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文超先生
爱岗敬业,坚守公理正义,勤政为民,供职於香港地政署多年。退休离任政府部门公职岗位後,他投身社团服务,在其创办的社团中亲力亲为,真诚奉献。此外,他在家庭教育方面亦有独到的方法与理念,与夫人合著书籍,将培养三名儿女考取牛津大学的成功经验与人分享。
心为民繫 利为民谋
陈文超先生出生於澳门,年幼时随家人移民来到了香港。他在澳门和香港都受过教育,毕业之後进入到香港政府部门任职,在地政署的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为促进公职领域的发展建设,维护和保障相关领域市民的合法权益等社会政务敬业奉献。自退休以来,他倾注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在社团事务和义工服务上,尤其在他亲手创办的香港土地行政学会,通过不同功能和性质的社团服务不同对象,联繫起相关社群。
土地行政是陈文超先生数十年来专事的职业,他在香港的土地政务部门有专业而丰富的履职经验。在履行公职之外,1993年,他在香港创建了以土地行政为主题的学会,旨在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看着学会从起步一路走来,他由衷地感到欣喜。
据他介绍,当年香港尚未回归祖国,在一次与北京多家土地协会的中央政府官员会谈中,北京方面希望香港方面能夠筹建相关协会组织,以发挥和搭建起联接香港与内地在该行业领域的桥樑纽带作用,此为该会的创会契机。
陈文超先生从北京返回香港之後,经过精心筹划与创会準备,成功创建了该学会,该会在香港回归之前,起着沟通香港与内地在土地行政上的信息往来等作用,通过举办一些主旨活动,推动双方在相关领域的协作与优势互补。在回归之後,由於香港与内地在多领域的交往逐步加深,该学会联繫双方的职能逐渐淡出,成为单向面对香港特区的社团组织。
“简单地说,香港土地的状况就是人多地少,土地的短缺始终是伴随香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很多民间社团倡议保留绿植,不希望政府过度开发土地用来建屋盖房,然而这项提议对於政府而言,则会相应因土地缺乏而制约社会的向上发展空间。”陈文超先生长期在地政署服务,对香港土地事宜的过往、现状与未来,以及政府与民众之间在有关土地的诸多问题上具有前沿视角,他身为时任香港地政署部门主任,会面对和处理到许多议题与由此衍生而来的爭端与矛盾,例如楼价高攀与所造成的社会问题。“香港大部分土地属於私有,很多是村民个人的私产,政府並不享有这些土地的所有权。”陈文超先生介绍,这是香港社会许多带有爭议的土地问题的原由与出处。在这些年的从业经历当中,令他印象最深的事件是回归当年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任内提出的“八万五建屋计划”,对此项经济民生政策地政署曾作出制止表态,经此事造成的失误,他总结道,政府应不过度干预市场,市场有其自身规律与调节功能。
身为创办人,陈文超先生自香港土地行政学会创会始便一直担任主席职务,直到近年他从该位离任,将职位交给了接任的年轻人,以让该学会得到持续发展。“在推广香港特区的土地事宜上,我们通过开办讲座等活动形式,将我们熟识的领域及见闻传授给广大年轻人群体。”
发挥餘热 奉献社团
自2006年退休以来,陈文超先生就进入香港退休公务员会做服务,在2008年前後他上任该会的主席一职。通过该社团组织的活动,他充分地利用起了退休之後的閒餘时间,在社团活动中找到乐趣,体会全新的生活方式。
该会的成员是由退休公务员组成,会里按照计划安排为长者举办诸如到国内与老幹部交流、到东南亚国家与台湾等地旅遊、开办商业会议、开展乒乓球比赛等各类形式的精彩活动,丰富与充实长者的生活,为长者提供分享与交流经验的组织平台。“社团里还成立了义工团,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照顾和关怀长者,近两年又拓展到了学生群体。”陈文超先生为该社团的服务工作亲力亲为,真诚奉献。
“投入到政府工作当中,需要的是服务大众和付出的精神,在政府部门的工作性质较为稳定,不像在商业领域有较大竞爭和风险。”在陈文超先生的组织带领下,香港退休公务员会已不局限於面对长者,也将其服务对象延展至学生。据介绍,社团今年跟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举办了全英活动,鼓励学生们多讲英文,内容包含了针对社会问题的讨论;社团还跟九龙仓公司一同到部分香港中学校向中学生介绍政府部门及其职能,让他们在毕业之後若以政府部门为择业方向有先在了解。陈文超先生介绍,因在校的多数学生对政府部门不大熟悉,所以对他们社团的到来很感兴趣,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他们会请相应的部门人员就问题进行解答。“例如建个房子,如果我自己有地,不是随便就可以盖个房子,要到所在地的规划部门进行审验和办理手续等一系列必经程序。”
