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绘画作品的笔墨语言表现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w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画家在创造作品时所用的绘画语言总是有明显的个体特性的。八大山人笔下的山石、树木、房屋、扁舟、花鸟、鸟兽等,不管是在章法上,还是造型取势上,都为表现“意象”服务,山水多有荒寒萧索之气,花鸟则虚疏淡泊,冷逸逼人,形成简约、飘逸、冷峻的风格。风格的选择是八大山人精神和心理需求的必然结果,是其凄凉身世、冷落情怀的表现。
  【关键词】:八大山人;意象;独特;个体
  八大山人(1626—1705),名朱耷,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又用过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号,后又入青云谱为道。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世人对八大山人的身世、作品风格等论述颇多,然而他绘画作品所采用的语言也颇具特点。笔者认为,八大山人绘画作品的语言特征,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一、八大山人绘画作品的意象性
  所谓“意象”,简言之,是“意念,”与“物象”的融合。意或意念。指的是具体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创作主体的思想、观念、情感、趣味等;象或物象,指的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为表达“意念”而选择的载体,选择的相应的自然物象。二者有機融合形成“有意义的形象”和“有形象的意义”的统一。“意象”,它的最终目的和任务,是为了能有助于创作主体尽情的表达和传导其独有的思想情感意蕴,即达到“立象以尽意”。八大山人特殊的身世和遭遇决定了他绘画语言隐晦深邃的意象性。
  八大山人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然而在经历明清的朝代变更,带着亡国丧家之痛,为躲避政治迫害,便皈依佛门。因此反清复明的思想,对大明故国的怀念,对亲人的缅怀,都成了他绘画作品中有意表达的“意”。而现实环境却使他不得不潜藏自己的忧愤,他采用隐晦的也同样是深邃的绘画语言来表达内心巨大的悲愤情感和躁动情绪。他本人一直在压抑,继而陷入癫狂。他的作品,花鸟画不求形似,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意象表现”:“白眼向上”、斜睨世界的鸡、流露出画家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凝定着画家心灵深处的悲愤;一尾孤鱼,无水无草,空旷无边,孤独者的形象,写意出画家对世态人情的嘲讽、蔑视和敌意;一枝幽兰斜倚于一老瓶中,形成愁绪无边、愤恨何向的境界,抒发“长借墨花寄幽兰,至今叶叶向南吹”的意向情态。而他的山水画多是荒原野岭、汀树萧疏、山河寥落、旷无人烟,偶尔出现在画面上的孤亭茅屋,也属高人隐士或村夫农妇所居之所,远离繁荣喧嚣之地。这种荒凉寂寞的意境,深切的表露了作为明宗室“金枝玉叶老遗民”的无奈与悲哀,寓意深刻的借助软弱的笔墨对清政府作消极反抗。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绘画作品都采用诗、书、画、印并用,互为补充的手法。八大山人当然也不陌生和例外,而他画面中的诗、书、印却别具特色,为表达他胸中意、人世心,起到了弥补、点睛之用。
  “八大山人”之号是他晚年所取的,取“四方四隅,皆为我大,而大于我也”之义。这个号可以视为对平生落魄,从苦难中升华的自我肯定。但是,升华与沉寂、自我肯定与现实感伤总是交织在一起的,他在作品题跋中常把“八大山人”连写成“哭之”或“笑之”字样,以表明他哭笑不得的精神状态,正是在苦笑之间,流露真情,寄其家国之痛。
