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寰底陶罐
罗钰足云南省博物馆的研究员,20世纪70年代初,他在两双版纳集市上,买回一只土陶罐,至今仍然保留着。
这只陶罐明显带有新石器时代的诸多特征:陶罐的沿外翻,罐子有一个小环底。考古学界一致认为,陶器的发明最初是用泥巴糊在葫芦上或其他环形器物上制作出来的。
那么,罗钰保存至今的这只陶罐会不会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存物呢?如果真的如此,云南的制陶史将会上推至1万年前。
然而,这只貌似新石器时代的陶罐出自现代人之手,它不过是西双版纳傣族人家一种普通的生活用具。
当地人制作这种土陶罐的技艺十分独特,他们称之为“慢轮制陶”。
慢轮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在学会用手捏制陶坯后,发明的最重要的一种制陶工具。它使陶器的器壁厚薄均匀,形状更加美观。但到了后来,慢轮被更加先进的快轮技术所取代,时至今日,已经几乎看不到慢轮的身影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西双版纳,傣族人家“慢轮制陶”至今已沿用了至少4000年,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时光仿佛在这里序滞,使我们能够在这个原始的工艺样本中回溯先民的智慧灵光呢?
《中国记忆》节目摄制组辗转千里,奔赴西双版纳寻访答案。
最后传人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独特的热带雨林风光和纯朴的民族风情,使这里成为中国最具人气的旅游胜地之一。
在罗钰的带领下,摄制组走进当年发现傣族原始制陶工艺的景洪市曼斗寨。玉勐阿妈是这个寨子里唯一的慢轮制陶传人。
玉勐阿妈告诉我们,慢轮制陶器的经济收入太少,现在学习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原来从事这门手艺的人现在也都改用快轮制陶了。
可是,玉勐阿妈的女儿玉单罕却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她说,她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比方说在政府机关工作。女儿的态度丝毫没有影响玉勐阿妈对传统慢轮制陶技艺的热情。
玉勐阿妈说:“这个是祖先传给我们的东西,我再去买新的机器用新的方法做陶,这些老祖先传下来的东西就没有了。我爸爸的爸爸以及爷爷,都是用这个来做陶,要是到了我这一代金部改掉的话,老祖祖的传统就没有了。”
玉勐阿妈说制陶就是捏泥巴,但并不是随便什么样的泥巴都能捏成陶器的。傣族制陶用的是一种叫“伊利石”的粘土。
20世纪80年代,村里的老人们已经陆续放弃制陶。可是,玉勐阿妈发现,制陶能有一些经济收入,于是,她开始学习这门手艺。除了维持生计,她学习制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她坐月子时,想借个陶罐来熬药。她上门求助于一位亲戚,但想不到这位亲戚不仅不借给她,还拿棍子赶她走。生气的玉勐决心自己学会这门手艺。
后来,玉勐阿妈凭着一股倔强劲儿,终于掌握了制陶技术,成为“慢轮制陶”的传人。
古老工艺
“慢轮制陶”有着严格的要求。
首先是备料。刚取回来的泥土还不能马上用来制陶,必须先晾晒干,用脚碓舂成细土,再用筛子筛,筛了春,春了筛,反复几遍。和泥时,要加入一定比例的沙子,将陶泥揉和“成熟”,放入一个大钵中“发酵”后,才能用来制作陶器。
玉勐阿妈给我们演示制陶的过程,她先在陶轮的轮子盘放上一块揉捏好的泥团,她说这是“锅底”。然后将泥搓成4~5厘米宽的泥条,圈起来,盘放在“锅底”上,将里外抹平。接下来是盘条,盘条就是在起好的器底上面用泥条一圈圈地往上盘筑,制做器壁。研究表明,泥条盘筑是新石器时代采用的一种制陶方法,在傣族地区一直沿用至今。
玉勐阿妈慢条斯理地捏着陶坯,不经意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远古的神秘人门。
不过,这一切仅仅是前奏,玉勐阿妈说,做陶最难的就是如何使用慢轮。
用泥条盘筑好的泥坯,要放在太阳底下晾晒,半干后进行修整。用泥条盘筑捏制出来的陶坯,器形极不规整,器壁上还常常留有指纹。这时就需要再用陶轮来修整陶坯。人们将陶坯放在陶轮上,藉其转动的力量,用捻拉的方法修整成型。
最后是给陶坯加上纹饰,然后把它放在阴凉通风之处自然阴干,就可以烧制了。
听玉勐阿妈说,烧陶的地方就在她自家的院子里。这着实让我们大吃一惊,因为在她家的院子里根本看不见一座烧窑,她究竟如何烧陶呢?
