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合学习是在对E-Learning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混合学习在公共课教学中的模式,期望能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公共课的学习活跃度。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混合学习;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24-02
一、当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授课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师范专业公共必修课,旨在培养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增强其职业技能。当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授课存在以下特点:
1.授课学生基数大。以惠州学院为例,随着扩招和师范生数量的增多,每学年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的班级达到40个以上,以合班授课为主,给教师的授课、管理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难度。
2.学生个体特征存在较大差异。首先文科理科学生在对本课程的兴趣上存在差异,一般而言,文科学生表现出比较大的兴趣;其次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由于对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和学生的个人兴趣,个别同学已经掌握部分软件的应用;另外,课程内容与部分专业课程内容相同或类似,给教师授课也带来一定的挑战。
3.实验和实践受限制。合班授课,使得目前的机房在数量上难以满足需要,所以授课基本上是在多媒体课室进行,不利于学生掌握软件的操作与应用;学生人数多,一些实验设备,如相机、摄像机等在数量上配备有限,也给教学实验的开展带来难度。
二、教育生態学与混合学习模式
1.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是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教育学中渗透与应用的产物。它主要依据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原理和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1]。
2.混合学习
混合学习的提出源于网络学习的兴起,它是在网络学习的发展进入低潮后人们对纯技术环境进行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学习理念。在我国,混合学习最早由北师大的何克抗教授提出。2003年12月,何克抗教授在南京召开的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第七届大会上介绍了“Blended Learning”的理念,何教授认为:“所谓B-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2004)。混合学习可以看作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to-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或E-Learning)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李克东,2004)。
三、《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生态系统分析
1.课程资源建设
混合学习环境下的课程资源建设是对传统教学资源的极大拓展,包括学习资料、学习工具、学习平台等;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极大地拓展了师生对教学资源的获取能力;并且,资源不仅仅是教师提供的,它还包括学生的学习作品、讨论结果等。我们把《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资源生态系统分为四类:
(1)分散型的素材类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像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
(2)集成型教学资源:集中表现为多媒体教学课件、试题试卷、案例等,是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的有效组织与整合。
(3)网络教学资源:拟依托惠州学院的Moodle平台,建设本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提供自主学习与交流环境。
(4)成熟的社交软件:如QQ、微信、印象笔记等,开展协作学习。
资源的多样化,教师需要考虑如何分配混合学习的资源,包括课上和课下。
2.对(未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我国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2014版)(下称《能力标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面向全校师范生开设,面对的是未来的中小学教师群体。对此,在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时,要考虑到《能力标准》的要求,让学生知道标准,为学生解读标准,让学生了解将来教学生态环境的要求,并以此为导向,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
《能力标准》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将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2]。标准并没有明确规定教师必须掌握什么软件、平台、技术等,这需要教师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技术的发展,做好导向工作。并且能与各学科专业知识结合,教学内容要适合专业需要。作为教学活动主导的教师,是资源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拥有着何时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使用哪类教学资源,如何使用资源等权利,一个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和意识直接决定着信息化教学资源使用的教学效果。
3.教师与学生
教育生态系统的主体部分是人,教师和学生这两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过去单纯的课堂上的教与授的关系,在生态角度下的混合学习过程将被打破。
