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共作模式有机肥组合施用效果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索稻鸭共作模式下有机肥组合施用效果,解决有机肥合理搭配和施用量问题。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不同有机肥组合施用效果进行抽样检测。结果:供试田块每667m2施用水稻秸秆堆肥1 000kg+菜籽饼50kg+鸡粪50kg或水稻秸秆堆肥1 200kg+鸡粪200kg,可获得有机稻380kg以上的产量。结论:稻鸭共作模式下,施用合理组配的有机肥不仅能够平衡土壤养分供应,维持地力,而且能够优化水稻经济性状,提高水稻产量,但对有机稻米品质的提高没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稻鸭共作模式;有机肥组合;施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1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9-32-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mbined organic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Rice-Duck Integrated Farming System (RDIFS),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reasonable combination and application rate of organic fertilizers. Methods adopt a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and tes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organic fertilizer combination samples. Results By using 1000kg rice straw compost plus 50kg rapeseed cake plus 50kg chicken manure or 1200kg rice straw compost plus 200kg chicken manure in every 667m2 test plot,the organic rice production can reach 380kg.Conclusion RDIFS,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with reasonable combination ratio can reach ance the soil nutrient supply and maintain the soil fertility,but also improve the rice yield and optimize the rice economy. However,it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organic rice quality improvement.
  Key words:Rice-duck integrated farming system;Organic fertilizer combination;Application effect
  稻鸭共作技术是一项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1],是当前有机水稻生产的重要技术之一[2]。有机稻栽培产量低是有机稻生产普遍存在的问题[3],有机肥施用量不足和搭配不当是造成有机稻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试验探索稻鸭共作模式下有机肥组合施用效果,解决有机肥合理搭配和施用量问题,以提高试验基地有机稻的生产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地点 试验于2012年在安徽省富硒香生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坝镇象山富硒香有机农业生态园)有机稻生产试验基地进行。2012年3月19日对供试田块土壤取样分析,pH值6.3,有机质22.9g/kg,全氮1.25g/kg,速效氮71.5mg/kg,速效磷(P2O5)14.8mg/kg,速效钾(K2O)53.0mg/kg。供试水稻品种选择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综合抗性好,抗倒性强的中熟晚粳“嘉花1号”。供试役鸭为当地优良品种“巢湖麻鸭”。供试肥料为巢湖市农村常用的有机肥:水稻秸秆堆肥、鸡粪、菜籽饼、紫云英。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5个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22m2。除处理1直接采用有机稻生产试验基地之前使用的有机肥组合外,其他4个处理有机肥组合,均按照配方施肥技术,根据水稻目标产量需肥量、土壤供肥量、役鸭排泄粪便量、肥料养分含量和肥料利用率,在优先保证氮、磷供应前提下,兼顾当地有机肥配合使用的传统习惯,综合测算组合搭配而成。5个处理有机肥组合及每667m2用量:处理1 菜籽饼50kg+紫云英2 000kg;处理2水稻秸秆堆肥1 200kg+鸡粪200kg;处理3紫云英1 000kg+水稻秸秆堆肥1 000kg;处理4紫云英1 000kg+水稻秸秆堆肥500kg+鸡粪100kg;处理5水稻秸秆堆肥1 000kg+菜籽饼50kg+鸡粪50kg。
