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董永这个名字几乎家喻户晓,特别是他对父亲的“孝”,两千多年来广泛流传(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不管是统治者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把他当作榜样,并以次来教育子女。“董永侍(有的资料写做‘事’)父”的故事是二十四孝之一,很多文学作品就是基于这个故事改编的,对后世有很深的影响深远,本文来浅谈江汉棺上的《董永侍父图》。
关键词:浅说;合江汉棺;董永侍父图
最近几十年,随着考古发现越来越多,出土了很多汉代有关董永侍父情景。下图便是合江县出土的汉棺上的董永侍父图。除此之外,山东嘉祥武梁祠石室东汉晚期的画像中和四川乐山柿子湾1号东汉崖墓中都有董永侍父图。
董永,传说为汉代千乘(今山东高清,一说为博兴)人。在《孝子图》、《法苑珠林》、《太平御览》、《搜神记》等这些著作中都有关于他的记载。其中,传说最早载于当数西汉刘向的《孝子图》,其中这样写道:“有董永者,千乘人也。小失其母,独养老父,家贫困苦,至农日,与辘车推父于田头树荫下,与人客作,供养不阙。”而记载这个故事最完善的则是在干宝的《搜神记》中,经过他的整理,故事分为“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这几个部分,突出行孝的主题。尽管在不同的典籍之中和民间,在记载之后(董父死后)的故事有很多版本,但董永侍父这一环节上,每个故事中都是一样的。从中看出,故事被加工后,把董永更加完美化、神化了,反映了人们对尊老思想的追求和希望好人好报的良好初衷。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孝的朝代,以“孝治天下”著称,孝道开始政治化。汉初,刘邦把秦迅速灭亡的原因归结于秦始皇不封子弟,在农民起义面前使秦无“藩”来护卫中央。于是,他分封了很多同姓王,同时大力提倡孝道,目的是为了“封建亲戚,以藩屏汉”,用“孝”来维护统治。因为“孝”在血缘纽带中凝聚力是最强的,地方藩国国王和皇帝是同一祖先,藩国服从中央,向中央朝廷“尽孝”是理所当然。到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孝得到更大推崇,作出了“以孝治天下” 的决策,取官有“孝悌”之科、“举孝廉”之制。”在汉代“七经”中,《孝经》是其中之一。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当时的社会下便出现了很多“孝” 的典范。历史上的二十四孝,汉代就有九个,董永侍父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四川自古民风忠厚,一直对“孝”比较推崇。《华阳国志》这样记载:“其民质直好义,土风敦厚,有先民之流。故其诗曰:‘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养母。’” 在这种传统和氛围下,四川也有自己“孝”的典型。尽管合江地处当时的西南边陲。但是,位置比较重要,公元前135左右大将唐蒙打通了夜郎古国直至西南各民族聚居腹地、以及岭南的的通路就是从合江出发的。之后,汉政府又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在合江地区置设县,称为符县,隶属于犍为郡(今宜宾)。从今天合江的汉棺出土的分布看,主要在长江、赤水河、习水河流域的许多乡镇,反映合江在汉代已经开发较好,和中原联系比较密切,深受“生养孝,死后葬”的中原文化影响,很多官吏地主等等很多人死后都使用了石棺,并竭力营建崖墓,我们今天看到的汉棺以及上面的《董永侍父图》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合江的汉棺很多是出自夫妻合墓群,用合江当地的青白石凿成,与古代木棺样式相同。汉棺重约1吨至1.5吨,前后左右及部分棺盖上,均刻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雕凿精湛的画像。但《董永侍父图》所在的汉棺出土少有的单墓中,该棺另一侧的图案是《宅第图》,两头图案分别为《双阙图》和《伏羲·女娲图》。据博物馆人员介绍,该棺的主人可能是那时的一个县令江斯,他本身也是一个孝子,图案正是他的一生写照和理想的反映。
