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laoshi_im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黑龙江省旅游资源蕴含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对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健全旅游市场运行机制,完善旅游管理体系;完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推动旅游业转变增长方式;提升旅游产品体系建设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旅游业 资源优势 管理体系 优化结构 支柱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1—0105—03
  
  旅游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能耗低、环境污染小、吸纳就业人员多、产业关联度高、创造附加值能力强等特点,以其特有的旺盛生命力和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越来越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以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目标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1 大力发展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基础条件
  
  黑龙江省的旅游资源丰富,优势明显,具体来说有“八大”:一是大森林。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3.6%。居全国首位,形成了天然的大氧吧和生态绿色屏障,特别适宜康体养生、避暑度假;二是大冰雪。冰雪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可以大做文章;三是大界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两条大界江,长达2300多公里,在各边境省区独一无二,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四是大湖泊。全省大大小小640个湖泊星罗棋布,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等天地造化,风韵奇秀;五是大湿地。434万公顷湿地面积占全国八分之一,而且种类多样,多彩多姿、风貌独特;六是大熔岩。作为第四纪火山多发区,我省境内有16个火山群,80多座火山,五大连池的火山地貌,被国内外地质学家称为“打开的地质教科书”;七是大油田。大庆油田是开展新兴工业旅游的一块重要招牌;八是大农场。我省垦区有110多个农牧场,既可以感受到农业的现代化,还可以激励人们大力弘扬“北大荒精神”。我省的这八大优势,既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现实基础,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
  
  2 黑龙江省旅游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努力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旅游竞争力为核心,积极探索并实施旅游业创新体系工程,适时调整、完善宣传方式和促销策略,加快旅游资源整合进程,强化旅游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旅游全行业持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6656.3万人次,同比增长25.6%:旅游业总收入429.3亿元,同比增长22.3%。但同时,我省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2.1 旅游宏观政策、管理体制有待健全,管理力度需要加强。
  2.1.1 旅游产业政策需要调整。我省现有的旅游业政策,已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主要表现在:①旅游产业政策滞后于旅游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区域性的产业扶持政策尚未出台,缺乏投资、融资、科技、引进外资、税收等方面的配套优惠政策,如在科技政策上,未能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高科技投入旅游业;又如旅游饭店水电价格,始终没有享受应有的扶持待遇;②需要进一步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实施倾斜政策,充分发挥旅游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③旅游业发展基金匮乏。为使旅游业能够持续、有序、健康的发展,我国很多省、市建立了旅游业发展基金,我省旅游业发展基金薄弱,与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要求不适应。
  2.1.2 旅游行业管理有待完善和加强。旅游管理机构条块分割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旅游资源管理政出多门。没有形成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经常性管理机制。在外资开发旅游景区方面缺乏强有力的法规或疏于管理,致使开发商不按规划建设,在风景名胜区兴建违童宾馆、饭店等,造成了挡景、压景等现象。旅游经营市场“坑、骗、欺、宰”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黑龙江旅游业的形象。
  此外,由于缺乏相关配套措施,我省旅游资源遭受破坏、旅游环境遭受污染等现象日趋严重。
  
  2.2 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较低,缺少亮点。由于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全省除太阳岛、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镜泊湖、五大连池、扎龙保护区及金上京博物馆等外,旅游区(点)大多数属于浅层次开发,低水平经营。滑雪场、度假村、水上漂流等低水平重复开发严重,缺少全年开放的冰雪及其它主题公园,森林公园缺乏特色,水库开发雷同,东北民俗旅游没有规模和深度,农业旅游开发滞缓,工业观光尚未起步。全省旅游景区(点)数量虽不算少,但普遍规模小、档次低,缺少精品与亮点,吸引力差。
  
  2.3 旅游市场狭窄,冬火夏旺春秋淡。黑龙江地处我国东北边陲,距国内东部和南部地区主体客源市场较远,游客空中进入交通费用较高,铁路进入耗时多,旅游季节性较强。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黑龙江冬季冰雪旅游成为全国旅游热点。夏季休闲避暑也小有名气,春秋两季天气变化剧烈,城市环境质量较差,天然景观少,旅游活动不活跃。国内客源以省内居民为主体,在入境游客中,俄、日、韩及东南亚客源占80%以上,西欧、北美较少。
  
