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份证号码:230106198302203253 黑龙江省和通建设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高层建筑的建筑空间相对较大,这就使得其需要进行转换层结构的设置,在目前的高层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转换层结构就是梁式转换层结构。这种转换层结构施工较为简便,而且所花费的成本费用也较低,但是其也有着一定的施工难点,由于其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灌注大量的混凝土,这就使得所留的施工缝很难得到控制,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就需要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把控,严格的依照相关规定,对混凝土浇筑进行质量控制,从而降低施工裂缝的出现,以保障梁式转换层施工质量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关键词】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结构转换层主要在建筑结构中起到一种连接的作用,其能够有效的将建筑的上下结构进行合理的连接,起到一种纽带的作用,从这点上来说,其在建筑结构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转换层能够直接进行传力,并且受力较为明确,在构建上成本费用也较低,因此,受到了建筑施工人员的青睐。而在目前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梁式转换层,下面就对其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1.钢筋的安装以及各部位的连接技术
一般来说,梁式转换层所需要的钢筋数量较多,而且在施工中也需要众多不同型号的钢筋,在对梁进行转换的时候,也会造成截面过大现象的出现,建筑中的梁在进行钢筋的布置时,钢筋通常采用的是错位的方式进行布置,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想使得梁式转换层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就需要对钢筋的安装位置进行精确的设定,做好相应的放样和下料工作,同时要采用合理的连接技术,对钢筋实施有效的连接。在进行放样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钢筋的穿插关系,对钢筋的尺寸进行确定,同时对钢筋的绑扎先后顺序进行合理的排定,然后在进行下料和翻样工序。
在高层建筑中,大梁施工中需要的钢筋数量更多,其需要较长的主筋,要对钢筋进行密集施工处理,而且上下的数百条钢筋也都会与此处,同时加上一些腰筋以及柱筋,就会出现多个钢筋同时抢占一个位置的现象。当任何一个钢筋的位置出现误差,就会使得建筑工程需要进行返工处理。因此,在对钢筋进行翻样处理之前,一定要先对设计要求以及相关的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的了解,依据设计图纸的要求以及具体的施工情况来进行钢筋的翻样处理,以保障工程可以一次性完工。
在转换层的施工过程中,会遇到成百上千的钢筋接头。由于转换层结构十分重要,所以规定钢筋接头的质量一定要有保障。通常设计转换大梁的主筋在柱节点区均弯起锚固,施工难度较大。可以同设计单位协商解决。一般,考虑到接头数量较多,并结合规范要求,经过对不同的钢筋连接法进行技术和经济的综合对比以后,都需要主要采取电渣压力焊或闪光对焊或锥螺纹连接或套筒冷挤压的其中一种方法。中部的构造钢筋采用绑扎接头的方法。
虽然钢筋的连接方式按照钢筋的型号都各有不同。各部位也需要综合受力情况、施工难度、经济效益等采用不同的连接方法。D16~D25的柱、墙、梁筋采取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与电弧焊的方法,D28D32的梁筋采取套筒冷挤压与锥螺纹连接的方法。转换层主梁腰筋及箍筋、联系梁主筋、板钢筋一般采用闪光焊接。钢筋中间部分的连接采取锥螺纹连接的方法,梁端头带弯头的钢筋一端采取套筒冷挤压连接的方法。转换层大梁的主筋是转换层中最重要的受力单元,应采用最可靠且对钢筋无损害的连接方法,一般采用冷挤压的连接方法。为方便钢筋的安装就位,符合上述的规范要求,就一定要对所有的梁主筋依照就位的顺序来编号。梁箍筋大,下料的时候应确定好对焊接头的位置,防止接头在箍筋的弯折处突出。转换层柱钢筋和剪力墙竖向分布筋宜采用电渣压力焊。
2.立杆技术
立杆的上端部分与梁底相连接,梁底的内楞、外楞与立杆上端处于相互扣接的状态,而且梁底的外楞与内楞是上下相互贴合的,这样的连接方式,有效的防止了立杆出现滑移的现象。而立杆的下端部分主要是与楼面相接处,其立足在楼面上所安装的长木板的钢垫块上,这样就对立杆的上端形成了有效的支撑,保障了立杆上端梁的稳定性。在梁的下排架上安装有相应的扫地杆,该扫地杆总共分为大小两个横杆,在梁底的排架左右,分别安置了斜撑以及双支剪力撑,为了能够有效的将排架的空间刚度进行合理的增加,就需要对梁下排架与各个楼层中的满堂架进行有效的连接。由于两者的连接可以有效的增大排架的空间刚度,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梁式转换层的施工质量和稳定性。
3.裂缝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对梁式转换层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到混凝土的浇筑,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而当裂缝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不恰当的时候,就会使得混凝土结构产生极大的裂缝,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的美观性,而且会使得建筑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这样无疑使得梁式转换层的耐久性受到影响,降低其施工的质量。
结构物的裂缝原因属于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陷等变形引起的裂缝约占80%以上,属于由荷载引起的裂缝约占20%左右。不过,针对其裂缝形成的各种原因进行逐项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可以通过各种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与处理控制措施来对裂缝的危害力并给予有效地控制。一般工程变形裂缝的原因有几种:温度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干缩裂缝以及二次浇筑引起的界面裂缝。值得注意的是,材料、设计、施工以及使用等方面的因素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与结构的裂缝形成所造成的影响是一种互相关联又互相制约的关系,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系统化的通盘考虑。只要保证支撑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就可防止工程由荷载引起的裂缝。