由于各个地区有自己的特有的文化,所以各地关于董永侍父图的石刻又有所区别。关于山东省嘉祥县武翟山的武氏墓群石刻中的董永鹿车载父,田间劳作情景是这样描绘的:树下有一鹿车(独轮小车),树枝上挂了一个小罐,大概是田间劳作盛水之用,一个老人坐在车上,左手拿着鸠杖,右手前伸,仿佛是在指点董永劳作。老人的上方刻“永父”二字。图的左边为董永,右手拿农具,回头望着他的父亲,身旁刻“董永千千乘人也”六字。董永左边有一兽,体态粗壮,大耳如扇,长鼻高昂,是一头象;董永右上方横着有一个图案,有翅膀,有花纹,作飞舞状,应该是鸟。
和武氏墓群石刻中相比,合江汉棺上的《董永侍父图》左边的部分内容和它大体是相同的,只是上中少了介绍人物的几个字和动物,右边便不同了,右边部分武氏墓群石刻上没有,不仅如此,乐山等很多地区的董永侍父图和上图相比,都少了这部分,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认为这是由两幅图构成的,左边一幅为《董永侍父图》,而右边一幅为《车马出行图》,持这种说法的人较多(博物馆在命名时就是采用这种说法,把上图命名为《董永侍父图·车马出行图》)。因为几乎所有的《董永侍父图》都和左半部分差不多,右边这部分则没有,据此推断这是两幅图。但也有人持另外的看法,认为只是一幅图。因为从右边人和马的形态来看,明显是遇到意外而受惊的情景:马的一条前腿抬起,人的腿向前蹬地,拼命纂住马。反映出赶马车的人发现董永父子后,拉住马车,让马车停下来,以免撞到他们。面对危险局面,董永不是只顾自己,而是先看父亲情况如何,更突出了他的“孝”。一方面,如果是两幅图,就该像其他的一侧有两幅图的那样,两图之间有明显界线,而这里没有;另一方面,如果这是两幅图,右边的《车马出行图》没有必要画成受惊而停下来的样子。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比较赞同后一种观点。
当然,说到汉代“孝”,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王杖,所谓王杖,因上端安有木雕的鸠鸟,也叫“鸠杖”,是汉代皇帝为了表示尊老而赐给的七十岁以上老人的,持有此杖的老人,享受相当于“六百石”官员(一般为卫工令、郡丞、小县县令)的待遇。如果有人殴辱持杖者就是犯了大逆不道罪,就要被处以死刑。
于是,这里便出现了一个疑问:石刻上董父的手中拿的到底是不是王杖。如果有,就有点讲不通,有王杖的老人应该待遇还不错,尽管当时流行厚葬,董永也不至于穷到要卖身来葬父的地步。在孙家州的《中国古代思想史—秦汉卷》154页图52上的董永事父图中,董父手中就没有(上图)。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各地在流传中,为了突出“孝”,突出尊老,而加上去的。
关键词:浅说;合江汉棺;董永侍父图
最近几十年,随着考古发现越来越多,出土了很多汉代有关董永侍父情景。下图便是合江县出土的汉棺上的董永侍父图。除此之外,山东嘉祥武梁祠石室东汉晚期的画像中和四川乐山柿子湾1号东汉崖墓中都有董永侍父图。
董永,传说为汉代千乘(今山东高清,一说为博兴)人。在《孝子图》、《法苑珠林》、《太平御览》、《搜神记》等这些著作中都有关于他的记载。其中,传说最早载于当数西汉刘向的《孝子图》,其中这样写道:“有董永者,千乘人也。小失其母,独养老父,家贫困苦,至农日,与辘车推父于田头树荫下,与人客作,供养不阙。”而记载这个故事最完善的则是在干宝的《搜神记》中,经过他的整理,故事分为“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这几个部分,突出行孝的主题。尽管在不同的典籍之中和民间,在记载之后(董父死后)的故事有很多版本,但董永侍父这一环节上,每个故事中都是一样的。从中看出,故事被加工后,把董永更加完美化、神化了,反映了人们对尊老思想的追求和希望好人好报的良好初衷。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孝的朝代,以“孝治天下”著称,孝道开始政治化。汉初,刘邦把秦迅速灭亡的原因归结于秦始皇不封子弟,在农民起义面前使秦无“藩”来护卫中央。于是,他分封了很多同姓王,同时大力提倡孝道,目的是为了“封建亲戚,以藩屏汉”,用“孝”来维护统治。因为“孝”在血缘纽带中凝聚力是最强的,地方藩国国王和皇帝是同一祖先,藩国服从中央,向中央朝廷“尽孝”是理所当然。到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孝得到更大推崇,作出了“以孝治天下” 的决策,取官有“孝悌”之科、“举孝廉”之制。”在汉代“七经”中,《孝经》是其中之一。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当时的社会下便出现了很多“孝” 的典范。