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班就读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机会的均等,却很难兼顾所有学生的平等。文章主要从普通学生的角度对随班就读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教师首先要树立"众生平等"的理念;二是建立和谐融洽的班级气氛;三是改变"一刀切"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随班就读;普通学生;随班就读学生
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能满足他们特殊需要的教育形式。[1]实践证明随班就读是对残疾儿童少年进行义务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它打破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隔离状态,通过实行一体化教育,使残疾儿童和健全儿童能在同一环境下成长。我国的"随班就读"已经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发展,其效果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如何促进随班就读儿童的学习质量与教育质量,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发展,是随班就读教育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2]在随班就读实践中,教师的理念与行动支持是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3]从大多数研究来看,普通学校的教师大多数从理念上支持随班就读,然而在实践中却是矛盾重重。除了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支持体系外,教师们还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困惑:如何在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的前提下兼顾班上所有学生的需要?文章主要是从普通学生入手,对普通学校实行随班就读提出一些建议。
一、教师首先要树立"众生平等"的理念
朱楠(2009) 对普通学校教师进行问卷测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随班就读教师支持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其主要原因是认为对特殊儿童有利。但仍有部分老师认为随班就读不利于普通儿童发展,认为随班就读学生"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从而影响对普通儿童的关注和投入。[4]在当前随班课堂还处于摸索阶段的情况下,课堂实际操作还做不到有条不紊,教师出于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同情和爱护的情怀,给予其较多学习上的帮助,就势必会导致普通儿童在感情上受到冷落,在学习上出现"吃不饱"的现象,因为随班就读老师的数量和能力有限。[5]虽然随班就读学生在班级群体中处于弱势地位,但教师不能因此而忽视普通学生的需要。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随班就读学生都应该享有教师同等的关注,他们都有平等的获得成功的权利。对于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照顾,一方面可能导致随班就读学生的自私心理,不能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从而影响其社会人际关系,违背其融入主流社会的初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并未真正平等的看待随班就读学生,首先看到的依然是他们的"残疾",普通学生的积极性也因此受到打击。对于班级内的所有学生,教师都应当"一视同仁",在此基础上适当的关注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班级气氛
在学校中,除了教师外,与残疾儿童接触最多的是他的同伴团体。由于残疾儿童自身缺陷所造成的生理特点,很可能遭到同伴团体的排斥。吴支奎对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接纳态度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当前普小学生对弱智生普遍持排斥、不接纳的态度;相比较而言,非随读班就读学生比随读班学生态度积极。普通小学生的性别因素、以前与弱智生接触程度、普通班班主任的态度对其接纳态度有显著影响。总体看来,同伴群体对残疾同学随班就读的态度是不积极的,[6]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帮助普通学生意识到差异的存在,认识到人人皆有特殊之处,只不过随班就读学生表现的更明显一些,从而使其从心理上接受随班就读学生。对于普通学生来说,一方面更好地塑造其成熟和健全的心理,促进了其人格发展;另一方面,在长时间的交往中,普通学生也能发现并学习随班就读学生独具的优点,如一些弱智学生学习和做事的执着精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自视甚高"的普通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完善自己。从理论上说,随班就读是有利于普通学生的发展的,但必须建立在普通学生接受"特殊"的前提之下。没有和谐的班级气氛,普通学生就很难受益。
三、改变"一刀切"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教学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的特殊教育一直倡导个别化教学,而在普通教育中却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优点和弊端。在随班就读工作开展后,个别化教学计划和实际的班集体教学难以对接。在班集体教学中教师并不是也不可能按个别教学计划对随读生进行教学,否则随读生就难以融合到班集体学校中。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更不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多种类型人才,也不利于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因此,这两种教学模式需要一定程度上的中和。
1、实行分类教学
分类教学,是特殊教育界最推崇的教学方法之一。它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在教学过程的分类实施中,以活跃的动态形式贯穿于整个的课堂上。"随班就读"这一独特的教学形式,其教育对象包括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随班就读"的本身特点,就决定了其课堂教学模式必然要形成分类动态异步教学的全过程。整体分类,集体教学,异步要求的课堂模式是面向全班学生,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同一讲授,按正常与特殊这两类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异步训练。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在集体教学中有机穿插、个别辅导的课堂教学结构。这种教学模式遵循了"随班就读"特点,适应其教学对象---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两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别训练、异步要求的教学结构。
