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我国目前水资源状况来看,虽然水资源总量很足,但人均量却很低,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匀。农业生产用水量比较大,有些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制约了农业发展。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应用率,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节水灌溉技术运用到农田水利工程中去,解决农业灌溉用水紧张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节约水资源。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技术;措施
灌溉工程是农田水灵工程的核心目的,同时也是保障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建设。随着我国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发展与社会水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在后续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与施工以及对旧有工程改造的过程中引入节水灌溉的理念来进行优化与改革。
1、节水灌溉技术的必要性
当前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限制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各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都出现了严重的缺水情况。无处不在的缺水情况表示着我国需要灌溉的面积虽然非常之大,但是灌溉量已无法达到正常需求。针对此种情况,实施有效的节水灌溉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不但能够减少浪费水资源情况的发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不仅如此,农作物的科学灌溉也会得以实现,从而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产量得到提高。另外,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对我国的环保工作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节水灌溉技术分析
2.1喷灌式节水灌溉技术
喷灌式节水灌溉技术是重要的灌溉技术之一,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被广泛的使用。主要是利用喷灌进行,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进行节水灌溉。喷灌式节水灌溉通过喷灌机进行运行,利用产生的压力带动卷盘,使水通过软管进行灌溉。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在喷灌机上安装喷头,可以增加喷灌的面积。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自行设计灌溉的路线,自由移动喷灌机,只要在移动的过程中确保农田的每个部位都能接受灌溉就可以。在农田灌溉的过程中使用这种灌溉技术,对地形没有要求,灌溉过程中简单容易操作,灌溉的面积比较广,效率比较高。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灌溉的过程中占用的面积比较大,在灌溉的过程中需要借用设备,在农田中设置专门的使用通道,浪费了大量的农田面积。
2.2管道灌溉技术
顾名思义,管道灌溉技术即通过管道系统将水输送到所需要灌溉的地区,通过灌水管理器将水以作物所需要的量进行输送,能够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跟传统的地面灌溉方式相比,管道灌溉技术是直接将水输送到作物根部,灌溉的是部分地区,属于局部灌溉。用到的水资源更少,需要抽取的水量也就相应的减少,从而能够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减少占地面积,使土地资源得到节省,相应的农田耕地面积就会增多。较传统灌溉方式来说,输水速度更快,可以减少汛期的限制,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农民可以进行抢季节收割。
3、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措施
3.1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
节水灌溉工程需求的资金大,技术水平高,一些农村地区比较贫穷,技术落后,没有能力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因此国家应该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对于比较贫穷的农村地区,应该予以政策、资金、技术上的支持,扶持农民建设节水灌溉工程,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政府也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转变农民传统观念,让农民真正认识到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调整传统种植结构,充分发挥出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3.2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选择灌溉技术
在对农田灌溉的过程中要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灌溉技术,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例如在对粮食作物进行灌溉的过程中,由于对粮食作物对水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要缩短灌溉的周期,定期进行灌溉,在选择灌溉技术时通常采用地面灌溉技术为主的灌溉方式,比如喷灌或者滴灌,雖然这两种灌溉方式在灌溉的过程中的成本比较高,但是节水效果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农田的灌溉过程中要做到因地制宜,科学的选择灌溉方式,提高灌溉的效果,有效做到節水灌溉。
首先,应该对目标的土壤资料进行研究,尤其是目标区域的农作物类型、土壤类型、土壤含水量与渗水率等。这些指标直接决定了通过滴灌体系而产生的水资源应用量与流失量,是后续确定灌溉规模与强度的根本指标。根据现有的经验来看,一般的土壤类型渗水率在超过55mm/h时不适宜选择滴灌的方式来进行农田灌溉,而当渗水率低于35mm/h时则不适宜须水型农作物的生长,故而事宜的区间应该在二者之间。其次,需要对水源的资料进行汇总与研究。无论是普通的农田水利工程还是以滴灌为主的节水农田水利工程,均需要进行水源的供给平衡评价,同时计算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如此才能够在灌溉体系规划、灌溉面积、灌溉强度以及灌溉有效性等方面做到合规设计与合理开发。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针对水源的要求则需要其枯水期内官网流量不低于60m3/h,矿化程度不高于1800mg/L,管网取水口孔径不低于0.3m,只有满足上述相关指标才能够形成稳定的供水体系。再次,管道布置设计。根据相关的灌溉需求,尤其是农作物种类以及灌溉面积,确定灌溉体系的水资源分配布局,以此来作为管网布置设计的重要基础,最后,滴灌滴管选型同样是保障滴灌系统有效性的根本保障。在选择的过程中可以选择U-PVC管线作为主材,并根据农作物的特性选择出口深埋0.3m左右,并采用与植物根系平行的方式来进行布置,主要农作物的行间距,进而形成了有效的供水保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滴灌布局,尽量采用双向走向的滴灌,进而保障不同区域下的水资源平均。
结论:
水灌溉技术是解决我国农业种植所需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从目前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状况来看,节水灌溉技术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工程设计规划不合理、相关部门重建设轻管理、管理职责不明确、技术推广力度不够、工程区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资金短缺、工程基础设备不完善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做好施工控制和工后维护工作,保障灌溉设施的正常运作;同时也要提高推广力度,转变农民传统种植灌溉观念,将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到农村中去;对贫穷、落后的部分地区,政府应当给予技术、资金上的支持。只有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才能达到节约水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技术;措施
