处理:
一、变听觉形象为视觉形象
这是一种“以形喻声”的写法。鲁彦在散文《听潮》中这样描绘海睡时的情景:“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花问的展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地、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作者把属于听觉形象的声音转移为视觉形象的月光、晨雾,又喻为嗅觉形象的芳醇,以及富于动态美的拂过琴弦的微风、飘零水上的落花。通感的连续妙用,使情景的抒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和神奇,给读者创造了一个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嗅其味的艺术境界,大大增添了散文意境美的感人力量。
二、变视觉或嗅觉形象为听觉形象
这是“以虚写实”的写法。朱自清先生散文《荷塘月色》是这样描绘荷塘月色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凡阿铃上奏着的名曲。”这是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光与阴影的分布本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化静为动,将读者带人一种幻境,光与影的黑白块,仿佛变成了活泼、跳动的音符,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其次,提起凡阿玲,很容易联想起《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烘托,也是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朱自清在写荷香时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是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跳跃。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和“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一起,加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烘托出环境的幽雅与宁静。
作者正是运用通感手法,把嗅觉或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摹拟了“香”和“声”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形态,使难以描摹的感觉通过另一可感形象而具体化了。
三、变意觉形象为视觉形象
大凡意觉的东西,多为抽象,虚幻的;化为视觉形象,就具体可感了。比如“愁”,作为一种只能会意的情绪,不可目睹。但古文许多写“愁”的名句都打破了这种戒律。杜甫云“忧端齐终南”,赵瑕云“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均用“山”状“愁”,变意觉为视觉(兼及触觉)。其实,这种通感方法,就是为抽象的意念寻找具体的形象。朱自清说:“写散文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散文家以形象使一切抽象的变成具体。”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说:“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这同样是化意觉形象(悲凉)为视觉形象(浓黑)的事例。
四、变视觉形象为味觉或触觉形象
朱自清先生的《威尼斯》中有这样的句子:“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酽”本是指液汁浓厚味,这里诗人把浓绿的海水写成是淳厚味美的果液。这一“酽”字,既是对自然风光的渲染,又是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使情与境相融合,形成一种富有诗情的意境,更能感染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视觉通于味觉的成功。在《绿》中作者是这样描写“绿”的:“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作者于视觉的绿,竟然都有了油腻、软滑的质感,这是视觉通于触觉的妙用。
通感的类别颇多。如“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朱自清《威尼斯》),“母亲不由地向后挪动一步,身上立时起了一层寒冷的鸡皮疙瘩,似乎在神经质地颤抖”(冯德英《苦菜花》),这是变视觉形象为嗅觉形象。“窗外雪花满天飞舞,屋内炉火香冬冬……”(李梦飞《冬弦》),作用于嗅觉的“香”会发出“冬冬”的响声,这是变嗅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等等。
就创造而言,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作家用整个身心以及全部感官系统去体验生活的结晶。故就鉴赏而言,这样的作品(以及文中的形象)只有在你的各种审美感官同时起作用时,才能领略其深浑的艺术美感。歌德说:“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的各种能力的统一体。艺术作品必须向人这个整体说话,必须适应人的这种丰富的统一整体。”通感正是调动读者众多的(而不是单一的)感觉器官的一种“刺激物”,正是“向人这个整体说话”的一种能动的艺术手段,它的功能在于沟通人的各部分感官乃至思维、意志和情感,使文章之美在高层次上呈多元性。
上文提到的为了表现荷塘月色的自然美,朱自清先生把微风送来的“缕缕荷香”,比作远处高楼传来的“渺茫的歌声”,就是既诉诸人们的嗅觉(香),又触及人们的听觉(歌声),这其中就有个感觉的挪移过程:文句启示人们由时断时续、清香扑鼻的淡淡荷香联想到时起时伏、清新悦耳的远处高楼上的歌声,彼此在感觉效果上存在联想的某些形似之点。这样,人们对荷香就不仅是可以嗅觉到,而且还可以听觉到了。如此,荷香给人的感觉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了。朱自清的“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刘白羽的“而诗意又是变化无穷的,……突然是绿茸茸的草阪,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都同样暗含通感作用,呈多元之美。这就是文章之通感美的多元性。
一、变听觉形象为视觉形象