教师作为一个主导者,决定着应该怎样进行混合?什么时候采用线下面对面的教学?什么时候需要使用在线环境?如何分配线上线下资源?等问题。教师做这些决定时,必须了解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了解授课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当环境变化时,课程系统中的主体也会变化,而学生就是这个主体。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学生掌握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掌握技术的能力也不一样,而这个主体的变化会对环境提出要求,适应环境或改变环境,二者互相关联。主导者对主体的深入研究与了解,是课程设计和开展的切入点,才能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生态角度下的混合学習模式设计
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模式设计中,体现“多个混合”:资源混合、环境混合、角色交互混合、学习活动混合、学习评价混合。
1.资源混合
混合学习中的学习资源是传统学习中的教科书等资源与数字化资源的混合。依托学校的Moodle平台,建设《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http://etc.hzu.edu.cn/xdjyjs/),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授课PPT)、专题学习(以内容为板块开展深入的学习)、讨论与留言区、优秀作业资源库、作业提交与评价等,作为学生自学和专题学习的平台。
2.角色交互混合
打破传统的点对面的角色关系,形成点对点、点对面交互的角色关系。面对十几个班级,教师要做到个别指导,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是很困难的。这里我们要善于组织“先行者”,让这部分“先行者”去指导其他学生。专业或个人学习爱好的不同,学生术业也有专攻。所谓的“先行者”就是在上《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前就已经掌握部分课程内容的学生。如美术设计专业已经掌握Photoshop图像处理部分的内容、旅游专业掌握摄影技术,或者某些学生已经通过Photoshop计算机等级考试;体育教育专业有掌握AU等音频编辑的学生等等。首先,教师通过问卷调查或者课堂咨询的形式,获得“先行者”资源。接着,以免修(部分学时)或加分作为奖励,让“先行者”们通过成熟的社交软件,如QQ、微信等,建立小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形成学习环境里新的“群落”,“先行者”角色转变为指导教师,其他学生自愿加入以获得技术支持,教师作为指导者加入到学习群体当中。同时,教师作为一名观察者,可以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内容。
另外,在Moodle平台中,以任务为驱动,学生以Team的形式完成作业任务。作品发表后,学生又以评价人的身份互相点评。
3.学习活动混合
课堂教学与线上平台学习的混合: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线上学生自学为主,围绕课题任务展开讨论,提交作业,作业评价等等。
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混合:课堂上教师抛出讨论主题,课下学生思考发现问题,线上讨论总结;“先行者”们组织不同学习主题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学生按需参与学习共同体;通过Team的形式,学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学习评价混合
建立立体化评价体系,有别于以往的以一次作业或者期末考试定成绩的标准。评价体系由线下和线上两部分组成。线下包括上课出勤率、实操等;线上包括线上活动记录(登录平台次数、停留时间、讨论发言次数等)、作品完成情况、任务协作情况(角色任务、任务完成情况、组员评价、教师评价)等。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评价体系,能够较为完整的体现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掌握情况。
五、实践与结论
1.混合学习方案设计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实践过程步骤如下:
(1)前提:生态视角下,分析教与学环境,建立《现代教育技术》Moodle学习平台,并且丰富平台内容。
(2)混合学习的布置:课程的开始周,教师获得“先行者”信息;同时划定线上线下学习内容;向学生介绍自主学习平台;介绍课程评价体系。
(3)“先行者”建立学习共同体。根据课程内容,建立“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PPT设计”、“摄影技术”五个共同体,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或学习难点选择学习群体。
(4)平台学习:学习平台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依据学习进度发布讨论主题,学生参加讨论发言;所有的作业作品必须通过平台上传,教师及时反馈;任务驱动式完成的作品公开发布并互评。
(5)结束十六周的学习任务,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作业作品质量等,多维度评价混合学习效果。
2.结论
课堂授课和在线学习的组合一直是教学改革讨论的热点,加入生态学的视角,让这一热点跟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变化,在教育中作更深入的探讨。通过实践,引入生态学的概念,我们尝试改变固化的师生关系,提高课程学习活跃度和学习效率,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
(1)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能力。线上线下时间的分配,评价体系如何才能更真实地反应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这是一个不断尝试和积累的过程。另外,对于“先行者”,如何开展拓展和行之有效的学习,也是我们要考虑的。
(2)学生对混合学习的接受能力。应该说,大部分同学是支持混合学习方式的,认为“学习有趣,取长补短”。这种方式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交流。
混合式学习可以扩大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机会、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对《现代教育技术》这一类的公共课,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活跃度。伴随高校公共课程学时数的减少(如《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将由原来的每学期32学时减为16学时),生态角度下的混合学习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2]李克东.电化教育研究[J].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2004.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混合学习;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24-02