  试验田块按照有机稻生产要求栽培管理,水稻全生育期不施用化学农药和化肥[4-6]。水稻秸秆堆肥在稻田耕整前进行腐熟处理。紫云英在其盛花期收割并伴随稻田翻耕深埋腐熟;水稻秸秆堆肥和鸡粪在稻田耕整时施入;菜籽饼分两次于水稻栽插后的8~10d和水稻拔节期施用。小区间设2m宽保护行,小区四周筑20cm高田埂,以防窜水窜肥。试验稻田四周布设尼龙网,防止麻鸭跑出稻田,麻鸭(日龄18d左右的雏鸭)分两批放养,第一批麻鸭于插秧后10~12d放入稻田,拔节时移出稻田,同时放养第二批麻鸭,完熟初期移出麻鸭。每批麻鸭放养量10只/667m2。水稻收获时,测定各小区单产,同时抽样测定稻米品质。水稻收获后,抽样测定各小区土壤养分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有机肥组合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由供试田块有机稻种植前后土壤养分含量测定的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各个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量、土壤速效氮含量均比试验前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处理3(30.5g/kg),其次是处理1(28.7g/kg),分别较试验前土壤有机质含量(22.9g/kg)增加7.6g/kg、5.8g/kg;土壤全氮量以处理1(1.51g/kg)最高,处理3(1.47g/kg)次之,分别较试验前土壤全氮量(1.25g/kg)增加0.26g/kg、0.22g/kg。土壤速效氮含量最高的是处理1(104mg/kg),其次是处理3(78.7mg/kg),分别较试验前土壤速效氮含量(71.5mg/kg)增加32.5mg/kg、7.2mg/kg。土壤速效磷含量最高的是处理5(17.9mg/kg),其次是处理2(16.1mg/kg),分别较试验前(14.8mg/kg)增加3.1mg/kg、1.3mg/kg,而处理3土壤速效磷含量(13.2mg/kg)较试验前减少了1.6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以处理5(72.1mg/kg)最高,处理3(69.7mg/kg)次之,分别较试验前土壤速效钾含量(53.0mg/kg)增加19.1mg/kg、16.7mg/kg,而处理1土壤速效钾含量(49.6mg/kg)较试验前减少了3.4mg/kg。由此说明,稻鸭共作模式下,处理2、处理4和处理5有机肥组合,培肥地力以及平衡供应养分效果优于处理1和处理3的有机肥组合。   2.2 不同有机肥组合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每667m2穗数以处理5最高(19.9万),处理2次之(19.8万),分别较每667m2穗数最少的处理1(18.2万)多1.7万和1.6万。同样,每穗粒数以处理5最高(91.5),处理2次之(91.0),分别较每穗粒数最少的处理1(87.3)多4.2和3.7。结实率以处理5最高(86.2%),其次是处理3(85.8%),分别较结实率最低的处理4(84.0%)高出2.2%和1.8%。千粒重以处理2最高(25.1g),处理1、处理3和处理4的千粒重(24.7g)都是最低值,千粒重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0.4g。这说明稻鸭共作模式下,施用不同有机肥组合对水稻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影响较大,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相对较小。
  水稻单产以处理5最高(392kg/667m2),处理2次之(382kg/667m2),处理1最低(336kg/667m2)。对各处理产量作F测验,结果:F=4.89,F0.05=3.84,F>F0.05,说明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再用LSR法(新复极差测验)检验各处理产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处理5与处理1、处理4,处理2与处理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处理5较处理1、处理4分别增产16.7%、13.0%,处理2较处理1增产13.7%,增产效果显著,其它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由此得出,试验田块施用处理5和处理2的有机肥组合,可以优化水稻经济性状,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2.3 不同有机肥组合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从各处理水稻稻米主要品质指标的检测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处理2的糙米率(84.1%)最高,处理3糙米率(83.5%)最低,两者相差0.6%。整精米率以处理5最高(74.2%),处理3最低(73.7%),两者相差0.5%。垩白粒率以处理3最低(13.8%),处理1、处理2、处理4并列最高(14.0%),两者相差0.2%。垩白度各处理均为1.6%。直链淀粉含量各处理均为16.9%。胶稠度以处理5最高(72.9mm),处理1最低(73.9mm),两者相差0.3mm。蛋白质含量处理2、处理3和处理5均为7.3%,处理1和处理4均为7.2%,处理间蛋白质含量高低相差0.1%。综合各项品质指标测定结果可以得出,施用不同有机肥组合对有机稻米品质没有明显的影响。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1)在稻鸭共作模式下,施用按照配方施肥技术组配有机肥能够平衡土壤养分供应,维持或适当提高土壤肥力。(2)在稻鸭共作模式下,施用合理的有机肥组合能够较大幅度地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从而显著地提高有机稻产量。(3)在稻鸭共作模式下,施用不同有机肥组合对稻米的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蛋白质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作用较小。(4)供试田块按照每667m2组合施用水稻秸秆堆肥1 000kg+菜籽饼50kg+鸡粪50kg或水稻秸秆堆肥1 200kg+鸡粪200kg有机肥,均可获得有机稻380kg/667m2以上的产量。
  参考文献
  [1]沈晓昆.稻鸭共作:无公害生产有机稻米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3:2.
  [2]赵文清.稻田养鸭生态种养技术试验初报[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1):5.
  [3]唐宗琴.有机稻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09(4):48.
  [4]赵晓斌,贾明清,杜永林.有机稻米生产的配套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4(5):20-22.
