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和喜鹊》是统编本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根据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先生的作品改编。全文共6个自然段,每两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一部分,并且第二、三部分与第一部分的形式一模一样,互相呼应,这种表达形式深受儿童喜爱。文中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先写树和喜鹊都很孤单;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再写种了树以后,来了很多喜鹊;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主要写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树和喜鹊都很快乐。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在告诉学生,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和朋友们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课文语言浅显易懂,耐人寻味,给学生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值得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品味。
一、独自孤单
《树和喜鹊》这篇文章,似一首诗,又似一幅画,把树和喜鹊的孤独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孤单,在第2自然段后面,编者还特意配备了一棵树、一只鸟的插图,给人一种孤独袭上心头之感。另外,在语言表达上,句式工整,节奏感强,非常适合学生朗读。比如,“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在这儿,首先以“从前”这种讲故事的形式为开头,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接下来,简明交代了这儿有一棵树,一个鸟窝。在这句话中没有一个生僻字,也没有长句子,学生很容易读懂。其次,“只有”进一步说明了树和喜鹊都是孤独的,“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这儿由三个“一”组成的画面,再加上学生的想象,不免给人一种“形单影只、孤苦伶仃”之感。读着读着,这种感觉会很自然地感染到学生:他们不由得会想到自己一个人玩很孤单,爸爸妈妈都上班,自己独自在家时很孤单……当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能和学生产生共鸣的时候,学生也就很容易深入文本里面。
二、有了邻居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写了树和喜鹊都很孤单,那么,怎样才能拥有快乐呢?快乐在哪里?第二部分给出了我们答案:“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喜鹊也有了邻居。”这是一幅多么令人欣喜的画面。读到这儿,第一部分给人们的孤单感荡然无存。“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树和喜鹊都有了各自的邻居,它们再也不孤单了,有了同伴,它们该是多么开心啊!通过这些语言文字,我们仿佛听到了树与树的畅谈,喜鹊与喜鹊的嬉戏,在这文字描述的世界里,学生对于“邻居”一词的理解,就自然赋予了幸福、快乐、温暖等情感色彩。
三、享受快乐
“每天天一亮,喜鹊们……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课文第5自然段中对喜鹊的快乐进行了具体的描绘:“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充分显示了喜鹊有了朋友、有了邻居以后的快乐与热闹的场面,尤其是两个“一起”充分表明了从此以后,喜鹊再也不是孤孤单单的了。树呢?作者在这儿对树并没有进行描绘,但正因如此,才给学生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他们想到了:喜鹊都飛出去了,大树们手拉手,和风儿捉迷藏;有时候大树会低下头,与树下的蚂蚁说悄悄话;有时候,树会把喜鹊们在自己家里发生的事情讲给其他大树听,它们虽然不会像喜鹊那样叽叽喳喳,飞来飞去,但是它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欢乐。正因为作者没有直接对树的快乐进行描写,才留给了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
这篇课文安排在统编本一年级下学期,这就意味着在学生对学校生活基本熟悉以后,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能够养成团结同学、与同学和睦相处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感到真正的快乐。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读好课文,还要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从中受到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出教材的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城东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一、独自孤单
《树和喜鹊》这篇文章,似一首诗,又似一幅画,把树和喜鹊的孤独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孤单,在第2自然段后面,编者还特意配备了一棵树、一只鸟的插图,给人一种孤独袭上心头之感。另外,在语言表达上,句式工整,节奏感强,非常适合学生朗读。比如,“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在这儿,首先以“从前”这种讲故事的形式为开头,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接下来,简明交代了这儿有一棵树,一个鸟窝。在这句话中没有一个生僻字,也没有长句子,学生很容易读懂。其次,“只有”进一步说明了树和喜鹊都是孤独的,“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这儿由三个“一”组成的画面,再加上学生的想象,不免给人一种“形单影只、孤苦伶仃”之感。读着读着,这种感觉会很自然地感染到学生:他们不由得会想到自己一个人玩很孤单,爸爸妈妈都上班,自己独自在家时很孤单……当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能和学生产生共鸣的时候,学生也就很容易深入文本里面。
二、有了邻居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写了树和喜鹊都很孤单,那么,怎样才能拥有快乐呢?快乐在哪里?第二部分给出了我们答案:“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喜鹊也有了邻居。”这是一幅多么令人欣喜的画面。读到这儿,第一部分给人们的孤单感荡然无存。“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树和喜鹊都有了各自的邻居,它们再也不孤单了,有了同伴,它们该是多么开心啊!通过这些语言文字,我们仿佛听到了树与树的畅谈,喜鹊与喜鹊的嬉戏,在这文字描述的世界里,学生对于“邻居”一词的理解,就自然赋予了幸福、快乐、温暖等情感色彩。
三、享受快乐
“每天天一亮,喜鹊们……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课文第5自然段中对喜鹊的快乐进行了具体的描绘:“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充分显示了喜鹊有了朋友、有了邻居以后的快乐与热闹的场面,尤其是两个“一起”充分表明了从此以后,喜鹊再也不是孤孤单单的了。树呢?作者在这儿对树并没有进行描绘,但正因如此,才给学生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他们想到了:喜鹊都飛出去了,大树们手拉手,和风儿捉迷藏;有时候大树会低下头,与树下的蚂蚁说悄悄话;有时候,树会把喜鹊们在自己家里发生的事情讲给其他大树听,它们虽然不会像喜鹊那样叽叽喳喳,飞来飞去,但是它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欢乐。正因为作者没有直接对树的快乐进行描写,才留给了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
这篇课文安排在统编本一年级下学期,这就意味着在学生对学校生活基本熟悉以后,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能够养成团结同学、与同学和睦相处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感到真正的快乐。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读好课文,还要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从中受到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出教材的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城东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