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巷弄生活样本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ACY10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房价高企、人心浮躁的当下,街角巷弄正在成为城市生活的另一种选择,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这里构筑一种旧式的生活方式:步调缓慢、人情温暖。这其中,也有人走得更远更深入一些,他们不仅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反过来,为巷弄本身注入另一种活力和解读。
  离地几公里,俯瞰一座城市。粗壮的沥青血管清晰可见,直抵城区的五脏六腑,来路可追,去向分明。倒是那些不知从何而起的街角巷弄,毛细血管般细小、微弱,稍不留神就没了踪影,却又无处不在,如同整座城市的底色。
  谈起这些盘根错节的无名巷弄,人们总是习惯走进一种“时光慢流”的语境,像是舒国治在《理想的下午》里写的,“人习惯找寻昔年生活的影子和气味。早年的日子过得愈缓慢深刻,追索于今日之余昔相似的情怀则愈浓。或是,愈感今日之不堪,则愈倾向于昔日之佳美来托寄幽怀也。小者如荔枝的微妙香气,大者如城乡街衢屋舍林野,皆可有极浓强的今昔差距之感。”在日新月异的巨轮下,巷弄就像是被时光蓄意堆起的城市褶皱,成了念旧者用来抵抗钢筋森林的最后一点顽固。
  有人说,小巷好就好在宽容,推车的叫卖声、挑担子的吆喝声,均能混迹人群果腹谋生。不分你我的包容,让巷弄生活独有一份市井气。记得我自小住的那条巷子里,各家每晚的余兴节目就是搬着木凳子,围坐在石桌旁一起唠嗑,大人话仙泡茶,孩子们在眼皮子底下打成一片,这每晚例行的茶桌仔,总是充斥着东家长西家短,将一整天的酸甜苦辣,用一冲冲的茶水泡淡。后来老邻居搬走大半,留下来的老人们也都陆续离世,渐渐地,有说着外地口音的人住进巷子里来,他们大多数拖家带口,为了便宜的房租,心甘情愿住进这些破旧的老房子。原以为巷子的夜晚自此冷清下来,不曾想,新老邻居们混熟之后,类似的邻里茶座依然在每日的傍晚上演。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因为环境肌理而自然形成的某种人情流转——住进这狭窄巷弄的人,都难以在生活里“独善其身”。
  这种渗进生活的熱闹人情,表面上看来既没有什么好处,又要耗费许多精力,早已被繁华都市当做旧时遗物,不屑地埋葬在林立的住宅楼脚下。但反而越是这样,在房价高企、人心浮躁的当下,这种温暖人情越显得美好而单纯,被越来越多人视为一种亟需挽留的生活构成。另一方面,每座城市都有值得被挖掘的街角巷弄,它们虽然在环境和管理上不及住宅区,却沉淀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虽然在人流和交通上不及商圈,但租金价格也相对低廉,这些特质综合在一起,使街角巷弄渐渐成为“大隐隐于市”的一种选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将生活搬进这里,或是开一家讨自己喜欢的小店,或是将老宅进行再设计,作为自己灵感迸发的场所。在这群人当中,有人似乎走得更远更深入一些,他们不仅生活在巷弄里,同时也持续为这种名为“巷弄”的生活方式注入另一种活力。比如开在泉州承天巷的“赤子空间”“和“巴浪鱼咖啡馆”,因其独立气质吸引了大批有趣青年走进巷弄,又以“阮这个角头”的主题摄影展览,向外输出着年轻人眼中的巷弄生活;也有如福州仓山“复园里1号”这样的地方,不仅想要复原建筑本身,也试图用一场场家宴和在地活动,复原城市的人情温暖。如果以社会的主流趋势视之,他们无疑会被看作一意孤行的“逆行者”,竟情愿背对城市的繁华喧闹,走进一种正在消亡的旧式生活。但若你也被生活逼得脚步踉跄,或许就能理解他们的选择。人活在世,除了金钱和理想之外,总还需要老套的市井人情,让自己的脚步走得缓慢一点,才好确立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然而,当生活的大部分时光都沿着蜿蜒巷弄缓缓流走之后,这些年轻人是否真的会感到一种乌托邦式的自由?又或者,那种因环境而被无限拉近的邻里世俗,最终会使他们感到现实的幻灭?这份问卷,有人才刚刚开始填写,也有人终于找到答案。无论如何,这些答题者终究是来过、答过,青年巷弄生活样本里,有他自己的答案。
其他文献
气味可以是独一无二的个人标记,也是一种传播美好的介质。2019年,氧气与好友一同打造了香氛品牌LAZYLAZY,是为另一颗“种子”,希望能借由香氛提供诸多美妙的私人化体验。  LAZYLAZY选用国内一线及进口优质原料,由二位主理人与调香师共同精心调配出品。目前已推出无火藤条香薰、香氛蜡烛、香氛喷雾、香包、扩香石等香氛产品,同时也提供香氛类产品定制服务。LAZYLAZY的香调主打中性自然气质,希望
