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这是几年前热播的韩剧《继承者们》中的一句台词。这部讲述“富二代”们爱情故事的电视剧,说明了一个事实:在任何国家,子女接班都是一项旷日持久的系统工程。也难怪一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曾笑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那帮孙子的。”
2016年12月,王健林参加了“第十五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年会上,王健林说:“我问过我儿子,他不愿意过我这种生活,这是年轻人自己的选择。”王健林讲述的这一幕,正是中国民营企业传承画卷的一个典型片段。
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超过85%的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因此,能否顺利交接班是家族企业在持续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来自业内的数据显示,未来5—10年,中国的家族企业将陆续进入新老交替和企业传承发展的过程。
改进沟通方式是两代企业家在“交接棒”时最需解决的问题
江苏苏州是民营企业的聚集地,其中不乏国内外知名企业。2016年年中,苏州市吴中区举办过一场“吴中青商大讲堂—接力新未来”的论坛。东山茶厂的“小老板”柳倩楠和父亲柳荣伟一同参与了这场活动。
T恤、牛仔裤、休闲鞋、链条包,24岁的柳倩楠打扮得青春靓丽。站在一旁的老爸柳荣伟在苏州茶叶界声名远扬,而就是这么一位成功的商人,在女儿眼中却是个“古板的老头”。“我和我爸一开始就因为理念不同,有过不少争执。” 柳倩楠说。
2013年,柳荣伟的茶厂遭遇瓶颈,柳倩楠向父亲提出做电商的建议,但却遭到拒绝,因为不了解,柳荣伟不愿意在网上投太多钱和人力。柳倩楠没有放弃,一有机会就给父亲“上课”,不久之后,柳荣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同意了柳倩楠的建议。
女儿的表现出乎柳荣伟的预料。电商销售额持续攀升,不久之后接到了一笔来着广东的三十多万元的大单。随后,柳荣伟在市区的分店专门成立了电商部,配备了12名员工,全部由柳倩楠负责。2015年,公司网络销售额达到1200万元。
在吴中区工商联多年对家族企业的走访调研中发现,改进沟通方式是两代企业家在“交接棒”时最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为两代人的代沟放在动辄上千万上亿元的生意“语境”下,这种差异往往会被放大。正确的沟通方式,是老少两代企业家都要学会的,而沟通技巧正是这次论坛的主要课程。
柳倩楠的经历得到了吴中区工商联工作人员的肯定。吴中区工商联认为,之所以家族企业在传承发展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很多时候是不正确的沟通在作怪。“做事的时候,会掺入太多私人感情因素。我们建议,父辈与子辈在工作氛围下,做到对事不对人,以工作伙伴的身份去谈判,而非父与子的关系。”
像柳倩楠这样被称为“小老板”或者“少帥”的二代企业家,近年来频繁出现在企业中。2月8日,年仅29岁的“少帅”周立宸出任海澜集团总裁。海澜集团是国内服装龙头企业,2015年进入中国民企前50强。把接力棒交到周立宸手里的,正是他的父亲,海澜集团创始人周建平。
有与会人士指出,宣布由周立宸接任海澜集团总裁后,周建平和周立宸父子二人紧紧拥抱,周建平当场落泪。
此外,发源于南通海门的中南集团,其创始人陈锦石也对子女接班颇为重视,陈锦石之女陈昱含也是中南集团商业管理公司董事长;江苏双良集团创始人缪双大近日辞去了集团董事长、总裁的职务,接替他的正是缪双大之子,生于1978年的缪文彬。
为了将企业成功传给二代,不少企业家早早开始着手学习国外同行的经验。一位来自吉林的企业家表示,“国际上,500强企业几乎全是私企,比如丰田、福特等,‘老福特’本来没让自己下一代接班,可现在还是孙子接了班,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家族能镇得住局面。”
企业家子女普遍不屑于“拿来主义”
“少帅”虽然不少见,但对于民企的创始人而言,“二代接班”话题仍是一个颇让 “一代”们头疼的问题。即使很多民企的“二代”们拥有海外留学或读研深造的经历,视野更具国际化,但拒接班仍是普遍现象。
早在2004年,冯从志正式接班长春万荣集团董事长,随后父子在企业发展方向上产生了不同意见。在收到美国洛杉矶大学的入学通知后,冯从志选择一边留学一边为万荣开拓国际市场。最终,他留美归国后,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当初与朋友一起创办的担保公司。
南京中浙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剑芝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曾多次向儿子表达“过继”产业的强烈意愿,但均遭儿子拒绝。最后,周剑芝妥协了,决定让儿子“另立山头”。周剑芝表示,据他长期观察,企业家子女普遍不屑于“拿来主义”,因此抗拒继承基业。
2016年10月26日晚间,新城控股集团总裁王晓松,这位顶着“85后总裁”与“董事长”之子光环的地产二代递交了一封名为《不忘初心,同心同在》的辞职信,暂停渐渐步入正规的接班计划。
胶东一家大型食品企业的老板在选择接班人方面也耗费了大量精力。这是一家有着几十年历史的食品厂,创始人对企业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感情。正因为如此,早在5年前,老板就开始筹划谁来接班的问题。