无窑烧陶
就在我们大惑不解之时,只见玉勐阿妈不慌不忙地在地上堆放一层1.5米见方的柴火,将200件陶先大后小依次码放在柴禾堆上面,然后盖上一层稻草。女儿玉单罕虽然不想继承母业,但每逢阿妈做陶时,也总是阿妈最得力的助手。
早在新石器时代,远在北方黄河流域的原始先民建立了首座陶窑,陶坯装窑后,在下面生火,火焰和热气上升,保证了窑内所需要的温度。这个发明堪称一项科技奇迹。
可是,玉勐阿妈这种露天窑烧制的方法,所用的柴禾和稻草并不多,再加上是露天烧制,温度能达到陶器烧成必需的摄氏800度以上的高温将土陶烧熟么?
对于我们的怀疑,玉勐阿妈没有丝毫的担心,也没有做更多的解释。
玉单罕告诉我们,还要在稻草上面敷上一层泥巴,才可以点火烧窑,这样能保证把陶给烧熟(图5)。
在稻草堆糊上一层黄泥巴后,看上去倒酷似一座窑堆了。不过我们又产生了新的疑问,糊上泥巴,把稻草和下面的柴禾都封死了,从哪里点火呢?
玉勐阿妈说,在下面开一个口子,把火点燃之后,再把它封上。还要在上面扎上几个眼作为通风孔,一来保证窑堆里通气,好燃烧,二来可以通过这些通风孔随时观看窑里的情况。
直到这时,我们终于明白了,这种焙烧方法,其原理与烧窑是相通的。一般来说,焙烧一天一夜之后,就可以起窑了。我们问玉勐阿妈,估计会烧得怎么样,她说她估计不出来。不知她是真的无法预见,还是有意留给我们一个悬念?
时值8月,西双版纳正逢雨季,天气变化无常,就在我们忐忑不安等待的第二天,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玉勐阿妈的土陶刚烧了一天,会不会受到大雨的影响吗?大雨刚歇,我们就冲到玉勐阿妈家去看个究竟。
原来,经验丰富的玉勐阿妈早有防范,一切安然无恙。
第三天是开窑的日子,摄制组一早就赶到了玉勐阿妈家。眼前的情形让我们大吃一惊,原来很高的窑堆,现在已经完全塌下去了。我们不禁担心会不会把陶罐压坏了,但玉勐阿妈似乎成竹在胸。
玉勐阿妈告诉我们,陶器烧得好坏,要听声音。声音越清脆,表示质地越好。开窑了,200件土陶件件呈现砖红的颜色,敲击的声音十分清脆,玉勐阿妈和我们都十分高兴。
延续之谜
比起现代高温烧制的陶器,傣家人自制的土陶强度相对较低,比较易碎。尽管它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对于大多数傣族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傣族人来说,土陶仍旧是他们居家生活、礼佛祭祀时的首选用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种土陶透气性很好,在炎热的西双版纳,它无意中成为食物的保鲜盒。人们最开始觉得它很神奇,在使用的过程中,又发现它制作简便,原料随处都有,烧制可以随时随地起炉灶。加上西双版纳远离中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无形中过滤掉不少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无论岁月怎样流转,原始的慢轮制陶技艺始终和傣家人的生活一起延续了下来。
罗钰足云南省博物馆的研究员,20世纪70年代初,他在两双版纳集市上,买回一只土陶罐,至今仍然保留着。
这只陶罐明显带有新石器时代的诸多特征:陶罐的沿外翻,罐子有一个小环底。考古学界一致认为,陶器的发明最初是用泥巴糊在葫芦上或其他环形器物上制作出来的。
那么,罗钰保存至今的这只陶罐会不会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存物呢?如果真的如此,云南的制陶史将会上推至1万年前。
然而,这只貌似新石器时代的陶罐出自现代人之手,它不过是西双版纳傣族人家一种普通的生活用具。
当地人制作这种土陶罐的技艺十分独特,他们称之为“慢轮制陶”。
