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正如电影音乐大师伯纳德,赫尔曼所说:“银幕上的音乐能够挖掘出并强化角色的内在性格。它能将画面场景笼罩上特定的气氛:恐怖、壮丽、欢乐或悲惨。平淡的对话一经音乐的衬托便上升为诗意的境界。电影音乐不仅是联系银幕和观众的纽带,它包涵一切。将一切电影效果统一成一种奇特的体验。
人们对电影音乐的感受方式与对一般音乐的感受方式截然不同,人们对一般音乐可能采取音乐会聆听,家庭式聆听或作为休闲式的背景音乐,娱乐性消费音乐来赏听,宣泄和调解情绪,其感受方式是人们的主观理解和客观需要为中心。而电影音乐则必须在其所设定的故事氛围和戏剧情节中去感受音乐。
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诸多特性,能充分发挥音乐作为一种时间艺术和听觉艺术的魅力,以及它作为情感的最好表达方式在电影中的运用。也将使我们能更好的欣赏、分析和创作电影音乐。
一、电影音乐的样态与风格
1、电影作品中的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在有声电影的初创时代,电影中大多以古典音乐作为配乐。起到了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描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加强影片节奏及揭示影片主题等不同的作用。
美国影片《教父3》(1990)对古典音乐的运用颇值一提,在影片的结尾处,歌剧《乡村武士》的应用令人叹服。美好、优雅的歌剧音乐(声音)与野蛮、血腥的黑帮火并场面(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声画对位关系,使影片的主题更为鲜明、深刻。这一场戏全长27分钟,每一音乐段落都与剧情内容的发展巧妙地结为一体。影片中的歌剧音乐既是客观存在的,又可理解为是主观创作的音乐。平行蒙太奇把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谋杀事件与演唱的歌剧画面进行平行交叉叙事,使影片内部的张力迅速扩大,将情绪推向高潮,令观众感到巨大的震撼。这种对于歌剧音乐的处理手法独到新颖,因此所取得的戏剧效果也十分感人和成功。
2、电影作品中的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多以背景音乐的形式在电影音乐创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不但能起到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等作用,还能以其突出的“流行”特性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有助于开拓电影市场。20世纪9年代,流行音乐在影片中更多地用于表现情感,尤其是用来诠释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罗宾汉》中的《Evering I do》(我愿为你做一切事)到《泰坦尼克号》中的《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永恒);从《三个火枪手》中的《All for love》(一切为爱)到《永恒的蝙蝠侠》中的《Kiss From A Rose》(玫瑰之吻)。流行音乐在电影音乐中的应用已在西方的电影音乐创作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类型模式。美国轻喜剧影片《修女也疯狂》是一部颇具创新内容的佳作。片中以流行音乐的创作手法来演绎宗教音乐圣歌,并将其作为主题音乐,这是流行音乐以崭新的方式应用于电影的一个成功范例。片中《I’ll follow him》(我将紧跟着他)等几首圣歌被作曲家改编成了流行风格的音乐。伴随着摇摆不定的节奏,轻快的旋律配上教堂音乐的美妙和声,宗教音乐不仅不减原有的华丽和圣洁。而且又增添了几分活泼和明快,给原本沉闷的教堂带来了清新的空气。这部影片可以说是流行音乐应用在电影创作中最完美的作品。
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是国产电影音乐创作的黄金时期。《铁道游击队》中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少林寺》中的“牧羊曲”都在民间广为流传:“九九艳阳天”、“驼铃”等电影歌曲曾妇孺皆知,而“妹妹你大胆往前走”更是流行一时。这些当时所流行的优秀作品传诵至今,已成为中国电影音乐中的经典流行音乐作品。
二、电影音乐的内容描述性
电影音乐的内容描述性是指阐释的内容与剧情相联系,影片的叙述方式是客观写实性的,音乐也就采用直接强化画面表现力的方法:影片是心理表现式的,音乐就采用渲染!暗喻式的表现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与影片的整体表现方式相配合“这种阐释性表现在对剧情内容的表现力!对场景氛围的烘托力以及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力”