老总的三个女儿对经营企业毫无兴趣,最后,经过一轮又一轮家庭会议,出于责任考虑,长女决定出面担任新掌门人。“这个过程很痛苦,她跟我深聊过,因为目睹了我当年创业经历的艰辛,尤其是国内这种商业环境下,对掌门人的考验堪称残酷。静下来细想后,我非常理解女儿的感受。这并不是畏难推脱,而是国内商业环境和国外差别太大。同样是做企业,你必须比国外付出两倍、三倍甚至是十倍的精力。”
江苏银环精密钢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建新也有这样的烦恼。银环公司主攻高性能管材,成立于1992年,从一家乡镇企业发展为市值三十多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庄建新被业内称为“中国管王”。庄建新称,他多次想让儿子继承家业,但儿子并不买账。庄建新出生于1990年的儿子,对父亲倾注毕生心血的制造业没有太多兴趣,其目前的想法是做电商。
庄建新认为,不少“民企二代”受互联网影响极深,很少有人能够埋下头苦干制造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与他们的父辈们有很大不同。“我还是倾向于世袭制,因为民营企业往往有着独特而个性的内在文化,需要用血脉去传承,这也是和国有企业的不同之所在。”庄建新说。
300万家民营企业
面临接班换代问题
根据“新财富500富人榜”的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民营企业家占比为67%,这意味着近七成的中国家族企业需寻找接班人。无论从时间的紧迫性还是群体的数量看,在世界范围的企业发展史上都绝无仅有。这意味着未来五到十年内,我国将有300万家民营企业面临接班换代的问题。我国民营企业中约有90%为家族式经营,其经济总量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60%,因而民企换代接班已经不只是简单的企业自家的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此外,还有一项数据值得关注。去年《福布斯》曾发表了《中国一半以上家族企业后继乏人》的报道,称中国改革最早一批先驱当中的很多人发现,他们的子女无意接管家族企业。
一份《民企二代生存现状调研报告》显示,72%的“富二代”认为现在和父辈时代的成功模式有很大不同,49%的“富二代”不赞同父辈的经营理念。对于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商业模式,半数二代与父辈“老路子”存在一定差异。
家族企业传承的难度系数非常高,正如巴菲特所说,“家族企业的传承,好像在2000年奥运会金牌选手的后代中,选择2020年奥运会的参赛选手。”而在中国,这轮民营企业的交接班恰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改革全面深化、产业结构转型调整重合在一起,更显其推进难度。
这是几年前热播的韩剧《继承者们》中的一句台词。这部讲述“富二代”们爱情故事的电视剧,说明了一个事实:在任何国家,子女接班都是一项旷日持久的系统工程。也难怪一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曾笑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那帮孙子的。”
2016年12月,王健林参加了“第十五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年会上,王健林说:“我问过我儿子,他不愿意过我这种生活,这是年轻人自己的选择。”王健林讲述的这一幕,正是中国民营企业传承画卷的一个典型片段。
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超过85%的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因此,能否顺利交接班是家族企业在持续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来自业内的数据显示,未来5—10年,中国的家族企业将陆续进入新老交替和企业传承发展的过程。
改进沟通方式是两代企业家在“交接棒”时最需解决的问题
江苏苏州是民营企业的聚集地,其中不乏国内外知名企业。2016年年中,苏州市吴中区举办过一场“吴中青商大讲堂—接力新未来”的论坛。东山茶厂的“小老板”柳倩楠和父亲柳荣伟一同参与了这场活动。
T恤、牛仔裤、休闲鞋、链条包,24岁的柳倩楠打扮得青春靓丽。站在一旁的老爸柳荣伟在苏州茶叶界声名远扬,而就是这么一位成功的商人,在女儿眼中却是个“古板的老头”。“我和我爸一开始就因为理念不同,有过不少争执。” 柳倩楠说。
2013年,柳荣伟的茶厂遭遇瓶颈,柳倩楠向父亲提出做电商的建议,但却遭到拒绝,因为不了解,柳荣伟不愿意在网上投太多钱和人力。柳倩楠没有放弃,一有机会就给父亲“上课”,不久之后,柳荣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同意了柳倩楠的建议。
女儿的表现出乎柳荣伟的预料。电商销售额持续攀升,不久之后接到了一笔来着广东的三十多万元的大单。随后,柳荣伟在市区的分店专门成立了电商部,配备了12名员工,全部由柳倩楠负责。2015年,公司网络销售额达到1200万元。
在吴中区工商联多年对家族企业的走访调研中发现,改进沟通方式是两代企业家在“交接棒”时最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为两代人的代沟放在动辄上千万上亿元的生意“语境”下,这种差异往往会被放大。正确的沟通方式,是老少两代企业家都要学会的,而沟通技巧正是这次论坛的主要课程。
