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地区引种杂交稻引发森林生态蜕变的文化思考——以贵州省黎平县黄岗村为例

来源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ping6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岗侗族居民世代执行糯稻种植为主、林粮兼作的传统生计。由于该地地理住置偏僻,这种传统生计得以较为完整地保存至今。近年来,在经历“糯改籼”、“籼改杂”政策时,因引种了部分杂交稻,不仅导致当地侗族传统农事操作节奏被打乱,周围的森林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此,本文立足于文化的整体观,通过剖析黄岗推广杂交稻所引发的生态后果,以提醒各级政府在制定、执行政策时,必须考虑各民族文化和生态背景的差异性,才能防范、化解政策和生态风险。
其他文献
采用密度和纯氮用量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种植密度和纯氮用量对烤烟总氮和烟碱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纯氮用量为90kg/hm^2时,随种植密度增加,烟碱含量下降,总氮含量增加;
广西是全国集中安置归难侨较多的省份之一。全区现有华侨农林场22个,华侨工厂7个,拥有土地面积155.17万亩,其中农林业已利用面积73.6万亩。总人口12.5万人,其中归难侨6万人,职工4.8万
为了探索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基因与贵州地方猪品种繁殖性状之间的关系,采用SSCP和RFIP方法,以大约克、外三元杂交猪和梅山猪为对照,对贵州地方猪品种香猪、糯谷猪和
在福州北峰山地红壤区种植印尼大绿豆Phaseolus vulgaris L.var.humilis Alef,通过田间观测和相关测定,其生育期为200d左右,2年平均产量为58718.90kg/hm^2。其营养成分含量高,开花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