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权利的起源、演进及其与权力的互动——评安德罗·林克雷特著《世界土地所有制变迁史》

来源 :农业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h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早期土地制度的现代转向是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开始的.但土地私有制并不意味着土地制度“历史的终结”.现代土地权利既不等同于私有制,也不局限于私有制.衡量土地制度现代性的标准在于是否存在不受特权干预的、可在法律框架下自由交易的土地权利.当下中国土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公有还是私有,而在于公权(力)如何对待私权(利).
其他文献
 单纯运用基于规则进行机器翻译系统很难有效地解决目前机器翻译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笔者针对汉—蒙机器翻译系统中的译文效果,首先分析归纳了在基于规则的MT方法中遇到的
不久前,国家经贸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质量工作的意见》。实事求是地剖析了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状况和对我国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影响,论证
以现行的不同专家的评价结果的综合方法为基础,论述剔除多维评价向量中的“野点”的方法和过程,提出该方法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谁都不希望有人诽谤自己,这恐怕是人的共有天性.可是诽谤人的现象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过去有许多劝别人正确对待诽谤的话,如“为人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也不惊”、"树正何愁月影
先说一声:中国的棉花产业政策,你辛苦了。不仅你辛苦,中国几千万户的棉农、大大小小的棉花企业、棉花质检机构、棉花流通企业、中储棉系统的广大职工及纺织服装产业链上数十万家
“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