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来源 :教学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s_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新课改对所有老师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才能达到课堂的高效性也是所有老师面对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本文从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实施办法出发,针对各个办法进行了相关论证,通过实例向我们解读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努力学习,更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而老师作为一位引路人,如何扮演好这样一个角色,如何才能真正的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应当考虑的,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一谈构建高效课堂的办法。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下能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还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的每一句赞扬的话语、每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以为营造这样轻松的学习环境而提供帮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赞扬中会慢慢消除对学习的厌恶,同时还能让学生对自我认可、大胆发言、摆脱自卑,从而为学习提供帮助,因此我们首先要为学习营造这样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另外,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将学生当成一位平等的朋友,真正构建一个平等、民主的课堂,还学生以自由,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授“分数应用题”这一课堂的过程中,我出示了一道习题:“书店预定了一批书,书籍总数不超过100本,其中有关语文的书是数学书的5/6,问书店最多定了多少本语文书,语文书和数学书各是多少本?”当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时,立刻就有学生向我反映:“老师,题目中没有告诉我们书的总数,是不是题目错了?”我笑了笑,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问道:“书籍的本数有什么特点?”他回答道:“应该是一个整数。”“对啊,那这样语文书占总数的多少,有什么特点呢?”学生立刻明白过来,不用多久,他们很快就发现:6+5=11,书籍总数应该是11的倍数,因此最多应该是99本,而语文书是占5/11,所以语文书是45本,而数学书是54本。
  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
  创新是学生对于知识活用的一个掌握过程,同时也预示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研究题目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还要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例如:在讲授“按比例分配”这一知识点时碰到一道习题:“学校决定进行植树活动,由三年级和四年级完成这一任务,准备了200棵树苗,其中三年级有44人,四年级有56人,那么要如何分配呢?”这时有学生说,四年级人多,应该多给他们一点,我立刻接上话:“是啊,人多的当然多种点,人少就少种点,不过我们怎么样才能算是合情合理呢?今天我们学习的按比例分配就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学生立刻兴致勃勃地研究起这节内容。
  三、精心设计每一个习题
  老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几点:首先不要安排好问题回答的套路,要讲求发散思维,其次不要将问题设计成一问一答的形式。这些对于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都无法起到激励的作用。我们在设计数学习题时,要多从实际生活出发,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然后再找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数学问题,由学生自己回答,并教导他们回家后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使他们的知识更加富有现实意义。例如,在教学圆的这一节内容时,我首先将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并给每一个小组准备了钉子、绳子、笔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个圆。这些工具看似和画圆没什么联系,但是稍微聪明点的孩子立刻就想出了办法,不过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所以必需小组内成员通力合作。正是这样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更使他们对圆的特点有了一点了解。这样在讲授这节内容时,既保证了课堂的活力,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四、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合理地掌握学习方法可以迅速地帮助其提高学习成绩。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懂得如何思考并善于发现,这样才是真正的学习。所有教者应该首先更新自己的观念,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并鼓励他们自主研究,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一套,真正的去研究、发现、运用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的关键并不是对知识本身的一种传授,更重要的是对方法的传授,学生只有牢固地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学习之路,并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努力进步。同时老师还要告诉学生们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鼓励他们在生活遇到问题时,要勇于探索解决,帮助自己的父母去解答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所以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就应当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统计”问题时,我就让学生对学校现有树木总数、各种树木的名称及棵数进行统计,并列表记录下来,以达到对本节内容的熟练掌握。
  实际教学告诉我们,只有构建高效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懂得学习的乐趣,学生才会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的学习铺平道路。而构建高效课堂本身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如何才能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必须不断研究的内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一切以学生为本,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总结、探索、创新、完善,真正地保证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他文献
由于运用传授式的灌输法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变得刻板、生硬,课堂像一潭死水,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说背记,很少参与课堂活动,因而造成了教学的低效和学生的低能。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了“自主学习”的理念,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在处理课堂教学的“动”、“静”元素时,教师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主观参与。“合作、探究”是对“动”的理论概括,“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是对“动”的具体阐述。“动”在形式上表现为生生之间、师生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发展应用意识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重点。应用题正是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来加以应用的过程,所以应用题教学的核心意义也正是发展应用意识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没有单独设立“应用题”章节,而是将应用题教学和运算意义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建立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过程中理解和解答应用题。应用题的内容涉及到“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每
期刊
[摘要] 一、注重引导,激发兴趣; 二、精讲多练,提高效率; 三、结合实验,增加趣味;四、课后复习,加深理解  [关键词]引导;兴趣;效率;趣味;理解  初中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也是九年级新增设的课程。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要想让学生爱上化学,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作业”两字,从广义上来说,是学生在学校或家中所做的各种课程,是学生进行学习、巩固知识和熟练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思品作业比较死板、乏味,多是说教,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造成教学效率低下,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和智育双重功能,通过近几年的尝试、探索、创新出新课改下思品作业形式,现总结如下。  一、口头叙述型作业  新课程的教学要求,重
期刊
杜甫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认为,学生的性格养成是从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来的,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运用正确的心理教育方式,不仅能提高教学成绩,让学生对你教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对学生一生的心理健康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让学生变得自信、变得阳光。  小学语文教学丰富多彩,百家争鸣,这也为心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教育
期刊
在小学班主任这方百花争妍的教育领地,我辛勤耕耘、播种,付出了不少艰辛和汗水,也收获了丰盈的果实。现将本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体会表述如下:  一、成立班委会,培养班干部  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班干部的配合,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最直接而全面管理的作用,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任务。  在每学期开校初,我都要组织学生选举班干部,班干部的
期刊
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我从中领会了许多知识,让我获得了许多感悟。我发现从学习中,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人格得到了完善;理念实现了飞跃。  新授课中,注意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习惯;练习课中,重点培养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做题,有效提高自己的卷面成绩;而在复习课中,也是从方法入手,教给学生如何有效复习,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感觉自己做的还算不错。  课堂要幽默风趣,令学生保持轻松活泼的心情。这一点,比较符合自己的
期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句名言。是的,教师就是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疑惑的人,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教师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解答疑惑那么简单了。新世纪对学生的要求是全面发展。教师也应与时俱进,进行全方位的角色转换。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所以以往的教学方法已很难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了,那么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们必须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老师传授知识和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保持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和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使用不当,让课堂提问没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谈了如何发挥课堂提问的实效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发挥;实效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既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老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凭借有准备、有目的的提问来体现。这种
期刊
当前,广大的小学生受到环境和现代网络的影响,说话和做事趋于网络化,似懂非懂,让人一头雾水,要让学生打好传统文化基础,还得要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避免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知道,学生遣词达意能力的形成是需要一个特定的过程:储存——理解——成句——提高。那么如何完成这一过程呢?笔者经过八年的学习与探索,总结了一些做法如下:  一、丰富和增加词语的存积量  没有词语的储存,就没有丰富多彩的句子。储存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