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与广播文字语言一样,要求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的和谐一致,并能充分表达节目内容,起到渲染气氛、调动情绪的作用,让听众通过音乐来深刻地理解广播节目所要传达的内容和意境。
关键词:广播节目 音乐语言 片头 新闻节目 专题节目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具有无穷的表现力和极强的感染力。它不仅可以表达情感,抒发情怀,引起人的共鸣,还可以通过其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强弱调节人的情志,令人消愁解闷,心绪安宁。甚至那些难以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自然奇观等都可以通过音乐语言来完美地展现。和文字语言一样,音乐语言的表达同样要求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和谐一致,并能充分表达节目内容,渲染气氛,调动情绪,让人通过音乐更深刻地理解节目所体现的丰富内涵和悠远意境。
音乐语言在广播节目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广播节目片头的制作
广播片头是指为表达某个广播频率或其栏目核心特征及理念,通过制作技术将各种声音元素如人声、音乐、音效等植入,而制作成的频率或栏目的包装。①有创意的片头作品作为一个频率或一档栏目的“点睛之笔”,就像是一个广播节目的名片,它所传达的效果直接关系到频率或栏目的品位和内容表达。节目受不受听众的喜爱、抓不抓人,片头很重要。只有当音乐、音效与语言完美地结合时,片头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挑选配乐要突出“特质”
作曲家精心谱写的作品,经过表演家精心唱奏而呈现给听众,并被听众所感知。这实际上是一个特定的音响过程,它承载着一定的生活内容、思想感情。活跃、流动、组织有序的音响过程,持续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引发人们对相应的生活、情感的体验和联想,使人随之步入艺术审美境界,并从中获得某种精神享受和满足。
并不是每一部音乐作品都适合做片头音乐来使用。这需要制作者慧眼识珠,从浩瀚的音乐海洋中撷取适合片头的语言情境、情感需要、气氛烘托、想象调动片断等,听后能对人产生强烈的感染,进而有兴趣和热情收听整个节目内容的音乐。
1.配乐要表明主旨
节目片头的配乐必须与整个节目语言、内容及风格相匹配,让听众了解节目的内容信息。比如在辽宁电台《老林说旧闻》节目中有一期节目是《小球推动大球的偶然与必然》,笔者在制作这一期节目的宣传片花和片头时,针对“乒乓外交”这一史实,选取了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乒乓之恋》。这曲音乐听上去有一种乒乓球蹦来蹦去的感觉,在这种感觉中,出现了如下的有声语言:40年前,一个普通运动员庄则栋在世界大赛期间的违规行动为什么引起了毛泽东的称赞?毛泽东在夜间吃了安眠药的情况下,为什么又推翻了自己已经同意的周恩来和外交部“不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的决定”?这一波三折后的玄机何在?美国政府又是如何回应的?小小的乒乓球如何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请听老林说旧闻“小球推动大球的偶然与必然”。音乐与有声文字起到了相互烘托的作用,结合得非常巧妙,为节目增添了不少色彩。
2.配乐要渲染情绪
音乐在抒发人类感情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比拟的。音乐情绪的烘托渲染不仅会使文字内容所揭示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和丰满。同时,音乐还具有影响文字内容情绪基调的作用,能够使人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音乐之于文字内容情绪的强化作用对广播节目创作来说是最有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段。因此,选择的片头音乐要能渲染情绪,烘托气氛,加强片头的感情色彩。
笔者曾经编辑主持过一档音乐节目《环球音乐厅》。该节目的片头音乐采用的是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序奏部分,再配以金属般质感的女声话语——“音乐是诗、音乐是画、音乐是桥……”听起来,让人精神一振,心潮澎湃。这段极为壮丽、激昂且排山倒海似的旋律,仿佛是推开窗户后迎面扑来的一缕清新空气,仿佛是清晨第一束透进的阳光。音乐展现了春天般的情韵和新生的朝气,从而达到一种标志性音乐的效果,令听者过耳难忘。
3.配乐要恰当贴切
