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期,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的支柱的建筑业越来越显示了其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对我国外贸行业的冲击以及我国经济增长幅度的放缓,国家加大了对建筑行业的投资力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犹如一把双刃剑对于我国的建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又面临难得的发展机会。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建筑行业的管理者对企业集团内部控制认知淡薄,建筑行业整体管理方式比较粗放。所以,作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首要任务,优化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完善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越来越重要。
二、建立建筑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原因及重要性
(一)建筑企业主要由以下几点决定了其特殊性。
一是由于建筑企业的自身的经营方式。和其他普通行业的经营活动相比,建筑行业特殊性在于其通过投标或者招标的形式取得工程项目的承包合同,通常还会作为发包人将其承包的合同转包出去。二是建筑企业的生产产品对象造成了其行业的特殊性。建筑行业生产产品主要是以房地产、桥梁、铁路、隧道的建设和大型不动产设备的安装,其生产产品具有使用寿命周期较长和难以移动的特点。三是建筑行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其特殊性,这也是由于其自身的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建筑行业由于自身的属性,完成一项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临时的辅助工程和设备。在这个过程中,人力、物力、机构随着工程项目的运作会在不同的环节流动。四是建筑行业的组织结构,由于项目的循环往复,每一个业务单元随着新项目的开建而成立,项目竣工后会裁撤,随着下一个新项目的开工而又重新组建新的业务单元。五,由于国家出台各种调控房地产行业过热的政策,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这种政策的冲击。并且,近年来,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暴力拆迁等社会矛盾的升温也会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与风险。以上问题都会引起建筑行业内部管理控制实施的难度,因此亟需建立与优化企业集团内控制制度。
(二)建筑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第一,可以规避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建筑行业由于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其与其它行业的特殊性,因此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发现其存在的各种风险,通过对各种内外部环境的风险进行比较和分析,选择影响最大的风险加以克服和改进,从而使企业平稳渡过风险期,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第二,能过降低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可以对项目动工之前需要发生的材料成本进行预算,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预测、质量的考核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施工成本。并且通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降低信息传递成本和沟通障碍,提高了企业整体工作效率。
第三,通过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内部控制意识。企业文化作为行动准则备受各行业推崇。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会为企业建立合适的管控思路和模式,会凸显企业在本行业中的精神风范。使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加强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高度认同,使建筑行业的每一个员工遵循企业的规章制度准则,这样会内部实施的效果达到最佳,成为联系员工与企业的精神纽带。
三、我国建筑行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制意识淡薄、高素质人才储备不足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意识的束缚,我国建筑行业的领导者对于企业的管理属于粗放式管理,这也造成了大部分企业领导者对于内部控制意识的缺失,由于上行下效,造成很多中下层员工也不愿意配合建立内部控制的工作,这也成为了在建筑行业推进内部控制制度的一大顽症。在吸收外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企业的领导者更加只注重短期效益,更多关注于会为企业带来外在经济效益的工程类人才,却忽视了会为企业创造内在经济效益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这也使得建筑企业严重缺乏了对于内部控制的投入,难以真正的建立起内部控制制度。
(二)内部控制成本监管缺乏
建筑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的行业。旧模式下,每一个管理者承接的只是单一的工程项目,每一项的工程的成本也都不同,因此很难像生产制造行业在一个标准成本控制方法下进行约束,因此造成了管理者不太注重成本的控制。同时,随着建筑行业的竞争者的涌入,市场的日益饱和,市场机制管控的缺乏,招标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很多竞标单位为了获取工程项目以低价竞标甚至低于成本价格,造成了中标价格严重偏低致使企业经济效益的下滑,企业难以通过自身的成本竞争优势来获得竞争力。因此以上因素都制约了建筑企业推行施工成本的决心和具体措施的实施。
(三)缺乏风险评估体系
