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房价高企、人心浮躁的当下,街角巷弄正在成为城市生活的另一种选择,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这里构筑一种旧式的生活方式:步调缓慢、人情温暖。这其中,也有人走得更远更深入一些,他们不仅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反过来,为巷弄本身注入另一种活力和解读。
离地几公里,俯瞰一座城市。粗壮的沥青血管清晰可见,直抵城区的五脏六腑,来路可追,去向分明。倒是那些不知从何而起的街角巷弄,毛细血管般细小、微弱,稍不留神就没了踪影,却又无处不在,如同整座城市的底色。
谈起这些盘根错节的无名巷弄,人们总是习惯走进一种“时光慢流”的语境,像是舒国治在《理想的下午》里写的,“人习惯找寻昔年生活的影子和气味。早年的日子过得愈缓慢深刻,追索于今日之余昔相似的情怀则愈浓。或是,愈感今日之不堪,则愈倾向于昔日之佳美来托寄幽怀也。小者如荔枝的微妙香气,大者如城乡街衢屋舍林野,皆可有极浓强的今昔差距之感。”在日新月异的巨轮下,巷弄就像是被时光蓄意堆起的城市褶皱,成了念旧者用来抵抗钢筋森林的最后一点顽固。
有人说,小巷好就好在宽容,推车的叫卖声、挑担子的吆喝声,均能混迹人群果腹谋生。不分你我的包容,让巷弄生活独有一份市井气。记得我自小住的那条巷子里,各家每晚的余兴节目就是搬着木凳子,围坐在石桌旁一起唠嗑,大人话仙泡茶,孩子们在眼皮子底下打成一片,这每晚例行的茶桌仔,总是充斥着东家长西家短,将一整天的酸甜苦辣,用一冲冲的茶水泡淡。后来老邻居搬走大半,留下来的老人们也都陆续离世,渐渐地,有说着外地口音的人住进巷子里来,他们大多数拖家带口,为了便宜的房租,心甘情愿住进这些破旧的老房子。原以为巷子的夜晚自此冷清下来,不曾想,新老邻居们混熟之后,类似的邻里茶座依然在每日的傍晚上演。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因为环境肌理而自然形成的某种人情流转——住进这狭窄巷弄的人,都难以在生活里“独善其身”。
这种渗进生活的熱闹人情,表面上看来既没有什么好处,又要耗费许多精力,早已被繁华都市当做旧时遗物,不屑地埋葬在林立的住宅楼脚下。但反而越是这样,在房价高企、人心浮躁的当下,这种温暖人情越显得美好而单纯,被越来越多人视为一种亟需挽留的生活构成。另一方面,每座城市都有值得被挖掘的街角巷弄,它们虽然在环境和管理上不及住宅区,却沉淀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虽然在人流和交通上不及商圈,但租金价格也相对低廉,这些特质综合在一起,使街角巷弄渐渐成为“大隐隐于市”的一种选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将生活搬进这里,或是开一家讨自己喜欢的小店,或是将老宅进行再设计,作为自己灵感迸发的场所。在这群人当中,有人似乎走得更远更深入一些,他们不仅生活在巷弄里,同时也持续为这种名为“巷弄”的生活方式注入另一种活力。比如开在泉州承天巷的“赤子空间”“和“巴浪鱼咖啡馆”,因其独立气质吸引了大批有趣青年走进巷弄,又以“阮这个角头”的主题摄影展览,向外输出着年轻人眼中的巷弄生活;也有如福州仓山“复园里1号”这样的地方,不仅想要复原建筑本身,也试图用一场场家宴和在地活动,复原城市的人情温暖。如果以社会的主流趋势视之,他们无疑会被看作一意孤行的“逆行者”,竟情愿背对城市的繁华喧闹,走进一种正在消亡的旧式生活。但若你也被生活逼得脚步踉跄,或许就能理解他们的选择。人活在世,除了金钱和理想之外,总还需要老套的市井人情,让自己的脚步走得缓慢一点,才好确立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然而,当生活的大部分时光都沿着蜿蜒巷弄缓缓流走之后,这些年轻人是否真的会感到一种乌托邦式的自由?又或者,那种因环境而被无限拉近的邻里世俗,最终会使他们感到现实的幻灭?这份问卷,有人才刚刚开始填写,也有人终于找到答案。无论如何,这些答题者终究是来过、答过,青年巷弄生活样本里,有他自己的答案。