配乐在片头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并不是说越多越好,越长越好,而是要恰如其分,准确适当。无论是片头的背景音乐还是穿插的歌曲都要为节目主题服务,尽量做到配乐的切入淡出、起承转合,不能痕迹太大,不能让配乐喧宾夺主,不能为配乐而配乐。配乐音量过大、配得过重,或是与语言主次不分,在节奏上、情绪上形成干扰,都会破坏语言音调的美感。
(二)音乐使用要别出“新意”
广播是听觉的艺术,而音乐是以声音为其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音乐与广播同属于声音的载体。以声音吸引人,最好做到“先声夺人”,这就要求片头音乐要有“新意”,不能流俗,要让人一听就有想继续听下去的愿望和兴趣。
我们知道,音乐有各种要素,包括旋律、节奏、音色、力度、和声、曲式等。这些要素的综合运用可以形成独特的音响,形成一种音乐风格。不同风格的音乐有着不同的音乐特质。一个鲜明的主题在文字淋漓的表述后,加以音乐的烘托,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如在《老林说旧闻》节目的片头中,使用火车由远而近的鸣笛声和轰鸣声,配以深沉、极富遐想意境的音乐,再加上旁白和历史人物的对白,让人感觉好像穿越了岁月时空,拨开了历史迷雾,那些尘封的史实仿佛又重现在听者的眼前。这种文字与音效的有机结合,给听者制造了一种“画面感”“真实感”和“空间感”,引发听众产生联想,从而加深印象。可见,语言与音效的组合,对传达、展开节目的具体内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实,片头、片花的制作是不拘一格的。在竞争日益激烈,追求个性、风格的今天,好的创意层出不穷。作为一名广播人,平时要多留心其它媒体,多听其它台的节目,多欣赏并收集一些有用的音乐素材,提高自身修养,充分利用可用的资源、设备。只要用心,一定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二、新闻节目中音乐的运用
各种形态的新闻传播工具,都有其优势和不足,广播也不例外。由于受传播方式的局限,广播新闻可以运用的手段并不多。它既不可能像报纸那样配上切题的图片,来增强视觉的冲击力;也不可能像电视那样以多姿多彩的画面和字幕使用、背景更新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传统的语言播报方式,使听众很容易产生听觉上的疲劳感,如果将音乐元素运用到新闻节目中,会改变广播新闻单调的传播方式,使新闻作品更为生动、更有个性、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引起听众的注意,达到好的传播效果。目前,对于编采播合一的全能型主持人来说,如何在新闻节目中恰到好处地运用音乐,是同行们所要了解的。
(一)衬乐使用要行之有效
我们知道,衬乐是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压混方法,它是节目主持人在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伴随语言播放的一段音乐或歌曲,它所发挥的作用是在听觉上显得比较自然、柔和、愉悦。主持人在选取衬乐时都有自己的喜好,选取衬乐的标准往往与所播节目的内容风格一致,娱乐文艺类节目的衬乐比较欢快轻松,专题类节目的衬乐比较强调音乐的情感和对节目主题的烘托,新闻类节目的衬乐比较注重旋律是否简单,节奏是否明快。
1.根据新闻内容选择衬乐
针对不同类型和内容的新闻节目,音乐的选择也要有所不同。对于事件评说和新闻讲述一类风格的节目,因为主题比较突出,在衬乐的选择上偏重于轻缓和富于理性的音乐;而对于由集合似的短消息组成的新闻节目,每条新闻信息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新闻内容短而精,一般选择节奏活泼、明快的音乐作品作为衬乐,使听者感觉轻松自然,避免枯燥沉闷。
其实,每篇新闻稿件都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有的澎湃激昂,有的深沉坚定,有的悲愤凝重,有的愉悦明快,有的豪放舒展,有的细腻清新,衬乐应抓住稿件的主基调,选择时力求符合稿件的内容和情绪。
2.节目间的衬乐应快慢结合张弛有度
实践证明,广播节目的受众,一般情况下处于伴随性的收听状态,并非始终专注收听,尤其是在消息类的新闻节目中。长时间的新闻语速播报,听者难免会产生听觉疲劳,这时如果运用衬乐做一下调节,能刺激听觉,缓解“疲劳”。就拿消息类稿件来说吧,这类稿件一般简明扼要,穿插音乐也应简短,能体现节目风格,或大气或轻松,可单条插播,也可几条消息后插播,这样能起到归纳、分隔的作用,在听觉上产生一种休息、过渡的感觉。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符合人们的收听习惯和接受心理的。
(二)尾乐安排要巧妙
俗话说:“编筐织篓重在收口。”意思是,无论编筐还是织篓,都要把“收口”编织好,既要坚固耐用,又要美观新颖,即做什么事情都要“善始善终”,节目也是一样。作为节目的结束曲,如果能给听众留下回味的空间,让音乐说话,充分发挥音乐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它赋予人的想象力,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