企业内部活动的基础是风险评估,在经营活动中面临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建筑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会面对各种风险,例如政治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等。如果企业在项目开工前,没有对项目预计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充分有效的论证、预测,没有提出对各种风险的规避和应对方案,没有找出造成各种风险的原因并加以解决。建筑企业由于没有建立完整的风险评估体系风险预警系统,极易导致风险的产生,那么当风险来临时必然会造成无法预计的损失而这损失对于建筑行业将是致命的。
(四)监督机制不健全
科学有效的考评绩效和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的根本保证。建筑企业中主要的人力资源是项目经理及其施工队伍,这些人员的工作是实现内部控制的关键。由于其在企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员工掌握着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话语权,其他部门很难实现对其有效的监督。内部审计人员即使开展了监督检查,规章制度也难以对其起到有效的约束、监督、评估。有些企业审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对复杂的环境也难以提出根本有效的对策,这也造成了建筑行业内部审计制度避实就轻流于形式,起不到根本的制约作用。
四、加强和完善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一)树立内部控制良好环境,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完善企业治理和组织结构。赋予董事会应有的职权,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选聘机制;建立专门委员会考评制度,明确责任划分;完善国有建筑企业党委的领带下开展工作机制,在重大决策事项上要体现“党委”的精神;结合企业摸索积累的日常经验建立健全代表企业发展、使命、愿景、价值的企业文化,开展新员工业务培训、讲座不断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的核心精神融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具体工作中去;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重视会计人才在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建筑行业所有的经营活动成果都是通过会计人员转化成会计信息反映给企业管理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建立良好的会计人才引进机制,可以有效的规避建筑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加强和完善了对生产部门有效监督和控制,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有利于企业沿着正确的发展模式下经营。
(二)严格控制成本费用的监督
为了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成立科学有效的成本费用考核机制至关重要。对于占到建筑业总成本一半以上的采购环节,控制采购成本应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第一,根据管理会计的决策分析方法,统计出日常耗用量,计算出合理的经济订货量和经济批量、以经济订货量和经济批量为标注,择优选择购货方与采购量,严格控制采购超标;第二,直接到厂家采购,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第三,建立集中采购的管理信息系统,将原材料、辅助材料、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等在统一采购平台上显示,实现价格与采购商对接资源共享;第四,对于采购人员不断加强意识教育,定期实行采购轮岗制,完善审价人员的责任监督;对于竞标环节,企业要根据施工图纸分解工程项目, 结合施工现场的勘察情况,按工序标准成本确定方法预测投标成本,根据竞争对手的技术、管理水平及其投标技巧等情况考虑适当的利润,确定投标报价,预测事前的目标成本期望值尽可能底,利润就有较大的弹性空间,竞争力优势明显。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良好的风险评估预警系统
传统模式下,建筑企业通过经验方式对风险进行评估,业采取量化的方式对风险进行预测。新模式下,建筑企业要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式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利用VAR模型进行考量,对企业在既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的大小和可能遭受的潜在最大价值的损失做出科学预测,并针对各种风险提出各种预防和补救措施方案,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培养危机管理人才、组建危机管理小组、重视沟通与危机公关,对于可能发生或者处于萌芽状态的危机进行预警,增强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抗风险力和应变力。
(四)强化内部管理监督考核机制
我国建筑行业在旧模式下以工程完工、成本、工期作为考核标准却缺乏对工程项目整体过程的考核控制。管理者亟需转变观念,以结果与过程结合的标准作为考评机制。加强对所有员工在履行各项企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的教育,严防以权谋私,防止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失控。配备会计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加强内部审计审批制度。提高内审部门在企业中地位赋予更多的执法权力,强化内审人员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扩大审计范围和审计职权以保障对项目客观审计的监督力度,减少外部的干扰。同时积极鼓励全体员工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监管不严、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强化监督的透明度。(作者单位:1.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 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柳.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2).
[2]温世梅.浅析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 [J]. 中国经贸,2013(02).