退休公务员会凝聚了一批具有良好声誉与各领域的退休公务员,他们仍为社会服务创建了平台组织,在对内与对外的多方面都发挥着积极有利的促进作用,例如沟通起会员与政府间关係,代表会员向政府反映意见;举办康乐和联谊等文娱活动;主办或协办研讨会、讲座与展览等专题活动;关注长者,鼓励並倡行社会公益活动;推动会员协助市民向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沟通;借鉴和研讨先进有益的退休生活方式与经验模式,联繫同宗旨机构,向长者推荐,以提高生活素质。
教子有方 用爱培育
陈文超先生与其夫人养育三个孩子,儿女均考入世界知名学府牛津大学,现今,他们学成归来,返回香港,投入到香港社会建设热潮中。“对於孩子,我更关注的是他们的身心平静,这样他们可以自主学习,而且学得好。我会把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交流分享。”在退休之後,陈文超先生将关注目光投向家庭教育领域,将他与夫人共同培养的三名儿女考取牛津大学的成功经验著书与人分享,通过轻鬆机警的回忆录形式,记录他们在生活成长中的经历与乐趣,並且启发读者从他们的生活实例中寻到培养儿女成长成材的正确方式与法门。他还开办过以“快乐的家庭可以培育一个快乐而成功的孩子”等为题的主旨讲座,向家长及读者朋友传递教育心得與方法理念。同时他还担任右思维国际幼儿园顾问,负责为该机构提供该领域的知识信息、技能经验等指导服务。
陈文超先生与其夫人教育专家李微微女士,在退休生活之後合著的《牛津状元的培育》《牛津三兄妹》《A+父母——普通家庭培育牛津三尖子》得到了良好的反响,更有小读者将书中的生活片段与学习方法作为镜鉴,效法这三位牛津兄妹,在学业上受益並在为人处世上有显著进步。这两部著作集合了夫妇二人先进而开明的科学教育理念,他们用爱心浇灌儿女的身心成长,给予孩子高度的自由和尊重,他们视域扩大而广远,观念鲜明,用细緻的观察和思辨,从培育孩子的成才之法、理财教育方法的主旨展开,启迪和教导亲子在生活中培养智商和财商,为社会各界提示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典范家庭的成功模范作用。
爱岗敬业,坚守公理正义,勤政为民,供职於香港地政署多年。退休离任政府部门公职岗位後,他投身社团服务,在其创办的社团中亲力亲为,真诚奉献。此外,他在家庭教育方面亦有独到的方法与理念,与夫人合著书籍,将培养三名儿女考取牛津大学的成功经验与人分享。
心为民繫 利为民谋
陈文超先生出生於澳门,年幼时随家人移民来到了香港。他在澳门和香港都受过教育,毕业之後进入到香港政府部门任职,在地政署的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为促进公职领域的发展建设,维护和保障相关领域市民的合法权益等社会政务敬业奉献。自退休以来,他倾注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在社团事务和义工服务上,尤其在他亲手创办的香港土地行政学会,通过不同功能和性质的社团服务不同对象,联繫起相关社群。
土地行政是陈文超先生数十年来专事的职业,他在香港的土地政务部门有专业而丰富的履职经验。在履行公职之外,1993年,他在香港创建了以土地行政为主题的学会,旨在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看着学会从起步一路走来,他由衷地感到欣喜。
据他介绍,当年香港尚未回归祖国,在一次与北京多家土地协会的中央政府官员会谈中,北京方面希望香港方面能夠筹建相关协会组织,以发挥和搭建起联接香港与内地在该行业领域的桥樑纽带作用,此为该会的创会契机。
陈文超先生从北京返回香港之後,经过精心筹划与创会準备,成功创建了该学会,该会在香港回归之前,起着沟通香港与内地在土地行政上的信息往来等作用,通过举办一些主旨活动,推动双方在相关领域的协作与优势互补。在回归之後,由於香港与内地在多领域的交往逐步加深,该学会联繫双方的职能逐渐淡出,成为单向面对香港特区的社团组织。
“简单地说,香港土地的状况就是人多地少,土地的短缺始终是伴随香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很多民间社团倡议保留绿植,不希望政府过度开发土地用来建屋盖房,然而这项提议对於政府而言,则会相应因土地缺乏而制约社会的向上发展空间。”陈文超先生长期在地政署服务,对香港土地事宜的过往、现状与未来,以及政府与民众之间在有关土地的诸多问题上具有前沿视角,他身为时任香港地政署部门主任,会面对和处理到许多议题与由此衍生而来的爭端与矛盾,例如楼价高攀与所造成的社会问题。“香港大部分土地属於私有,很多是村民个人的私产,政府並不享有这些土地的所有权。”陈文超先生介绍,这是香港社会许多带有爭议的土地问题的原由与出处。在这些年的从业经历当中,令他印象最深的事件是回归当年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任内提出的“八万五建屋计划”,对此项经济民生政策地政署曾作出制止表态,经此事造成的失误,他总结道,政府应不过度干预市场,市场有其自身规律与调节功能。