历史上的二十四孝,汉代就有九个,董永侍父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四川自古民风忠厚,一直对“孝”比较推崇。《华阳国志》这样记载:“其民质直好义,土风敦厚,有先民之流。故其诗曰:‘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养母。’” 在这种传统和氛围下,四川也有自己“孝”的典型。尽管合江地处当时的西南边陲。但是,位置比较重要,公元前135左右大将唐蒙打通了夜郎古国直至西南各民族聚居腹地、以及岭南的的通路就是从合江出发的。之后,汉政府又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在合江地区置设县,称为符县,隶属于犍为郡(今宜宾)。从今天合江的汉棺出土的分布看,主要在长江、赤水河、习水河流域的许多乡镇,反映合江在汉代已经开发较好,和中原联系比较密切,深受“生养孝,死后葬”的中原文化影响,很多官吏地主等等很多人死后都使用了石棺,并竭力营建崖墓,我们今天看到的汉棺以及上面的《董永侍父图》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合江的汉棺很多是出自夫妻合墓群,用合江当地的青白石凿成,与古代木棺样式相同。汉棺重约1吨至1.5吨,前后左右及部分棺盖上,均刻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雕凿精湛的画像。但《董永侍父图》所在的汉棺出土少有的单墓中,该棺另一侧的图案是《宅第图》,两头图案分别为《双阙图》和《伏羲·女娲图》。据博物馆人员介绍,该棺的主人可能是那时的一个县令江斯,他本身也是一个孝子,图案正是他的一生写照和理想的反映。
由于各个地区有自己的特有的文化,所以各地关于董永侍父图的石刻又有所区别。关于山东省嘉祥县武翟山的武氏墓群石刻中的董永鹿车载父,田间劳作情景是这样描绘的:树下有一鹿车(独轮小车),树枝上挂了一个小罐,大概是田间劳作盛水之用,一个老人坐在车上,左手拿着鸠杖,右手前伸,仿佛是在指点董永劳作。老人的上方刻“永父”二字。图的左边为董永,右手拿农具,回头望着他的父亲,身旁刻“董永千千乘人也”六字。董永左边有一兽,体态粗壮,大耳如扇,长鼻高昂,是一头象;董永右上方横着有一个图案,有翅膀,有花纹,作飞舞状,应该是鸟。
和武氏墓群石刻中相比,合江汉棺上的《董永侍父图》左边的部分内容和它大体是相同的,只是上中少了介绍人物的几个字和动物,右边便不同了,右边部分武氏墓群石刻上没有,不仅如此,乐山等很多地区的董永侍父图和上图相比,都少了这部分,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认为这是由两幅图构成的,左边一幅为《董永侍父图》,而右边一幅为《车马出行图》,持这种说法的人较多(博物馆在命名时就是采用这种说法,把上图命名为《董永侍父图·车马出行图》)。因为几乎所有的《董永侍父图》都和左半部分差不多,右边这部分则没有,据此推断这是两幅图。但也有人持另外的看法,认为只是一幅图。因为从右边人和马的形态来看,明显是遇到意外而受惊的情景:马的一条前腿抬起,人的腿向前蹬地,拼命纂住马。反映出赶马车的人发现董永父子后,拉住马车,让马车停下来,以免撞到他们。面对危险局面,董永不是只顾自己,而是先看父亲情况如何,更突出了他的“孝”。一方面,如果是两幅图,就该像其他的一侧有两幅图的那样,两图之间有明显界线,而这里没有;另一方面,如果这是两幅图,右边的《车马出行图》没有必要画成受惊而停下来的样子。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比较赞同后一种观点。
当然,说到汉代“孝”,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王杖,所谓王杖,因上端安有木雕的鸠鸟,也叫“鸠杖”,是汉代皇帝为了表示尊老而赐给的七十岁以上老人的,持有此杖的老人,享受相当于“六百石”官员(一般为卫工令、郡丞、小县县令)的待遇。如果有人殴辱持杖者就是犯了大逆不道罪,就要被处以死刑。
于是,这里便出现了一个疑问:石刻上董父的手中拿的到底是不是王杖。如果有,就有点讲不通,有王杖的老人应该待遇还不错,尽管当时流行厚葬,董永也不至于穷到要卖身来葬父的地步。在孙家州的《中国古代思想史—秦汉卷》154页图52上的董永事父图中,董父手中就没有(上图)。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各地在流传中,为了突出“孝”,突出尊老,而加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