支撑大梁的柱及转换大梁钢筋有非常密集的振捣困难,若稍有疏忽便容易造成混凝土不密实,甚至会出现蜂窝、孔洞、露筋等不必要的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施上过程中,振捣应持续,直至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混凝土的施工要尽量安排在白天,并且要确保混凝土的供给不间断。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高度控制在300~500mm。
振捣器的插点以梅花形均匀地排列,采取行列式的次序来移动,移动不能超过40cm的距离,还必须保证不漏振,不过振,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机械振捣为主,而以人工的扦插为辅。插入振动器应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振动的时间根据出现泛浆的程度为准,与此同时,其插入点的距离需在振动棒内半径为其1.25倍的范围之内。
此外,楼板的混凝土的浇筑,除去于梁处采取插入式的振动器以外,其他的都采取平板振动器沿着垂直的浇筑方向来回振捣的方式。平板振动器按口成排进行,并且排和排之间需有一些搭接,来确保混凝土不会出现漏振现象,从而达到标准的密实程度。
4.结语
现如今高层建筑向多功能多用途方向发展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梁式转换层由于传力直接受力明确造价较节省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当前高层建筑施工中,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难度大,施工质量要求多,是当前施工重点控制的对象。因此,在梁式转换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建筑结构的自身特点与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本文阐述了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基于技术优化,探讨了梁式转换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特点并对其关键及特殊部位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浅要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黄浩宇.浅谈梁式转换层在施工技术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0)
[2]吴培辉.高层建筑楼梁式转换层施工探析[J].商品与质量.2009(S5)
[3]杨大钦.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优化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7)
[4]邓兵.高层建筑错位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J].山西建筑.2010(25)
【摘 要】高层建筑的建筑空间相对较大,这就使得其需要进行转换层结构的设置,在目前的高层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转换层结构就是梁式转换层结构。这种转换层结构施工较为简便,而且所花费的成本费用也较低,但是其也有着一定的施工难点,由于其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灌注大量的混凝土,这就使得所留的施工缝很难得到控制,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就需要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把控,严格的依照相关规定,对混凝土浇筑进行质量控制,从而降低施工裂缝的出现,以保障梁式转换层施工质量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关键词】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结构转换层主要在建筑结构中起到一种连接的作用,其能够有效的将建筑的上下结构进行合理的连接,起到一种纽带的作用,从这点上来说,其在建筑结构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转换层能够直接进行传力,并且受力较为明确,在构建上成本费用也较低,因此,受到了建筑施工人员的青睐。而在目前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梁式转换层,下面就对其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1.钢筋的安装以及各部位的连接技术
一般来说,梁式转换层所需要的钢筋数量较多,而且在施工中也需要众多不同型号的钢筋,在对梁进行转换的时候,也会造成截面过大现象的出现,建筑中的梁在进行钢筋的布置时,钢筋通常采用的是错位的方式进行布置,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想使得梁式转换层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就需要对钢筋的安装位置进行精确的设定,做好相应的放样和下料工作,同时要采用合理的连接技术,对钢筋实施有效的连接。在进行放样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钢筋的穿插关系,对钢筋的尺寸进行确定,同时对钢筋的绑扎先后顺序进行合理的排定,然后在进行下料和翻样工序。
在高层建筑中,大梁施工中需要的钢筋数量更多,其需要较长的主筋,要对钢筋进行密集施工处理,而且上下的数百条钢筋也都会与此处,同时加上一些腰筋以及柱筋,就会出现多个钢筋同时抢占一个位置的现象。当任何一个钢筋的位置出现误差,就会使得建筑工程需要进行返工处理。因此,在对钢筋进行翻样处理之前,一定要先对设计要求以及相关的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的了解,依据设计图纸的要求以及具体的施工情况来进行钢筋的翻样处理,以保障工程可以一次性完工。
在转换层的施工过程中,会遇到成百上千的钢筋接头。由于转换层结构十分重要,所以规定钢筋接头的质量一定要有保障。通常设计转换大梁的主筋在柱节点区均弯起锚固,施工难度较大。可以同设计单位协商解决。一般,考虑到接头数量较多,并结合规范要求,经过对不同的钢筋连接法进行技术和经济的综合对比以后,都需要主要采取电渣压力焊或闪光对焊或锥螺纹连接或套筒冷挤压的其中一种方法。中部的构造钢筋采用绑扎接头的方法。