身为创办人,陈文超先生自香港土地行政学会创会始便一直担任主席职务,直到近年他从该位离任,将职位交给了接任的年轻人,以让该学会得到持续发展。“在推广香港特区的土地事宜上,我们通过开办讲座等活动形式,将我们熟识的领域及见闻传授给广大年轻人群体。”
发挥餘热 奉献社团
自2006年退休以来,陈文超先生就进入香港退休公务员会做服务,在2008年前後他上任该会的主席一职。通过该社团组织的活动,他充分地利用起了退休之後的閒餘时间,在社团活动中找到乐趣,体会全新的生活方式。
该会的成员是由退休公务员组成,会里按照计划安排为长者举办诸如到国内与老幹部交流、到东南亚国家与台湾等地旅遊、开办商业会议、开展乒乓球比赛等各类形式的精彩活动,丰富与充实长者的生活,为长者提供分享与交流经验的组织平台。“社团里还成立了义工团,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照顾和关怀长者,近两年又拓展到了学生群体。”陈文超先生为该社团的服务工作亲力亲为,真诚奉献。
“投入到政府工作当中,需要的是服务大众和付出的精神,在政府部门的工作性质较为稳定,不像在商业领域有较大竞爭和风险。”在陈文超先生的组织带领下,香港退休公务员会已不局限於面对长者,也将其服务对象延展至学生。据介绍,社团今年跟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举办了全英活动,鼓励学生们多讲英文,内容包含了针对社会问题的讨论;社团还跟九龙仓公司一同到部分香港中学校向中学生介绍政府部门及其职能,让他们在毕业之後若以政府部门为择业方向有先在了解。陈文超先生介绍,因在校的多数学生对政府部门不大熟悉,所以对他们社团的到来很感兴趣,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他们会请相应的部门人员就问题进行解答。“例如建个房子,如果我自己有地,不是随便就可以盖个房子,要到所在地的规划部门进行审验和办理手续等一系列必经程序。”
退休公务员会凝聚了一批具有良好声誉与各领域的退休公务员,他们仍为社会服务创建了平台组织,在对内与对外的多方面都发挥着积极有利的促进作用,例如沟通起会员与政府间关係,代表会员向政府反映意见;举办康乐和联谊等文娱活动;主办或协办研讨会、讲座与展览等专题活动;关注长者,鼓励並倡行社会公益活动;推动会员协助市民向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沟通;借鉴和研讨先进有益的退休生活方式与经验模式,联繫同宗旨机构,向长者推荐,以提高生活素质。
教子有方 用爱培育
陈文超先生与其夫人养育三个孩子,儿女均考入世界知名学府牛津大学,现今,他们学成归来,返回香港,投入到香港社会建设热潮中。“对於孩子,我更关注的是他们的身心平静,这样他们可以自主学习,而且学得好。我会把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交流分享。”在退休之後,陈文超先生将关注目光投向家庭教育领域,将他与夫人共同培养的三名儿女考取牛津大学的成功经验著书与人分享,通过轻鬆机警的回忆录形式,记录他们在生活成长中的经历与乐趣,並且启发读者从他们的生活实例中寻到培养儿女成长成材的正确方式与法门。他还开办过以“快乐的家庭可以培育一个快乐而成功的孩子”等为题的主旨讲座,向家长及读者朋友传递教育心得與方法理念。同时他还担任右思维国际幼儿园顾问,负责为该机构提供该领域的知识信息、技能经验等指导服务。
陈文超先生与其夫人教育专家李微微女士,在退休生活之後合著的《牛津状元的培育》《牛津三兄妹》《A+父母——普通家庭培育牛津三尖子》得到了良好的反响,更有小读者将书中的生活片段与学习方法作为镜鉴,效法这三位牛津兄妹,在学业上受益並在为人处世上有显著进步。这两部著作集合了夫妇二人先进而开明的科学教育理念,他们用爱心浇灌儿女的身心成长,给予孩子高度的自由和尊重,他们视域扩大而广远,观念鲜明,用细緻的观察和思辨,从培育孩子的成才之法、理财教育方法的主旨展开,启迪和教导亲子在生活中培养智商和财商,为社会各界提示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典范家庭的成功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