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化生物课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一节课是不是有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就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只有有效的探究才能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谈谈自己的体会。
1.创设问题情境是实现有效探究的关键
建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通过特定的情景,使问题与学生的经验产生联系,“同化与顺应”新知识,改组或重建认知结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因此,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多展示生物学科的魅力;要善于利用初中生的求知欲和好动的特点,巧设疑问,创设悬念环节情境,激发学生探求生物知识的强烈愿望,为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
1.1 精心质疑,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问题的发现自然会激发思维,而思维则是指向解决某个问题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有一些学生在读书学习过程中发现不了问题,提不出疑问,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课程标准等各级目标要求,根据自己对教材的掌握和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就课本内容有针对性地拟定一些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问题情境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学习中,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干燥的种子放在家里萌发了没有?②将种子浸没在水中会不会萌发?③把浸湿的种子置于-10℃的冰箱里能萌发吗?④种子的萌发一定需要阳光和土壤吗?⑤种子的萌发一定需要施肥吗?这一系列问题的创设与提出,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积极探究,学生就容易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1.2 联系日常生活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学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健康与环保都离不开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科特征决定着其在培养学生对人类自身的终极关怀,对环境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和人口问题的现实关切等方面存在重要作用,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理想和价值观。如在学习“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这一节时,创设问题情境:“如果请你帮幼儿园的老师想个办法,让孩子们知道手上就有细菌或真菌,饭前必须洗手,你有什么办法?”学生就会设身处地的想办法用生物学知识去帮忙,如配制培养基,在手心、手指采集细菌,检测不同环境条件对照实验,观察菌落形式等。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情境中,主体意识将逐步得到培养。
1.3 通过实验、教具,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事物的变化以获得知识。学习理论之前进行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目的是获得感性认识;学习理论之后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理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还可以通过对现有实验进行拓展,或者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真正做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会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例如在 “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一课上,学生对于显微镜有着强烈的新鲜感与好奇感,老师在实验室让学生直接取出显微镜使用,他们有的把永久玻片放在显微镜下,有的在显微镜下放上一根头发或一张白纸,一阵热闹之后,学生纷纷发问:“老师,我怎么看不到图像?”,“怎么看不到头发的结构?”,“我怎么什么也看不见?”此时个个都进入情境。学生动手实验之后,问题意识产生了,求知欲望特别强,这时教师参与探究并精心指导,在探究中学生明白事理,掌握了操作技能。
1.4 进行课堂讨论交流,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通过争辩才会明晰,教师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就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已见,相互交流,争论反驳以形成信息的相互传递,充分发挥思维的“共振效应”,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在学习“生物的遗传”时,可预先布置学生在家调查家庭成员和自身的性状表现,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讨论。又如在学习染色体、DNA和基因时,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多媒体收集有关“基因”的内容,相互交流,对抽象难懂的知识产生感性认识。
2.明确探究任务和目标是提高有效探究的重要措施
要想组织好探究性学习,首先要掌握好生物教材规定的各个探究活动要求达到目标的侧重点。有的活动要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探究的问题性质并不复杂,结论也容易获得,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有的探究活动重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解读上,如“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有的探究活动重在取样、检测上,如“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有的探究活动重在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上,如“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有的探究活动同时有几个侧重点。此外,如何发现问题、作出假设,以及如何分工合作、交流讨论,几乎是所有活动的共同要求。因此,要明确各个探究性活动要求达到的目标和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不偏离设计者的意图。
3.改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必须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从“导演者”解脱出来,成为“参与者”。
例如:探究“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我提前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验,然后根据他们自己的实验体会进行讨论:在怎样的环境的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阳光、水分、空气、温度都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吗?讨论时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的学生坚持光也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我就因势利导,布置他们继续做光是否影响种子萌发的探究实验。把探究活动引入了新的境界。这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又如在进行“探究叶绿素的合成是否与光有关”的实验中。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我们吃的蒜苗是绿色的;而蒜黄是黄色的,它们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你想知道吗?那就请你们亲自种植探究吧。这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愿望,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选择材料进行培养,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实是叶绿素的合成条件。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亲自体验,主动获取了知识,提高了探究能力。
4.探究与讨论的时间要合理
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讨论,培养他们听取别人意见进行判断概括的能力。对于实验探究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去体验探究的过程,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就会过于肤浅,探究过程就会变成一种形式,但要求充足的时间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初中生的注意力仍不稳定,容易分散。讨论一般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对于实验探究,由于活动时间比较多,不宜把时间一下子交给学生,可分成几个阶段,每段解决探究中的几个小问题,一步步完成探究任务。每一步时间可安排稍长一点,但一般不宜超过10分钟,否则探究实验就变成了“玩”实验。表达与交流不但可以使学生把探究的问题按照自己的方式说出来,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全班资源共享,把不同探究的结果整合,从而获得完整的探究结论,完成知识目标的学习。
