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环保的能源

来源 :下一代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terna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便宜简单的发电方法,可将踩在地板上的脚步动力转换成可用的电能,从而把地板变成一种更加“绿色”的产品。
  新方法使用了一种常见且经常被废弃的材料——木浆。木浆主要含有木纤维组成的纳米纤维。这些纳米纤维经过化学方法处理后,一旦與未经处理的纳米纤维结合,就会产生电流。
  将经过化学处理的纳米纤维层和未经化学处理的纳米纤维层包压在硬纸板内,两层纳米纤维因具有不同的电学性能,电子就会从其中一层流向另外一层,从而形成电流。包压着两层纳米木浆纤维的硬纸板,可通过高压技术整合到木地板中。这种技术很容易整合到市面上任何一种木地板中。
  当把两层纳米纤维集成到地板后,它们就能产生电能,点亮屋内的照明设施或用来给电池充电。木浆极其便宜,来源丰富,可回收及生物降解,结合新技术后的木地板将和普通地板一样,人人都可负担得起。以前也有利用行走来发电的材料报道,但那些材料往往用到陶瓷和金属,成本相对较高。
  除了价格便宜外,他们通过实验对纳米木浆纤维收集能量的使用寿命和效率进行了研究。初步试验证明,新材料能反复使用数百万次。还不能把这个次数转化成衡量地板使用寿命的年数,但经过适当设计修改,新材料一定能超过地板使用年限。
  试验还证明,在含有这种新材料的地板上每走一步产生的电量,可同时点亮35个LED灯泡。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利用振动产生电能的技术,测试各种不同材料,优化被称为“摩擦起电纳米发电设备”的相关技术。衣服产生静电就是一种摩擦起电,很多可穿戴电子设备就是利用这种摩擦起电现象来获得电能。而木浆纳米纤维再次扩展了利用现有机械能的来源范围。
  路边能量收集技术只需考虑存在足够能量的地方即可收集使用,只要有人群活动的地方即可考虑收集。一种思路是研制可穿戴的设备,另一种思路就是收集人口密集穿梭地方能量的设备,比如,这次研发的地板技术。体育馆、购物中心等人流较多地方,以及拥挤过道等处,安装这种捕获能量新技术的地板,可以产生相当大的电能。收集能量的纳米纤维功能单位厚度不到一毫米,因此可以多植入几层这样的功能单位,提高发电量,且植入后地板并不会明显增厚。
  路边能量收集技术在某些方面比太阳能更具竞争优势,它不需依赖天气状况,因此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将在发展替代化石燃料的可再生能源领域占据重要位置。
  新材料是对太阳能的有力补充。科学家的理念是,把生活中浪费掉的能量转化成可以使用的电能,它具有太阳能不能比的优势,如能用于太阳光照射不到的地下,或阳光不够充足的建筑内,会产生更多的能量。
其他文献
我是我们班的班长,因为脾气火爆像个男孩子,他们都叫我“大班长”。  记得我第一次管自习,他们根本不把我这个“弱女子”放在眼里。我在讲台上冷冷地看着,他们在下面吵闹。  突然,他們一下全部安静下来了,看着讲台上的我。  “很好,终于安静下来了啊,”我的声音并不大,但冰冷至极,“还有谁要说话的?站起来,我保证会给你留个全尸的。”我手中拿着一把钢尺,等待着他们的答复。  “很好,没人站起来。既然如此,自
期刊
平凡的小事后面往往蕴藏着令人惊叹的深意,有些让人感动,有些则让人深思。今天我就看到了这神秘背后的后者。  一个周末,我像往常一样坐着父亲的小汽车去吃早餐,可走到一家汽车修理铺附近的时候,汽车的轮胎刚好被一个小钉子扎破了,父亲毕竟是老司机,没过多久就感到了不对劲,便靠边停了下来。  下车一检查,果然有问题:爆胎了,车轮没气了。不过这爆胎的地点有点巧合,刚好在一家修车铺的附近。  那修车铺也不过是一个
期刊