作为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应有意策划和安排好每一期新闻节目的尾乐,做到不随意播放,而是有策划地播放。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广播早上7:30播出的《小妹说新闻》节目,从周一到周六,每期节目的尾乐,都有设计思想。像周一以新的开始和新的姿态为基调,选用了一首轻快的音乐作品,像一阵清风吹进听众的心田,伴随着听众以新的姿态开始新一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周二选用了一首有励志感的乐曲作为尾乐,蕴含着励志进取之意;周三选用的尾乐,突出表现浓浓的民族情和深深的爱国心等。
总之,为新闻节目配上一些“装饰音”,目的是增强新闻节目的可听性。它是对当下影视语言的一种有益借鉴,并满足受众对节目日益提升的审美要求,是对新闻节目的一种包装手段,符合广播发展的潮流。
三、专题节目中音乐的选择
专题节目较一般的广播、电视节目来说更具有集中性,专题节目对题材的选择和报道的深入程度要求也更高。当然,对音乐的使用要求也就更高。
(一)文学节目对音乐的要求
音乐在广播文学节目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广播文学节目是由文字语言和音乐语言组合而成的。如果把文字语言比喻成“红花”的话,那么音乐语言就属于“绿叶”。红花应有绿叶扶。一个成功的文学节目,应该是红花与绿叶和谐统一的整体。我们知道,音乐通过声音表情达意,它就像文学用文字、绘画用线条和色彩一样,有自己特有的一套表现手法。运用到文学节目中要注意主题音乐、人物音乐、心理音乐、环境音乐、气氛音乐、链接音乐和开头结尾音乐的选取,力求音乐符合内容的需要,切不可随意化、简单化。
正确的配乐方法是根据节目内容和艺术要求,做到详略得当、张弛有度,使节奏与内容相吻合,语言与音乐相适宜,该有音乐的地方不可少,不该有的地方坚决不能有。比如评论式的语言、人物采访音响等处可以不配乐或少配乐,而描摹式的语言或抒发情感式的语言,不仅要配乐,而且还要适时地让音乐扬起,烘托出必要的氛围。要将整个节目内容、风格、时代特点及其复杂的情绪变化,鲜明地表现出来,唤起听众的共鸣,引起听众的联想,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节目的制作者或音乐编辑,要对作品有深刻的领会,平时应多掌握一些音乐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
(二)音乐专题节目对音乐的要求
音乐专题节目是一种既有新闻特性、又有音乐广播特点的节目,它融新闻的纪实性与音乐的欣赏性于一体,但两者之间音乐又处于主体地位,这是音乐专题节目与其他音乐广播节目相互区别的显著特征。
音乐专题节目,根据其内容可分为人物专题、事件专题、事物专题、复合专题等。在音乐专题节目的编排中,除了必要的叙述之外,应以音乐作品为基础,尽可能地让音乐本身去“说话”,所选用的音乐作品要在节目中真正发挥作用,为表现主题、揭示人物情感、性格特征服务。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串联词的锤炼,让语境与音乐作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中更好地揭示更深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
笔者2009年创作的音乐专题节目《归去来兮》,通过音乐和故事两条线索,从历史、音乐、情感等方面反映了海峡两岸血脉相连、同根同族的情缘。节目开始以海浪声和《归去来兮》序曲的混播方式开篇,再配以“每次当我驻足在海岸,我听到的不只是浪声,还有心潮起伏。面对大海,我想起了海峡对岸的同胞,想起了骨肉相连、血浓于水的炎黄子孙。想起了狐死首丘的典故,想起了归心似箭的游子……”文字解说,使节目主题内容更突出、醒目、清晰。全篇音乐作品的选择有歌曲《我们都是一家人》、台湾民谣《望春风》、蔡幸娟的《补破网》、歌曲《乡愁》、台湾民谣《高山青》、邓丽君的《在水一方》以及李建复的歌曲《归去来兮》等,节目中的创作脉络以及音乐的选择,都充分地体现出编辑的创作思想。
通过以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音乐在广播节目中的运用至关重要,音乐对整个广播节目内容的丰富性和完整性都起到了很好的补充。随着广大听众对精品文化的需求,广播节目的制作水平也在逐步提高,音乐作为广播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继续散发其艺术魅力与风采,是我们每一个广播人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我们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注 释
①胡妙德 《广播电视音乐学》,第九章《广播电视音乐的节目编导》,http://vip.book.sohu.com/content/122930/3519189/。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广播)