教学有法,学无定法,对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的关注,不是对具体教学策略和方法正误的甄别,而是在如何促进学生更有效地探究的角度,对教学行为作原则上的取向。如果我们都能在教学中多思考些有效性的问题,那么实现教学的本来意义也就为期不远了。
1.创设问题情境是实现有效探究的关键
建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通过特定的情景,使问题与学生的经验产生联系,“同化与顺应”新知识,改组或重建认知结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因此,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多展示生物学科的魅力;要善于利用初中生的求知欲和好动的特点,巧设疑问,创设悬念环节情境,激发学生探求生物知识的强烈愿望,为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
1.1 精心质疑,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问题的发现自然会激发思维,而思维则是指向解决某个问题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有一些学生在读书学习过程中发现不了问题,提不出疑问,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课程标准等各级目标要求,根据自己对教材的掌握和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就课本内容有针对性地拟定一些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问题情境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学习中,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干燥的种子放在家里萌发了没有?②将种子浸没在水中会不会萌发?③把浸湿的种子置于-10℃的冰箱里能萌发吗?④种子的萌发一定需要阳光和土壤吗?⑤种子的萌发一定需要施肥吗?这一系列问题的创设与提出,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积极探究,学生就容易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1.2 联系日常生活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学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健康与环保都离不开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科特征决定着其在培养学生对人类自身的终极关怀,对环境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和人口问题的现实关切等方面存在重要作用,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理想和价值观。如在学习“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这一节时,创设问题情境:“如果请你帮幼儿园的老师想个办法,让孩子们知道手上就有细菌或真菌,饭前必须洗手,你有什么办法?”学生就会设身处地的想办法用生物学知识去帮忙,如配制培养基,在手心、手指采集细菌,检测不同环境条件对照实验,观察菌落形式等。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情境中,主体意识将逐步得到培养。
1.3 通过实验、教具,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事物的变化以获得知识。学习理论之前进行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目的是获得感性认识;学习理论之后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理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还可以通过对现有实验进行拓展,或者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真正做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会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例如在 “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一课上,学生对于显微镜有着强烈的新鲜感与好奇感,老师在实验室让学生直接取出显微镜使用,他们有的把永久玻片放在显微镜下,有的在显微镜下放上一根头发或一张白纸,一阵热闹之后,学生纷纷发问:“老师,我怎么看不到图像?”,“怎么看不到头发的结构?”,“我怎么什么也看不见?”此时个个都进入情境。学生动手实验之后,问题意识产生了,求知欲望特别强,这时教师参与探究并精心指导,在探究中学生明白事理,掌握了操作技能。
1.4 进行课堂讨论交流,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通过争辩才会明晰,教师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就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已见,相互交流,争论反驳以形成信息的相互传递,充分发挥思维的“共振效应”,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在学习“生物的遗传”时,可预先布置学生在家调查家庭成员和自身的性状表现,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讨论。又如在学习染色体、DNA和基因时,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多媒体收集有关“基因”的内容,相互交流,对抽象难懂的知识产生感性认识。
2.明确探究任务和目标是提高有效探究的重要措施
要想组织好探究性学习,首先要掌握好生物教材规定的各个探究活动要求达到目标的侧重点。有的活动要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探究的问题性质并不复杂,结论也容易获得,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有的探究活动重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解读上,如“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有的探究活动重在取样、检测上,如“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有的探究活动重在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上,如“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有的探究活动同时有几个侧重点。此外,如何发现问题、作出假设,以及如何分工合作、交流讨论,几乎是所有活动的共同要求。因此,要明确各个探究性活动要求达到的目标和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不偏离设计者的意图。
3.改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必须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从“导演者”解脱出来,成为“参与者”。
例如:探究“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我提前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验,然后根据他们自己的实验体会进行讨论:在怎样的环境的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阳光、水分、空气、温度都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吗?讨论时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的学生坚持光也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我就因势利导,布置他们继续做光是否影响种子萌发的探究实验。把探究活动引入了新的境界。这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又如在进行“探究叶绿素的合成是否与光有关”的实验中。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我们吃的蒜苗是绿色的;而蒜黄是黄色的,它们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你想知道吗?那就请你们亲自种植探究吧。这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愿望,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选择材料进行培养,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实是叶绿素的合成条件。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亲自体验,主动获取了知识,提高了探究能力。
4.探究与讨论的时间要合理
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讨论,培养他们听取别人意见进行判断概括的能力。对于实验探究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去体验探究的过程,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就会过于肤浅,探究过程就会变成一种形式,但要求充足的时间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初中生的注意力仍不稳定,容易分散。讨论一般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对于实验探究,由于活动时间比较多,不宜把时间一下子交给学生,可分成几个阶段,每段解决探究中的几个小问题,一步步完成探究任务。每一步时间可安排稍长一点,但一般不宜超过10分钟,否则探究实验就变成了“玩”实验。表达与交流不但可以使学生把探究的问题按照自己的方式说出来,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全班资源共享,把不同探究的结果整合,从而获得完整的探究结论,完成知识目标的学习。
教学有法,学无定法,对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的关注,不是对具体教学策略和方法正误的甄别,而是在如何促进学生更有效地探究的角度,对教学行为作原则上的取向。如果我们都能在教学中多思考些有效性的问题,那么实现教学的本来意义也就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