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兴善卷洞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即已开发并闻名于世的著名旅游景点,当时还曾有人把它与法国里昂洞、比利时汉人洞并列为世界三大奇洞。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各地陆续发现了许多石灰岩溶洞,有的溶洞比如现在被人称过“天下第一洞”的贵州织金洞等洞,其奇特瑰丽已远远强过于称绝于过去所谓的“世界三大奇洞”。虽如此说,现今善卷洞仍应不失为大名远扬的著名旅游景观。
半个世纪前我曾在宜兴山区参加剿匪,我们连队驻地张渚、湖滏就离善卷洞不远。当时善卷洞周围荆棘丛生,荒芜不堪,因怕洞中藏有零散土匪,我几次路过都不敢贸然深入。今年路过宜兴,终于有缘得偿五十三年前一睹善卷洞全貌的夙愿。
善卷洞位于离宜兴市区西南约十六公里的螺岩山中,现在交通方便,有高等级公路直达。下车步入景区,迎面是一尊高大的善卷塑像。相传善卷是四千多年前的一个贤人,虞舜想禅位给他,他竟不愿意当皇帝逃避到这个洞子隐居起来。善卷塑像很发人深思,也凭添了旅人的游兴。及至洞前,一棵与恐龙同时代的古树又将游众牢牢吸引。古树名银缕梅,1988年被发现后已成为轰动世界的植物学界的一件大事。据说这有六千五百万年历史的珍稀物种,其珍贵程度还超过了大熊猫哩!银缕梅二到三年开花一次,花呈深红色,容貌特美,游人经此,没有不欲与树花合影留念的。
游善卷洞从中洞入口,中洞与上洞、下洞、水洞依次相连,整个游程八百余米。中洞是一个可容千人聚集的石厅,又叫狮象大场。细审之,此处确有一巨石很像卷毛斜披的狮子,又有一巨石很像长鼻下垂的大象。出中洞从左侧拾级而上即达上洞,上洞形如螺壳,洞中不时有云雾弥漫,故上洞又有云雾大场的称呼。看罢上洞循隧道石级盘旋而下至下洞要通过波涛门、风雷门、金鼓门、万马门四道石门,四门的得名据说是因为若逢大雨在洞中行走时可听到四种不同的音响,始似波涛远闻,渐若风雷隐作,继则金鼓齐鸣,终如万马奔腾。我游善卷洞这天未逢大雨,未能享受到那奇妙的感觉,真是无福。水洞是从下洞到出口处的一段地下河流经的长洞,游人乘小舟经地下河出善卷洞,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并觉别有奇趣。
出善卷洞西南行约二、三百步有东晋祝英台读书处和祝英台琴剑冢遗址,这可是国内游人十分感兴趣的文化古迹。五十三年前,我听当地人介绍,说善卷洞近旁有祝英台读书处遗址,便兴冲冲地前去访古。走到那里,寻来觅去,满目荒坡野草,祝英台遗址早被毁弃淹没无存。现在,经着意开发,新建的亭台楼阁与山水花树相映成趣,规模宏大,真是今非昔比。若要赏遍景区内的祝英台读书处遗址、英台阁、琴室、蝴蝶阁、草桥、碑亭、祝英台琴剑冢等处,没大半日功夫真游不完。
梁祝故事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同为我国妇孺皆知的四大民间传说。梁祝故事的发源地在哪里?历来有诸多争议。浙江人说在浙江,理由是梁山伯曾做过浙江鄞县的县令,浙江上虞又是祝英台故里;江苏人说在江苏,是因为史志上有大量记载,称梁祝都系江苏宜興人氏;山东人说在山东,是因为山东济宁市曾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出土,通过墓记碑的内容可以考证出梁祝是汉代出生在孔孟故里的人。据我所知,迄今国内有七个地方发现梁祝坟墓,有三处声称是梁祝读书处,谁是谁非真不容易确认。如果要用投票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我愿投宜兴一票。这倒不仅是我在半个世纪前曾在宜兴祝陵村闻听过群众有关梁祝的传说,还因为我对我曾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宜兴有着深深的感情。