柳倩楠的经历得到了吴中区工商联工作人员的肯定。吴中区工商联认为,之所以家族企业在传承发展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很多时候是不正确的沟通在作怪。“做事的时候,会掺入太多私人感情因素。我们建议,父辈与子辈在工作氛围下,做到对事不对人,以工作伙伴的身份去谈判,而非父与子的关系。”
像柳倩楠这样被称为“小老板”或者“少帥”的二代企业家,近年来频繁出现在企业中。2月8日,年仅29岁的“少帅”周立宸出任海澜集团总裁。海澜集团是国内服装龙头企业,2015年进入中国民企前50强。把接力棒交到周立宸手里的,正是他的父亲,海澜集团创始人周建平。
有与会人士指出,宣布由周立宸接任海澜集团总裁后,周建平和周立宸父子二人紧紧拥抱,周建平当场落泪。
此外,发源于南通海门的中南集团,其创始人陈锦石也对子女接班颇为重视,陈锦石之女陈昱含也是中南集团商业管理公司董事长;江苏双良集团创始人缪双大近日辞去了集团董事长、总裁的职务,接替他的正是缪双大之子,生于1978年的缪文彬。
为了将企业成功传给二代,不少企业家早早开始着手学习国外同行的经验。一位来自吉林的企业家表示,“国际上,500强企业几乎全是私企,比如丰田、福特等,‘老福特’本来没让自己下一代接班,可现在还是孙子接了班,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家族能镇得住局面。”
企业家子女普遍不屑于“拿来主义”
“少帅”虽然不少见,但对于民企的创始人而言,“二代接班”话题仍是一个颇让 “一代”们头疼的问题。即使很多民企的“二代”们拥有海外留学或读研深造的经历,视野更具国际化,但拒接班仍是普遍现象。
早在2004年,冯从志正式接班长春万荣集团董事长,随后父子在企业发展方向上产生了不同意见。在收到美国洛杉矶大学的入学通知后,冯从志选择一边留学一边为万荣开拓国际市场。最终,他留美归国后,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当初与朋友一起创办的担保公司。
南京中浙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剑芝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曾多次向儿子表达“过继”产业的强烈意愿,但均遭儿子拒绝。最后,周剑芝妥协了,决定让儿子“另立山头”。周剑芝表示,据他长期观察,企业家子女普遍不屑于“拿来主义”,因此抗拒继承基业。
2016年10月26日晚间,新城控股集团总裁王晓松,这位顶着“85后总裁”与“董事长”之子光环的地产二代递交了一封名为《不忘初心,同心同在》的辞职信,暂停渐渐步入正规的接班计划。
胶东一家大型食品企业的老板在选择接班人方面也耗费了大量精力。这是一家有着几十年历史的食品厂,创始人对企业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感情。正因为如此,早在5年前,老板就开始筹划谁来接班的问题。
老总的三个女儿对经营企业毫无兴趣,最后,经过一轮又一轮家庭会议,出于责任考虑,长女决定出面担任新掌门人。“这个过程很痛苦,她跟我深聊过,因为目睹了我当年创业经历的艰辛,尤其是国内这种商业环境下,对掌门人的考验堪称残酷。静下来细想后,我非常理解女儿的感受。这并不是畏难推脱,而是国内商业环境和国外差别太大。同样是做企业,你必须比国外付出两倍、三倍甚至是十倍的精力。”
江苏银环精密钢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建新也有这样的烦恼。银环公司主攻高性能管材,成立于1992年,从一家乡镇企业发展为市值三十多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庄建新被业内称为“中国管王”。庄建新称,他多次想让儿子继承家业,但儿子并不买账。庄建新出生于1990年的儿子,对父亲倾注毕生心血的制造业没有太多兴趣,其目前的想法是做电商。
庄建新认为,不少“民企二代”受互联网影响极深,很少有人能够埋下头苦干制造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与他们的父辈们有很大不同。“我还是倾向于世袭制,因为民营企业往往有着独特而个性的内在文化,需要用血脉去传承,这也是和国有企业的不同之所在。”庄建新说。
300万家民营企业
面临接班换代问题
根据“新财富500富人榜”的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民营企业家占比为67%,这意味着近七成的中国家族企业需寻找接班人。无论从时间的紧迫性还是群体的数量看,在世界范围的企业发展史上都绝无仅有。这意味着未来五到十年内,我国将有300万家民营企业面临接班换代的问题。我国民营企业中约有90%为家族式经营,其经济总量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60%,因而民企换代接班已经不只是简单的企业自家的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此外,还有一项数据值得关注。去年《福布斯》曾发表了《中国一半以上家族企业后继乏人》的报道,称中国改革最早一批先驱当中的很多人发现,他们的子女无意接管家族企业。
一份《民企二代生存现状调研报告》显示,72%的“富二代”认为现在和父辈时代的成功模式有很大不同,49%的“富二代”不赞同父辈的经营理念。对于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商业模式,半数二代与父辈“老路子”存在一定差异。
家族企业传承的难度系数非常高,正如巴菲特所说,“家族企业的传承,好像在2000年奥运会金牌选手的后代中,选择2020年奥运会的参赛选手。”而在中国,这轮民营企业的交接班恰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改革全面深化、产业结构转型调整重合在一起,更显其推进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