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的认知过程中,除了有指向客体的认知外,还有一个以自身认知为对象的认知过程,这就是元认知.它是人认知的高级阶段,在整个认知中处于观调控的重要地位.元认知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认知能力的高低,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就是提高他们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自我意识,从而能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及时调整和改进学习过程,这对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是非常关键的.
一、元认知概述
元认知是指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其核心是在认知活动中对自己过程的自我监控和调节.一个元认知能力强的人,在认知活动中会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能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特点和当前问题情境,恰当地选择思维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通常元认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和调节.
二、数学学习中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其数学学习的元认知方面的发展水平都比较高,即他们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和特点有较清醒的认识,有较多关于数学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善于灵活应用各种策略监控自己的数学学习.所以,在具备一定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数学学习中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增强数学能力的关键.
1.保证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活动,学会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反思和有效地自我调节,是思维成熟的标志
数学学习活动是问题的发现,方法和结论的获得,语言的表述以及对上述活动过程的反思,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语言表述的优化和问题的推广等所组成的一个整体.但当前的教学活动中,重视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却忽视用用准确、合理的语言进行表述的训练,更没有意识到应指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反思.为了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可以这样做?”“为什么应该这样做?”“新概念为什么要引入?”“定理是如何想出来的,有什么用?”等等.在设计数学教学情境,安排教学的过程中,努力体现数学学习的创造过程,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像数学家那样自己去猜想,发现真理,在讨论中调动他们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重新发现数学命题内容的真实,然后从逻辑上整理成系统,这样可使学生真正理解学习材料,提高他们的元认知能力.
2.应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有机会经历数学活动的真实过程
由于教材主要是按照数学理论的逻辑体系来编写的,根据教材顺序的学习往往是“反思维过程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大多表现为听老师讲逻辑推理过程,然后再模仿他们学到的是一些确定的、形式化的、僵化的东西,活动过程中很少有自我意思,思考过程形式化,在这样的活动中,自我监控是难以发生作用的.教师应以教材为线索,为学生提供概念,定理的实际背景,设计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是他们有机会自己决定学习的目的,制定学习方案,独立收集资料,独立发现有效信息,选择解题方案,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能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使他们领悟数学概念,定理的基本思想,掌握定理证明过程的来龙去脉,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从而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3.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学生掌握的知识只有做到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和策略化才能被灵活运用.而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数学观念的形成是使数学知识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和策略化的关键.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定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方式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但其本身不具备能动性.数学观念才是认知结构中的监控系统,它起着定向、控制和调节的宏观作用,并通过数学的思想方法来提供思维策略和具体手段.所以教师应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在设置教学情境时,应注意问题情境的开放性、变化性,使学生得到选择、决策、排除困难等的训练,并把知识的练习和应用结合起来,及时地反思和总结,逐渐培养对知识应用的自我监控意识,使知识的提取和应用处于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提高知识应用层次和效率.
4.以培养检验意识和技能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
研究表明,检验是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核心.但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大多只会做“结构良好”的题目,已得到问题的答案为最后目的,不会自己提出问题,反思解题过程,不懂对问题进行推衍.数学理论需要深入的分析论证,反复的思考才能得到理解.这种理解要靠学生自己的领悟,而领悟又要靠对思维过程的不断反思才能得到.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得到结论后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检验和自我评价,探讨成败的原因使其对数学的认识上升到理性水平.
一、元认知概述
元认知是指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其核心是在认知活动中对自己过程的自我监控和调节.一个元认知能力强的人,在认知活动中会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能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特点和当前问题情境,恰当地选择思维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通常元认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和调节.
二、数学学习中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其数学学习的元认知方面的发展水平都比较高,即他们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和特点有较清醒的认识,有较多关于数学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善于灵活应用各种策略监控自己的数学学习.所以,在具备一定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数学学习中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增强数学能力的关键.
1.保证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活动,学会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反思和有效地自我调节,是思维成熟的标志
数学学习活动是问题的发现,方法和结论的获得,语言的表述以及对上述活动过程的反思,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语言表述的优化和问题的推广等所组成的一个整体.但当前的教学活动中,重视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却忽视用用准确、合理的语言进行表述的训练,更没有意识到应指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反思.为了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可以这样做?”“为什么应该这样做?”“新概念为什么要引入?”“定理是如何想出来的,有什么用?”等等.在设计数学教学情境,安排教学的过程中,努力体现数学学习的创造过程,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像数学家那样自己去猜想,发现真理,在讨论中调动他们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重新发现数学命题内容的真实,然后从逻辑上整理成系统,这样可使学生真正理解学习材料,提高他们的元认知能力.
2.应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有机会经历数学活动的真实过程
由于教材主要是按照数学理论的逻辑体系来编写的,根据教材顺序的学习往往是“反思维过程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大多表现为听老师讲逻辑推理过程,然后再模仿他们学到的是一些确定的、形式化的、僵化的东西,活动过程中很少有自我意思,思考过程形式化,在这样的活动中,自我监控是难以发生作用的.教师应以教材为线索,为学生提供概念,定理的实际背景,设计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是他们有机会自己决定学习的目的,制定学习方案,独立收集资料,独立发现有效信息,选择解题方案,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能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使他们领悟数学概念,定理的基本思想,掌握定理证明过程的来龙去脉,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从而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3.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学生掌握的知识只有做到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和策略化才能被灵活运用.而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数学观念的形成是使数学知识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和策略化的关键.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定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方式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但其本身不具备能动性.数学观念才是认知结构中的监控系统,它起着定向、控制和调节的宏观作用,并通过数学的思想方法来提供思维策略和具体手段.所以教师应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在设置教学情境时,应注意问题情境的开放性、变化性,使学生得到选择、决策、排除困难等的训练,并把知识的练习和应用结合起来,及时地反思和总结,逐渐培养对知识应用的自我监控意识,使知识的提取和应用处于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提高知识应用层次和效率.
4.以培养检验意识和技能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
研究表明,检验是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核心.但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大多只会做“结构良好”的题目,已得到问题的答案为最后目的,不会自己提出问题,反思解题过程,不懂对问题进行推衍.数学理论需要深入的分析论证,反复的思考才能得到理解.这种理解要靠学生自己的领悟,而领悟又要靠对思维过程的不断反思才能得到.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得到结论后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检验和自我评价,探讨成败的原因使其对数学的认识上升到理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