(本文编辑:刘浩三)
关键词:广播节目 音乐语言 片头 新闻节目 专题节目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具有无穷的表现力和极强的感染力。它不仅可以表达情感,抒发情怀,引起人的共鸣,还可以通过其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强弱调节人的情志,令人消愁解闷,心绪安宁。甚至那些难以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自然奇观等都可以通过音乐语言来完美地展现。和文字语言一样,音乐语言的表达同样要求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和谐一致,并能充分表达节目内容,渲染气氛,调动情绪,让人通过音乐更深刻地理解节目所体现的丰富内涵和悠远意境。
音乐语言在广播节目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广播节目片头的制作
广播片头是指为表达某个广播频率或其栏目核心特征及理念,通过制作技术将各种声音元素如人声、音乐、音效等植入,而制作成的频率或栏目的包装。①有创意的片头作品作为一个频率或一档栏目的“点睛之笔”,就像是一个广播节目的名片,它所传达的效果直接关系到频率或栏目的品位和内容表达。节目受不受听众的喜爱、抓不抓人,片头很重要。只有当音乐、音效与语言完美地结合时,片头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挑选配乐要突出“特质”
作曲家精心谱写的作品,经过表演家精心唱奏而呈现给听众,并被听众所感知。这实际上是一个特定的音响过程,它承载着一定的生活内容、思想感情。活跃、流动、组织有序的音响过程,持续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引发人们对相应的生活、情感的体验和联想,使人随之步入艺术审美境界,并从中获得某种精神享受和满足。
并不是每一部音乐作品都适合做片头音乐来使用。这需要制作者慧眼识珠,从浩瀚的音乐海洋中撷取适合片头的语言情境、情感需要、气氛烘托、想象调动片断等,听后能对人产生强烈的感染,进而有兴趣和热情收听整个节目内容的音乐。
1.配乐要表明主旨
节目片头的配乐必须与整个节目语言、内容及风格相匹配,让听众了解节目的内容信息。比如在辽宁电台《老林说旧闻》节目中有一期节目是《小球推动大球的偶然与必然》,笔者在制作这一期节目的宣传片花和片头时,针对“乒乓外交”这一史实,选取了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乒乓之恋》。这曲音乐听上去有一种乒乓球蹦来蹦去的感觉,在这种感觉中,出现了如下的有声语言:40年前,一个普通运动员庄则栋在世界大赛期间的违规行动为什么引起了毛泽东的称赞?毛泽东在夜间吃了安眠药的情况下,为什么又推翻了自己已经同意的周恩来和外交部“不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的决定”?这一波三折后的玄机何在?美国政府又是如何回应的?小小的乒乓球如何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请听老林说旧闻“小球推动大球的偶然与必然”。音乐与有声文字起到了相互烘托的作用,结合得非常巧妙,为节目增添了不少色彩。
2.配乐要渲染情绪
音乐在抒发人类感情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比拟的。音乐情绪的烘托渲染不仅会使文字内容所揭示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和丰满。同时,音乐还具有影响文字内容情绪基调的作用,能够使人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音乐之于文字内容情绪的强化作用对广播节目创作来说是最有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段。因此,选择的片头音乐要能渲染情绪,烘托气氛,加强片头的感情色彩。
笔者曾经编辑主持过一档音乐节目《环球音乐厅》。该节目的片头音乐采用的是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序奏部分,再配以金属般质感的女声话语——“音乐是诗、音乐是画、音乐是桥……”听起来,让人精神一振,心潮澎湃。这段极为壮丽、激昂且排山倒海似的旋律,仿佛是推开窗户后迎面扑来的一缕清新空气,仿佛是清晨第一束透进的阳光。音乐展现了春天般的情韵和新生的朝气,从而达到一种标志性音乐的效果,令听者过耳难忘。
3.配乐要恰当贴切
配乐在片头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并不是说越多越好,越长越好,而是要恰如其分,准确适当。无论是片头的背景音乐还是穿插的歌曲都要为节目主题服务,尽量做到配乐的切入淡出、起承转合,不能痕迹太大,不能让配乐喧宾夺主,不能为配乐而配乐。配乐音量过大、配得过重,或是与语言主次不分,在节奏上、情绪上形成干扰,都会破坏语言音调的美感。
