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多年实测水质资料,系统地对白山市城区各河流水质类别进行分析评价,旨在对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河流水质评价 白山市
1 白山市城区河流概况
白山市城区境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河流众多。主要由浑江、头道松花江、鸭绿江三大水系及其支流组成。浑江为鸭绿江一级支流,发源于三岔子镇西北望火楼山北侧,在江源区境内控制河长41.1km,控制流域面积738.0km2,河道坡降9.4‰。在八道江区境内流域面积950.2km2,白山境内河道长度33.0km,河道平缓,平均坡降只有4.6‰。浑江在白山市境内除最大一条支流红土崖河流域面积大于500km2外,其它支流流域面积都在200km2以下,而大部分支流都在100km2以下。红土崖河是浑江上游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587km2,河长56.9km。大阳岔河为浑江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93km2,河长23.5km。汤河为头道松花江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471.5km2,河长55.5km。下三道沟河为鸭绿江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96km2,河长24.2km。
2 评价内容及标准
①河流、湖库水质评价项目:溶解氧、氨氮等16项。
②水库营养状况评价项目: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等5项。
③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项目:
a常规项目:氨氮、砷、铁、铜等20项。[2]
b有毒有机物项目:三氯甲烷、乐果、敌敌畏等48
项。[2]
地表水水质评价标准采用国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水库营养状况评价标准采用水利部统一标准。
3 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情况
评价范围为白山市八道江区、江源区。评价总河长68km。浑江源头至三岔子镇段为“浑江江源县饮用水源区”,代表站为三岔子站;浑江三岔子镇至浑江大桥段为“浑江江源县、白山市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区”,代表站为江源站;浑江七道江屯至通化与白山市市政界河段处于“浑江白山市、通化市过渡区”代表站为白山站。
评价方法:
①全年分三个时段评价:即汛期(6~9月)、非汛期(1~5月,10~12月)。
②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参评项目有1项超标即测站水质为超标。
③基本项目超过Ⅲ类标准限值,饮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超过标准限值即为超标,超标程度以超标倍数表示。[1]
④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方法:计算5个评价项目的平均值;再以平均值查得营养状态等级。方法为:富营养:50<评分≤100;中营养:20<评分≤50;贫营养:0≤评分≤20。[1]
4 河流监测项目变化趋势及评价结果
①地表水重点监测断面主要污染物指标分析。在地表水监测断面中选取浑江选取三岔子站、江源站、白山站做为代表站。
②评价结果。三岔子站:该站枯水期和全年水质均为Ⅱ类,丰水期水质为Ⅲ类。枯水期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极值为1.4mg/L超过Ⅲ类标准值0.04倍。该站丰水期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有:化学需氧量:极值为27.9mg/L,超过Ⅲ类标准值0.40倍;高锰酸盐指数:极值为6.2mg/L,超过Ⅲ类标准值0.03倍。
该站全年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有:氨氮:极值为1.409mg/L超过Ⅲ类标准值0.40倍;化学需氧量:极值为27.9mg/L,超过Ⅲ类标准值0.40倍。高锰酸盐指数:极值为6.2mg/L,超过Ⅲ标准值0.03倍。
江源站:该站枯水期和全年水质均为Ⅲ类,丰水期水质为Ⅳ类。主要污染指标有:氨氮:极值为1.28mg/L,超过Ⅲ类标.28倍;化学需氧量:极值为34.6mg/L,超过Ⅲ类标准0.73倍;五日生化需氧量:极值为4.5mg/L,超过Ⅲ类标准值0.12倍。
该站丰水期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有:化学需氧量:极值为40.3mg/L,超过Ⅲ类标1.01倍;高锰酸盐指数:极值为6.4mg/L,超过Ⅲ类标准0.07倍。
该站全年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有:氨氮:极值为1.28mg/L,超过Ⅲ类标准0.28倍;化学需氧量:极值为40.3mg/L,超过Ⅲ类标准1.01倍;高锰酸盐指数:极值为6.4mg/L,超过Ⅲ类标准0.07倍;五日生化需氧量:极值为4.5mg/L,超过Ⅲ类标准0.12倍
白山站:该站枯水期、丰水期和全年水质均为Ⅴ类。
该站枯水期和全年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有:氨氮:极值为6.87mg/L,超过Ⅲ类标准5.87倍;化学需氧量:极值为63.9mg/L,超过Ⅲ类标准2.20倍;高锰酸盐指数:极值为11.7mg/L,超过Ⅲ类标准0.95倍;五日生化需氧量:极值为18.1mg/L,超过Ⅲ类标准3.53倍;氟化物:极值为1.01mg/L,超过Ⅲ类标准0.01倍。
该站丰水期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有:氨氮:极值为1.98mg/L,超过Ⅲ类标准0.98倍;化学需氧量:极值为41.0mg/L,超过Ⅲ类标准1.05倍;高锰酸盐指数:极值为8.1mg/L,超过Ⅲ类标准0.35倍。
5 结语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知:浑江流域从上游向下游水质状况由于污染而呈逐渐恶化趋势,部分河流污染严重,因此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标准汇编》,利部水文局,2004.
