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髓鞘机制及其在多发性硬化症脱髓鞘模型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中,脱髓鞘的轴突难以有效复髓鞘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障碍,而髓鞘再生失败的瓶颈问题是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不能分化为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复髓鞘是继脱髓鞘后自然发生的再生反应,包括OPC的激活、迁移和分化;具有保护神经轴突、进而避免神经元变性坏死的作用。近年来在体脱髓鞘模型研究发现,二甲双胍、氯马斯汀能有效加强复髓鞘,鉴定了髓鞘转录因子1样蛋白(Myt1L)、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星形细胞连接蛋白43(Cx43)、G蛋白偶联受体17(GPR17)、κ阿片
其他文献
China's adherence to its WTO commitments has improved the environment for foreign investment. So far,some 30 government departments have cleared morethan 2,
与外周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不同,中枢神经系统中成熟的神经元往往无法实现损伤后再生。近期,有研究发现钙离子传导损伤信号、线粒体运输、细胞骨架重构和蛋白质合成在轴突再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