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击打动作速度及训练手段探讨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bid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21-01
  摘 要 我国的跆拳道运动训练中倡导快、变、高、准、控,动作击打需要精准、反应快速,快是跆拳道比赛中获得胜利的关键性因素。作为体校跆拳道学习的青少年,在训练过程中也应注重击打动作的速度训练,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技能水平。本文就跆拳道击打动作速度及训练手段进行简要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 跆拳道 击打 动作 速度 训练手段
  跆拳道是极为激烈的,并且具有一定竞争性和观赏性的格斗运动,跆拳道的训练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需要全面深入的开展训练。当前体校中很多学生学习跆拳道,为了使其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对其击打动作速度等进行严格训练,使其能够掌握要领,提高训练的效果。
  一、跆拳道击打动作速度训练遵循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要实现良好的训练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要对动作进行细致的分解练习,保证每一个动作都十分完美。将动作分解并准确完成后,才可以进行训练。协调训练中,需要去掉错误的动作痕迹,只有将一个动作的分解动作都准确、顺利的完成,才能够将动作合到一起进行训练,逐步实现整体动作的准确、连贯。
  (二)合理准确原则
  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教师会强调学生动作的准确性以及规范性,科学的控制动作的速度以及幅度,在最开始训练时,需要先慢动作练习,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助下完成,特别是核心稳定性的练习,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动作以及肌肉有效的控制,只有保证学生的技术动作都是合理准确的,才能够开始加快动作的速度。
  (三)充足间歇原则
  两组训练动作之间休息恢复的时间就是间歇,间歇的时间需要根据学生的训练强度、训练的目标以及学生身体素质而确定,在学生身体正常的情况下,训练的强度大,间歇的时间就要长,但是需要注意间歇的时间不能过长,避免学生的兴奋性下降,影响后续的动作练习。
  (四)差异性原则
  在对跆拳道学生进行击打动作速度训练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以及负荷,学生在年龄、性别、身体以及心理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制定差异性的训练方案,保证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二、跆拳道击打动作速度训练方法
  (一)提升击打速度的力量训练
  学生的力量训练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安排,保证训练内容的差异性,做到循序渐进,最开始训练时学生的整体水平不高,因此以基础性的训练为主,注重动作的准确性,教师为学生纠正错误动作。基础训练结束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力量水平,能够承受更大负荷的训练,完成比较难的动作,就可以进行多元的力量训练,最后加强训练的内容以及技术动作,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训练。
  首先是基础力量的训练,这是初级的力量训练,是通过单一的动作进行训练的,不注重动作的速度,主要是增加肌肉的力量。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达到一定基础时,可以提高动作的速度,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复合训练动作,使学生的动作是正确的。
  其次是进行快速力量训练,这是学生的基础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动作的速度,训练还是以单一的动作快速力量训练为主要内容。训练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学生在教师的保护下,自己进行调适,达到最佳状态后突然发力,快速的克服阻力,完成动作,使得肌肉的力量也增加。其二是神经调控,通过信号刺激等对学生的训练进行干扰,是学生能够在刺激突然发力。实际的训练中,需要注意身体运动的协调性,多元化的快速力量训练需要学生能够整体协调用力,动作流畅。
  最后是功能性的力量训练。这是一种将人的身体作为整体,注重身体动力链作用的凸显,注重多关节效应,凸显人体功率输出效果,防止单独的力量训练,适应训练中的复杂性。功能性训练能够及时发现不足,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二)核心稳定性训练
  核心训练是跆拳道速度、力量、灵敏性以及爆发力等训练的基础,跆拳道运动中,下肢技术动作需要下肢肌肉与核心区肌肉相互配合,因此,核心力量训练是极为重要的,核心训练其实就是稳定性和协调性的训练。
  要使跆拳道学生能够将动作用最快的速度表现出来,实现的击打的精准性,大多数跆拳道训练者都是在自身没有支点的情况下实现的,这时以全身动作需要通过核心部位进行控制,核心控制的能力对于跆拳道技术以及击打的力度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训练过程中,需要保证学生的控制能力,还需要强化学生在失去重心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对身体进行合理支配。
  训练过程中需要注重控制能力与稳定性的实现,可以通过拉力器的训练、踢击训练等方式进行练习。
  (三)协调灵敏性训练
  灵敏性就是在条件突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学生依旧能够快速准确的将身体运动的方向以及位置进行改变,注重协调能力的训练,灵敏性与协调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将灵敏性与协調性性相结合,可以通过绳梯、标志桶等训练器械配合动作训练,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
  三、结束语
  在跆拳道击打动作速度訓练过程中,需要注意训练的针对性、可行性,保证训练有的放矢,使得体校学生的跆拳道技能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胡卫东,徐玄冲,王卫星,董德龙.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几个关键点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01:136-145.
  [2] 章庆丰,王迁迁.跆拳道女子运动员攻击时机能力训练手段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4,04:46-49+11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21-01  摘 要 国际篮联决定篮球竞赛规则修订稿将于2010年10月1日起逐步推广实施。主要是三分线顶端到篮筐的距离由6.25米扩大到6.75米;三秒区由3.6×6×5.8米的梯形修改成4.9×5.8米的矩形区域,面积增大了0.58平方米。这对现在的中国篮球一定会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  本
中图分类号:G81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21-01  摘 要 田径运动一直是我国体育事业重点发展目标,近年来我国整体田径运动实力都极大提高,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在华丽的成绩背后,我国田径运动训练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田径运动的成长和发挥,所以本文对当前田径运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这些问题一一给予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有助于我国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21-01  摘 要 本文主要对运动技术系统概念鉴定、结构、特点及优化进行研究,旨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教练员或教师在训练和教学的思维方式。以篮球运动技术系统为例进行研究,把运动技术看作一个整体来制定训练和教学计划,解决训练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训练或教学效果。  关键词 篮球 技术 系统  一、运动技术系统概念界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21-01  摘 要 本文首先对高中羽毛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方式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特点其次在高中羽毛球训练中运用多球训练方式的策略,有效将多球训练方式的作用发挥出来的同时,更好的促进高中生羽毛球技术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羽毛球训练 多球训练方式 应用  羽毛球运动的技术性较高,对于运动员功底和技巧的要求相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