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无处不在的时尚文化
当今,时尚文化大行其道,无处不在,任何人无法回避。从港台流行歌曲的走红,到“哈日”、“韩流”;从琼瑶、金庸到如今的明晓溪、郭敬明;从“樱桃小丸子”到“喜羊羊与灰太郎”;从QQ聊天到今日的“微博”“开心网”,时尚文化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因素,它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时尚文化大体可以分为传播媒介中的时尚文化(如热播影视剧、网络语言、微博文化、手机文化、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等的各种选秀综艺文化等)、文学艺术中的时尚文化(如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穿越小说等)、日常生活中的时尚文化(由明星、模特等带来的着装文化、发型、流行动作、流行语现象等)三类。
白利波在《当代中国时尚文化状态的思考》一书中这样定义时尚:“时尚就是在特定时间段率先由少数人实验,后来由社会大众崇尚与仿效的生活样式。”
在笔者看来,时尚是一种理念,展示的是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成为时代的引领;时尚是一种风格,它因人而异,内容、形式、层次等均不尽相同;时尚是一种精神,是对于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展示自我的不尽努力;时尚是一种智慧,在不断接纳新事物中创造新事物,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完善;时尚是一种传承,它的生命力来自于传统但却是对传统加以改造和更新,是对传统的发展。
二、学生钟情时尚文化的原因
随着网络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已然生活在全民性的时尚文化环境中, 并且越来越依赖于直观、生动、形式多样的传媒手段下接受文化的熏陶。时尚文化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审美方式、语言表达等都产生了影响。
(一)个性在时尚文化里得到张扬
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觉醒的时期。 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自我情感和意志、自我个性等心理结构都已形成,需要合适的机会和土壤来表达自我。而流行文化以多样的、个性化的方式正好满足了青少年渴望展现自我的心理需要。如QQ、微博、贴吧,这些网络工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学生可以突破社会给予常人的一般框架,打破社会的既定制度和文化常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呈现自我、塑造自我,借此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自己的独特。
(二)情感在时尚文化中得到宣泄
学生长期处于家庭的望子成龙、学校的种种规章制度的禁锢之下,学业压力沉重,精神压力巨大,他们对于老师、家长这些“压迫者”的不满情绪在不断累积,传统的文化观和渠道已经难以满足这种情感宣泄的需要。而时尚文化则与这种宣泄的需要高度吻合。如很多流行歌曲唱出了他们的心声,他们也可以在KTV里吼出自己的不满;在微博、在QQ、在微信、在贴吧中直接地表达他们对家庭、学校及社会的“怨言”。
(三) 交往需要在时尚文化中得到满足
被尊重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是现在青年学生所渴望的,但是这种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得到满足。在时尚文化的存在形式中,学生找到了满足其交往需要的途径。比如以网聊形式的交往。在网络上,网民不分年龄的大小,人人平等,学生可以得到与成人相同的“尊重”;同时,网上的利他主义行为也比较盛行,遇到了疑难问题需要帮助的时候,只要发出帖子,总会有很多网友伸出援助之手。在这种交往中,青少年不仅丰富了知识,也获得了相互理解、尊重的情感共鸣。
(四)自我实现的愿望在时尚文化中得到强化
自我实现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和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时尚文化推崇学生“我之为我”的特殊性及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激发了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与个性的发展。受时尚文化的感染,学生无论从言语、举止或是服饰等方面都可以突出自我、张扬个性。另外,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自主要求、成才意识,时尚文化中的那些明星以成功者的姿态展现给青少年,激发他们的成功欲。因此,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发挥潜能、完善自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一步步实现目标。
三、时尚文化渗透语文教育的表现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句名言:“语文天生重要。”天生重要的语文教育也离不开时尚文化。
(一)时尚文化引入语文教学的历史传统
作为经典文化来阅读的《诗经》,其实就是当时的时尚文化。孔子也把它拿来教育他的儿子和学生的课堂材料。孔子曾经对自己的儿子说:“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意思是一个人不学习《诗经》,就会像对着墙壁而站立,什么也看不见,一步也行不通。足见孔子已经借助于时尚文化来教育他的儿子和学生了。语文报社社长蔡智敏也对时尚文化作了肯定,他这样评价周杰伦的歌曲:周杰伦的歌词有语文价值!他的一些歌词写得非常美,既具有古典的意境,又具有现代精神,深受青年人的喜欢。写得很美,具有语文教学价值。