期刊
这一期杂志,我们不出去浪,我们回到城市高楼大厦之间的的逼仄巷弄里,随意走走散散步,去看看现在福建的年轻人还窝在里面干些什么。  做“巷弄”的專题其实并不新鲜,放在杂志选题的层面甚至有些老派。直到上个月我去了一趟台北,时隔几年,我又一次一头扎进公馆、永康街、青田街一带的巷子里,去看那些各式各样活泼有趣的小店、光怪陆离的工作室,从中我依然能感受到年轻人们旺盛的生命力、丰富的表达欲、以及对于在地的思考与
期刊
走在沙坡尾街头,和琳琅满目的商业店面相比,鲜少有人会拐进那一条条市井小巷,短短数十米的距离,好像就足以隔开两个世界。这样的清净,对陈航来说却刚刚好。他的山时食堂就开在其中一条名为中埔头的小巷子里,这间小小的私房菜馆,即使曾经辗转迁居,却也不过是从一条巷搬进了另一条巷。每天清晨,出门右拐几步路,他就能抵达熙熙攘攘的菜市场,采买完一天的食材,回家煲汤、蒸饭、做菜,等当天的食客来吃饭。这听起来像是日复一
期刊
巷弄生活 102号  忘掉门牌  对于大部分生活在巷弄里的人来说,家门口的门牌其实形同虚设,因为巷子就像不断分叉的枝桠,门牌号往往也不按顺序排列,因此大家更喜欢用不同的参照物来辨位,假如家门前有棵大榕树,或是有个醒目的门头就最好不过了。倘若是要为远来的访客、上门的快递小哥或收旧物的人指路,那么比起那一连串的门牌号,挑选一个明显的参照物告知才是最重要的。  废屋探险  巷弄里总有一些不知年代也不知何
期刊
在本土日常生活文化逐渐丰盈的泉州,新鲜的业态正在街头巷尾相继生长起来,试图用各自微小的力量带动古城的消费方式朝着更多元、更现代的方向转变。比如在承天巷内的巴浪鱼咖啡馆,主人亚三会告诉你,其实咖啡就是一杯日常的饮料。  距离巴浪鱼咖啡馆的一周年店庆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楼下还陈列着当时的海报。三年前阿梅在承天巷经营起了赤子空间,两年后男友亚三也将自己新的咖啡店驻扎进来。这里虽因藏在巷内不容易找到,却几乎
期刊
2015年底,阿浠和三个朋友合资,租下了福州仓山的一栋老洋房,并沿用了它本来的名字——复园里1号。其实最初到仓山时,阿浠只是想找一个安静的创作环境,但如今,她通过一场场家宴和社区营造活动,试图让更多人跟她一样爱上这里,重见仓山的美。  自从通了地铁,去仓山的路又方便不少。从热闹的上藤路出发,我们跟着地图上宛如麦田怪圈的路线指引,沿途经过各种超市、学校、面包店和水果摊,眼看着身边的植物和建筑一层层剥
期刊
大部分的老城,都有内外之分。“外老城”是商业街上夸张的符号堆砌,“内老城”则是隐匿在清静的街巷里的日常。假如你愿意去探寻,它们就会不断地延伸,宛如疯狂滋长的藤蔓;假如你对此兴致缺缺,那么在转身的一瞬间,也许就会错过那间名为“有年杂货”的藏着老厦门的旧物铺。  有年杂货门前有一株三角梅,是张元将刚搬到这里时种下的,如今正好两年。粉红的花簇在古城西路这条冷清的小路上,就像是一个显眼的店招,成为人们走进
期刊
麒麒商店,这座位于中山南路与金刚巷之间的狭长空间,不仅为来客提供安心寓所,也兼具综合商店及街头美术馆的功能。主人庄麒麒出于对泉州旧时光与“家”的迷恋,亲自打造了每一处细节,他希望麒麒商店是家一般的舒适寓所,也是一个供自己与旅客、在地青年提供对话的空间,同时试图唤醒古城老街巷的活力。  麒麒商店所在的中山南路,在泉州城的近代史中一直扮演着主干道的角色,南来北往的车流日夜穿梭,泉州人口中的“南北一条街
期刊
在厦门大同路和中山路的骑楼之间,交错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古老巷弄,这里既有谱写传奇的天一楼庆让堂,也有传承百年的南音社,但除此之外,甜品、咖啡、民宿,这些看似处于另一个年代的东西,也在这些巷弄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这片巷弄群里,传统与新奇肆意混搭,一种错代生活,正在悄然上演。  天一楼巷的位置,恰好就扣在大同路和中山路这两条迭代的商贸街之间。解放前,大同路上开着厦门最大的三家百货公司,同时也有各类布行
期刊
在陈美英师傅的记忆中,曾有六十多名绣工在泉州市刺绣工艺厂里做金苍绣,如今只剩她留在这个小车间,日复一日地穿针引线,将人间的喜乐绣在一块块绸布上。尽管人们依然对其绣出的桌裙、布袋衣爱不释手,但愿意拿起针线的人却屈指可数。这样的荒谬感其实不难理解:对那些钻研于一门技艺的人,我们总是很容易心怀敬意,但鲜少有追随的勇气。  泉州老城就像一座由无数小巷组成的迷宫,各条小巷的际遇也不尽相同:有的被改造成热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