[3]智成宝.新形势下加强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J].中国外资,2012(16).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期,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的支柱的建筑业越来越显示了其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对我国外贸行业的冲击以及我国经济增长幅度的放缓,国家加大了对建筑行业的投资力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犹如一把双刃剑对于我国的建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又面临难得的发展机会。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建筑行业的管理者对企业集团内部控制认知淡薄,建筑行业整体管理方式比较粗放。所以,作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首要任务,优化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完善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越来越重要。
二、建立建筑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原因及重要性
(一)建筑企业主要由以下几点决定了其特殊性。
一是由于建筑企业的自身的经营方式。和其他普通行业的经营活动相比,建筑行业特殊性在于其通过投标或者招标的形式取得工程项目的承包合同,通常还会作为发包人将其承包的合同转包出去。二是建筑企业的生产产品对象造成了其行业的特殊性。建筑行业生产产品主要是以房地产、桥梁、铁路、隧道的建设和大型不动产设备的安装,其生产产品具有使用寿命周期较长和难以移动的特点。三是建筑行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其特殊性,这也是由于其自身的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建筑行业由于自身的属性,完成一项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临时的辅助工程和设备。在这个过程中,人力、物力、机构随着工程项目的运作会在不同的环节流动。四是建筑行业的组织结构,由于项目的循环往复,每一个业务单元随着新项目的开建而成立,项目竣工后会裁撤,随着下一个新项目的开工而又重新组建新的业务单元。五,由于国家出台各种调控房地产行业过热的政策,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这种政策的冲击。并且,近年来,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暴力拆迁等社会矛盾的升温也会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与风险。以上问题都会引起建筑行业内部管理控制实施的难度,因此亟需建立与优化企业集团内控制制度。
(二)建筑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第一,可以规避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建筑行业由于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其与其它行业的特殊性,因此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发现其存在的各种风险,通过对各种内外部环境的风险进行比较和分析,选择影响最大的风险加以克服和改进,从而使企业平稳渡过风险期,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第二,能过降低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可以对项目动工之前需要发生的材料成本进行预算,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预测、质量的考核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施工成本。并且通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降低信息传递成本和沟通障碍,提高了企业整体工作效率。
第三,通过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内部控制意识。企业文化作为行动准则备受各行业推崇。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会为企业建立合适的管控思路和模式,会凸显企业在本行业中的精神风范。使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加强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高度认同,使建筑行业的每一个员工遵循企业的规章制度准则,这样会内部实施的效果达到最佳,成为联系员工与企业的精神纽带。
三、我国建筑行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制意识淡薄、高素质人才储备不足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意识的束缚,我国建筑行业的领导者对于企业的管理属于粗放式管理,这也造成了大部分企业领导者对于内部控制意识的缺失,由于上行下效,造成很多中下层员工也不愿意配合建立内部控制的工作,这也成为了在建筑行业推进内部控制制度的一大顽症。在吸收外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企业的领导者更加只注重短期效益,更多关注于会为企业带来外在经济效益的工程类人才,却忽视了会为企业创造内在经济效益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这也使得建筑企业严重缺乏了对于内部控制的投入,难以真正的建立起内部控制制度。
(二)内部控制成本监管缺乏
建筑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的行业。旧模式下,每一个管理者承接的只是单一的工程项目,每一项的工程的成本也都不同,因此很难像生产制造行业在一个标准成本控制方法下进行约束,因此造成了管理者不太注重成本的控制。同时,随着建筑行业的竞争者的涌入,市场的日益饱和,市场机制管控的缺乏,招标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很多竞标单位为了获取工程项目以低价竞标甚至低于成本价格,造成了中标价格严重偏低致使企业经济效益的下滑,企业难以通过自身的成本竞争优势来获得竞争力。因此以上因素都制约了建筑企业推行施工成本的决心和具体措施的实施。
(三)缺乏风险评估体系
