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创伤患者治疗中应用负压吸引技术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lee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负压吸引技术应用在手部创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的手部创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传统换药后植皮手术修复治疗,观察组34例行负压吸引后植皮手术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植皮存活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91.18%、7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机率为2.94%,远远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机率13.33%,组间数据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负压吸引治疗后进行手术植皮修复,其植皮存活率更高,且并发症发生机率小,值得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手部创伤;负压吸引;植皮手术;临床效果
  在临床中,负压吸引技术属于肢体创伤治疗较为常见方法之一,其独特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创伤治疗中;创面的愈合生物学过程较为复杂,其具体的机理主要是受到细胞因子的调控;手部的创面愈合较为困难,且很容易发生感染以及其他的并发症,因此传统治疗方法对手术创面的治疗不是很理想[1]。笔者应用负压吸引技术治疗手部创伤患者,取得结果较理想,现详细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的手部创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32±2.31)岁;其中创面累及双指10例,累及单指12例,累及四指6例,累及至手掌部位2例;观察组34例,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2.30±2.30)岁;创面累及双指11例,累及单指14例,累及四指7例,累及至手掌部位2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全部患者都实施清创术,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在我院伦理委员会许可下进行。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敷料,再实施手术植皮术;观察组在患者入院后用聚维酮碘进行清创处理,并应用覆盖负压引流护创材料,将半透明的贴膜进行覆盖固定与封闭,然后连接中心负压,同时吸引器持续进行负压吸引,压力维持26.6kPa左右。10天后将引流材料取出,并应用凡士林油纱联合复合溶菌酶消除剂进行覆盖,换药包扎,qd,2周后将负压吸引材料拆除,实施植皮手术修复[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植皮手术修复的优良率以及对比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植皮存活质量的判定标准[3]:皮肤存活超出95%,且无感染发生,单个的面积不超出0.5 cm2或者无血肿为优;皮肤存活超出85%,且无感染发生,单个的面积不超出0.5cm2~1.0 cm2或者无血肿为良;皮肤存活未超出85%,有感染发生,单个的面积超出1.0 cm2为差。优良率=(优+良)/n×100%。
  1.4统计学处理
  将已收集数据录入2010版EXCEL校正。使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时以“x±s”形式将数据录入,计数则用“%”形式录入)。结果使用t/χ2检验,当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植皮存活优良情况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91.18%、7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机率为2.94%,远远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机率13.33%,组间数据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负压吸引可将细菌培养基与创伤之后被损伤的组织所产生毒性的分解产物除去,同时使得机体组织针对毒性产物重吸收降低。负压吸引中半透膜密封对外部细菌入侵创面进行了阻止,对创面与皮肤水蒸气的正常透出起着保证作用,把开放的创面转换成闭合创面[4]。
  本次研究中对手部创伤的患者应用负压吸引,结果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91.18%、7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用负压吸引后,可提高植皮手术植皮存活的质量。且岳发翔,朱怡,赵海峰等学者[5]研究发现,应用负压吸引在创面治疗中,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机率为2.94%,远远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机率13.33%,组间数据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提示这可能是由于负压吸引提供了主动引流的动力,从而对局部血液循环的加快起着促进作用,刺激组织开始新生,且负压吸引引流的敷料组织相容性极好,其对皮肤的刺激性、组织细胞毒性以及致敏性均与国家的要求相符合,因此很难造成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再次证实了岳发翔,朱怡,赵海峰等学者的观点。
  综上所述,应用负压吸引治疗后进行手术植皮修复,其植皮存活率更高,且并发症发生机率小,值得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张克平,刘乾明,蒋竺良等.VSD封闭负压吸引术治疗手足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27):48-49.
  [2]王辉,任志勇,魏长月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部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缺损中的应用[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5,(1):97-98.
  [3]陈艳,付昆,李洪潮等.封闭式负压吸引与常规换药治疗骨科創伤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7):4017-4019.
  [4]王众,李强,李骥等.VSD结合负压吸引球治疗严重手掌部皮肤逆行撕脱伤[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2,26(3):280-281.
  [5]岳发翔,朱怡,赵海峰等.封闭负压引流在手足创伤中的应用[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4):479-48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评价在生化检验工作中运用肝素抗凝血浆的方法及有关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进入我院接受生化检验的67例病人,取其6ml血液为检验样本,分别放入普通型真空试管和放置有肝素的真空试管当中,并按照试管类型的不同,将病例划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测定、对比两组的生化检测指标值,同时评估肝素抗凝血浆的生化检验作用。结果:经测定及评估,观察组、对照组间K+值、CO2值、Na+值、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在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112名高危孕产妇纳入到本组研究中,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将112例孕产妇分为综合管理组与对照组,对于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式,在产检过程中,宣传必要的健康知识,预约下次产检时间,对于观察组,在常规管理模式上,采取高危妊娠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孕产妇分娩情况、流产与早产情况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腹部CT、B超和核磁胰胆管在诊断肝外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2015年诊治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55例进行检查分析对象,分别进行腹部CT、B超、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测,对三种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核磁胰胆管成像的阳性检出率为83.6%,明显高于腹部CT和B超的阳性检出率,B超的阳性检出率最低,为54.5%。结论:在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中,采用核磁胰胆管成像有着较
期刊
[摘要]目的:对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腹泻患儿27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36例、观察组1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思密达联合灌肠和口服锌制剂质量,进行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止泻时间更短(P<0.05)。结论: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接收治疗过的80例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给予全程护理,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对护理人员的依从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效率和依从度分别为72.5%,80.0%,90.0%,95.0%,观察组的
期刊
摘要:目的 比较自动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方法 将三年来我科应用自动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的患者60例做为治疗组,与单纯用外剥内扎术患者60例做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及术后治疗完全相同,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论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愈率上无明显差异,但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伤口疼痛、术后肛门狭窄及出血等并发症方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选择中药+化疗方法展开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以下简称CDCTB)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216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实验中的随机分组凭借抽签法展开。对观察组(108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选择中药+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108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选择2HREZ/4HR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
期刊
【摘要】目的:对血竭配合妇炎康片治疗放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将本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放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血竭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血竭胶囊联合妇炎康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血竭胶囊联合妇炎康片的治疗效果进行客观判定。结果: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为60%,实验
期刊
【摘要】目的 讨论分析品管圈活动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行心脏介入治疗的病人各58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进行心脏介入治疗的病人各58例作为研究组,在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我院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品管圈活动。在所有病人出院后发放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回收后将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在
期刊
【摘要】目的 对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所收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53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采取阴道超声检查,将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 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有28例异位妊娠,5例急性盆腔炎,9例黄体破裂,8例卵巢囊肿蒂扭转,诊断符合率为94.3%(50/53),漏、误诊率为5.7%(3/53)。结论 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