1、对剧情内容的表现力电影音乐不仅是感情的定向和放大,还承担了剧作的作用意大利影片《天堂影院》是一部追溯式的回忆影片,电影中弥漫着对逝去的!以电影作为其主要娱乐方式的!纯朴的西西里乡村文化的缅怀之情“在这部影片中,贯穿全片的主题音乐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它是艾尼康,莫里康纳的力作”每当抒情的段落出现时,缠绵、沉思而悠扬的旋律提升了感情的力度,深化了影片的主题。影片开始时,主题音乐响起,把观众带入一个沉思和缅怀的情调中而在影片的结尾处,当那些被剪下来的接吻镜头经过组接出现在银幕上时,主题音乐的再次响起,起到了催人泪下的作用,使剧情更加完善。
2、对场景氛围的烘托力
音乐对电影中修饰环境造型也有着突出的表现,在《与狼共舞》中,以宏大的乐曲篇章,使西部旷野的画面进一步显示出崇高感。与影片的主题相呼应还有一点,用不同乐器及音调演奏的音乐代表了不同的民族和地域,这个是音乐特有的性质,电影音乐也正用了这样一个特性对剧情的场景有了烘托力,比如:苏格兰风笛是勾勒苏格兰民族风情的绝佳乐器,出现风笛的乐曲也就是带观众来到了苏格兰中国影片《英雄》、《卧虎藏龙》、《十面埋伏》这些是具民间历史性的动作电影,音乐和画面都很唯美,特别是音乐很具中国古典风格,完全融入剧情对场景描述的需要。有时要达到某种需要对音乐和音色有特别的创作,例如在《英雄》中,为了寻求最佳的音效和表达方式,用二胡的弦换在小提琴上,终于找到了介乎二胡、马头琴与弦子之间的独特音色,以及其中小提琴与古琴合作的成功成为电影音乐的经典片段。
3、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力
电影音乐在这方面应该是做的最有成就的,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体现。它要表现一个人的性格是轻而易举的事。在美国影片《巴顿》中巴顿将军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既是一个相信灵魂再生和笃信天主教的教徒。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军人。作曲家戈德斯密斯为他设计了三段主题音乐:灵魂再生和笃信的天主教徒,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军人。作曲家戈德斯密斯为他设计了三段主题音乐:灵魂再生——嘹亮但有间歇的小号:天主教徒——赞美诗般的管风琴:军人——长笛演奏的军队进行曲。在影片开始时先呈现了这三个段落,然后再将这几个段落合成为一个复杂而多样的整体,尽管听起来不是很和谐,但这就是巴顿将军的性格。这三段音乐在影片中分别以单一或交响的方式多次出现。对刻画巴顿的性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电影音乐的可阐释性虽然使得音乐被限定在具体的内容中,但是电影本身内容的无限开拓的可能性为其音乐内容开拓了一个无限表现的机会。处理得当的音乐成为电影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现手段,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描述性音乐的运用会越来越精练。
三、电影音乐与电影的关系
在电影艺术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音乐从一开始就伴随其左右,只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而已。从为无声片伴奏而在蹩脚的钢琴上敲出第一个音符时起。音乐就一直是电影的一个忠实伴侣。有时,几个小节的音符流动在电影中会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美国的电影作曲家齐摩尔说:“我从导演停下来的地方接手工作。讲述那些你不能用画面或字词表达的东西。而且还要作的优雅。”
在《电影的元素》书中提到音乐时就指出:音乐正足以当作影像的解药。因为观者目睹近乎真实世界的一切活动时,却听不到一点相对应的真实声响,必然引发感官上的不适应……,因此音乐不只用来填补影像所欠缺的真实生命感,更可以解除观众在看影片时所产生的不适应和恐惧感。
人类惯有的感官经验是视听同时进行的,一旦只能看不能听或只能听不能看时,我们就会觉得诡异而加以排斥,这是生理上很自然的现象。画面游走在自然与真实之间。如果听不到一点相应对的音响必定使我们的感官会产生不适应与排斥感。因此。音乐的作用在于消除这些不适应与排斥感。让画面变得更具说服力,使观众更容易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电影音乐已经成为电影的“第二台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重要的电影元素当然有它的特殊性质,我们只有了解了它的特性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长处。
电影音乐的价值体现在于它对电影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在艺术上还有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自从有声电影诞生以来,影片中的音乐便成为一部成功的作品不可获缺的重要因素。它无形地担当着影片中的重要角色。恰到好处地出现。渲染出影片的主题,让观众在影象中沉的更深,不能自拔。
电影音乐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他的社会传播上,基本上当代的电影中的音乐都制作成了电影原声带,脱离了画面或剧情,但这是在电影公映之后的另一种转播手段,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人们对电影音乐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电影音乐在逐渐成熟为独立的艺术样式。