外形漂亮、性格开朗的金子,2007年出生在山东日照市一个普通家庭。爸爸是一名乡村老师,母亲孙永兰贤惠大方,酷爱文艺。在许多人眼里,这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在能歌善舞的妈妈影响下,金子从小就接触并迷上了文艺。还不会说话,就能音准很高地哼曲;还不会走路,就能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起来。  2010年,尽管喜欢唱歌、酷爱表演的金子还在上幼儿园,却被日照电视台选中,在市春晚节目《疯狂大请客》中领舞并独唱
期刊
推开满是白色霧气的玻璃门,一股暖流  扑面而来,看来到这儿旅游的人真不少。虽  然是寒冷的冬季,但因为是旅游城市,旅馆并  不好找。  “你好,还有空房吗?”  “就剩一间了。”我心中大喜,终于有个落脚的地方了。办理入住  后,就差一张房卡,我就可以在寒冷的冬夜享受温暖的空调了。  可问题就出在这房卡上。  管理房卡的是一个中年妇女,站在高高的柜台后面。她面容红润,但穿着极为臃肿,行动也很慢,办事
期刊
在河南省邓州市赵集鎮,有一位被“留守儿童”亲切地称为“校长妈妈”的学校负责人。她,就是邓州市赵集镇人大代表、彭家学校执行校长、学校关工委主任张会丽。  张会丽今年50岁,是一位年富力强的人民教师。自6年前她由一名普通教师竞聘为彭家小学执行校长以来,通过短短几年时间,硬是把一所将要倒闭的学校发展成为一所在当地堪称一流的乡村小学,学生人数由上任初期不足30人,一跃增加到600余人,创造了当地乡村教育的
期刊
比起大海的波涛汹涌,我更喜欢小溪的涓涓细流;比起百花齐放的盛世景象,我更倾心一枝独秀的安然自若;比起奇花异水的精美绝伦,我更羡慕小草的简单充实;比起城市的喧嚣繁华,我更陶醉于乡村的静谧祥和。  清晨的乡村,伴随着大公鸡昂扬的鸣叫声,远处的天空中露出了几片鱼肚白。随之,一抹抹的红晕染红了天际,仿佛一幅水墨画逐渐蔓延、变淡、消散,太阳公公伸着懒腰缓缓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整个乡村迎来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期刊
小编在小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在给小记者培训的时候,大家都高兴地点头说自己都听懂了,都会了。可是真到了实战阶段,小编看到的情景是这样的:大家只顾着低头记录被采访人的话语,远远看去,哪像采访呀,就是一群低头族(小编很伤心)。  所以小编有必要在这里向我们可爱的小记者们再唠叨一下下,就是关于采访时怎样更好的记录。  为了准确记录被采访者讲的内容,小记者在采访中需要做一些笔录,而为了保持
期刊
范仲淹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范仲淹心知肚明。  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范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  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钟声,忘记了
期刊
看到这些图片,是不是觉得很酷。 這就是会PS的爸爸,带给儿子的惊喜。这位老爸将自己儿子的形象融入进了自己的摄影,结果设计出了让人惊讶甚至敬畏的场景——图片中,他的儿子如同巨人,将摩天轮当自行车骑,单手拉着地铁飞……太神奇了!
期刊
来了香港,不能不去香港海洋公园。  一到海洋公园,和门口的喷泉合过影,我就激动地坐上海洋列车,上山看海豚表演去了!  导览图上说是看海豚表演,结果首先亮相的却是海狮。音乐一响,小门一开,一只大海狮和一只小海獅就在观众的万千期待中,款款地“滑”了出来。它一到台上,饲养员就把自己的手向大家挥一挥。饲养员手挥一挥,它们也跟样学样,把“手”挥一挥,只不过在别人眼里却笨拙了许多,“挥一挥”却也成了甩一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