(二)时尚文化可以变成经典
《诗经》、汉乐府诗原本就是传唱于市井之间的民谣,宋词集大成者苏东坡也曾谱曲吟唱“大江东去”,婉约派代表柳永本来就是青楼间以作曲填词糊口的文人,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时尚文化,现在则变成了经典与高雅,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时尚文化深入语文教材
近几年,流行歌曲、武侠小说、新闻人物、通俗文学等相继进入语文教科书。周杰伦的《蜗牛》、刘德华的《中国人》和群星演唱的《真心英雄》三首流行歌曲入选上海市教育机构推荐的“中学生爱国主义推荐歌曲”,周杰伦的歌曲《听妈妈的话》入选台湾小学教材,《上海1943》入选大陆某地区小学教材,罗大佑的《七十二变》入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金庸作品《天龙八部》入选高中读本,刘翔奥运夺冠的新闻报道、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经典对白等也纷纷“涌”入教科书。
(四)时尚文化频频进入试题
周杰伦的《青花瓷》进入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的考题,也进入山东省语文高考题,张韶涵《隐形的翅膀》成了北京市高考语文作文题,毛阿敏的《绿叶对根的情意》进入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成为台湾地区高中历史考试考题,《发如雪》成为台湾某学校语文考题,《七里香》进入台湾高考试题。 (五)时尚文化已进入课堂
四川省一位教师在上文言文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时,彻底颠覆了传统文言教法,把时尚文化引入课堂。“哥上的不是课,是寂寞”、“神马都是浮云”、“官二代”、“富二代”等网络词语都被他恰到好处用进去,使语文课堂充满了乐趣。这位老师也一度成为网络红人,得到了很多专家、学生和网友的肯定。温州的一中学老师用歌曲说唱的方式执教《师说》也获得广泛的赞誉。
四、时尚文化进入语文教育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上最忌讳的是什么?就是内容单调无聊,气氛压抑,学生昏昏欲睡,激不起学习兴趣。时代在变化,教学内容也应紧跟时代脉动方能具有新鲜感、吸引力。如果能在课堂上恰当加入影视、流行语、社会热点等时尚元素,与之联系、对比,会大大地丰富教学的内容,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可以使教学过程中解读的经典作品的价值思想启发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响应;使教学富于实践性,现实性让学生觉得亲切实用,能够切身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于丹教授讲《论语》为什么会那么受欢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她所讲的内容具有时代气息,注入诸多的时尚元素,能引起大家的心灵共鸣。可见,时尚化教学可以给课堂带来新鲜生命力。
(二)扩大语文教学资源
事实上,时尚文化已经成为语文的隐性课程资源。笔者始终认为,语文课程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形成了富有开放性和时代性的课程观。利用时尚文化学习语文并不会削弱学生对人类文化瑰宝,如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力;反而会改善、提升课堂效果,拓展语文课堂文化含量,会为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如讲授辛弃疾的词作时,学生对辛弃疾难有全面的理解,但如把羽泉演唱的《辛弃疾》以及徐志强演唱的《大丈夫》二首歌结合教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建议》中曾提到:“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真正的兴趣。” 教师摸准时尚文化的脉搏,通过对学生精神文化需要的分析,找准其中的闪亮点,找准优秀流行文化与教材之间的契合点,紧扣有益于学生心智成长的内容,教会学生正确地树立人生观,引导学生学习和吸收优秀流行文化的精髓,创造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这有助于丰富和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
(四)对语文教育的消极作用
在肯定时尚文化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客观地看到,时尚文化对语文教育也有着消极作用。首先,不良的时尚文化会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负面的影响。如韩国影视的浮华与过分强调外表和包装,以及嘻哈、摇滚等音乐中的颓废厌世,如果学生不能认清其中的糟粕而全盘接收的话,就会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其次,流行文化不同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它容易被大众所接收,但是学生却不能确定其正确性和经典性,所以如果不适当将流行文化引入中学语文教学可能是一种冒险。还有如果不经慎重选择就将流行文化引入语文教学,很有可能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肯定流行文化对中学语文教学既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也有不可小视的消极影响,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