离地几公里,俯瞰一座城市。粗壮的沥青血管清晰可见,直抵城区的五脏六腑,来路可追,去向分明。倒是那些不知从何而起的街角巷弄,毛细血管般细小、微弱,稍不留神就没了踪影,却又无处不在,如同整座城市的底色。
谈起这些盘根错节的无名巷弄,人们总是习惯走进一种“时光慢流”的语境,像是舒国治在《理想的下午》里写的,“人习惯找寻昔年生活的影子和气味。早年的日子过得愈缓慢深刻,追索于今日之余昔相似的情怀则愈浓。或是,愈感今日之不堪,则愈倾向于昔日之佳美来托寄幽怀也。小者如荔枝的微妙香气,大者如城乡街衢屋舍林野,皆可有极浓强的今昔差距之感。”在日新月异的巨轮下,巷弄就像是被时光蓄意堆起的城市褶皱,成了念旧者用来抵抗钢筋森林的最后一点顽固。
有人说,小巷好就好在宽容,推车的叫卖声、挑担子的吆喝声,均能混迹人群果腹谋生。不分你我的包容,让巷弄生活独有一份市井气。记得我自小住的那条巷子里,各家每晚的余兴节目就是搬着木凳子,围坐在石桌旁一起唠嗑,大人话仙泡茶,孩子们在眼皮子底下打成一片,这每晚例行的茶桌仔,总是充斥着东家长西家短,将一整天的酸甜苦辣,用一冲冲的茶水泡淡。后来老邻居搬走大半,留下来的老人们也都陆续离世,渐渐地,有说着外地口音的人住进巷子里来,他们大多数拖家带口,为了便宜的房租,心甘情愿住进这些破旧的老房子。原以为巷子的夜晚自此冷清下来,不曾想,新老邻居们混熟之后,类似的邻里茶座依然在每日的傍晚上演。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因为环境肌理而自然形成的某种人情流转——住进这狭窄巷弄的人,都难以在生活里“独善其身”。
这种渗进生活的熱闹人情,表面上看来既没有什么好处,又要耗费许多精力,早已被繁华都市当做旧时遗物,不屑地埋葬在林立的住宅楼脚下。但反而越是这样,在房价高企、人心浮躁的当下,这种温暖人情越显得美好而单纯,被越来越多人视为一种亟需挽留的生活构成。另一方面,每座城市都有值得被挖掘的街角巷弄,它们虽然在环境和管理上不及住宅区,却沉淀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虽然在人流和交通上不及商圈,但租金价格也相对低廉,这些特质综合在一起,使街角巷弄渐渐成为“大隐隐于市”的一种选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将生活搬进这里,或是开一家讨自己喜欢的小店,或是将老宅进行再设计,作为自己灵感迸发的场所。在这群人当中,有人似乎走得更远更深入一些,他们不仅生活在巷弄里,同时也持续为这种名为“巷弄”的生活方式注入另一种活力。比如开在泉州承天巷的“赤子空间”“和“巴浪鱼咖啡馆”,因其独立气质吸引了大批有趣青年走进巷弄,又以“阮这个角头”的主题摄影展览,向外输出着年轻人眼中的巷弄生活;也有如福州仓山“复园里1号”这样的地方,不仅想要复原建筑本身,也试图用一场场家宴和在地活动,复原城市的人情温暖。如果以社会的主流趋势视之,他们无疑会被看作一意孤行的“逆行者”,竟情愿背对城市的繁华喧闹,走进一种正在消亡的旧式生活。但若你也被生活逼得脚步踉跄,或许就能理解他们的选择。人活在世,除了金钱和理想之外,总还需要老套的市井人情,让自己的脚步走得缓慢一点,才好确立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然而,当生活的大部分时光都沿着蜿蜒巷弄缓缓流走之后,这些年轻人是否真的会感到一种乌托邦式的自由?又或者,那种因环境而被无限拉近的邻里世俗,最终会使他们感到现实的幻灭?这份问卷,有人才刚刚开始填写,也有人终于找到答案。无论如何,这些答题者终究是来过、答过,青年巷弄生活样本里,有他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