虽然钢筋的连接方式按照钢筋的型号都各有不同。各部位也需要综合受力情况、施工难度、经济效益等采用不同的连接方法。D16~D25的柱、墙、梁筋采取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与电弧焊的方法,D28D32的梁筋采取套筒冷挤压与锥螺纹连接的方法。转换层主梁腰筋及箍筋、联系梁主筋、板钢筋一般采用闪光焊接。钢筋中间部分的连接采取锥螺纹连接的方法,梁端头带弯头的钢筋一端采取套筒冷挤压连接的方法。转换层大梁的主筋是转换层中最重要的受力单元,应采用最可靠且对钢筋无损害的连接方法,一般采用冷挤压的连接方法。为方便钢筋的安装就位,符合上述的规范要求,就一定要对所有的梁主筋依照就位的顺序来编号。梁箍筋大,下料的时候应确定好对焊接头的位置,防止接头在箍筋的弯折处突出。转换层柱钢筋和剪力墙竖向分布筋宜采用电渣压力焊。
2.立杆技术
立杆的上端部分与梁底相连接,梁底的内楞、外楞与立杆上端处于相互扣接的状态,而且梁底的外楞与内楞是上下相互贴合的,这样的连接方式,有效的防止了立杆出现滑移的现象。而立杆的下端部分主要是与楼面相接处,其立足在楼面上所安装的长木板的钢垫块上,这样就对立杆的上端形成了有效的支撑,保障了立杆上端梁的稳定性。在梁的下排架上安装有相应的扫地杆,该扫地杆总共分为大小两个横杆,在梁底的排架左右,分别安置了斜撑以及双支剪力撑,为了能够有效的将排架的空间刚度进行合理的增加,就需要对梁下排架与各个楼层中的满堂架进行有效的连接。由于两者的连接可以有效的增大排架的空间刚度,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梁式转换层的施工质量和稳定性。
3.裂缝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对梁式转换层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到混凝土的浇筑,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而当裂缝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不恰当的时候,就会使得混凝土结构产生极大的裂缝,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的美观性,而且会使得建筑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这样无疑使得梁式转换层的耐久性受到影响,降低其施工的质量。
结构物的裂缝原因属于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陷等变形引起的裂缝约占80%以上,属于由荷载引起的裂缝约占20%左右。不过,针对其裂缝形成的各种原因进行逐项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可以通过各种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与处理控制措施来对裂缝的危害力并给予有效地控制。一般工程变形裂缝的原因有几种:温度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干缩裂缝以及二次浇筑引起的界面裂缝。值得注意的是,材料、设计、施工以及使用等方面的因素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与结构的裂缝形成所造成的影响是一种互相关联又互相制约的关系,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系统化的通盘考虑。只要保证支撑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就可防止工程由荷载引起的裂缝。
支撑大梁的柱及转换大梁钢筋有非常密集的振捣困难,若稍有疏忽便容易造成混凝土不密实,甚至会出现蜂窝、孔洞、露筋等不必要的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施上过程中,振捣应持续,直至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混凝土的施工要尽量安排在白天,并且要确保混凝土的供给不间断。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高度控制在300~500mm。
振捣器的插点以梅花形均匀地排列,采取行列式的次序来移动,移动不能超过40cm的距离,还必须保证不漏振,不过振,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机械振捣为主,而以人工的扦插为辅。插入振动器应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振动的时间根据出现泛浆的程度为准,与此同时,其插入点的距离需在振动棒内半径为其1.25倍的范围之内。
此外,楼板的混凝土的浇筑,除去于梁处采取插入式的振动器以外,其他的都采取平板振动器沿着垂直的浇筑方向来回振捣的方式。平板振动器按口成排进行,并且排和排之间需有一些搭接,来确保混凝土不会出现漏振现象,从而达到标准的密实程度。
4.结语
现如今高层建筑向多功能多用途方向发展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梁式转换层由于传力直接受力明确造价较节省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当前高层建筑施工中,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难度大,施工质量要求多,是当前施工重点控制的对象。因此,在梁式转换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建筑结构的自身特点与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本文阐述了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基于技术优化,探讨了梁式转换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特点并对其关键及特殊部位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浅要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黄浩宇.浅谈梁式转换层在施工技术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0)
[2]吴培辉.高层建筑楼梁式转换层施工探析[J].商品与质量.2009(S5)
[3]杨大钦.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优化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7)
[4]邓兵.高层建筑错位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J].山西建筑.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