(二)音乐使用要别出“新意”
广播是听觉的艺术,而音乐是以声音为其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音乐与广播同属于声音的载体。以声音吸引人,最好做到“先声夺人”,这就要求片头音乐要有“新意”,不能流俗,要让人一听就有想继续听下去的愿望和兴趣。
我们知道,音乐有各种要素,包括旋律、节奏、音色、力度、和声、曲式等。这些要素的综合运用可以形成独特的音响,形成一种音乐风格。不同风格的音乐有着不同的音乐特质。一个鲜明的主题在文字淋漓的表述后,加以音乐的烘托,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如在《老林说旧闻》节目的片头中,使用火车由远而近的鸣笛声和轰鸣声,配以深沉、极富遐想意境的音乐,再加上旁白和历史人物的对白,让人感觉好像穿越了岁月时空,拨开了历史迷雾,那些尘封的史实仿佛又重现在听者的眼前。这种文字与音效的有机结合,给听者制造了一种“画面感”“真实感”和“空间感”,引发听众产生联想,从而加深印象。可见,语言与音效的组合,对传达、展开节目的具体内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实,片头、片花的制作是不拘一格的。在竞争日益激烈,追求个性、风格的今天,好的创意层出不穷。作为一名广播人,平时要多留心其它媒体,多听其它台的节目,多欣赏并收集一些有用的音乐素材,提高自身修养,充分利用可用的资源、设备。只要用心,一定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二、新闻节目中音乐的运用
各种形态的新闻传播工具,都有其优势和不足,广播也不例外。由于受传播方式的局限,广播新闻可以运用的手段并不多。它既不可能像报纸那样配上切题的图片,来增强视觉的冲击力;也不可能像电视那样以多姿多彩的画面和字幕使用、背景更新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传统的语言播报方式,使听众很容易产生听觉上的疲劳感,如果将音乐元素运用到新闻节目中,会改变广播新闻单调的传播方式,使新闻作品更为生动、更有个性、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引起听众的注意,达到好的传播效果。目前,对于编采播合一的全能型主持人来说,如何在新闻节目中恰到好处地运用音乐,是同行们所要了解的。
(一)衬乐使用要行之有效
我们知道,衬乐是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压混方法,它是节目主持人在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伴随语言播放的一段音乐或歌曲,它所发挥的作用是在听觉上显得比较自然、柔和、愉悦。主持人在选取衬乐时都有自己的喜好,选取衬乐的标准往往与所播节目的内容风格一致,娱乐文艺类节目的衬乐比较欢快轻松,专题类节目的衬乐比较强调音乐的情感和对节目主题的烘托,新闻类节目的衬乐比较注重旋律是否简单,节奏是否明快。
1.根据新闻内容选择衬乐
针对不同类型和内容的新闻节目,音乐的选择也要有所不同。对于事件评说和新闻讲述一类风格的节目,因为主题比较突出,在衬乐的选择上偏重于轻缓和富于理性的音乐;而对于由集合似的短消息组成的新闻节目,每条新闻信息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新闻内容短而精,一般选择节奏活泼、明快的音乐作品作为衬乐,使听者感觉轻松自然,避免枯燥沉闷。
其实,每篇新闻稿件都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有的澎湃激昂,有的深沉坚定,有的悲愤凝重,有的愉悦明快,有的豪放舒展,有的细腻清新,衬乐应抓住稿件的主基调,选择时力求符合稿件的内容和情绪。
2.节目间的衬乐应快慢结合张弛有度
实践证明,广播节目的受众,一般情况下处于伴随性的收听状态,并非始终专注收听,尤其是在消息类的新闻节目中。长时间的新闻语速播报,听者难免会产生听觉疲劳,这时如果运用衬乐做一下调节,能刺激听觉,缓解“疲劳”。就拿消息类稿件来说吧,这类稿件一般简明扼要,穿插音乐也应简短,能体现节目风格,或大气或轻松,可单条插播,也可几条消息后插播,这样能起到归纳、分隔的作用,在听觉上产生一种休息、过渡的感觉。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符合人们的收听习惯和接受心理的。
(二)尾乐安排要巧妙
俗话说:“编筐织篓重在收口。”意思是,无论编筐还是织篓,都要把“收口”编织好,既要坚固耐用,又要美观新颖,即做什么事情都要“善始善终”,节目也是一样。作为节目的结束曲,如果能给听众留下回味的空间,让音乐说话,充分发挥音乐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它赋予人的想象力,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