  二、八大山人绘画作品的独特性
  八大山人在少年时代就奠定了书画和学问的良好功底,他的祖父、父亲和叔伯都是出色的山水花鸟画家,得天独厚的艺术氛围为他广采博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今天,我们从他的遗迹中,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出他的师承:山水画源于董其昌、黄鹤山樵、倪云林等大师;花鸟画初学林良、吕纪,后学徐青藤、陈白阳。题材上,花竹鸟鱼、山山水水涉猎都是极为广泛、惊人的。而无论是师古人、师造化,他都“师心不师迹”,学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
  用笔是中国画的灵魂,八大山人善用秃笔,取侧势、逆势而归于均势,拉线时笔锋随势而动,一笔下去刚劲雄浑,变化多端,线条的劲力如满弦的弯弓,藏含着强劲的爆发力,这是集全身的体力、臂力、腕力于笔底而一气呵成的,有别于徐渭疾风骤雨的劲疾。仔细品味八大山人作品中的气度和骨力,其气息如迷宗太极,凝蓄着沉静、无穷的威力,力能扛鼎,力与气相连,又与神韵相贯通,故有“金刚杵”之誉。
  八大山人更酷爱墨色,作品中极少设色,他的山水、花鸟纯以水墨为之,洗练简约的作品,在刚劲的笔力之下,保持着未干时的莹润。中国画有无墨韵,不在用墨的多少,而在于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八大山人用墨简,用笔疏,笔墨之简,是历代罕见的。郑板桥曾说:“八大纯用简笔,而石涛微茸耳。”八大山人减掉的是笔与墨,充实的却是情,是人性,将创作主客体有机的融合而为一。笔疏墨简意更密,意在笔先,“境生象外”也。看似干枯毛辣,实则富有墨韵,富有内涵。其传统功力绝不比四王吴恽逊色,其水墨成就绝不在宋元各大家之下。
  叛逆的意识,博古通今的才气,学古而不拘泥于古人的创新精神,及其高贵的品格造就了他标程千古的笔墨功夫,构图技巧。
  三、八大山人绘画作品的简约性
  画家在创造作品时所用的绘画语言总是有明显的个体特性的。画家只有充分而能动的调用具有个体品质的绘画语言才能有效的从事和升华自己的创造活动,进而创造出具有个性的作品,自成一家的个性风格特色。
  八大山人笔下的山石、树木、房屋、扁舟、花鸟、鸟兽等,不管是在章法上,还是造型取势上,都为表现“意象”服务,山水多有荒寒萧索之气,花鸟则虚疏淡泊,冷逸逼人,形成简约、飘逸、冷峻的风格。风格的选择是八大山人精神和心理需求的必然结果,是其凄凉身世、冷落情怀的表现。
  他的大写意、三笔两笔简约到最简约,呈现的却是“墨点无多泪点多”。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潇潇洒洒、淋漓尽致地使客观物象的动感和空灵跃然纸上。观八大山人花鸟画作品,着意刻画的是动禽头部的情绪,将这种刻画转到拟人化的模式上来,以人与动禽之间的对话取代了花鸟的美丽和动禽自己的感情交流娱嬉,开创了有史以来花鸟画拟人的先河;赏八大山人山水画卷,一股冷峻野逸之气扑面而来,与花鸟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画品如人品”,八大山人是在用笔用墨也是在用心作画,在诉说,他的绘画作品是高度写意的,后来者无不喜欢他的作品,因为他的艺术是他个性感情的结晶,是屈子离骚精神的外现。是时代造就的,是无法替代、无法超越的。
  参考文献:
  [1]饶宗颐.八大山人研究大系[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5.11.
  [2] 石泠.八大山人/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
  [3]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6]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6.