人们对电影音乐的感受方式与对一般音乐的感受方式截然不同,人们对一般音乐可能采取音乐会聆听,家庭式聆听或作为休闲式的背景音乐,娱乐性消费音乐来赏听,宣泄和调解情绪,其感受方式是人们的主观理解和客观需要为中心。而电影音乐则必须在其所设定的故事氛围和戏剧情节中去感受音乐。
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诸多特性,能充分发挥音乐作为一种时间艺术和听觉艺术的魅力,以及它作为情感的最好表达方式在电影中的运用。也将使我们能更好的欣赏、分析和创作电影音乐。
一、电影音乐的样态与风格
1、电影作品中的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在有声电影的初创时代,电影中大多以古典音乐作为配乐。起到了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描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加强影片节奏及揭示影片主题等不同的作用。
美国影片《教父3》(1990)对古典音乐的运用颇值一提,在影片的结尾处,歌剧《乡村武士》的应用令人叹服。美好、优雅的歌剧音乐(声音)与野蛮、血腥的黑帮火并场面(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声画对位关系,使影片的主题更为鲜明、深刻。这一场戏全长27分钟,每一音乐段落都与剧情内容的发展巧妙地结为一体。影片中的歌剧音乐既是客观存在的,又可理解为是主观创作的音乐。平行蒙太奇把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谋杀事件与演唱的歌剧画面进行平行交叉叙事,使影片内部的张力迅速扩大,将情绪推向高潮,令观众感到巨大的震撼。这种对于歌剧音乐的处理手法独到新颖,因此所取得的戏剧效果也十分感人和成功。
2、电影作品中的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多以背景音乐的形式在电影音乐创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不但能起到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等作用,还能以其突出的“流行”特性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有助于开拓电影市场。20世纪9年代,流行音乐在影片中更多地用于表现情感,尤其是用来诠释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罗宾汉》中的《Evering I do》(我愿为你做一切事)到《泰坦尼克号》中的《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永恒);从《三个火枪手》中的《All for love》(一切为爱)到《永恒的蝙蝠侠》中的《Kiss From A Rose》(玫瑰之吻)。流行音乐在电影音乐中的应用已在西方的电影音乐创作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类型模式。美国轻喜剧影片《修女也疯狂》是一部颇具创新内容的佳作。片中以流行音乐的创作手法来演绎宗教音乐圣歌,并将其作为主题音乐,这是流行音乐以崭新的方式应用于电影的一个成功范例。片中《I’ll follow him》(我将紧跟着他)等几首圣歌被作曲家改编成了流行风格的音乐。伴随着摇摆不定的节奏,轻快的旋律配上教堂音乐的美妙和声,宗教音乐不仅不减原有的华丽和圣洁。而且又增添了几分活泼和明快,给原本沉闷的教堂带来了清新的空气。这部影片可以说是流行音乐应用在电影创作中最完美的作品。
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是国产电影音乐创作的黄金时期。《铁道游击队》中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少林寺》中的“牧羊曲”都在民间广为流传:“九九艳阳天”、“驼铃”等电影歌曲曾妇孺皆知,而“妹妹你大胆往前走”更是流行一时。这些当时所流行的优秀作品传诵至今,已成为中国电影音乐中的经典流行音乐作品。
二、电影音乐的内容描述性
电影音乐的内容描述性是指阐释的内容与剧情相联系,影片的叙述方式是客观写实性的,音乐也就采用直接强化画面表现力的方法:影片是心理表现式的,音乐就采用渲染!暗喻式的表现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与影片的整体表现方式相配合“这种阐释性表现在对剧情内容的表现力!对场景氛围的烘托力以及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力”
1、对剧情内容的表现力电影音乐不仅是感情的定向和放大,还承担了剧作的作用意大利影片《天堂影院》是一部追溯式的回忆影片,电影中弥漫着对逝去的!以电影作为其主要娱乐方式的!纯朴的西西里乡村文化的缅怀之情“在这部影片中,贯穿全片的主题音乐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它是艾尼康,莫里康纳的力作”每当抒情的段落出现时,缠绵、沉思而悠扬的旋律提升了感情的力度,深化了影片的主题。影片开始时,主题音乐响起,把观众带入一个沉思和缅怀的情调中而在影片的结尾处,当那些被剪下来的接吻镜头经过组接出现在银幕上时,主题音乐的再次响起,起到了催人泪下的作用,使剧情更加完善。