灌溉工程是农田水灵工程的核心目的,同时也是保障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建设。随着我国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发展与社会水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在后续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与施工以及对旧有工程改造的过程中引入节水灌溉的理念来进行优化与改革。
1、节水灌溉技术的必要性
当前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限制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各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都出现了严重的缺水情况。无处不在的缺水情况表示着我国需要灌溉的面积虽然非常之大,但是灌溉量已无法达到正常需求。针对此种情况,实施有效的节水灌溉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不但能够减少浪费水资源情况的发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不仅如此,农作物的科学灌溉也会得以实现,从而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产量得到提高。另外,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对我国的环保工作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节水灌溉技术分析
2.1喷灌式节水灌溉技术
喷灌式节水灌溉技术是重要的灌溉技术之一,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被广泛的使用。主要是利用喷灌进行,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进行节水灌溉。喷灌式节水灌溉通过喷灌机进行运行,利用产生的压力带动卷盘,使水通过软管进行灌溉。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在喷灌机上安装喷头,可以增加喷灌的面积。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自行设计灌溉的路线,自由移动喷灌机,只要在移动的过程中确保农田的每个部位都能接受灌溉就可以。在农田灌溉的过程中使用这种灌溉技术,对地形没有要求,灌溉过程中简单容易操作,灌溉的面积比较广,效率比较高。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灌溉的过程中占用的面积比较大,在灌溉的过程中需要借用设备,在农田中设置专门的使用通道,浪费了大量的农田面积。
2.2管道灌溉技术
顾名思义,管道灌溉技术即通过管道系统将水输送到所需要灌溉的地区,通过灌水管理器将水以作物所需要的量进行输送,能够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跟传统的地面灌溉方式相比,管道灌溉技术是直接将水输送到作物根部,灌溉的是部分地区,属于局部灌溉。用到的水资源更少,需要抽取的水量也就相应的减少,从而能够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减少占地面积,使土地资源得到节省,相应的农田耕地面积就会增多。较传统灌溉方式来说,输水速度更快,可以减少汛期的限制,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农民可以进行抢季节收割。
3、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措施
3.1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
节水灌溉工程需求的资金大,技术水平高,一些农村地区比较贫穷,技术落后,没有能力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因此国家应该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对于比较贫穷的农村地区,应该予以政策、资金、技术上的支持,扶持农民建设节水灌溉工程,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政府也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转变农民传统观念,让农民真正认识到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调整传统种植结构,充分发挥出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3.2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选择灌溉技术
在对农田灌溉的过程中要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灌溉技术,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例如在对粮食作物进行灌溉的过程中,由于对粮食作物对水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要缩短灌溉的周期,定期进行灌溉,在选择灌溉技术时通常采用地面灌溉技术为主的灌溉方式,比如喷灌或者滴灌,雖然这两种灌溉方式在灌溉的过程中的成本比较高,但是节水效果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农田的灌溉过程中要做到因地制宜,科学的选择灌溉方式,提高灌溉的效果,有效做到節水灌溉。
首先,应该对目标的土壤资料进行研究,尤其是目标区域的农作物类型、土壤类型、土壤含水量与渗水率等。这些指标直接决定了通过滴灌体系而产生的水资源应用量与流失量,是后续确定灌溉规模与强度的根本指标。根据现有的经验来看,一般的土壤类型渗水率在超过55mm/h时不适宜选择滴灌的方式来进行农田灌溉,而当渗水率低于35mm/h时则不适宜须水型农作物的生长,故而事宜的区间应该在二者之间。其次,需要对水源的资料进行汇总与研究。无论是普通的农田水利工程还是以滴灌为主的节水农田水利工程,均需要进行水源的供给平衡评价,同时计算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如此才能够在灌溉体系规划、灌溉面积、灌溉强度以及灌溉有效性等方面做到合规设计与合理开发。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针对水源的要求则需要其枯水期内官网流量不低于60m3/h,矿化程度不高于1800mg/L,管网取水口孔径不低于0.3m,只有满足上述相关指标才能够形成稳定的供水体系。再次,管道布置设计。根据相关的灌溉需求,尤其是农作物种类以及灌溉面积,确定灌溉体系的水资源分配布局,以此来作为管网布置设计的重要基础,最后,滴灌滴管选型同样是保障滴灌系统有效性的根本保障。在选择的过程中可以选择U-PVC管线作为主材,并根据农作物的特性选择出口深埋0.3m左右,并采用与植物根系平行的方式来进行布置,主要农作物的行间距,进而形成了有效的供水保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滴灌布局,尽量采用双向走向的滴灌,进而保障不同区域下的水资源平均。
结论:
水灌溉技术是解决我国农业种植所需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从目前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状况来看,节水灌溉技术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工程设计规划不合理、相关部门重建设轻管理、管理职责不明确、技术推广力度不够、工程区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资金短缺、工程基础设备不完善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做好施工控制和工后维护工作,保障灌溉设施的正常运作;同时也要提高推广力度,转变农民传统种植灌溉观念,将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到农村中去;对贫穷、落后的部分地区,政府应当给予技术、资金上的支持。只有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才能达到节约水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