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描写的是一个苗族少女的爱情故事。在这篇小说中,沈从文不仅写了湘西人们的生活,还写到了当地人那种传统的道德观念,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处。这是一个世外桃源式的小城,青山绿水和善良淳朴的人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一首凄婉的田园牧歌。
关键词:《边城》;翠翠;田园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01
一、世外桃源里的爱情悲剧
边城指的是四川与湖南交界的一个江边小城,名叫“茶峒”。江边摆渡的老艄公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翠翠的母亲是苗族人,父亲是驻扎在这里的汉人军官。在义务和爱情无法两全的情况下,翠翠的父亲自杀了,母亲在生下翠翠后也殉情了。翠翠渐渐长大,老艄公的心事就是给翠翠找一个婆家安顿下来,这样自己死也瞑目了。
当地码头团总顺顺的儿子傩送是翠翠情窦初开时遇到的,但顺顺的大儿子天保却喜欢上了翠翠,顺顺和老艄公都有意促成这桩婚事。就在天保欲向翠翠表白时,发现弟弟也爱上了翠翠。于是兄弟俩决定用唱山歌的方式,让翠翠自己选择。翠翠选择了傩送,天保为了成全弟弟,驾船出走,但不幸溺死水中。傩送认为哥哥的死,自己成为间接凶手,他也离家出走。为此,顺顺对老艄公心怀不满,不再像过去那么好了。老艄公由此生病,不久去世。顺顺看见翠翠孤身一人,就希望她以傩送未婚妻的身份去他家生活,但翠翠却固执地在码头坚守,她相信,傩送总有一天会回来。
这篇小说是沈从文于上世纪20年代创作的,由于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一种世外桃源式的生活,外人无法将这个美丽凄婉的故事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相联系。这篇小说中没有表现时代变革,也没有描写当时的社会矛盾,呈现给观众的就是中国传统的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休戚与共。故事虽然是个悲剧,但其中的美好感情却感动每一个读者。
二、《边城》中的田园牧歌情调
(一)友好淳朴的人事关系
田园牧歌是个外来词,含义是和城市生活相对应的,和复杂而又充满利益冲突的城市相比,田园牧歌是一种淳朴而自然的乡村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农耕基础上,共同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在利益上没有多少冲突。在我国,传统的中国农村都是以姓氏为单位,一个小村落里,生活的人们大多具有血缘和亲属关系,因此,他们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形成一种休戚与共的美好关系。这种关系和我国传统道德中的“睦邻”要求一致。
在《边城》中,体现的不是传统的以姓氏为单位的乡村,而是一个小山城,但由于这里远离尘嚣,人们都非常熟悉,因此这里还保持着传统的美德。
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没有为了利益而互相倾轧的现象,将礼仪看得比金钱重要。像小说开始部分,介绍老艄公的摆渡生涯。老艄公的小船是公益性质的,由公家出资雇请老艄公,平时人家渡河不用付钱。但有时候,一些生意人因为货物多,需要老艄公来来回回好几次。他们下船后心里过意不去,要另外付钱,老艄公总是回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别人强行将钱丢在船上,老艄公也不会独吞,而是用来买草烟和茶叶。草烟用来和渡船的人共享,茶叶用来泡茶给路人解渴。这种优秀的道德和我国传统道德中的“慎独”是一致的。
生活在这里的人还没有门第观念,不用财富的多寡来将人分成等级。像顺顺,家里有许多船跑运输,又是团总,在当地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但他和一无所有的老艄公却非常要好。过端午节还带粽子给老艄公,儿子在活动中得到的奖品鸭子,也送给老艄公。
不仅在平常生活中如此,在婚姻大事上。顺顺也没有门第观念,知道天保喜欢翠翠,他就在老艄公面前半真半假地提出,要将翠翠娶回家当儿媳。后来天保去世,顺顺一度对老艄公产生误会,但也没有过分怪罪老艄公,只是态度冷淡一些。老艄公去世后,顺顺第一个来到他家,送来了米和油,帮助料理后事。看到翠翠孤身一人,他还希望翠翠去自己家生活。
这种没有金钱利益和门第观念的美好感情,只有在桃花源这样的地方才会出现,因此,读者读过这篇小说,总会将它和《桃花源记》来对比,因为这种美好的境界,正是人们追求的。
(二)田园诗般的生活环境
小说不仅描写了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描写了一种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
小说中描写的生活环境是青山、绿水、吊脚楼,这里“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城因为靠水而建,都是吊脚楼,富有民族特色。
生活环境美好,人们的生活状态也是悠闲放松的。像翠翠跟着外公摆渡,闲下来时,外公用自制的笛子吹奏,翠翠在静静地听着。有时候,翠翠还会学母羊叫,有花轿过渡,她还要追随花轿走到山坡。
这里还保持着古老的民风,像端午节部队里的人要与民同乐,赛龙舟,捉鸭子;连求婚还有“走车路”、“走马路”的区别。
如此种种,总能使人产生美好的向往,尤其是工业化的今天,这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更加令人向往。
参考文献:
[1]曹瑞霞.解读《边城》中的美与悲[J]. 文学教育(下).2011(02).