作为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应有意策划和安排好每一期新闻节目的尾乐,做到不随意播放,而是有策划地播放。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广播早上7:30播出的《小妹说新闻》节目,从周一到周六,每期节目的尾乐,都有设计思想。像周一以新的开始和新的姿态为基调,选用了一首轻快的音乐作品,像一阵清风吹进听众的心田,伴随着听众以新的姿态开始新一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周二选用了一首有励志感的乐曲作为尾乐,蕴含着励志进取之意;周三选用的尾乐,突出表现浓浓的民族情和深深的爱国心等。
总之,为新闻节目配上一些“装饰音”,目的是增强新闻节目的可听性。它是对当下影视语言的一种有益借鉴,并满足受众对节目日益提升的审美要求,是对新闻节目的一种包装手段,符合广播发展的潮流。
三、专题节目中音乐的选择
专题节目较一般的广播、电视节目来说更具有集中性,专题节目对题材的选择和报道的深入程度要求也更高。当然,对音乐的使用要求也就更高。
(一)文学节目对音乐的要求
音乐在广播文学节目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广播文学节目是由文字语言和音乐语言组合而成的。如果把文字语言比喻成“红花”的话,那么音乐语言就属于“绿叶”。红花应有绿叶扶。一个成功的文学节目,应该是红花与绿叶和谐统一的整体。我们知道,音乐通过声音表情达意,它就像文学用文字、绘画用线条和色彩一样,有自己特有的一套表现手法。运用到文学节目中要注意主题音乐、人物音乐、心理音乐、环境音乐、气氛音乐、链接音乐和开头结尾音乐的选取,力求音乐符合内容的需要,切不可随意化、简单化。
正确的配乐方法是根据节目内容和艺术要求,做到详略得当、张弛有度,使节奏与内容相吻合,语言与音乐相适宜,该有音乐的地方不可少,不该有的地方坚决不能有。比如评论式的语言、人物采访音响等处可以不配乐或少配乐,而描摹式的语言或抒发情感式的语言,不仅要配乐,而且还要适时地让音乐扬起,烘托出必要的氛围。要将整个节目内容、风格、时代特点及其复杂的情绪变化,鲜明地表现出来,唤起听众的共鸣,引起听众的联想,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节目的制作者或音乐编辑,要对作品有深刻的领会,平时应多掌握一些音乐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
(二)音乐专题节目对音乐的要求
音乐专题节目是一种既有新闻特性、又有音乐广播特点的节目,它融新闻的纪实性与音乐的欣赏性于一体,但两者之间音乐又处于主体地位,这是音乐专题节目与其他音乐广播节目相互区别的显著特征。
音乐专题节目,根据其内容可分为人物专题、事件专题、事物专题、复合专题等。在音乐专题节目的编排中,除了必要的叙述之外,应以音乐作品为基础,尽可能地让音乐本身去“说话”,所选用的音乐作品要在节目中真正发挥作用,为表现主题、揭示人物情感、性格特征服务。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串联词的锤炼,让语境与音乐作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中更好地揭示更深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
笔者2009年创作的音乐专题节目《归去来兮》,通过音乐和故事两条线索,从历史、音乐、情感等方面反映了海峡两岸血脉相连、同根同族的情缘。节目开始以海浪声和《归去来兮》序曲的混播方式开篇,再配以“每次当我驻足在海岸,我听到的不只是浪声,还有心潮起伏。面对大海,我想起了海峡对岸的同胞,想起了骨肉相连、血浓于水的炎黄子孙。想起了狐死首丘的典故,想起了归心似箭的游子……”文字解说,使节目主题内容更突出、醒目、清晰。全篇音乐作品的选择有歌曲《我们都是一家人》、台湾民谣《望春风》、蔡幸娟的《补破网》、歌曲《乡愁》、台湾民谣《高山青》、邓丽君的《在水一方》以及李建复的歌曲《归去来兮》等,节目中的创作脉络以及音乐的选择,都充分地体现出编辑的创作思想。
通过以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音乐在广播节目中的运用至关重要,音乐对整个广播节目内容的丰富性和完整性都起到了很好的补充。随着广大听众对精品文化的需求,广播节目的制作水平也在逐步提高,音乐作为广播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继续散发其艺术魅力与风采,是我们每一个广播人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我们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注 释
①胡妙德 《广播电视音乐学》,第九章《广播电视音乐的节目编导》,http://vip.book.sohu.com/content/122930/3519189/。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广播)
(本文编辑:刘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