11.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关键词:河流水质评价 白山市
1 白山市城区河流概况
白山市城区境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河流众多。主要由浑江、头道松花江、鸭绿江三大水系及其支流组成。浑江为鸭绿江一级支流,发源于三岔子镇西北望火楼山北侧,在江源区境内控制河长41.1km,控制流域面积738.0km2,河道坡降9.4‰。在八道江区境内流域面积950.2km2,白山境内河道长度33.0km,河道平缓,平均坡降只有4.6‰。浑江在白山市境内除最大一条支流红土崖河流域面积大于500km2外,其它支流流域面积都在200km2以下,而大部分支流都在100km2以下。红土崖河是浑江上游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587km2,河长56.9km。大阳岔河为浑江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93km2,河长23.5km。汤河为头道松花江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471.5km2,河长55.5km。下三道沟河为鸭绿江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96km2,河长24.2km。
2 评价内容及标准
①河流、湖库水质评价项目:溶解氧、氨氮等16项。
②水库营养状况评价项目: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等5项。
③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项目:
a常规项目:氨氮、砷、铁、铜等20项。[2]
b有毒有机物项目:三氯甲烷、乐果、敌敌畏等48
项。[2]
地表水水质评价标准采用国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水库营养状况评价标准采用水利部统一标准。
3 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情况
评价范围为白山市八道江区、江源区。评价总河长68km。浑江源头至三岔子镇段为“浑江江源县饮用水源区”,代表站为三岔子站;浑江三岔子镇至浑江大桥段为“浑江江源县、白山市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区”,代表站为江源站;浑江七道江屯至通化与白山市市政界河段处于“浑江白山市、通化市过渡区”代表站为白山站。
评价方法:
①全年分三个时段评价:即汛期(6~9月)、非汛期(1~5月,10~12月)。
②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参评项目有1项超标即测站水质为超标。
③基本项目超过Ⅲ类标准限值,饮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超过标准限值即为超标,超标程度以超标倍数表示。[1]
④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方法:计算5个评价项目的平均值;再以平均值查得营养状态等级。方法为:富营养:50<评分≤100;中营养:20<评分≤50;贫营养:0≤评分≤20。[1]
4 河流监测项目变化趋势及评价结果
①地表水重点监测断面主要污染物指标分析。在地表水监测断面中选取浑江选取三岔子站、江源站、白山站做为代表站。
②评价结果。三岔子站:该站枯水期和全年水质均为Ⅱ类,丰水期水质为Ⅲ类。枯水期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极值为1.4mg/L超过Ⅲ类标准值0.04倍。该站丰水期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有:化学需氧量:极值为27.9mg/L,超过Ⅲ类标准值0.40倍;高锰酸盐指数:极值为6.2mg/L,超过Ⅲ类标准值0.03倍。
该站全年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有:氨氮:极值为1.409mg/L超过Ⅲ类标准值0.40倍;化学需氧量:极值为27.9mg/L,超过Ⅲ类标准值0.40倍。高锰酸盐指数:极值为6.2mg/L,超过Ⅲ标准值0.03倍。
江源站:该站枯水期和全年水质均为Ⅲ类,丰水期水质为Ⅳ类。主要污染指标有:氨氮:极值为1.28mg/L,超过Ⅲ类标.28倍;化学需氧量:极值为34.6mg/L,超过Ⅲ类标准0.73倍;五日生化需氧量:极值为4.5mg/L,超过Ⅲ类标准值0.12倍。
该站丰水期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有:化学需氧量:极值为40.3mg/L,超过Ⅲ类标1.01倍;高锰酸盐指数:极值为6.4mg/L,超过Ⅲ类标准0.07倍。
该站全年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有:氨氮:极值为1.28mg/L,超过Ⅲ类标准0.28倍;化学需氧量:极值为40.3mg/L,超过Ⅲ类标准1.01倍;高锰酸盐指数:极值为6.4mg/L,超过Ⅲ类标准0.07倍;五日生化需氧量:极值为4.5mg/L,超过Ⅲ类标准0.12倍
白山站:该站枯水期、丰水期和全年水质均为Ⅴ类。
该站枯水期和全年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有:氨氮:极值为6.87mg/L,超过Ⅲ类标准5.87倍;化学需氧量:极值为63.9mg/L,超过Ⅲ类标准2.20倍;高锰酸盐指数:极值为11.7mg/L,超过Ⅲ类标准0.95倍;五日生化需氧量:极值为18.1mg/L,超过Ⅲ类标准3.53倍;氟化物:极值为1.01mg/L,超过Ⅲ类标准0.01倍。
该站丰水期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有:氨氮:极值为1.98mg/L,超过Ⅲ类标准0.98倍;化学需氧量:极值为41.0mg/L,超过Ⅲ类标准1.05倍;高锰酸盐指数:极值为8.1mg/L,超过Ⅲ类标准0.35倍。
5 结语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知:浑江流域从上游向下游水质状况由于污染而呈逐渐恶化趋势,部分河流污染严重,因此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标准汇编》,利部水文局,2004.
11.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