  2.4 旅游六要素缺少特色、缺乏精品。影响接待水平。“住、食”方面看,省内主要城市住宿、饮食设施数量和质量以及管理水平基本可满足市场需求,但大部分县(市)的旅游住宿设施尚未摆脱“招待所、大车店”模式,餐饮单调,缺少鲜明地方特色;“行”的问题较多,旺季买票难,大多数县(市)的旅游主干路和次干路可进入性较差;在“游”的项目上,引入人胜的旅游区(点)较少;“购、娱”缺乏地域性,丰富的原材料和文化项目有待于加工和深度开发。旅游纪念品缺乏,品种单一,尚未形成标志性的旅游纪念品,没有形成规模。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升华,缺少有代表性的、高水平的娱乐精品和固定的旅游表演场馆。
  
  3 大力发展黑龙江省旅游的基本思路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旅游工作大局,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规模和素质,壮大旅游支柱产业,实现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资源合理保护和永续利用的关系,实现全省旅游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国际化进程,加强区域联合,发展大旅游,培育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全面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实施精品战略,重点开发建设具有国际性、地域性和市场竞争力的旅游精品,不断提高产业素质,把我省逐步建设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知名的冰雪旅游与避暑旅游度假胜地。
  
  4 大力发展黑龙江省旅游的对策建议   
  4.1 健全旅游市场运行机制,完善旅游管理体系。
  4.1.1 推进旅游法制和标准化建设,完善我省旅游法规、规章和标准体系。大力组织实施《黑龙江省旅游条例》,进一步修订地方旅游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认真宣贯《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员管理条例》、《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管理办法》。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要素的统一规范和质量标准。
  4.1.2 进一步完善旅游行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旅游部门行业管理的职能作用。以《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规范旅游行政执法行为。逐步建立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制。积极推动边境旅游通行证的使用,加强对资源开发的保护和管理,增强对旅游企业和旅游消费者的服务功能,提高对旅游质量的监管能力,加强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信息化建设,建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机制和旅游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完善旅游紧急救援和旅游保险体系。进一步探索分层级的旅游管理体制,强化城市的市场监管和为旅游者直接服务的功能。完善旅游行业管理手段和功能,促进旅游中介组织发展,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和行业自律能力。
  4.1.3 全面提升旅游市场规范水平。把诚信旅游建设与旅游市场秩序整顿紧密结合,标本兼治,实现我省旅游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重塑旅游产业形象。
  
  4.2 实施人才兴旅工程,完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
  4.2.1 优化旅游行业人才结构。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制定旅游人才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加快高、中级旅游管理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使用、流动和激励机制,注重人才信息库的市场开发信息化建设。组织实施全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计划,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旅游教育培训格局。促进全省旅游普通教育教学、科研和实践全面发展,搞好旅游从业人员上岗和在岗培训,建立完善旅游人才选拔、培养和竞争机制,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4.2.2 扶植发展一批旅游科研创新基地。发展旅游科研,推进旅游创新,是迎接全球旅游业高技术化发展挑战和实现我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充分发挥全省旅游院校(系)的教学和科研优势,加强旅游理论应用研究和旅游学科、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扶植起以省内大学和科研机构为骨干旅游科研基地,加强对旅游教学、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和理论创新。
  
  4.3 推动旅游业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实施“科技兴旅”战略。加大旅游科技投入力度,重点推广一批成熟先进技术,重点开发一些高科技含量的国家级旅游精品,重点建设一批旅游科技示范点,使知识、智力、管理等无形资产在旅游投入中起决定性作用,在规模、质量与效益方面迈上新台阶。加快编制全省范围的旅游景点信息网络,建立旅游精品建设项目备选库和投资商信息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旅游市场促销、咨询服务、项目开发、企业管理、产品营销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旅游装备研发和生产。不断提高科技含量。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把发展旅游业、加强环境保护与增长方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在推进全面、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的同时。努力实现旅游资源的保护、增值和可持续利用。设立旅游资源保护专项基金,用于稀缺旅游资源的研究和保护。
  
