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动静脉穿刺置管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7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139
  在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及时监测动脉压,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十分重要。尤其是休克患者静脉通道难以及时建立,动脉压监测不准确或无法监测,严重影响患者安危。现将近几年来对有创动、静脉穿刺置管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用深静脉穿刺包,右侧颈内静脉,用穿刺针刺入静脉后,从针筒腔内插入导引钢丝,顺钢丝插入扩张管,遂置入留置导管,回流血液通畅后缝合固定,局部纱布包封,端口接测压管[1]。动脉穿刺选择左桡动脉,用20G/22G直型套管针,针刺入动脉回血均匀通畅后接换能器。
  2007年3月~2011年9月收治患者180例,其中男96例,女84例。年龄26~93岁,平均56.5岁。180例深静脉穿刺置管患者中,内科危重症患者65例,包括呼吸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消化道大出血、感染性休克;恶性肿瘤(中心静脉化疗)10例;手术患者大出血50例;胃肠穿孔、肠梗阻大失液30例,血液透析(穿孔困难)25例。60例有创动脉穿刺置管患者中,大失血、严重低血压50例,脊椎、骨盆大手术行控制性降压患者8例,严重感染性患者2例。
  颈内静脉穿刺方法:患者平卧,头低20°~30°,头偏向对侧。找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三者所形成的三角区,该区的顶点为穿刺点,局麻后由穿刺点进针,使其与矢状面平行,与冠头面呈30°,稍向下外进针,向胸锁关节的下后方,边进针边抽吸有回血,即表明进入颈内静脉。
  左桡动脉穿刺方法:腕关节略过伸位常规消毒,成人选20G或22G套管针,小儿选22G或24G套管针,套管针与皮肤约呈30°,于桡骨茎突旁桡动脉搏动最清楚处朝着动脉行走向心方向进针,感穿入动脉时的突破感并有鲜红血液回流到套管针蒂时,适当降低穿刺针和皮肤的角度,再进针约2mm,仍有持续鲜红回血,则外套管已进入动脉内,可略退或固定针芯,仍见持续鲜红回血,轻柔地置入外套管,置入外套管无阻力,拔管内芯后有搏动性血流自套管射出,穿刺成功,接测压装置即可。
  结 果
  180例深静脉穿刺均获成功,一般在5~15分钟内建立,留置管最长为1年,全部病列未出现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动脉穿刺60例均获成功,未出现并发症。
  讨 论
  深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道的临床意义:静脉通道的建立对危重患者至关重要,采用周围静脉输液往往无法适应危重患者的抢救,尤其是对于休克患者,外周静脉通道建立常较为困难,静脉切开相对费时且创伤大,用深静脉穿刺置管具有独特的优点,如操作简单、迅速,数分钟建立静脉通道。由于深静脉的管径粗,输液畅快,尤其是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能满足短时间内大剂量输液。即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对于判断右心功能不全和血容量不足提供可靠的依据,并调整输液速度。一次穿刺置管可满足整个病程输液需要,患者免受多次穿刺之苦。对于心律失常需床边紧急临时起搏者,经深静脉穿刺置入起搏电极,数分钟即可起搏心脏,为抢救赢得时间。而有创动脉穿刺置管测压可准确、及时观察血压变化。
  并发症的处理:①局部血肿形成:误穿动脉致局部血肿形成,压迫邻近组织、器官。笔者认为一旦误穿动脉,应立即退出穿刺针或导管,局部压迫10分钟。②感染:导管性败血症是穿刺置管严重并发症,导管置入过程严格无菌操作和规范护理[2]。抗菌素应用控制感染,未出现导管性败血症[3]。动脉穿刺由于数量少仅60例,未出现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张宪,向忠杰,赵晓东,等.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5):423-426.
  2 任培土,阮新贤,鲁葆春,等.深静脉穿刺置管后严重并发症的原因[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5(9):856-857.
  3 Brend H.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pathogenesis,predictors and prevention[J].Heart and lung,1995,24(4):334.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诊断肠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缺血性肠病患者20例,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结果:MSCT直接征象:①肠系膜上静脉血栓:主要表现为静脉血管腔内充盈缺损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浦东新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代表,不仅正全力打造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两大国家战略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因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并使用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应用价值和注
目的:探讨肾衰竭合并脑出血进行血液透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例肾衰竭合并脑出血患者进行无肝素血液透析,监测血小板数量,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变化,复查头颅CT.结果:除1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