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打好“十一五”环保决胜战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l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保”与“经济发展”,谈及它们的关系,有一个词总是如影随形,那就是“代价”。在快速发展的中国,人们见证了诸多因对经济目标的执拗而付出的环境代价。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最近三十多年中绞合层现。
  环保已是举国大事。2010年,“十一五”收官之年,环保规划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目前中国还有哪些潜而未露的环境问题?环保目标与经济发展,中国是否必须作出单项选择?环保能否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为此,《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了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
  
  “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首次达到进度要求
  
  《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是“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最后一年,目前规划实施进度如何,能否如期实现目标?
  周生贤:2010年对我们环保工作来说,至关重要;对我们环保人来说,重任在肩。这意味着我们要向全国人民交上“十一五”环保答卷。
  目前,“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首次达到进度要求,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主要规划目标有望如期实现,是我国历史上执行得最好的一个五年环保规划。
  今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在充分消化今年新增排放量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减排工作,全面完成减排任务。
  2010年的减排目标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力争比2009年再削减40万吨,化学需氧量减排在完成“十一五”目标的基础上,力争再削减20万吨以上。
  
  《中国经济周刊》:环保部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今年的减排任务实现?
  周生贤:我们将深入推进三种形式的减排,即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
  就结构减排来说,今年要分别淘汰炼铁、电力、水泥、焦化和造纸落后生产能力2000万吨、1000万千瓦、5000万吨、2000万吨和52万吨。
  就工程减排来说,将确保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000万立方米以上,新增燃煤电厂脱硫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新增30台(套)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
  就管理减排来说,抓紧完成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验收,向社会公告治污设施投运率、运行效率及国控重点污染源排污费征收情况等。对于完成年度目标,我们充满信心。
  
  环保与经济相互依赖
  
  《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对此,环保工作做出了哪些努力?
  周生贤: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来说,是危中有机,对环保工作也是如此。我们认为应对金融危机恰恰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机遇,也是发展我们环保事业的机遇。
  按照中央要求,我们着力抓好三件事:一是全力为保增长大局服好务;二是高度重视巩固环保成果防止污染反弹;三是从严控制“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项目。
  2009年,我部批复建设项目环评文件400个,总投资达2.7万亿元。对简单低水平重复建设、“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项目设置“防火墙”,对总投资1904.8亿元的49个项目环评文件作出退回报告书、不予批复或暂缓审批的决定。对环评违法违规问题突出的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华能集团、华电集团以及山东省钢铁行业作出暂停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决定。
  
  《中国经济周刊》:有人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二者关系如何?
  周生贤:其实,环境与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统一体,不能把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一部环境保护的历史就是一部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历史。
  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发展道路问题,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必然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势必是“无源之水”。正确的经济政策就是正确的环境政策,正确的环境政策也是正确的经济政策。两者深度融合正是我们当前大力倡导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这符合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利益,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我们要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质量、增强发展后劲,大力促进经济转型。对此,我们将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一以贯之。
  
  探索环保新道路
  
  《中国经济周刊》: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环保工作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周生贤: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休戚相关。环境保护问题首当其冲,需要各国紧密合作,共同应对。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我国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45%,这是中国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
  目前,环境保护在中美、中日、中哈高层对话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中俄环保合作互信互利、全面务实,中日韩、中国-东盟环保合作进入新阶段,与联合国环境署合作进一步深化,与阿拉伯、非洲环保合作进一步加强。
  
  《中国经济周刊》:您认为中国的环保发展状况与国外有何不同?
  周生贤:中国同西方发达国家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目标任务和解决问题不同,我国环境问题具有“共同但又独特”的特性。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出现,呈现结构性、压缩性、复合性、区域性和全球性五大基本特征。
  我国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环保老路,我国需要推陈出新,独辟蹊径,探索走一条中国的环保新道路。
  环保新道路就是指符合中国国情、环境与经济相融合的道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显现出来,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压力继续加大。摸索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路子,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呼唤。
  “国以民为上,民以生为先”。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这是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09年,我们集中力量开展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妥善处理陕西凤翔、湖南武冈、云南东川等12起重金属、类金属污染事件。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加强全过程环境应急管理,开通了“010-12369”环保举报热线。
  “十一五”以来,环保工作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把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把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主要污染物减排作为中心工作。
  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从时代要求看,必须坚持环保与经济发展相融合,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从核心任务看,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从价值取向看,必须坚持环保为民生的需求出发,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环境问题;从实现途径看,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从动力源泉看,必须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尽早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强大合力。
  
