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近古中国的儒学思想史,无论章太炎所谓"宋明之异"抑或是章学诚所谓"朱陆之同",都是从宋(理)明(心)有别的大前提出发予以讨论的,本文从朱子哲学对"理欲""人心"概念的辨析、论述中发掘出明(心)学崛起的内在理论因素;并认为朱子体系中"天理""人心"的紧张关系导致了后世心学"以心证理"的理论转向,其心灵概念中已经蕴含了后世心学的某些理论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