(作者单位:台州中学)
当今,时尚文化大行其道,无处不在,任何人无法回避。从港台流行歌曲的走红,到“哈日”、“韩流”;从琼瑶、金庸到如今的明晓溪、郭敬明;从“樱桃小丸子”到“喜羊羊与灰太郎”;从QQ聊天到今日的“微博”“开心网”,时尚文化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因素,它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时尚文化大体可以分为传播媒介中的时尚文化(如热播影视剧、网络语言、微博文化、手机文化、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等的各种选秀综艺文化等)、文学艺术中的时尚文化(如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穿越小说等)、日常生活中的时尚文化(由明星、模特等带来的着装文化、发型、流行动作、流行语现象等)三类。
白利波在《当代中国时尚文化状态的思考》一书中这样定义时尚:“时尚就是在特定时间段率先由少数人实验,后来由社会大众崇尚与仿效的生活样式。”
在笔者看来,时尚是一种理念,展示的是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成为时代的引领;时尚是一种风格,它因人而异,内容、形式、层次等均不尽相同;时尚是一种精神,是对于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展示自我的不尽努力;时尚是一种智慧,在不断接纳新事物中创造新事物,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完善;时尚是一种传承,它的生命力来自于传统但却是对传统加以改造和更新,是对传统的发展。
二、学生钟情时尚文化的原因
随着网络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已然生活在全民性的时尚文化环境中, 并且越来越依赖于直观、生动、形式多样的传媒手段下接受文化的熏陶。时尚文化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审美方式、语言表达等都产生了影响。
(一)个性在时尚文化里得到张扬
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觉醒的时期。 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自我情感和意志、自我个性等心理结构都已形成,需要合适的机会和土壤来表达自我。而流行文化以多样的、个性化的方式正好满足了青少年渴望展现自我的心理需要。如QQ、微博、贴吧,这些网络工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学生可以突破社会给予常人的一般框架,打破社会的既定制度和文化常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呈现自我、塑造自我,借此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自己的独特。
(二)情感在时尚文化中得到宣泄
学生长期处于家庭的望子成龙、学校的种种规章制度的禁锢之下,学业压力沉重,精神压力巨大,他们对于老师、家长这些“压迫者”的不满情绪在不断累积,传统的文化观和渠道已经难以满足这种情感宣泄的需要。而时尚文化则与这种宣泄的需要高度吻合。如很多流行歌曲唱出了他们的心声,他们也可以在KTV里吼出自己的不满;在微博、在QQ、在微信、在贴吧中直接地表达他们对家庭、学校及社会的“怨言”。
(三) 交往需要在时尚文化中得到满足
被尊重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是现在青年学生所渴望的,但是这种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得到满足。在时尚文化的存在形式中,学生找到了满足其交往需要的途径。比如以网聊形式的交往。在网络上,网民不分年龄的大小,人人平等,学生可以得到与成人相同的“尊重”;同时,网上的利他主义行为也比较盛行,遇到了疑难问题需要帮助的时候,只要发出帖子,总会有很多网友伸出援助之手。在这种交往中,青少年不仅丰富了知识,也获得了相互理解、尊重的情感共鸣。
(四)自我实现的愿望在时尚文化中得到强化
自我实现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和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时尚文化推崇学生“我之为我”的特殊性及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激发了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与个性的发展。受时尚文化的感染,学生无论从言语、举止或是服饰等方面都可以突出自我、张扬个性。另外,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自主要求、成才意识,时尚文化中的那些明星以成功者的姿态展现给青少年,激发他们的成功欲。因此,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发挥潜能、完善自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一步步实现目标。
三、时尚文化渗透语文教育的表现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句名言:“语文天生重要。”天生重要的语文教育也离不开时尚文化。
(一)时尚文化引入语文教学的历史传统
作为经典文化来阅读的《诗经》,其实就是当时的时尚文化。孔子也把它拿来教育他的儿子和学生的课堂材料。孔子曾经对自己的儿子说:“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意思是一个人不学习《诗经》,就会像对着墙壁而站立,什么也看不见,一步也行不通。足见孔子已经借助于时尚文化来教育他的儿子和学生了。语文报社社长蔡智敏也对时尚文化作了肯定,他这样评价周杰伦的歌曲:周杰伦的歌词有语文价值!他的一些歌词写得非常美,既具有古典的意境,又具有现代精神,深受青年人的喜欢。写得很美,具有语文教学价值。