2、实行伙伴教学
在随班就读教学策略的使用上,课堂个别辅导和课后个别辅导是学校选择较多的两种促进随班就读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策略。但这两种策略需要占用教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未必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班级中需要帮助的普通学生也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又造成了对普通学生关注度的下降。因此,实行伙伴教学是必要的。如杨希洁在对一位成功的随班就读数学教师的个案研究中提到,"徐老师让班上每个同学每天和随班就读的聋童至少说一句话",从而巧妙地将由教师承担的发展聋生语言的任务部分地移交给普通学生,一来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二来促进了普通学生和聋生的交往,三来为聋生营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说"一箭三雕"。
随班就读作为中国"融合教育"的主要形式,实现了教育机会的均等,然而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平等,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普通学校实行随班就读,既不能让随班就读学生"随班就座",也不能因过多的照顾随读生反而忽视了普通学生的需要。随班就读实施的初衷和目标都应该是立足所有学生的差异,满足所有学生的特殊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拉.当前随班就读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09,(11).
[2]周耿.北京市随班就读综合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特殊教育,2000,(3).
[3]卿素兰,封志纯.普通学校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支持的案例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7).
[4]朱楠,赵小红,刘艳虹.随班就读学校氛围案例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3).
[5]张会敏.重新审视中国随班就读的困境[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2).
[6]吴支奎.关于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接纳态度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2).
作者简介:王雪(1984-),女,山东潍坊人,陕西师范大学2010级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儿童语言发展;邢丽丽(1986-),女,河北唐山人,陕西师范大学2010级特殊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习困难认知。
关键词:随班就读;普通学生;随班就读学生
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能满足他们特殊需要的教育形式。[1]实践证明随班就读是对残疾儿童少年进行义务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它打破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隔离状态,通过实行一体化教育,使残疾儿童和健全儿童能在同一环境下成长。我国的"随班就读"已经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发展,其效果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如何促进随班就读儿童的学习质量与教育质量,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发展,是随班就读教育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2]在随班就读实践中,教师的理念与行动支持是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3]从大多数研究来看,普通学校的教师大多数从理念上支持随班就读,然而在实践中却是矛盾重重。除了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支持体系外,教师们还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困惑:如何在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的前提下兼顾班上所有学生的需要?文章主要是从普通学生入手,对普通学校实行随班就读提出一些建议。
一、教师首先要树立"众生平等"的理念
朱楠(2009) 对普通学校教师进行问卷测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随班就读教师支持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其主要原因是认为对特殊儿童有利。但仍有部分老师认为随班就读不利于普通儿童发展,认为随班就读学生"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从而影响对普通儿童的关注和投入。[4]在当前随班课堂还处于摸索阶段的情况下,课堂实际操作还做不到有条不紊,教师出于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同情和爱护的情怀,给予其较多学习上的帮助,就势必会导致普通儿童在感情上受到冷落,在学习上出现"吃不饱"的现象,因为随班就读老师的数量和能力有限。[5]虽然随班就读学生在班级群体中处于弱势地位,但教师不能因此而忽视普通学生的需要。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随班就读学生都应该享有教师同等的关注,他们都有平等的获得成功的权利。对于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照顾,一方面可能导致随班就读学生的自私心理,不能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从而影响其社会人际关系,违背其融入主流社会的初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并未真正平等的看待随班就读学生,首先看到的依然是他们的"残疾",普通学生的积极性也因此受到打击。对于班级内的所有学生,教师都应当"一视同仁",在此基础上适当的关注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班级气氛
