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青年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从而找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40例符合青年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中老年患者5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青年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是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年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大多发病突然,有较明显诱因,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积极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开始,青年人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及减轻精神紧张,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从而减少心梗的发生。
【关键词】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早发冠心病;特点;预防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果发病年龄较轻(男性小于55岁,女性小于65岁),称为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临床危重类型,是内科急危重症之一,致死、致残率高,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在中青年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下称青年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本文对临床收集的40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 旨在探讨早发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从而找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内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男性34例,女性6例,年龄25-40岁,平均34.2岁。与同期住院的中老年AMI患者50例进行对照分析,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50-88岁,平均67.3岁。所有患者依据WHO制定的AMI诊断标准确诊为AMI。患者均有完整的病历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1.2 治疗方法 调查每位AMI患者发病当时诱因,如过度劳累、暴饮暴食、大量吸烟、精神紧张;危险因素: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冠心病阳性家族史;发病时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患者入院后空腹12小时以上取静脉血,采用美国Backma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青年组男性居多,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中老年组男女比例接近,两组性别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AMI组吸烟比例、有血脂代谢紊乱史及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晚发AMI组,而高血压病比例、糖尿病比例低于老年冠心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早发冠心病组与老年冠心病组危险因素及诱因的比较[例数(%)]
3 讨论
3.1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主要有大量吸烟,大量喝酒;体力透支如过度劳累、暴饮暴食、精神紧张、长期缺乏休息等。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本组患者85%表现为典型心绞痛或待续剧烈的胸骨后疼痛,且常常首次发病即为急性心肌梗死,没有心绞痛病史和先兆症状。而据相关报道老年AMI发病时无胸痛者60%。
3.2 预防措施探讨 根据本组青年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特点,笔者认为对于青年AMI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健康教育,青年人对吸烟、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缺乏运动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不在意,满不在乎。没有意识到年轻且自以为“一向体健”的青年人也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必须加强对早发冠心病的健康教育,有条件的应定期健康体检,以及早发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及早治疗。作为临床工作者除应对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进行积极健康宣传外,应掌握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对年轻男性长期吸烟等危险因素患者,出现急性的胸闷、胸痛或严重心律失常者,应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尽快完善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等以免漏诊或误诊。
青年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大多发病突然,有较明显诱因,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积极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开始,青年人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及减轻精神紧张,合理膳食,应提倡低盐、低热量、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从而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梁文生;姜德谦;刘启明;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方式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年02期
[2]刘永铭,彭晓,严祥,邵惠萍,辛鹏程;男性吸烟者细胞黏附分子和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观察[J];中国循环杂志;2002年01期
[3]王薇,赵冬,刘静,吴桂贤,曾哲淳,刘军,秦兰萍,孙佳艺,吴兆苏;中国35~64岁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发病危险预测模型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年12期
[4]罗仁;茶春喜;姚建平;杜晓强 2008例男女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09年第04期
[5]陈君;郭志刚;胡威;修建成;周忠江 男性早发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年第11期
【关键词】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早发冠心病;特点;预防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果发病年龄较轻(男性小于55岁,女性小于65岁),称为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临床危重类型,是内科急危重症之一,致死、致残率高,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在中青年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下称青年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本文对临床收集的40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 旨在探讨早发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从而找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内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男性34例,女性6例,年龄25-40岁,平均34.2岁。与同期住院的中老年AMI患者50例进行对照分析,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50-88岁,平均67.3岁。所有患者依据WHO制定的AMI诊断标准确诊为AMI。患者均有完整的病历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1.2 治疗方法 调查每位AMI患者发病当时诱因,如过度劳累、暴饮暴食、大量吸烟、精神紧张;危险因素: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冠心病阳性家族史;发病时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患者入院后空腹12小时以上取静脉血,采用美国Backma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青年组男性居多,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中老年组男女比例接近,两组性别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AMI组吸烟比例、有血脂代谢紊乱史及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晚发AMI组,而高血压病比例、糖尿病比例低于老年冠心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早发冠心病组与老年冠心病组危险因素及诱因的比较[例数(%)]
3 讨论
3.1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主要有大量吸烟,大量喝酒;体力透支如过度劳累、暴饮暴食、精神紧张、长期缺乏休息等。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本组患者85%表现为典型心绞痛或待续剧烈的胸骨后疼痛,且常常首次发病即为急性心肌梗死,没有心绞痛病史和先兆症状。而据相关报道老年AMI发病时无胸痛者60%。
3.2 预防措施探讨 根据本组青年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特点,笔者认为对于青年AMI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健康教育,青年人对吸烟、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缺乏运动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不在意,满不在乎。没有意识到年轻且自以为“一向体健”的青年人也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必须加强对早发冠心病的健康教育,有条件的应定期健康体检,以及早发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及早治疗。作为临床工作者除应对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进行积极健康宣传外,应掌握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对年轻男性长期吸烟等危险因素患者,出现急性的胸闷、胸痛或严重心律失常者,应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尽快完善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等以免漏诊或误诊。
青年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大多发病突然,有较明显诱因,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积极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开始,青年人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及减轻精神紧张,合理膳食,应提倡低盐、低热量、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从而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梁文生;姜德谦;刘启明;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方式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年02期
[2]刘永铭,彭晓,严祥,邵惠萍,辛鹏程;男性吸烟者细胞黏附分子和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观察[J];中国循环杂志;2002年01期
[3]王薇,赵冬,刘静,吴桂贤,曾哲淳,刘军,秦兰萍,孙佳艺,吴兆苏;中国35~64岁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发病危险预测模型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年12期
[4]罗仁;茶春喜;姚建平;杜晓强 2008例男女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09年第04期
[5]陈君;郭志刚;胡威;修建成;周忠江 男性早发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