企业内部活动的基础是风险评估,在经营活动中面临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建筑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会面对各种风险,例如政治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等。如果企业在项目开工前,没有对项目预计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充分有效的论证、预测,没有提出对各种风险的规避和应对方案,没有找出造成各种风险的原因并加以解决。建筑企业由于没有建立完整的风险评估体系风险预警系统,极易导致风险的产生,那么当风险来临时必然会造成无法预计的损失而这损失对于建筑行业将是致命的。
(四)监督机制不健全
科学有效的考评绩效和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的根本保证。建筑企业中主要的人力资源是项目经理及其施工队伍,这些人员的工作是实现内部控制的关键。由于其在企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员工掌握着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话语权,其他部门很难实现对其有效的监督。内部审计人员即使开展了监督检查,规章制度也难以对其起到有效的约束、监督、评估。有些企业审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对复杂的环境也难以提出根本有效的对策,这也造成了建筑行业内部审计制度避实就轻流于形式,起不到根本的制约作用。
四、加强和完善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一)树立内部控制良好环境,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完善企业治理和组织结构。赋予董事会应有的职权,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选聘机制;建立专门委员会考评制度,明确责任划分;完善国有建筑企业党委的领带下开展工作机制,在重大决策事项上要体现“党委”的精神;结合企业摸索积累的日常经验建立健全代表企业发展、使命、愿景、价值的企业文化,开展新员工业务培训、讲座不断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的核心精神融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具体工作中去;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重视会计人才在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建筑行业所有的经营活动成果都是通过会计人员转化成会计信息反映给企业管理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建立良好的会计人才引进机制,可以有效的规避建筑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加强和完善了对生产部门有效监督和控制,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有利于企业沿着正确的发展模式下经营。
(二)严格控制成本费用的监督
为了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成立科学有效的成本费用考核机制至关重要。对于占到建筑业总成本一半以上的采购环节,控制采购成本应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第一,根据管理会计的决策分析方法,统计出日常耗用量,计算出合理的经济订货量和经济批量、以经济订货量和经济批量为标注,择优选择购货方与采购量,严格控制采购超标;第二,直接到厂家采购,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第三,建立集中采购的管理信息系统,将原材料、辅助材料、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等在统一采购平台上显示,实现价格与采购商对接资源共享;第四,对于采购人员不断加强意识教育,定期实行采购轮岗制,完善审价人员的责任监督;对于竞标环节,企业要根据施工图纸分解工程项目, 结合施工现场的勘察情况,按工序标准成本确定方法预测投标成本,根据竞争对手的技术、管理水平及其投标技巧等情况考虑适当的利润,确定投标报价,预测事前的目标成本期望值尽可能底,利润就有较大的弹性空间,竞争力优势明显。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良好的风险评估预警系统
传统模式下,建筑企业通过经验方式对风险进行评估,业采取量化的方式对风险进行预测。新模式下,建筑企业要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式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利用VAR模型进行考量,对企业在既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的大小和可能遭受的潜在最大价值的损失做出科学预测,并针对各种风险提出各种预防和补救措施方案,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培养危机管理人才、组建危机管理小组、重视沟通与危机公关,对于可能发生或者处于萌芽状态的危机进行预警,增强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抗风险力和应变力。
(四)强化内部管理监督考核机制
我国建筑行业在旧模式下以工程完工、成本、工期作为考核标准却缺乏对工程项目整体过程的考核控制。管理者亟需转变观念,以结果与过程结合的标准作为考评机制。加强对所有员工在履行各项企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的教育,严防以权谋私,防止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失控。配备会计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加强内部审计审批制度。提高内审部门在企业中地位赋予更多的执法权力,强化内审人员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扩大审计范围和审计职权以保障对项目客观审计的监督力度,减少外部的干扰。同时积极鼓励全体员工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监管不严、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强化监督的透明度。(作者单位:1.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 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柳.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2).
[2]温世梅.浅析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 [J]. 中国经贸,2013(02).
[3]智成宝.新形势下加强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J].中国外资,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