2、对场景氛围的烘托力
音乐对电影中修饰环境造型也有着突出的表现,在《与狼共舞》中,以宏大的乐曲篇章,使西部旷野的画面进一步显示出崇高感。与影片的主题相呼应还有一点,用不同乐器及音调演奏的音乐代表了不同的民族和地域,这个是音乐特有的性质,电影音乐也正用了这样一个特性对剧情的场景有了烘托力,比如:苏格兰风笛是勾勒苏格兰民族风情的绝佳乐器,出现风笛的乐曲也就是带观众来到了苏格兰中国影片《英雄》、《卧虎藏龙》、《十面埋伏》这些是具民间历史性的动作电影,音乐和画面都很唯美,特别是音乐很具中国古典风格,完全融入剧情对场景描述的需要。有时要达到某种需要对音乐和音色有特别的创作,例如在《英雄》中,为了寻求最佳的音效和表达方式,用二胡的弦换在小提琴上,终于找到了介乎二胡、马头琴与弦子之间的独特音色,以及其中小提琴与古琴合作的成功成为电影音乐的经典片段。
3、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力
电影音乐在这方面应该是做的最有成就的,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体现。它要表现一个人的性格是轻而易举的事。在美国影片《巴顿》中巴顿将军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既是一个相信灵魂再生和笃信天主教的教徒。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军人。作曲家戈德斯密斯为他设计了三段主题音乐:灵魂再生和笃信的天主教徒,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军人。作曲家戈德斯密斯为他设计了三段主题音乐:灵魂再生——嘹亮但有间歇的小号:天主教徒——赞美诗般的管风琴:军人——长笛演奏的军队进行曲。在影片开始时先呈现了这三个段落,然后再将这几个段落合成为一个复杂而多样的整体,尽管听起来不是很和谐,但这就是巴顿将军的性格。这三段音乐在影片中分别以单一或交响的方式多次出现。对刻画巴顿的性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电影音乐的可阐释性虽然使得音乐被限定在具体的内容中,但是电影本身内容的无限开拓的可能性为其音乐内容开拓了一个无限表现的机会。处理得当的音乐成为电影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现手段,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描述性音乐的运用会越来越精练。
三、电影音乐与电影的关系
在电影艺术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音乐从一开始就伴随其左右,只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而已。从为无声片伴奏而在蹩脚的钢琴上敲出第一个音符时起。音乐就一直是电影的一个忠实伴侣。有时,几个小节的音符流动在电影中会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美国的电影作曲家齐摩尔说:“我从导演停下来的地方接手工作。讲述那些你不能用画面或字词表达的东西。而且还要作的优雅。”
在《电影的元素》书中提到音乐时就指出:音乐正足以当作影像的解药。因为观者目睹近乎真实世界的一切活动时,却听不到一点相对应的真实声响,必然引发感官上的不适应……,因此音乐不只用来填补影像所欠缺的真实生命感,更可以解除观众在看影片时所产生的不适应和恐惧感。
人类惯有的感官经验是视听同时进行的,一旦只能看不能听或只能听不能看时,我们就会觉得诡异而加以排斥,这是生理上很自然的现象。画面游走在自然与真实之间。如果听不到一点相应对的音响必定使我们的感官会产生不适应与排斥感。因此。音乐的作用在于消除这些不适应与排斥感。让画面变得更具说服力,使观众更容易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电影音乐已经成为电影的“第二台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重要的电影元素当然有它的特殊性质,我们只有了解了它的特性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长处。
电影音乐的价值体现在于它对电影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在艺术上还有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自从有声电影诞生以来,影片中的音乐便成为一部成功的作品不可获缺的重要因素。它无形地担当着影片中的重要角色。恰到好处地出现。渲染出影片的主题,让观众在影象中沉的更深,不能自拔。
电影音乐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他的社会传播上,基本上当代的电影中的音乐都制作成了电影原声带,脱离了画面或剧情,但这是在电影公映之后的另一种转播手段,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人们对电影音乐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电影音乐在逐渐成熟为独立的艺术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