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声乐角度来说,声乐教学在培养学生智力、综合能力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而新课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声乐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应结合每个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水平。文章通过对声乐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重点分析,探讨声乐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对策。
  关键词:声乐教学;综合能力;培养
  综合能力是指人在思维中将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整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在思维中,综合主要是指将客观出现的各个事物要素,利用一定线索连接起来,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本质关系和发展韵律。利用综合能力,由大到小、由低到高、由零散到完整,从整体掌握,立足长远,让决策不偏离正确方向。在声乐教学中,综合能力具体展现在学生感悟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对学生今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一、声乐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分析
  (一)心理素质
  和其他学科相比较,声乐教学存在明显差异,声带和发声技巧是无法触摸到的,发声状态也无法预测。在心理学中,人的任何活动都需要在心理调节下完成,心理活动将会给人的实践能力带来直接影响。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心理状态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和学生交流,建立不同的交流渠道,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心理素养,要求学生在演唱之前,综合思考演唱要求,调整心理状态[1]。只有对发声状态有充分了解,才能协调配合各个器官,完成演唱。此外,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声乐演唱技巧的同时正确完美地表达音乐情感,这是声乐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文化素质
  丰厚的文化底蕴对人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不同文化层次能够展现出不同的行为习惯,只有积累深厚的文化素养,才能在声乐演唱中达到新的高度。从广义角度来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综合发展能力,对人的道德品质发展有着直接影响,能够丰富人们的思维想象力、创造力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科技领域和艺术领域中,对真、善、美有着较高追求,能够给人的发展提供方向。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使其在声乐学习上更有潜力。
  (三)思想品质
  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丰富的人生阅历,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声乐演唱者只有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才能将更多美好的音乐作品进行呈现,提高演唱感染力。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实际生活,受到实际生活的熏陶和感染。一部优秀的声乐作品可以真实地展现出作词作曲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向往,感染每一个演唱者和观众。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只是凭借熟练的演唱技巧是无法将声乐作品情感进行充分展现的。所以,演唱者除了要掌握基本演唱技巧之外,还要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利用心灵美妙声音,精准掌握音准节奏,将声乐作品情感进行完美展现,赋予声乐作品表现力[2]。从古至今诸多优秀演唱者,其完美的歌喉之所以能够引人入胜,艺术生命长久不衰,往往和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开阔的眼界有着直接关联。由此可见,良好的思想品质是提高声乐演唱技巧的关键,只有演唱者具备较强的艺术表演力,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充分展现出音乐作品之美,才能打动听众内心。
  二、声乐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培养学生声乐情感能力
  声乐情感能力培养也就是指,学生在舞台表演过程中,直接把生活中情绪的外在表象呈现出来的表演能力。斯坦尼拉夫斯基曾经说过:“我们需要注意的不应该是情绪的外部表现,而是情绪所产生的内在逻辑,情绪的真正本质和自然发展规律。”歌唱活动中心理因素是重要内容。歌唱活动是通过大脑中高级神经系统对相关器官的控制和协调来完成,属于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如果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学生思想没有高度集中,萎靡不振,缺少学习主动性,学生将无法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在声乐演唱中,声乐艺术是情感表达的关键,能够扣人心扉,走入人们的内心世界,活跃人的情感。情感表达不但是音乐审美动力,更是声乐教学中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充沛的音乐情感中感受艺术魅力。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不同的音乐节奏,人们感受到的情感也会存在差异,不同的音乐表现力度,可以给人提供不同的心理感受。所以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听完整的音乐,这样不但能够消除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厌倦情绪,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念故乡》乐曲过程中,音乐节奏和韵律时常会给人一种孤寂落寞之感,引起人们思乡之情[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提前收集一些跟乐曲相关的信息,在课上讲述给同学,通过让学生多聆听乐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声乐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声乐感知能力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敏锐听觉能力,使其能够通过声音中音色、音律、节奏等感知音乐歌词,培养良好的演唱技巧。在安排学生发声训练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乐谱进行发声练习,通过反复训练,达到一目十行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帮助学生将掌握的演唱技巧在实际中灵活应用。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听讲速度,注意讲一点学一点,让学生把教师讲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灵活使用。例如,在讲解切分音符之时,要求学生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注意一些带有切分音符的乐句,把识谱能力运用到实际学习中,让学生在对曲谱有充分了解,防止学生只听不练,形成依赖性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每个学生表现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肯定,一句简单的鼓励话语能够让学生更加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因此教师需要抓住每个机遇,不管学生演唱效果如何,都要给其提供一定的鼓励和认可,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利用评价性语言真实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切莫敷衍了事。在培养学生发音方法过程中,要让学生利用嗓音,对基本发声原理有充分了解。众所周知,声带是在气体冲击下振动后发出的声音,胸腔、咽喉、口腔、头腔等进行共鸣发声。音质、音色是在共鸣腔体作用下产生,切勿乱模仿,压着嗓音唱歌。不管是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都要巧妙发声,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发声技巧,唱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歌曲。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音乐是共通的,是一种特殊性语言,能够描绘美好的世界,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并且,因为每個人的心理存在差异,所以人们的想象也会有所差别。如果一个人的阅历和兴趣感受更加丰富,那么其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就会比较高[4]。人们在演唱或者欣赏乐曲过程中,通过音乐想象来创建一个音乐世界,从而将音乐中的审美情趣进行展现或体现。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想象,培养学生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将之前单一的视唱课发展为综合课,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并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将学习的演唱技巧灵活地运用到实际中,为演唱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在循序渐进的环境中,感受声乐学习的魅力。教师要给学生适当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感受声乐魅力,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水平,提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曦.艺术实践与声乐教学的相互关系[J].艺海,2019(2):115-116.
  [2]郭春雷.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9(6):112-113.
  [3]徐婷,刘慧.声乐教学中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9(S1):159-161.
  [4]陈展宙.高校声乐教学对学生演唱能力的培养途径[J].当代音乐,2019(7):42-44.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音乐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形体训练教学工作的开展,使得教师认识到音乐在训练之中的重要性,优秀的音乐会给学生提供享受美的机会,将在无形中带动学生思维。肢体动作的展示离不开音乐的牵引。无论是基本动作的学习还是改编、表演作品,都会强调对音乐与形体练习的理解,并最大限度地创造在音乐中学习形体动作的环境。文章依据中职学生形体课中形体练习和音乐融合的现状以及必要性,分析了如何有效结合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的问题。  关键词:形体练
作文是伴随着人们的生活需要应运而生的,它是作者利用文字、符号将个人思想和情感转化为笔下之意的表达艺术,一定要具有个人的见解。近几年《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能力的培养贯彻着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但是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之下教师在作文课堂上只注重讲文章的结构、技巧,引导学生如何做到首尾照应、前后衔接、环境烘托等问题,
幼儿美育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健康审美态度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