这是一种“以形喻声”的写法。鲁彦在散文《听潮》中这样描绘海睡时的情景:“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花问的展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地、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作者把属于听觉形象的声音转移为视觉形象的月光、晨雾,又喻为嗅觉形象的芳醇,以及富于动态美的拂过琴弦的微风、飘零水上的落花。通感的连续妙用,使情景的抒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和神奇,给读者创造了一个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嗅其味的艺术境界,大大增添了散文意境美的感人力量。
二、变视觉或嗅觉形象为听觉形象
这是“以虚写实”的写法。朱自清先生散文《荷塘月色》是这样描绘荷塘月色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凡阿铃上奏着的名曲。”这是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光与阴影的分布本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化静为动,将读者带人一种幻境,光与影的黑白块,仿佛变成了活泼、跳动的音符,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其次,提起凡阿玲,很容易联想起《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烘托,也是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朱自清在写荷香时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是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跳跃。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和“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一起,加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烘托出环境的幽雅与宁静。
作者正是运用通感手法,把嗅觉或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摹拟了“香”和“声”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形态,使难以描摹的感觉通过另一可感形象而具体化了。
三、变意觉形象为视觉形象
大凡意觉的东西,多为抽象,虚幻的;化为视觉形象,就具体可感了。比如“愁”,作为一种只能会意的情绪,不可目睹。但古文许多写“愁”的名句都打破了这种戒律。杜甫云“忧端齐终南”,赵瑕云“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均用“山”状“愁”,变意觉为视觉(兼及触觉)。其实,这种通感方法,就是为抽象的意念寻找具体的形象。朱自清说:“写散文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散文家以形象使一切抽象的变成具体。”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说:“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这同样是化意觉形象(悲凉)为视觉形象(浓黑)的事例。
四、变视觉形象为味觉或触觉形象
朱自清先生的《威尼斯》中有这样的句子:“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酽”本是指液汁浓厚味,这里诗人把浓绿的海水写成是淳厚味美的果液。这一“酽”字,既是对自然风光的渲染,又是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使情与境相融合,形成一种富有诗情的意境,更能感染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视觉通于味觉的成功。在《绿》中作者是这样描写“绿”的:“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作者于视觉的绿,竟然都有了油腻、软滑的质感,这是视觉通于触觉的妙用。
通感的类别颇多。如“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朱自清《威尼斯》),“母亲不由地向后挪动一步,身上立时起了一层寒冷的鸡皮疙瘩,似乎在神经质地颤抖”(冯德英《苦菜花》),这是变视觉形象为嗅觉形象。“窗外雪花满天飞舞,屋内炉火香冬冬……”(李梦飞《冬弦》),作用于嗅觉的“香”会发出“冬冬”的响声,这是变嗅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等等。
就创造而言,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作家用整个身心以及全部感官系统去体验生活的结晶。故就鉴赏而言,这样的作品(以及文中的形象)只有在你的各种审美感官同时起作用时,才能领略其深浑的艺术美感。歌德说:“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的各种能力的统一体。艺术作品必须向人这个整体说话,必须适应人的这种丰富的统一整体。”通感正是调动读者众多的(而不是单一的)感觉器官的一种“刺激物”,正是“向人这个整体说话”的一种能动的艺术手段,它的功能在于沟通人的各部分感官乃至思维、意志和情感,使文章之美在高层次上呈多元性。
上文提到的为了表现荷塘月色的自然美,朱自清先生把微风送来的“缕缕荷香”,比作远处高楼传来的“渺茫的歌声”,就是既诉诸人们的嗅觉(香),又触及人们的听觉(歌声),这其中就有个感觉的挪移过程:文句启示人们由时断时续、清香扑鼻的淡淡荷香联想到时起时伏、清新悦耳的远处高楼上的歌声,彼此在感觉效果上存在联想的某些形似之点。这样,人们对荷香就不仅是可以嗅觉到,而且还可以听觉到了。如此,荷香给人的感觉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了。朱自清的“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刘白羽的“而诗意又是变化无穷的,……突然是绿茸茸的草阪,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都同样暗含通感作用,呈多元之美。这就是文章之通感美的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