现在人们所说的善卷风景区,范围很大,景点很多。我这次游善卷洞和有关祝英台的遗址,时间很紧,像景区内近几年搞起来的中国第一大陶吧、华东第一滑道及善权寺等等,都未能去看一看玩一玩。当然,没有去这几处,我并不感到遗憾。
半个世纪前我曾在宜兴山区参加剿匪,我们连队驻地张渚、湖滏就离善卷洞不远。当时善卷洞周围荆棘丛生,荒芜不堪,因怕洞中藏有零散土匪,我几次路过都不敢贸然深入。今年路过宜兴,终于有缘得偿五十三年前一睹善卷洞全貌的夙愿。
善卷洞位于离宜兴市区西南约十六公里的螺岩山中,现在交通方便,有高等级公路直达。下车步入景区,迎面是一尊高大的善卷塑像。相传善卷是四千多年前的一个贤人,虞舜想禅位给他,他竟不愿意当皇帝逃避到这个洞子隐居起来。善卷塑像很发人深思,也凭添了旅人的游兴。及至洞前,一棵与恐龙同时代的古树又将游众牢牢吸引。古树名银缕梅,1988年被发现后已成为轰动世界的植物学界的一件大事。据说这有六千五百万年历史的珍稀物种,其珍贵程度还超过了大熊猫哩!银缕梅二到三年开花一次,花呈深红色,容貌特美,游人经此,没有不欲与树花合影留念的。
游善卷洞从中洞入口,中洞与上洞、下洞、水洞依次相连,整个游程八百余米。中洞是一个可容千人聚集的石厅,又叫狮象大场。细审之,此处确有一巨石很像卷毛斜披的狮子,又有一巨石很像长鼻下垂的大象。出中洞从左侧拾级而上即达上洞,上洞形如螺壳,洞中不时有云雾弥漫,故上洞又有云雾大场的称呼。看罢上洞循隧道石级盘旋而下至下洞要通过波涛门、风雷门、金鼓门、万马门四道石门,四门的得名据说是因为若逢大雨在洞中行走时可听到四种不同的音响,始似波涛远闻,渐若风雷隐作,继则金鼓齐鸣,终如万马奔腾。我游善卷洞这天未逢大雨,未能享受到那奇妙的感觉,真是无福。水洞是从下洞到出口处的一段地下河流经的长洞,游人乘小舟经地下河出善卷洞,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并觉别有奇趣。
出善卷洞西南行约二、三百步有东晋祝英台读书处和祝英台琴剑冢遗址,这可是国内游人十分感兴趣的文化古迹。五十三年前,我听当地人介绍,说善卷洞近旁有祝英台读书处遗址,便兴冲冲地前去访古。走到那里,寻来觅去,满目荒坡野草,祝英台遗址早被毁弃淹没无存。现在,经着意开发,新建的亭台楼阁与山水花树相映成趣,规模宏大,真是今非昔比。若要赏遍景区内的祝英台读书处遗址、英台阁、琴室、蝴蝶阁、草桥、碑亭、祝英台琴剑冢等处,没大半日功夫真游不完。
梁祝故事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同为我国妇孺皆知的四大民间传说。梁祝故事的发源地在哪里?历来有诸多争议。浙江人说在浙江,理由是梁山伯曾做过浙江鄞县的县令,浙江上虞又是祝英台故里;江苏人说在江苏,是因为史志上有大量记载,称梁祝都系江苏宜興人氏;山东人说在山东,是因为山东济宁市曾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出土,通过墓记碑的内容可以考证出梁祝是汉代出生在孔孟故里的人。据我所知,迄今国内有七个地方发现梁祝坟墓,有三处声称是梁祝读书处,谁是谁非真不容易确认。如果要用投票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我愿投宜兴一票。这倒不仅是我在半个世纪前曾在宜兴祝陵村闻听过群众有关梁祝的传说,还因为我对我曾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宜兴有着深深的感情。
现在人们所说的善卷风景区,范围很大,景点很多。我这次游善卷洞和有关祝英台的遗址,时间很紧,像景区内近几年搞起来的中国第一大陶吧、华东第一滑道及善权寺等等,都未能去看一看玩一玩。当然,没有去这几处,我并不感到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