  [5]吴旦良,周奶弟,朱贵平,等.仙居县有机稻米生产技术规程[J].农业科技通讯,2010(6):144-146.
  [6]毛晓梅,潘建清,黄际来.稻鸭共育技术在有机稻米生产中的推广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9(13):63. (责编:张长青)
其他文献
摘 要:东亚砂藓(Racomitrium japonicum)是一种适合于立体绿化的观赏藓类植物。通过设置不同强度的切茎处理,形成平均为3.65、5.05和7.77mm的配子体茎段,撒播于表面有薄层泥炭土-蛭石的棕榈垫这一立体绿化载体上,经过85d的培养,比较不同茎段长度下东亚砂藓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以茎段为5.17mm处理的新枝/旧枝比率、总长度、表面积、枝与叶尖数、鲜重/干重比值最高。因此,
期刊
摘 要:该文对烟台地区甘薯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特点进行综述,分析了甘薯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烟台地区;甘薯;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 S43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113-02  Abstract:The paper states variety and occurrence characters and causes of sweet p
期刊
摘 要:在宿州市大田栽培条件下,对玉米杂交种鲁单818夏播适宜种植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高肥力地块(埇桥区)鲁单818种植密度在75 000株/hm2,丰产性较好,产量最高;中等肥力地块(灵璧县)鲁单818种植密度在67 500株/hm2丰产性较好,产量最高。  关键词:鲁单818;密度;产量;宿州市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
期刊
摘 要:小麦新品种华成3366在2009-2012年连续3a的区试中,表现出抗倒性强,分蘖成穗数多,后期灌浆速度快,产量潜力大,适应性广等突出优点。201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13。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华成3366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9-37-02  小麦新品种华成3366是以安徽和江苏生
期刊
摘 要:通过以冀北山地6种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分边缘不同距离土壤微生物数量,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林缘土壤微生物数量大小排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不同密度林缘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数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从距林分边缘0~30m处,土壤中放线菌和细菌数量呈明显的增加趋势。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缘;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期刊
摘 要:对茶树进行了不同时期深修剪试验,结果表明:与不修剪(对照)相比,春茶后深修剪茶树恢复较快,冬季抗冻性较强,翌年茶树发芽密度增0.83%,1芽2叶百芽重增11.98%,春茶鲜叶产量增产13.57%,鲜叶生化性状较优,春茶开园时间提早1d;夏茶后深修剪茶树复壮及冬季抗冻性稍弱,茶树经济性状弱于春茶后修剪但优于对照,鲜叶中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较高,春茶开园时间推迟3d;秋茶后和早春深修剪,春茶
期刊
摘 要:采用带状样地法在黄冕林场中划分4个区域,通过不同模型对4个区域的黑荆树的树高与胸径进行回程分析,选出适用于不同范围的回归方程,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估计精确度均在94%以上,所建方程可用于计算黑荆树高及其林分平均高。  关键词:黑荆树;树高;胸径;回归方程;相关关系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125-02  Abs
期刊
摘 要:通过建立“桑基鱼塘”生物链,把几部分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连接起来,把池塘富营养通过水葫芦,转为桑基中培养蚯蚓的有机基质,利用桑基空地来繁殖蚯蚓,然后蚯蚓被甲鱼直接利用来提高桑基鱼塘系统综合效益。养殖甲鱼为中华鳖,养殖300只甲鱼,幼鳖规格250g/只;鲢鳙鱼种规格及密度放养:白鲢规格50~150g/尾,放养密度为225尾;鳙鱼规格200~500g/尾,放养密度为15尾。结果是甲鱼个体平均规
期刊
摘 要:研究目的:对三亚市城乡结合部的典型村进行调查,了解村民对宅基地发证意愿的价值感知。研究方法: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1)村民能理性感知和判别宅基地发国有土地证价值,感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村的村民的价值感知存在差异。(2)发放宅基地国有土地证的生活保障感知在样本村普遍较差。宅基地发国有土地证生活环境价值的认知受到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的影响。研究结论:政府应当注重社会保障的供
期刊
摘 要:潘集煤炭储量丰富,随着开采规模的日趋加大,在加快潘集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矿区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和社会问题。该文以淮南市潘集煤矿区的生态农业建设为例,结合潘集区煤矿区生态发展现状,并针对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可行性和建设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煤矿塌陷区;生态农业建设;对策与建议;潘集区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