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爸爸去哪儿》除了引起收视的高潮,也引起了一场关于家庭教育的讨论。田亮的“慈祥的爸爸”;林志颖让Kimi独立的尝试;张亮和天天“兄弟式”的父子情,到底哪种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是什么?是传道授业解惑吗?教师是什么?严师真的能出高徒吗?每次这些疑问跑进我脑海的时候,我就会禁不住地翻看以前参加的蒙台梭利教学培训时导师给的资料,又看到Leah Becks的The star polisher这首诗,诗中有一句“My job is to take the stars in, and shine them. And buff them and sent them out into the sky. ”在诗中把老师比喻成给星星抛光的人,我们的工作就是擦亮星星,让他们回到本来的位置。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要找到的就是擦亮这些星星的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全世界有110多个国家超过25000多所蒙台梭利学校,是什么在吸引着人们呢?当然就是她的教学方法。今天我想说说蒙台梭利教学在语言当中的应用。蒙台梭利是意大利人,她不可能告诉我们怎样教中文,所以这么多国家的蒙台梭利学校语言区域的教具和教学设计可以说都不是她亲自设计的,都是基于她所提出的教学理念。
她提出了“敏感期”,认为儿童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能够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同时她还认为儿童语言的敏感期为3-6岁,在这个时期教师及家长如果能给孩子提供充足的环境支持,孩子是有能力学习好这些语言的。我在一所国际学校的双语班任教将近十年了,感触特别深的就是越小的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就越强,特别是6岁以下的儿童。我们班有来自十几个不同国家的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不会说中文,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他们从单个词,到简单的主谓句(我吃,我走……),再到主谓宾句(我吃苹果,我去操场……),最后竟然可以加上定状补,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而到了小学,特别是高年级的时候学习除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就显得特别难,甚至有的孩子拒绝上课。
所以在孩子学习语言的敏感期时,我们要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语言的环境。但是这个环境并不是说只是在语言区域放几本书,几个教具。因为蒙台梭利的教学包括五大区域:日常生活、语言、感官、数学以及文化。这五个区域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呼应。语言包括听、说、读、写。这些方面在其他的区域也会有体现。例如日常生活区域中的捏、拿、握的这些精细动作的训练就为孩子日后的书写打下基础。感官教育中的听筒训练、以及配对游戏等又为以后的语音、手眼协调及阅读做好准备。
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儿童享有最大程度上的自由,并且传统的蒙台梭利教室采用的是混龄教学。这样安排的好处就是孩子能够找到自己的榜样,从比自己大的孩子身上学习,同时又能去教小的孩子。在语言学习上的优势是增加孩子与人交流的机会,小的孩子学会问,大的孩子学习教。每天的圆圈时间里,老师会引导孩子自由地交谈,甚至让孩子从家里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物品,任何自己喜欢的东西给小朋友们展示,我们把这个时间称之为“show and tell”时间。相比较很多的孩子不知道说什么,以及害羞怯场,这种的语言训练无疑给日后的写作表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蒙台梭利把语言教学这部分的目标分为三个年龄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口头表达,听力训练,视觉训练,以及书写的初步准备。为此我们设计的活动有静默游戏,听力游戏,配对游戏,分类游戏,记忆游戏,感官区域可以用到的教具有沙盘,粉笔,嵌板,触摸板以及不同材质的布料盒。
第二阶段开始介绍文字符号及书写。为此我们结合汉字特点设计了拼音砂纸板,偏旁部首砂纸板,拼音组合配对游戏,汉字认读配对游戏,在这一阶段进一步加强孩子的书写训练,孩子开始用马克笔、铅笔书写或绘画,继续使用沙盘,粉笔,嵌板,孩子开始从没有线和格子的纸上过度到有格子的纸上书写。
第三阶段孩子增加汉字的认读,学习儿歌,中国文化,诗歌,故事,同时增强孩子的表达能力,孩子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或者自己写故事。孩子在这个阶段开始尝试写日记以及一些标点的使用。为正式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蒙台梭利虽然定下了3-6岁这个阶段儿童语言学习的三个目标,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她充分尊重儿童每个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所以蒙台梭利教室中并不是一个年龄组统一上课,而是根据孩子学习的程度个性化教学。例如4岁的孩子可能已经到了5岁孩子的程度,就不必要非要等到5岁才学5岁的东西,可以提前教。而5岁的孩子如果学得慢一些,则没有必要非得痛苦地跟着上,老师可以根据他的程度制定适合他的课程。因为是混龄,孩子们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成长,赶上去。
最后一个我认为的蒙台梭利语言教学中的一个很大的优势是“三段教学法(three period lesson)”。蒙台梭利根据儿童认知的特点提出了三段教学法,并广泛地应用到教学当中去。三段教学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认知阶段“这是什么(This is…);第二阶段指认阶段(where is…?); 第三阶段反馈阶段(What’s this?)。在这三个阶段当中每一步的前一阶段都是第二阶段的基础,如果前一步孩子没有掌握就不能进行第二步,只有三个阶段孩子都能顺利通过,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概念。例如在教“大小多少”的时候,我们会告诉孩子每个字的读法,这是第一阶段,然后会问孩子“大在哪里?”如果孩子正确指认,我们会进行到下一阶段,如果孩子不能指认,我们又会回到上一阶段,直到孩子能够正确指认。当孩子能够正确指认之后,我们就会指着一个字问孩子“这是什么?”如果孩子能够告诉我们说明他已经完全掌握了,如果不可以,那么又回到上一阶段。三段教学法虽然简单,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简单明了地测试孩子的学习情况。