  4.4 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搞好旅游“吃、住、行、游、购、娱”诸要素的综合开发,加强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深度和集约经营,延长旅游产品链、服务链和经济链。着力打造精品,以品质提升形象。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建设方面。要走“高品位规划、高档次建设、高水平管理”和“精品出绝品,精品促普品”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充分利用我省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综合运用知识、科技、文化和资金,高起点、高品位、高水平地开发和组合产品,做好做足“奇、特、新”的精品文章,在全省创造若干个内容丰富、特色独具、质量上乘、竞争力强的旅游精品,推动我省旅游业从较低层次的粗放型经营向高层次的品牌优势竞争转变。全面提升旅游产品等级和配套服务水平。改变一些地方存在的“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景点”的旅游开发现状,在挖掘文化内涵、提高产品质级、完善配套服务上下功夫,提高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本着“巩固、发展、提升、创新”的原则,加强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从而实现我省旅游业从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使我省旅游业真正成为黑龙江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和生态产业。
  
  4.5 更新宣传方式和促销策略,进一步提高境外宣传促销水平。让世界了解黑龙江,让黑龙江走向世界。以市场为目标,以产品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以共同利益为纽带,实行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普遍宣传和重点宣传相结合,政府形象宣传和企业产品营销相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综合运用媒体宣传和举办节庆、盛事活动相结合,坚持政府宏观宣传和企业微观经营相结合,形成叠加宣传效应和跟踪促销攻势。建立健全旅游、外经贸、外宣、文化、新闻等多部门组成的宣传促销体系和机制。建立奖惩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国内市场的积极性。
  
  4.6 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重点解决旅游公路建设和支线机场建设等制约我省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高旅游景区的交通可进入性。建设便利、快捷、舒适、安全的旅游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加快通往景区(点)的道路和景区内的道路建设,提高旅游营运车辆的数量档次和服务水平,在中心城市市区开设绿色环保旅游公交线路,增加旅游观光巴士,提高旅游客车服务水平。在机场、火车站设立一日游站点,设置高效的导向系统,为游客提供交通和旅游景区的信息。
其他文献
高血压病是常见病,以动脉血压增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可引起血管、脑、心、肾等器官历病变。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一是采用治标的方法,控制阴虚阳亢症状的进一步发展;二是采用治本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营销工作中最关键的是做好电力系统的监测工作,保证线路安全平稳运行,提高供电效率。基于此,本文以远程用电检查技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
《古兰经》说:“世人呀!你们当崇拜你们的养主——造化你们及众前人的主。”(2:21)伊斯兰教复兴之前,阿拉伯半岛内忧外患,人们濒于苦海挣扎的时候,伊斯兰教应运而生。穆罕默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探究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的有效的科学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
阳春时节,西子湖畔,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高僧大德、著名学者及各界知名人士云集浙江杭州,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于2006年4月13日在此间拉开帷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
“功不唐捐”句源于佛教《法华经》,意思是说:世界上没有一点功德是白做的,没有一点努力是白费的;一个人的努力,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它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也契合西方谚语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50岁男性组织学有BPH者近50%,80岁可达90。而老年腹股沟疝多由于前列腺增生.长期排尿困难致腹内压增高,加之腹壁肌萎缩,腹壁强度降低,使
为了准确控制甲基丙烯酸甲酯浓度,减少其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本试验采用人工嗅辨法,电子鼻技术对甲基丙烯酸甲酯气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甲酯水溶液在30℃时达到
铂族元素(PGE)矿化主要与镁铁-超镁铁杂岩有关,成矿类型主要为岩浆型矿床,这类PGE矿床的形成主要依赖两个条件:一是岩浆中富含PGE;二是具备PGE从岩浆中分离和富集的机制,主要是
目的探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应用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