一、当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授课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师范专业公共必修课,旨在培养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增强其职业技能。当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授课存在以下特点:
1.授课学生基数大。以惠州学院为例,随着扩招和师范生数量的增多,每学年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的班级达到40个以上,以合班授课为主,给教师的授课、管理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难度。
2.学生个体特征存在较大差异。首先文科理科学生在对本课程的兴趣上存在差异,一般而言,文科学生表现出比较大的兴趣;其次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由于对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和学生的个人兴趣,个别同学已经掌握部分软件的应用;另外,课程内容与部分专业课程内容相同或类似,给教师授课也带来一定的挑战。
3.实验和实践受限制。合班授课,使得目前的机房在数量上难以满足需要,所以授课基本上是在多媒体课室进行,不利于学生掌握软件的操作与应用;学生人数多,一些实验设备,如相机、摄像机等在数量上配备有限,也给教学实验的开展带来难度。
二、教育生態学与混合学习模式
1.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是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教育学中渗透与应用的产物。它主要依据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原理和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1]。
2.混合学习
混合学习的提出源于网络学习的兴起,它是在网络学习的发展进入低潮后人们对纯技术环境进行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学习理念。在我国,混合学习最早由北师大的何克抗教授提出。2003年12月,何克抗教授在南京召开的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第七届大会上介绍了“Blended Learning”的理念,何教授认为:“所谓B-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2004)。混合学习可以看作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to-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或E-Learning)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李克东,2004)。
三、《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生态系统分析
1.课程资源建设
混合学习环境下的课程资源建设是对传统教学资源的极大拓展,包括学习资料、学习工具、学习平台等;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极大地拓展了师生对教学资源的获取能力;并且,资源不仅仅是教师提供的,它还包括学生的学习作品、讨论结果等。我们把《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资源生态系统分为四类:
(1)分散型的素材类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像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
(2)集成型教学资源:集中表现为多媒体教学课件、试题试卷、案例等,是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的有效组织与整合。
(3)网络教学资源:拟依托惠州学院的Moodle平台,建设本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提供自主学习与交流环境。
(4)成熟的社交软件:如QQ、微信、印象笔记等,开展协作学习。
资源的多样化,教师需要考虑如何分配混合学习的资源,包括课上和课下。
2.对(未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我国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2014版)(下称《能力标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面向全校师范生开设,面对的是未来的中小学教师群体。对此,在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时,要考虑到《能力标准》的要求,让学生知道标准,为学生解读标准,让学生了解将来教学生态环境的要求,并以此为导向,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
《能力标准》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将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2]。标准并没有明确规定教师必须掌握什么软件、平台、技术等,这需要教师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技术的发展,做好导向工作。并且能与各学科专业知识结合,教学内容要适合专业需要。作为教学活动主导的教师,是资源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拥有着何时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使用哪类教学资源,如何使用资源等权利,一个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和意识直接决定着信息化教学资源使用的教学效果。
3.教师与学生
教育生态系统的主体部分是人,教师和学生这两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过去单纯的课堂上的教与授的关系,在生态角度下的混合学习过程将被打破。