  [7](南朝)谢赫.古画品录[M].潘运告.编注.中国历代画论选:上.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8]高居翰.山外山:晚明绘画[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9.8.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古代音乐一直存在着雅乐和俗乐这两类音乐,一些俗乐被统治阶层进行吸收、改编用于宫廷,形成了雅乐,追根溯源这两类音乐的来源都是民间音乐。故俗乐的发展也是推动中国古代音乐的一大动力。汉代,正是一个俗乐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主要论述了汉代俗乐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以为例阐明汉代俗乐在古代音乐发展的承前启后。  【关键词】:俗乐;雅乐;汉代;承前启后  雅乐,自周代产生,用于祭祀、宴请宾客等重大典
期刊
【摘要】:安格尔是西方绘画史上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崇尚自然,力求将古典与自然完美结合,一生追求“永恒之美”。他汲取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古希腊陶器装饰绘画等精髓,画法工致,造型平整,重视用线,擅长肖像画。安格尔的艺术特点与其生平经历及艺术思想密不可分,通过分析,概括总结为:重素描而轻色彩、注重再现性与表现性的统一、强调画面形式美感、崇尚古典与自然完美结合。  【关键词】:安格尔;古典与自然;再
期刊
【摘要】:儿童是社会的未来,怎样培养健康聪明、快乐幸福并富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儿童是全人类的目标。本文旨在为儿童提供良好儿童游乐场所的景观设计指引方向,构建一个能给他们带来浓厚兴趣、丰富感知、无限想象并启迪心智、寓教于乐的绿色空间,为儿童的未来成长提供所需要的生活技能练习和培养他们勇于创新探索的精神。本文将从儿童游乐场所的功能分区以及设计元素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儿童游乐场所景观设计的方法,希望通过本
期刊
【摘要】:插画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再加上插画家各自对内容的不同理解,经过主观的表现,插画会展示出丰富多彩的色彩,形象多样的插图效果。要了解读者的心理渴求,这给插画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绘出适合读者审美需求,我们的插画师还需要借鑒国外优秀的插画,扎根我国的本土民族文化,让读者更有亲和力的接受原创插画绘本。文章通过对实例的分析,阐述插画在绘本中的艺术表现。  【关键词】:插画;表现形式;艺术表现  艺术
期刊
【摘要】:话剧《窝头会馆》讲述了在解放前夕,北平的人民还在国民政府腐朽的统治下艰难地残喘着,展现出了社会底层人民在压迫下的性格矛盾和人生百态。通过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人物,来展现出人性的闪光点和阴暗面,表现出人性的复杂性。  【关键词】:话剧;窝头会馆;特点  林兆华导演的风格,结合了东方美学和西方写实主义。《窝头会馆》中俏皮的北京腔调,插科打诨似的乱贫抛笑点,还有其中三个时间段,夏、秋、冬的时
期刊
【摘要】:当今时代,媒体与平面设计都在相互蓬勃发展中,新媒体的出现时刻影响着平面设计的传播方式,在此背景下的平面设计应更加与客户之间建立有效快速的交互沟通,在传统媒体的固有形式中叠加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唯有这样,传统的平面设计才会得以更好的发展与传播。  【关键词】:新媒体;平面设计;发展道路  引言  单平面设计专业而言,新媒体逐渐取代了传统媒体,从而传统意义上的平面设计也在为之发生改变,传统媒体
期刊
【摘要】:刘永福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他反侵略的英勇事迹、视死如归的民族气概和救国救民的反帝决心,是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留给后代的精神遗产,更是我们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重要精神支柱。  【关键词】:刘永福;黑旗军;民族英雄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史。我国现代著名诗人田汉曾有诗句写道:“近百年来多痛史,论人应不失刘冯。”这里的“刘”指的是
期刊
【摘要】:中国画作为我国传统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而创作是艺术发展的生命力。中国画中的笔墨不仅是一种技法表现形式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精神,笔者认为在当下中国画创作的继承与突破中,笔墨是尤为重要的是不可遗弃的。  【关键词】:中国画;创作;笔墨;时代精神  一、传统中国画的笔墨表现形式特点  传统中国画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讲究笔墨韵味的文人写意画、二是讲究工致秀丽的院体工笔画,这两类画风呈
期刊
【摘要】:随着新版谷歌和扁平化设计Windows8的推出与发展,扁平化设计的风格逐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随着融汇了扁平化设计 Windows8 以及新版谷歌的推出,各类人气网站纷纷采用这种扁平化的主题设计的网页设计中,通过符号化、抽象化、简化、的设计元素来表现,形成网页设计的热门趋势。  【关键詞】:网页设计;扁平化设计;趋势探究  网页扁平化设计通过符号化、抽象化、简化、的设计元素来表现,形成
期刊
【摘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为依据,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而作为我们的舞蹈艺术也不例外,它的出现通常在三个空间里,民间、教学和舞台上,即原生性、次生性、再生性的三个空间,而这三个空间又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原生性是次生性的基础,次生性是再生性的必要准备,再生性是前两者的综合体现。本文通过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使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原生性、次生性及再生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