在学校中,除了教师外,与残疾儿童接触最多的是他的同伴团体。由于残疾儿童自身缺陷所造成的生理特点,很可能遭到同伴团体的排斥。吴支奎对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接纳态度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当前普小学生对弱智生普遍持排斥、不接纳的态度;相比较而言,非随读班就读学生比随读班学生态度积极。普通小学生的性别因素、以前与弱智生接触程度、普通班班主任的态度对其接纳态度有显著影响。总体看来,同伴群体对残疾同学随班就读的态度是不积极的,[6]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帮助普通学生意识到差异的存在,认识到人人皆有特殊之处,只不过随班就读学生表现的更明显一些,从而使其从心理上接受随班就读学生。对于普通学生来说,一方面更好地塑造其成熟和健全的心理,促进了其人格发展;另一方面,在长时间的交往中,普通学生也能发现并学习随班就读学生独具的优点,如一些弱智学生学习和做事的执着精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自视甚高"的普通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完善自己。从理论上说,随班就读是有利于普通学生的发展的,但必须建立在普通学生接受"特殊"的前提之下。没有和谐的班级气氛,普通学生就很难受益。
三、改变"一刀切"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教学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的特殊教育一直倡导个别化教学,而在普通教育中却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优点和弊端。在随班就读工作开展后,个别化教学计划和实际的班集体教学难以对接。在班集体教学中教师并不是也不可能按个别教学计划对随读生进行教学,否则随读生就难以融合到班集体学校中。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更不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多种类型人才,也不利于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因此,这两种教学模式需要一定程度上的中和。
1、实行分类教学
分类教学,是特殊教育界最推崇的教学方法之一。它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在教学过程的分类实施中,以活跃的动态形式贯穿于整个的课堂上。"随班就读"这一独特的教学形式,其教育对象包括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随班就读"的本身特点,就决定了其课堂教学模式必然要形成分类动态异步教学的全过程。整体分类,集体教学,异步要求的课堂模式是面向全班学生,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同一讲授,按正常与特殊这两类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异步训练。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在集体教学中有机穿插、个别辅导的课堂教学结构。这种教学模式遵循了"随班就读"特点,适应其教学对象---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两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别训练、异步要求的教学结构。
2、实行伙伴教学
在随班就读教学策略的使用上,课堂个别辅导和课后个别辅导是学校选择较多的两种促进随班就读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策略。但这两种策略需要占用教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未必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班级中需要帮助的普通学生也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又造成了对普通学生关注度的下降。因此,实行伙伴教学是必要的。如杨希洁在对一位成功的随班就读数学教师的个案研究中提到,"徐老师让班上每个同学每天和随班就读的聋童至少说一句话",从而巧妙地将由教师承担的发展聋生语言的任务部分地移交给普通学生,一来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二来促进了普通学生和聋生的交往,三来为聋生营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说"一箭三雕"。
随班就读作为中国"融合教育"的主要形式,实现了教育机会的均等,然而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平等,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普通学校实行随班就读,既不能让随班就读学生"随班就座",也不能因过多的照顾随读生反而忽视了普通学生的需要。随班就读实施的初衷和目标都应该是立足所有学生的差异,满足所有学生的特殊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拉.当前随班就读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09,(11).
[2]周耿.北京市随班就读综合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特殊教育,2000,(3).
[3]卿素兰,封志纯.普通学校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支持的案例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7).
[4]朱楠,赵小红,刘艳虹.随班就读学校氛围案例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3).
[5]张会敏.重新审视中国随班就读的困境[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2).
[6]吴支奎.关于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接纳态度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2).
作者简介:王雪(1984-),女,山东潍坊人,陕西师范大学2010级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儿童语言发展;邢丽丽(1986-),女,河北唐山人,陕西师范大学2010级特殊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习困难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