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和喜鹊》文本解读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raym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和喜鹊》是统编本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根据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先生的作品改编。全文共6个自然段,每两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一部分,并且第二、三部分与第一部分的形式一模一样,互相呼应,这种表达形式深受儿童喜爱。文中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先写树和喜鹊都很孤单;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再写种了树以后,来了很多喜鹊;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主要写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树和喜鹊都很快乐。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在告诉学生,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和朋友们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课文语言浅显易懂,耐人寻味,给学生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值得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品味。
  一、独自孤单
  《树和喜鹊》这篇文章,似一首诗,又似一幅画,把树和喜鹊的孤独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孤单,在第2自然段后面,编者还特意配备了一棵树、一只鸟的插图,给人一种孤独袭上心头之感。另外,在语言表达上,句式工整,节奏感强,非常适合学生朗读。比如,“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在这儿,首先以“从前”这种讲故事的形式为开头,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接下来,简明交代了这儿有一棵树,一个鸟窝。在这句话中没有一个生僻字,也没有长句子,学生很容易读懂。其次,“只有”进一步说明了树和喜鹊都是孤独的,“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这儿由三个“一”组成的画面,再加上学生的想象,不免给人一种“形单影只、孤苦伶仃”之感。读着读着,这种感觉会很自然地感染到学生:他们不由得会想到自己一个人玩很孤单,爸爸妈妈都上班,自己独自在家时很孤单……当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能和学生产生共鸣的时候,学生也就很容易深入文本里面。
  二、有了邻居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写了树和喜鹊都很孤单,那么,怎样才能拥有快乐呢?快乐在哪里?第二部分给出了我们答案:“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喜鹊也有了邻居。”这是一幅多么令人欣喜的画面。读到这儿,第一部分给人们的孤单感荡然无存。“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树和喜鹊都有了各自的邻居,它们再也不孤单了,有了同伴,它们该是多么开心啊!通过这些语言文字,我们仿佛听到了树与树的畅谈,喜鹊与喜鹊的嬉戏,在这文字描述的世界里,学生对于“邻居”一词的理解,就自然赋予了幸福、快乐、温暖等情感色彩。
  三、享受快乐
  “每天天一亮,喜鹊们……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课文第5自然段中对喜鹊的快乐进行了具体的描绘:“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充分显示了喜鹊有了朋友、有了邻居以后的快乐与热闹的场面,尤其是两个“一起”充分表明了从此以后,喜鹊再也不是孤孤单单的了。树呢?作者在这儿对树并没有进行描绘,但正因如此,才给学生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他们想到了:喜鹊都飛出去了,大树们手拉手,和风儿捉迷藏;有时候大树会低下头,与树下的蚂蚁说悄悄话;有时候,树会把喜鹊们在自己家里发生的事情讲给其他大树听,它们虽然不会像喜鹊那样叽叽喳喳,飞来飞去,但是它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欢乐。正因为作者没有直接对树的快乐进行描写,才留给了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
  这篇课文安排在统编本一年级下学期,这就意味着在学生对学校生活基本熟悉以后,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能够养成团结同学、与同学和睦相处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感到真正的快乐。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读好课文,还要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从中受到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出教材的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城东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一、“亲土语文”的核心理念  1.亲近土地,提升有机指数  被誉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的利奥波德,在他的生态和环境世界名著《沙乡年鉴》中,从土地道德的角度来关注人类的命运,指出人类要长久地生存下去,就必须从道德层面对土地予以敬重。由此,我们可以把亲土理解为人类敬重土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或乡土范围的日渐萎缩,国人的亲土意识正呈现出日渐淡薄的趋向。在我国,语文课程在
摘要:本文以顾客异议处理技巧的教学设计为例,把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教学法融入教学环节,是将行动导向教学法与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相结合的一次具体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市场营销;任务驱动;教学设计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能力为本位、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创设一种仿真工作实际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组织和指导学生在完成具体
情境教学是著名教育家李吉林提出来的,她主张创造性地把儿童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在情境教学也越来越广泛地被广大教育者所接纳和推广,它蓬勃的生命力越来越得到彰显。确实,这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用事实告诉我们,优化的情境在激发教学中各种元素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在优化了的情境中,教材中的文字活了,学生的经验活了,学生的思维活了,学生的情感也更加丰富了,它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摘要:本文基于中职学校实行校、部(系)二级管理的特征和实证,概括提出“1 3”的运行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二级管理;“1 3”运行策略中职学校实行校、部(系)二级管理,是提升竞争力的创新之举。依据教育部教职成[2010]6号文《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设置若干专业部(系),实行校、部(系)二级管理”精神,深圳全市原有中职学校23所,经资源整合成19所,其中,包括深圳市宝安
摘 要:在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中,组织文化建设应引起高度重视。好的组织文化能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的组织文化建设应遵循学校组织文化和企业组织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其内容包括愿景构建、制度建设和技术建设三部分。其建设策略包括:全方位的愿景渗透,形成学校组织的凝聚力;进行适度的组织再造,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提高各层次管理者的技术水平;开展校园物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课堂项目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从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三方面对评价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评价策略;自评;小组互评  一、引言  项目化教学是指按照学习目标将课程综合、细化成若干操作性强的项目,课程教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同时融“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素质培养”于一体,围绕具体项目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
2月25日,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总结了2013年工作,并在分析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就我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扎实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作出了全面部署。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成果辉煌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可见,小学阶段的写话关键在于兴趣,要让学生乐于写话。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开展低年级写话教学呢?教材中的故事因素便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抓手之一,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写话平台,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写话的积极性。  一、借助故事插图,激发写话兴趣  在低年级写话教学实践中,看图写话是最常
摘要:罗尔斯和诺齐克都属于自由主义学派,罗尔斯强调的是平等的原则,但不是脱离自由完全的谈平等。诺齐克主张自由至上的原则,是一个权利主义者。笔者认为两学者的正义理论都有失误所在,罗尔斯对平等的过分强调实质是忽视差异性正义的同一性正义。诺齐克虽也有对平等关注,主张自由至上的正义原则,忽视了同一性正义。显然,只有实现两学者正义理论的协同,即实现同一性正义与差异性正义的协同,才能建立一个良序的社会,即正义
摘要: 本文从德育信息化管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几个方面出发,探讨信息化条件下中职德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德育量化管理和德育管理模式。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信息化    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校园信息代建设,逐步完善了无纸化办公系统,先后建立了学校资源库、德育资源库、常规管理系统、视频点播系统等,基本实现了各个教学条件层面的信息化。200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工作要点明确提出“鼓励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