  “十二五”规划正抓紧编制
  
  《中国经济周刊》:自“十一五”以来,环保工作成绩有目共睹。作为中国环保部门的主要负责领导,您觉得在哪些方面还有压力?
  周生贤:客观地说,环境保护正处于艰难的负重爬坡阶段和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处于保护与破坏、改善与恶化相持的阶段,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近年来,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局部地区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但是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总体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污染减排的压力有增无减。随着经济回升势头更加强劲,产能释放更加明显,污染物产生量会有增加,甚至一些已淘汰的落后产能、设备和企业可能死灰复燃。
  潜在的环境问题不断显现。例如,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开始暴露,大城市和城市群灰霾天气等新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对环保工作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勇于面对,攻坚克难。
  
  《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是谋划“十二五”环保新规划的关键年,目前,新规划制定情况如何?
  周生贤:我们将全面总结“十一五”环保工作,充分吸收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污染源普查和水专项成果,以建设生态文明、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为统领,深化重大专题研究,把基础、人才和保障三大工程作为提高规划执行力的重要支撑,明确并细化目标指标、重点工程、重大改革和政策举措,向国务院汇报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争取把一些主要指标和重点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
  我们将尽早启动“十二五”环保规划编制工作。目前,正在抓紧编制污染防治、总量控制及能力建设、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形成完善的“十二五”环保规划体系。
其他文献
如果说某一个人的想法只代表他个人,那么,数以亿计的人表达的关注和愿望,就可以从中发现超越个人的集体意识和社会意识。
气候大会在逐渐变味。自1992年开始签订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来,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从一个环境与发展问题变成了殊为复杂的政治经济的国家战场。《京都议定书》首次
<正>2004年夏笔者第一次见到《补衲图》,即已认定它是一幅梁楷风格的宋画。2005年6月号《美术观察》首次发表拙文《初次面世的梁楷风格的宋画补衲图考证》,已含蓄地指出可能
革命老区发展的新时机已经到来。  今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革命老区考察时强调:“帮助老区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今后,我们将继续实施各项扶持政策,推动老区又好又快发展。”  作为多次带队调研革命老区发展的国家领导人,在2010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就如何扶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等问题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的采访。    诸多革命老区依
在新年里,让音乐把你带入另一个世界。  每逢辞旧迎新的岁末,人们积攒了一年的消费能力似乎达到了最后爆发的时刻。看看那一场场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年音乐会,已经像电影的贺岁档一般战线越拉越长。从12月初到1月中旬的许多场次都被贴上了“新年音乐会”的标签。演出场地以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保利剧院、世纪剧院、国图音乐厅、中山公园音乐堂等最为集中,几乎被音乐包围。  和电影一样,只要有好的艺术家坐
“打造沙漠黄金企业”——这是一年前国海证券对大元股份(600146.SH)意图向黄金产业转型所做的研究报告标题。  近两年时间过去了,大元股份向黄金产业转型最重要的一步——收购阿拉善左旗珠拉黄金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珠拉黄金”)和内蒙古大漠矿业有限公司股权(下称“大漠矿业”)事宜仍然未落定,且因为收购资金不足问题,承诺未来三个月不再讨论上述事宜。  然而,在资本市场上,大元股份并未因为这一简单的
<正>青花瓷是中国陶瓷中极富特色的传统主流产品,千百年来深受中外人士的喜爱。近年来,随着国内对文物艺术品收藏的不断升温,青花瓷已成为众多收藏爱好者关注的焦点。2005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