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民主促动政治改革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enlong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28日,中共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通知》。4天之前,中共中央授权新华社全文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下称《条例》),这是执政党在 2004年第三次向社会公布有关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基础性文件。
  “作为党内正式立法的第一次,《条例》是党内权利保障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法规。”参与此次《条例》修订咨询工作的中共中央党校党建研究部教授叶笃初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2004年9月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后不久,便正式向党内发布,10月24日是向全社会公布条例内容。
  “把党内事情向公众公布,目的是希望公众能够帮助、监督共产党员,密切党员同群众的联系,这也是党务公开的表现。另外,执政党已经认识到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这样做也会进一步推进公民权利保障工作。”叶笃初说。
  这次颁布的《条例》与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试行)》相比,在内容、结构方面进行了调整,拓展了内涵。
  事实上,此前公布的《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与《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互相呼应,党内民主监督已经迈出制度化和程序化的关键一步,成为了更具操作性的规范。
  
  一些党员权利常遭践踏
  
  “此次《条例》把重心放在保障措施和责任追究上,这是和以往的不同点。”叶笃初说。
  发展党内民主,关键在于有可操作的制度和程序作为保障。但长期以来,这方面一直存在欠缺。
  “建党70多年来,党员无论在履行义务还是行使权利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叶笃初说,“比如一些党员在关键时刻应当作为而不作为,或者在履行一项义务时,却没有遵守另一项义务。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党员权利在多年以来常常遭到侵害和践踏,不单单领导在侵害党员的权利,党员与党员之间也存在权利侵害的情况。”
  党员权利得不到保障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员的检举权得不到保护,党员在依法举报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时往往会遭遇打击报复。某些地方党政机关对党员批评、监督以及要求罢免党代表、人大代表的权利任意践踏。
  “这些情况不是到处都有,但绝不是个别存在,恰恰相反,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状况。”叶笃初深表忧虑。
  党内民主得不到保障,更直接影响到人民民主的实现。
  10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言人张仲芳披露,今年6—9月,全国各级检察机关查办的涉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数及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了13%和18%。
  张仲芳表示,“主要原因是极少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封建特权思想的影响,在工作中尊重和保护人权的意识不强所致。”
  著名党建专家、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黄苇町认为,党员敢于讲真话、能够讲真话、党组织内部有讲真话的氛围是党内民主的重要体现。党的领导干部作风不民主,思想意识不端正,形式主义和“政绩工程”就会大行其道。
  来自四川省党建研究会的调查数据表明:在13300份问卷调查中,38.08%的人认为党内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尚待改进,“一言堂”、“一把手”说了算,其他委员看“一把手”脸色行事的现象依然存在。
  34.36%的人认为自己所在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整天在研究上级领导近来关注什么,想要做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才能引起领导的重视,应该提出什 么口号才能引起领导的注意。
  四川省党建研究会副会长陈代昌认为,“书记挂帅”的领导原则在一些地方被无限制扩大的直接后果就是“强人政治”大行其道,而这是目前党员民主权利得不到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内容曾引发争论
  
  目前,中纪委副书记夏赞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此次《条例》的修改主要涉及3方面内容:
  一是对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等各项权利作了更加规范、完善的规定。
  二是对党员权利的保障措施作了进一步规范。
  三是对党的各级组织、各级纪检机关和党的组织、宣传等工作部门以及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保障党员权利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作了明确界定。
  “有的同志质疑,修改后的《条例》增加了一些‘不能’、‘不得’的规定,是否限制了党员权利?我认为这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中央党校辛鸣博士在接受《瞭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
  辛鸣指出,对中国共产党党员来说,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形象、巩固党的团结是实现其权利的前提与基础。
  他认为,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日益多元化,党组织成员不适当的公开言行对于组织生命力与战斗力的影响是致命的。删减部分内容,绝不能说是党员权利因此就缩小了,相反,只有维护中央权威才能使党员权利保障有序进行。
  “在《条例》修改之时,这些问题有过争论。”叶笃初说,“但最终的讨论结果是:党员行使权利,更要履行义务;保障权利不能只考虑到个体,更要考虑到整体,考虑到党组织的团结统一,考虑到党在社会群众中的整体影响。”
  “这次对条例的修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划清了正确行使和不正确行使党员权利的界限。”叶笃初说。
  《条例》第30条规定各级纪委要负责权利保障工作,这是新增加的内容。在责任和监督的问题上过去一直比较含糊,很容易造成权利保障的不作为。现在明确党的纪委部门直接受理有关党员权利保障方面的检举、控告和申诉,使权利保障更具操作性。
  
  政治体制改革率先从党内做起
  
  据权威人士透露,中共中央还将陆续公布《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等制度法规。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将于明年1月起开始分3个批次进行,于中共十七大召开前结束。
  这一系列制度和活动的出台都是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保中国共产党的生机和活力。
  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认为,发展党内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和重要内容。执政党在短时间内密集发布一系列党内民主监督法规,是政治文明的充分体现,“党内民主有望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
  邓小平曾指出,“改革的总方向,都是为了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发扬和保证人民民主。”
  “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率先从党内做起,成本、困难和风险都比较小,相对比较易于推进。从改革党的体制机制入手,发展党内民主,必然会对国家机关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产生强大的驱动力和扩张力。”王贵秀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其他文献
期刊
在旅游景点介绍英译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译者容易将母语的某些文化模式不自觉地不恰当地套用到目的语中去,从而带来文化负迁移。文化负迁移极具隐蔽性,它往往会让外国游
隐喻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语言学家的关注点。在传统的研究中,隐喻被看作一种语言修辞手段。随着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隐喻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隐喻已被当做是一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