[2]闫晓昀.《边城》的牧歌叙事研究[D]. 青岛大学.2008.
[3]刘丽丽.优美、和谐、善的失落与破碎[D]. 东北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边城》;翠翠;田园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01
一、世外桃源里的爱情悲剧
边城指的是四川与湖南交界的一个江边小城,名叫“茶峒”。江边摆渡的老艄公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翠翠的母亲是苗族人,父亲是驻扎在这里的汉人军官。在义务和爱情无法两全的情况下,翠翠的父亲自杀了,母亲在生下翠翠后也殉情了。翠翠渐渐长大,老艄公的心事就是给翠翠找一个婆家安顿下来,这样自己死也瞑目了。
当地码头团总顺顺的儿子傩送是翠翠情窦初开时遇到的,但顺顺的大儿子天保却喜欢上了翠翠,顺顺和老艄公都有意促成这桩婚事。就在天保欲向翠翠表白时,发现弟弟也爱上了翠翠。于是兄弟俩决定用唱山歌的方式,让翠翠自己选择。翠翠选择了傩送,天保为了成全弟弟,驾船出走,但不幸溺死水中。傩送认为哥哥的死,自己成为间接凶手,他也离家出走。为此,顺顺对老艄公心怀不满,不再像过去那么好了。老艄公由此生病,不久去世。顺顺看见翠翠孤身一人,就希望她以傩送未婚妻的身份去他家生活,但翠翠却固执地在码头坚守,她相信,傩送总有一天会回来。
这篇小说是沈从文于上世纪20年代创作的,由于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一种世外桃源式的生活,外人无法将这个美丽凄婉的故事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相联系。这篇小说中没有表现时代变革,也没有描写当时的社会矛盾,呈现给观众的就是中国传统的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休戚与共。故事虽然是个悲剧,但其中的美好感情却感动每一个读者。
二、《边城》中的田园牧歌情调
(一)友好淳朴的人事关系
田园牧歌是个外来词,含义是和城市生活相对应的,和复杂而又充满利益冲突的城市相比,田园牧歌是一种淳朴而自然的乡村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农耕基础上,共同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在利益上没有多少冲突。在我国,传统的中国农村都是以姓氏为单位,一个小村落里,生活的人们大多具有血缘和亲属关系,因此,他们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形成一种休戚与共的美好关系。这种关系和我国传统道德中的“睦邻”要求一致。
在《边城》中,体现的不是传统的以姓氏为单位的乡村,而是一个小山城,但由于这里远离尘嚣,人们都非常熟悉,因此这里还保持着传统的美德。
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没有为了利益而互相倾轧的现象,将礼仪看得比金钱重要。像小说开始部分,介绍老艄公的摆渡生涯。老艄公的小船是公益性质的,由公家出资雇请老艄公,平时人家渡河不用付钱。但有时候,一些生意人因为货物多,需要老艄公来来回回好几次。他们下船后心里过意不去,要另外付钱,老艄公总是回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别人强行将钱丢在船上,老艄公也不会独吞,而是用来买草烟和茶叶。草烟用来和渡船的人共享,茶叶用来泡茶给路人解渴。这种优秀的道德和我国传统道德中的“慎独”是一致的。
生活在这里的人还没有门第观念,不用财富的多寡来将人分成等级。像顺顺,家里有许多船跑运输,又是团总,在当地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但他和一无所有的老艄公却非常要好。过端午节还带粽子给老艄公,儿子在活动中得到的奖品鸭子,也送给老艄公。
不仅在平常生活中如此,在婚姻大事上。顺顺也没有门第观念,知道天保喜欢翠翠,他就在老艄公面前半真半假地提出,要将翠翠娶回家当儿媳。后来天保去世,顺顺一度对老艄公产生误会,但也没有过分怪罪老艄公,只是态度冷淡一些。老艄公去世后,顺顺第一个来到他家,送来了米和油,帮助料理后事。看到翠翠孤身一人,他还希望翠翠去自己家生活。
这种没有金钱利益和门第观念的美好感情,只有在桃花源这样的地方才会出现,因此,读者读过这篇小说,总会将它和《桃花源记》来对比,因为这种美好的境界,正是人们追求的。
(二)田园诗般的生活环境
小说不仅描写了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描写了一种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
小说中描写的生活环境是青山、绿水、吊脚楼,这里“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城因为靠水而建,都是吊脚楼,富有民族特色。
生活环境美好,人们的生活状态也是悠闲放松的。像翠翠跟着外公摆渡,闲下来时,外公用自制的笛子吹奏,翠翠在静静地听着。有时候,翠翠还会学母羊叫,有花轿过渡,她还要追随花轿走到山坡。
这里还保持着古老的民风,像端午节部队里的人要与民同乐,赛龙舟,捉鸭子;连求婚还有“走车路”、“走马路”的区别。
如此种种,总能使人产生美好的向往,尤其是工业化的今天,这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更加令人向往。
参考文献:
[1]曹瑞霞.解读《边城》中的美与悲[J]. 文学教育(下).2011(02).
[2]闫晓昀.《边城》的牧歌叙事研究[D]. 青岛大学.2008.
[3]刘丽丽.优美、和谐、善的失落与破碎[D]. 东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