(二)时尚文化可以变成经典
《诗经》、汉乐府诗原本就是传唱于市井之间的民谣,宋词集大成者苏东坡也曾谱曲吟唱“大江东去”,婉约派代表柳永本来就是青楼间以作曲填词糊口的文人,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时尚文化,现在则变成了经典与高雅,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时尚文化深入语文教材
近几年,流行歌曲、武侠小说、新闻人物、通俗文学等相继进入语文教科书。周杰伦的《蜗牛》、刘德华的《中国人》和群星演唱的《真心英雄》三首流行歌曲入选上海市教育机构推荐的“中学生爱国主义推荐歌曲”,周杰伦的歌曲《听妈妈的话》入选台湾小学教材,《上海1943》入选大陆某地区小学教材,罗大佑的《七十二变》入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金庸作品《天龙八部》入选高中读本,刘翔奥运夺冠的新闻报道、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经典对白等也纷纷“涌”入教科书。
(四)时尚文化频频进入试题
周杰伦的《青花瓷》进入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的考题,也进入山东省语文高考题,张韶涵《隐形的翅膀》成了北京市高考语文作文题,毛阿敏的《绿叶对根的情意》进入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成为台湾地区高中历史考试考题,《发如雪》成为台湾某学校语文考题,《七里香》进入台湾高考试题。 (五)时尚文化已进入课堂
四川省一位教师在上文言文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时,彻底颠覆了传统文言教法,把时尚文化引入课堂。“哥上的不是课,是寂寞”、“神马都是浮云”、“官二代”、“富二代”等网络词语都被他恰到好处用进去,使语文课堂充满了乐趣。这位老师也一度成为网络红人,得到了很多专家、学生和网友的肯定。温州的一中学老师用歌曲说唱的方式执教《师说》也获得广泛的赞誉。
四、时尚文化进入语文教育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上最忌讳的是什么?就是内容单调无聊,气氛压抑,学生昏昏欲睡,激不起学习兴趣。时代在变化,教学内容也应紧跟时代脉动方能具有新鲜感、吸引力。如果能在课堂上恰当加入影视、流行语、社会热点等时尚元素,与之联系、对比,会大大地丰富教学的内容,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可以使教学过程中解读的经典作品的价值思想启发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响应;使教学富于实践性,现实性让学生觉得亲切实用,能够切身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于丹教授讲《论语》为什么会那么受欢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她所讲的内容具有时代气息,注入诸多的时尚元素,能引起大家的心灵共鸣。可见,时尚化教学可以给课堂带来新鲜生命力。
(二)扩大语文教学资源
事实上,时尚文化已经成为语文的隐性课程资源。笔者始终认为,语文课程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形成了富有开放性和时代性的课程观。利用时尚文化学习语文并不会削弱学生对人类文化瑰宝,如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力;反而会改善、提升课堂效果,拓展语文课堂文化含量,会为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如讲授辛弃疾的词作时,学生对辛弃疾难有全面的理解,但如把羽泉演唱的《辛弃疾》以及徐志强演唱的《大丈夫》二首歌结合教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建议》中曾提到:“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真正的兴趣。” 教师摸准时尚文化的脉搏,通过对学生精神文化需要的分析,找准其中的闪亮点,找准优秀流行文化与教材之间的契合点,紧扣有益于学生心智成长的内容,教会学生正确地树立人生观,引导学生学习和吸收优秀流行文化的精髓,创造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这有助于丰富和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
(四)对语文教育的消极作用
在肯定时尚文化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客观地看到,时尚文化对语文教育也有着消极作用。首先,不良的时尚文化会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负面的影响。如韩国影视的浮华与过分强调外表和包装,以及嘻哈、摇滚等音乐中的颓废厌世,如果学生不能认清其中的糟粕而全盘接收的话,就会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其次,流行文化不同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它容易被大众所接收,但是学生却不能确定其正确性和经典性,所以如果不适当将流行文化引入中学语文教学可能是一种冒险。还有如果不经慎重选择就将流行文化引入语文教学,很有可能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肯定流行文化对中学语文教学既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也有不可小视的消极影响,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
(作者单位:台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