慢轮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在学会用手捏制陶坯后,发明的最重要的一种制陶工具。它使陶器的器壁厚薄均匀,形状更加美观。但到了后来,慢轮被更加先进的快轮技术所取代,时至今日,已经几乎看不到慢轮的身影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西双版纳,傣族人家“慢轮制陶”至今已沿用了至少4000年,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时光仿佛在这里序滞,使我们能够在这个原始的工艺样本中回溯先民的智慧灵光呢?
《中国记忆》节目摄制组辗转千里,奔赴西双版纳寻访答案。
最后传人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独特的热带雨林风光和纯朴的民族风情,使这里成为中国最具人气的旅游胜地之一。
在罗钰的带领下,摄制组走进当年发现傣族原始制陶工艺的景洪市曼斗寨。玉勐阿妈是这个寨子里唯一的慢轮制陶传人。
玉勐阿妈告诉我们,慢轮制陶器的经济收入太少,现在学习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原来从事这门手艺的人现在也都改用快轮制陶了。
可是,玉勐阿妈的女儿玉单罕却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她说,她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比方说在政府机关工作。女儿的态度丝毫没有影响玉勐阿妈对传统慢轮制陶技艺的热情。
玉勐阿妈说:“这个是祖先传给我们的东西,我再去买新的机器用新的方法做陶,这些老祖先传下来的东西就没有了。我爸爸的爸爸以及爷爷,都是用这个来做陶,要是到了我这一代金部改掉的话,老祖祖的传统就没有了。”
玉勐阿妈说制陶就是捏泥巴,但并不是随便什么样的泥巴都能捏成陶器的。傣族制陶用的是一种叫“伊利石”的粘土。
20世纪80年代,村里的老人们已经陆续放弃制陶。可是,玉勐阿妈发现,制陶能有一些经济收入,于是,她开始学习这门手艺。除了维持生计,她学习制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她坐月子时,想借个陶罐来熬药。她上门求助于一位亲戚,但想不到这位亲戚不仅不借给她,还拿棍子赶她走。生气的玉勐决心自己学会这门手艺。
后来,玉勐阿妈凭着一股倔强劲儿,终于掌握了制陶技术,成为“慢轮制陶”的传人。
古老工艺
“慢轮制陶”有着严格的要求。
首先是备料。刚取回来的泥土还不能马上用来制陶,必须先晾晒干,用脚碓舂成细土,再用筛子筛,筛了春,春了筛,反复几遍。和泥时,要加入一定比例的沙子,将陶泥揉和“成熟”,放入一个大钵中“发酵”后,才能用来制作陶器。
玉勐阿妈给我们演示制陶的过程,她先在陶轮的轮子盘放上一块揉捏好的泥团,她说这是“锅底”。然后将泥搓成4~5厘米宽的泥条,圈起来,盘放在“锅底”上,将里外抹平。接下来是盘条,盘条就是在起好的器底上面用泥条一圈圈地往上盘筑,制做器壁。研究表明,泥条盘筑是新石器时代采用的一种制陶方法,在傣族地区一直沿用至今。
玉勐阿妈慢条斯理地捏着陶坯,不经意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远古的神秘人门。
不过,这一切仅仅是前奏,玉勐阿妈说,做陶最难的就是如何使用慢轮。
用泥条盘筑好的泥坯,要放在太阳底下晾晒,半干后进行修整。用泥条盘筑捏制出来的陶坯,器形极不规整,器壁上还常常留有指纹。这时就需要再用陶轮来修整陶坯。人们将陶坯放在陶轮上,藉其转动的力量,用捻拉的方法修整成型。
最后是给陶坯加上纹饰,然后把它放在阴凉通风之处自然阴干,就可以烧制了。
听玉勐阿妈说,烧陶的地方就在她自家的院子里。这着实让我们大吃一惊,因为在她家的院子里根本看不见一座烧窑,她究竟如何烧陶呢?