蒙台梭利传入中国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其中语言教学方面是最能体现我国特色的一方面,也凝结了许多教师心血,希望我的一些浅薄的见解能对大家有些帮助。
全世界有110多个国家超过25000多所蒙台梭利学校,是什么在吸引着人们呢?当然就是她的教学方法。今天我想说说蒙台梭利教学在语言当中的应用。蒙台梭利是意大利人,她不可能告诉我们怎样教中文,所以这么多国家的蒙台梭利学校语言区域的教具和教学设计可以说都不是她亲自设计的,都是基于她所提出的教学理念。
她提出了“敏感期”,认为儿童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能够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同时她还认为儿童语言的敏感期为3-6岁,在这个时期教师及家长如果能给孩子提供充足的环境支持,孩子是有能力学习好这些语言的。我在一所国际学校的双语班任教将近十年了,感触特别深的就是越小的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就越强,特别是6岁以下的儿童。我们班有来自十几个不同国家的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不会说中文,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他们从单个词,到简单的主谓句(我吃,我走……),再到主谓宾句(我吃苹果,我去操场……),最后竟然可以加上定状补,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而到了小学,特别是高年级的时候学习除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就显得特别难,甚至有的孩子拒绝上课。
所以在孩子学习语言的敏感期时,我们要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语言的环境。但是这个环境并不是说只是在语言区域放几本书,几个教具。因为蒙台梭利的教学包括五大区域:日常生活、语言、感官、数学以及文化。这五个区域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呼应。语言包括听、说、读、写。这些方面在其他的区域也会有体现。例如日常生活区域中的捏、拿、握的这些精细动作的训练就为孩子日后的书写打下基础。感官教育中的听筒训练、以及配对游戏等又为以后的语音、手眼协调及阅读做好准备。
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儿童享有最大程度上的自由,并且传统的蒙台梭利教室采用的是混龄教学。这样安排的好处就是孩子能够找到自己的榜样,从比自己大的孩子身上学习,同时又能去教小的孩子。在语言学习上的优势是增加孩子与人交流的机会,小的孩子学会问,大的孩子学习教。每天的圆圈时间里,老师会引导孩子自由地交谈,甚至让孩子从家里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物品,任何自己喜欢的东西给小朋友们展示,我们把这个时间称之为“show and tell”时间。相比较很多的孩子不知道说什么,以及害羞怯场,这种的语言训练无疑给日后的写作表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蒙台梭利把语言教学这部分的目标分为三个年龄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口头表达,听力训练,视觉训练,以及书写的初步准备。为此我们设计的活动有静默游戏,听力游戏,配对游戏,分类游戏,记忆游戏,感官区域可以用到的教具有沙盘,粉笔,嵌板,触摸板以及不同材质的布料盒。
第二阶段开始介绍文字符号及书写。为此我们结合汉字特点设计了拼音砂纸板,偏旁部首砂纸板,拼音组合配对游戏,汉字认读配对游戏,在这一阶段进一步加强孩子的书写训练,孩子开始用马克笔、铅笔书写或绘画,继续使用沙盘,粉笔,嵌板,孩子开始从没有线和格子的纸上过度到有格子的纸上书写。
第三阶段孩子增加汉字的认读,学习儿歌,中国文化,诗歌,故事,同时增强孩子的表达能力,孩子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或者自己写故事。孩子在这个阶段开始尝试写日记以及一些标点的使用。为正式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蒙台梭利虽然定下了3-6岁这个阶段儿童语言学习的三个目标,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她充分尊重儿童每个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所以蒙台梭利教室中并不是一个年龄组统一上课,而是根据孩子学习的程度个性化教学。例如4岁的孩子可能已经到了5岁孩子的程度,就不必要非要等到5岁才学5岁的东西,可以提前教。而5岁的孩子如果学得慢一些,则没有必要非得痛苦地跟着上,老师可以根据他的程度制定适合他的课程。因为是混龄,孩子们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成长,赶上去。
最后一个我认为的蒙台梭利语言教学中的一个很大的优势是“三段教学法(three period lesson)”。蒙台梭利根据儿童认知的特点提出了三段教学法,并广泛地应用到教学当中去。三段教学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认知阶段“这是什么(This is…);第二阶段指认阶段(where is…?); 第三阶段反馈阶段(What’s this?)。在这三个阶段当中每一步的前一阶段都是第二阶段的基础,如果前一步孩子没有掌握就不能进行第二步,只有三个阶段孩子都能顺利通过,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概念。例如在教“大小多少”的时候,我们会告诉孩子每个字的读法,这是第一阶段,然后会问孩子“大在哪里?”如果孩子正确指认,我们会进行到下一阶段,如果孩子不能指认,我们又会回到上一阶段,直到孩子能够正确指认。当孩子能够正确指认之后,我们就会指着一个字问孩子“这是什么?”如果孩子能够告诉我们说明他已经完全掌握了,如果不可以,那么又回到上一阶段。三段教学法虽然简单,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简单明了地测试孩子的学习情况。
蒙台梭利传入中国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其中语言教学方面是最能体现我国特色的一方面,也凝结了许多教师心血,希望我的一些浅薄的见解能对大家有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