教师作为一个主导者,决定着应该怎样进行混合?什么时候采用线下面对面的教学?什么时候需要使用在线环境?如何分配线上线下资源?等问题。教师做这些决定时,必须了解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了解授课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当环境变化时,课程系统中的主体也会变化,而学生就是这个主体。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学生掌握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掌握技术的能力也不一样,而这个主体的变化会对环境提出要求,适应环境或改变环境,二者互相关联。主导者对主体的深入研究与了解,是课程设计和开展的切入点,才能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生态角度下的混合学習模式设计
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模式设计中,体现“多个混合”:资源混合、环境混合、角色交互混合、学习活动混合、学习评价混合。
1.资源混合
混合学习中的学习资源是传统学习中的教科书等资源与数字化资源的混合。依托学校的Moodle平台,建设《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http://etc.hzu.edu.cn/xdjyjs/),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授课PPT)、专题学习(以内容为板块开展深入的学习)、讨论与留言区、优秀作业资源库、作业提交与评价等,作为学生自学和专题学习的平台。
2.角色交互混合
打破传统的点对面的角色关系,形成点对点、点对面交互的角色关系。面对十几个班级,教师要做到个别指导,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是很困难的。这里我们要善于组织“先行者”,让这部分“先行者”去指导其他学生。专业或个人学习爱好的不同,学生术业也有专攻。所谓的“先行者”就是在上《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前就已经掌握部分课程内容的学生。如美术设计专业已经掌握Photoshop图像处理部分的内容、旅游专业掌握摄影技术,或者某些学生已经通过Photoshop计算机等级考试;体育教育专业有掌握AU等音频编辑的学生等等。首先,教师通过问卷调查或者课堂咨询的形式,获得“先行者”资源。接着,以免修(部分学时)或加分作为奖励,让“先行者”们通过成熟的社交软件,如QQ、微信等,建立小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形成学习环境里新的“群落”,“先行者”角色转变为指导教师,其他学生自愿加入以获得技术支持,教师作为指导者加入到学习群体当中。同时,教师作为一名观察者,可以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内容。
另外,在Moodle平台中,以任务为驱动,学生以Team的形式完成作业任务。作品发表后,学生又以评价人的身份互相点评。
3.学习活动混合
课堂教学与线上平台学习的混合: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线上学生自学为主,围绕课题任务展开讨论,提交作业,作业评价等等。
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混合:课堂上教师抛出讨论主题,课下学生思考发现问题,线上讨论总结;“先行者”们组织不同学习主题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学生按需参与学习共同体;通过Team的形式,学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学习评价混合
建立立体化评价体系,有别于以往的以一次作业或者期末考试定成绩的标准。评价体系由线下和线上两部分组成。线下包括上课出勤率、实操等;线上包括线上活动记录(登录平台次数、停留时间、讨论发言次数等)、作品完成情况、任务协作情况(角色任务、任务完成情况、组员评价、教师评价)等。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评价体系,能够较为完整的体现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掌握情况。
五、实践与结论
1.混合学习方案设计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实践过程步骤如下:
(1)前提:生态视角下,分析教与学环境,建立《现代教育技术》Moodle学习平台,并且丰富平台内容。
(2)混合学习的布置:课程的开始周,教师获得“先行者”信息;同时划定线上线下学习内容;向学生介绍自主学习平台;介绍课程评价体系。
(3)“先行者”建立学习共同体。根据课程内容,建立“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PPT设计”、“摄影技术”五个共同体,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或学习难点选择学习群体。
(4)平台学习:学习平台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依据学习进度发布讨论主题,学生参加讨论发言;所有的作业作品必须通过平台上传,教师及时反馈;任务驱动式完成的作品公开发布并互评。
(5)结束十六周的学习任务,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作业作品质量等,多维度评价混合学习效果。
2.结论
课堂授课和在线学习的组合一直是教学改革讨论的热点,加入生态学的视角,让这一热点跟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变化,在教育中作更深入的探讨。通过实践,引入生态学的概念,我们尝试改变固化的师生关系,提高课程学习活跃度和学习效率,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
(1)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能力。线上线下时间的分配,评价体系如何才能更真实地反应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这是一个不断尝试和积累的过程。另外,对于“先行者”,如何开展拓展和行之有效的学习,也是我们要考虑的。
(2)学生对混合学习的接受能力。应该说,大部分同学是支持混合学习方式的,认为“学习有趣,取长补短”。这种方式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交流。
混合式学习可以扩大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机会、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对《现代教育技术》这一类的公共课,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活跃度。伴随高校公共课程学时数的减少(如《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将由原来的每学期32学时减为16学时),生态角度下的混合学习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2]李克东.电化教育研究[J].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