无窑烧陶
就在我们大惑不解之时,只见玉勐阿妈不慌不忙地在地上堆放一层1.5米见方的柴火,将200件陶先大后小依次码放在柴禾堆上面,然后盖上一层稻草。女儿玉单罕虽然不想继承母业,但每逢阿妈做陶时,也总是阿妈最得力的助手。
早在新石器时代,远在北方黄河流域的原始先民建立了首座陶窑,陶坯装窑后,在下面生火,火焰和热气上升,保证了窑内所需要的温度。这个发明堪称一项科技奇迹。
可是,玉勐阿妈这种露天窑烧制的方法,所用的柴禾和稻草并不多,再加上是露天烧制,温度能达到陶器烧成必需的摄氏800度以上的高温将土陶烧熟么?
对于我们的怀疑,玉勐阿妈没有丝毫的担心,也没有做更多的解释。
玉单罕告诉我们,还要在稻草上面敷上一层泥巴,才可以点火烧窑,这样能保证把陶给烧熟(图5)。
在稻草堆糊上一层黄泥巴后,看上去倒酷似一座窑堆了。不过我们又产生了新的疑问,糊上泥巴,把稻草和下面的柴禾都封死了,从哪里点火呢?
玉勐阿妈说,在下面开一个口子,把火点燃之后,再把它封上。还要在上面扎上几个眼作为通风孔,一来保证窑堆里通气,好燃烧,二来可以通过这些通风孔随时观看窑里的情况。
直到这时,我们终于明白了,这种焙烧方法,其原理与烧窑是相通的。一般来说,焙烧一天一夜之后,就可以起窑了。我们问玉勐阿妈,估计会烧得怎么样,她说她估计不出来。不知她是真的无法预见,还是有意留给我们一个悬念?
时值8月,西双版纳正逢雨季,天气变化无常,就在我们忐忑不安等待的第二天,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玉勐阿妈的土陶刚烧了一天,会不会受到大雨的影响吗?大雨刚歇,我们就冲到玉勐阿妈家去看个究竟。
原来,经验丰富的玉勐阿妈早有防范,一切安然无恙。
第三天是开窑的日子,摄制组一早就赶到了玉勐阿妈家。眼前的情形让我们大吃一惊,原来很高的窑堆,现在已经完全塌下去了。我们不禁担心会不会把陶罐压坏了,但玉勐阿妈似乎成竹在胸。
玉勐阿妈告诉我们,陶器烧得好坏,要听声音。声音越清脆,表示质地越好。开窑了,200件土陶件件呈现砖红的颜色,敲击的声音十分清脆,玉勐阿妈和我们都十分高兴。
延续之谜
比起现代高温烧制的陶器,傣家人自制的土陶强度相对较低,比较易碎。尽管它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对于大多数傣族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傣族人来说,土陶仍旧是他们居家生活、礼佛祭祀时的首选用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种土陶透气性很好,在炎热的西双版纳,它无意中成为食物的保鲜盒。人们最开始觉得它很神奇,在使用的过程中,又发现它制作简便,原料随处都有,烧制可以随时随地起炉灶。加上西双版纳远离中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无形中过滤掉不少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无论岁月怎样流转,原始的慢轮制陶技艺始终和傣家人的生活一起延续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