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30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课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类比法,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突破和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类比法 高中 信息技术教学 运用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许多专业术语。这些专业术语较为抽象,教师若直接进行讲解,学生会一时难以理解透彻。教师巧妙地借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者现象进行类比,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突破和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类比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巧设类比情境,启发思维、点燃热情
  教学实践表明,适宜的学习情境有助于让课堂焕发活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中运用类比法,教师应巧设类比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在教学“VB编程”时,笔者提出:“如何导演好一场演出?”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要想导演好一场演出,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演员,装扮好角色,还要编写好的剧本,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演出。
  2.巧用类比迁移,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高中信息技术课本的每个章节都有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效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点、化解学习难点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高中信息技术的许多概念比较抽象,若教师直接进行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类比迁移,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积累,或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类比事件,迁移到新知识的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生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能力。
  如在教学“网络TCP/IP协议”时,为了深化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笔者以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交通规则作为类比迁移点,举例说:“在我国大陆,当车辆行驶时,需要遵循右侧通行的规则,而在中国香港,则需要遵循左侧通行的规则。这些交通规则就是车辆通行必须遵循的“协议”。只有所有车辆遵循一定的“协议”,交通才能暢通无阻。网络运行亦是如此,在通信过程中,通信双方只有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约定,才能确保网络的顺畅和稳定。”
  二、类比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巧妙运用类比法,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则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降低教学效率。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谨记以下注意事项:
  第一、类比对象既要简单明了,又要恰当贴切。类比的主要目的是将复杂内容简单化、抽象内容具体化、枯燥内容生动化,所以类比的对象必须简单明了、清楚明确、恰当贴切,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教师既要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又要把握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以增强课堂感染力,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类比事物只有以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为主,才能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运用类比教学法时,教师列举的类比事物应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为主,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善于从生活挖掘知识、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第三、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类比法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而非教学的真正目的,所以在讲解知识点时,教师应尽量讲解透彻。若学生仍无法深入理解,教师再巧借类比法,启发学生思考、认知与自主构建,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教师类比的对象和事件要与类比的原知识点具有某种相似点或共通处。若它们无共通之处,教师不可随意类比,以免混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类比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巧设类比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巧用类比迁移,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化解难点,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伴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理论得到了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高中是学生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核心素养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简要分析如何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希望能为高中语文教学的进步敬献一份绵薄之力。一、综
期刊
在湖南省进行“卓越院校”建设计划中,各个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专业群建设。旅游专业因专业地位不同,建设的方向也不一样。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