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活的乐师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hua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这篇采访时,正在听雅欣两年前送我的《琴梦红楼》的CD,每次听,都感动,她的声音温婉质朴,一如此刻初秋静夜里的月光,使人安心,她却总是自嘲说CD的效果一点都不好,大概少了现场的视觉震感,但于我而言,倒是多了几分对古琴、古乐梦回红楼般的想象。这个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乐者,正在努力的成为生活的乐师,把所知所感与更多读者分享,让生活如古乐般素朴而优雅。
  音乐的最高追求——和于天地之间
  记者:古琴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器乐,但是那么多的民乐,为什么唯独古琴给大众留下高深的印象和感觉呢?
  曹雅欣:琴,作为不折不扣的中国古乐代表,这种乐器,承载有非常典型、非常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所以,古琴才能被誉为是“琴有九德”、才能被看作是“乐以和情”、才能被定为是文人四艺“琴棋书画”中位居首位的一种必要修养,——因为,琴超越其他乐器的文化厚重处就在于它不仅是中国古典乐器的代表,更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
  在所有乐器里,唯有琴,不仅重视“琴技”的练习、更上升为对“琴道”的研习。“道”的层面,传递的就是精神气息、价值理念。琴在历史上的最重要功能,就体现为“乐教”的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无乐教,就无以成人。乐以养德,这是音乐对人的教化任务。
  记者:那么琴是怎样进行乐教的?为何乐器里琴最有教化人心的作用?
  曹雅欣:乐教里的重要乐器,就是古琴。因为琴最重要的乐器属性和文化特性,就是它能传达和培养“和”的品质。音乐的最高追求是能和于天地之间,那么与天地自然相和的音乐,自然也能熏染着人与乐声的相和。正如前文所说,“乐教”的目的是为了“乐以和情”,和养人们的心性。“乐者,天地之和也”,与其他乐器相比,大多数古琴乐曲都是清微淡远的,都是中正平和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琴曲、最体现“和”之精神的,便是一首《平沙落雁》。《天闻阁琴谱》中对此曲的解说是:
  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
  《平沙落雁》此曲,写天地之物,绘自然之情,舒人心之畅,融人景于一。
  曲目开篇,极轻的几串泛音缓缓奏响,书写芦苇轻拂、沙远天高的水淡云清;而后顺滑的按音袅袅渐响,似有水漾云动,生机偶现;其后翩跹的旋律婷婷荡起,如水流荡漾而来,一波一波冉冉拉开天与地的画屏,展开一幅秋光散淡的闲远。画面中群雁上下往来,盘旋起落,有忽远而清鸣,有忽近而翩落,将天与地的界限涂抹得模糊浑成,恍若天地随雁群飘来荡去,雁群与天地淡成一色。
  《礼记·乐记》中称“大乐与天地同和”,《平沙落雁》就正是这样一种大乐。它用万物同乐的醉而陶然,徐徐淡淡地诉说着:是人书写了雁落平沙的生趣,是人歌颂了天地共融的恬淡,是人介入了其中,才把这本不出奇的单调景色,调画成为经典,成为永恒。
  《平沙落雁》体现出的,是人与自然最和谐的相处,是天人合一的最佳德行。弹奏这样的音乐,自然感觉惠风和畅,自然而然养性和情。
  记者: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人收藏古琴,认为古琴挂在墙上也是一件艺术品,古琴的构造外形,有什么超凡之处吗?
  曹雅欣:古琴在构造上,也充分体现着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古琴的基本构成,是由琴面和底板两块木头合精而成,琴面拱圆,是为“天圆”,底板平坦,是为“地方”,天圆地方,阴阳相合;琴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宽六寸,象征“六合”(东、西、南、北、上、下),容纳宇宙天地洪荒;琴面上十三点琴徽,代表一年中十二个月及一个闰月;七弦中,最初成型的五根弦是五行的象征,分属金、木、水、火、土,从音乐属性讲又是五音,宫、商、角、徵、羽,同时还表示了君、臣、民、事、物五个等级;而第六弦、第七弦相传为周文王和周武王后加,是文、武之声,也是君臣合恩的化身;七弦悬于琴上,亦是北斗七星挂在高空的象征;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之下,一条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它在整个琴面中位置最高,确似山之高岭;根据《易经》,山泽必相对,而在古琴的构造上也充分印证着古人的这种宇宙观,“泽”即是琴轸部位的“轸池”,也是琴底部的两个音槽,也就是两个发声孔,其中位于底板中部、较大的一个称为“龙池”,尾部较小的一个称为“凤沼”。山泽相应,龙凤相对,这便是万象天地。
  如此看来,小小一具琴身上,有天、有地、有年、有月、有山、有水、有龙、有凤、有君、有臣、有文、有武、有时间、有空间。天地之道,万物之和,便是古琴的化身,亦是古琴的精神。
  更具深意的是,古琴琴型中最有代表性的“仲尼式”,以孔子的字来命名,这种琴型正是一个人直身而立的样式。——因此可以说,整架古琴,就是一个人;而整个世界,又都融合在人身里。琴所表达的融合精神,是中国人最理想的道德境界。
  琴和于人,乐和于天地,古琴,从构造上,到乐曲上,再到乐器属性上,都在体现“和”的精神。
  生活里的乐音——不吝七弦之美予众生
  记者:有人说古琴是诗歌性的音乐,在你看来,它代表或象征着什么?
  曹雅欣:《史记》说“《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诗经》的篇章孔子都能够以古琴弹唱,说明以《诗经》为代表的诗词歌赋,比如唐诗宋词,在古代都是能够弹而唱之的。所以古琴作为乐器,除了清弹、雅奏之外,它的另一半音乐使命,就是作为伴奏、进行弹唱。——这就是“琴歌”的表现形式,抚琴而歌、伴琴而歌。
  琴歌,这是古代知识分子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们文学音乐皆通的、全面修养的体现,能够把自己和前人的文学作品化入琴声,弹唱在七弦间。
  今天,如果我们只是在纸张间品读诗词,那就是缺失了这些诗词背后音乐性的美,丧失一半的艺术体验;而如果我们只是徒手弹琴、没有歌喉曲词的参与,那也是浪费了琴伴人声的一半美感。
  说古琴是诗歌性的音乐,是我们提倡把诗词的文学性还原它们本就具有的音乐性,用古琴弹唱出来,就如同现在常见的吉他弹唱一样;同时也是把琴声解人的伴奏性展现出来,不要让七弦独响、空自寂寞。   记者:你把古琴和《诗经》《红楼梦》等传统经典文学熔于一炉,融合的体会是什么?如何看待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创新?
  曹雅欣:近些年我们尝试了一种原创性的舞台形式——“国艺演说”,这种独特的演出形式,属于对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一种首创,也是文化讲述与音乐表达的叠加。一边是娓娓道来的文学解读,一边是古韵悠悠的琴歌弹唱,《琴梦红楼》与《琴颂诗经》,用琴、瑟、笛、箫等中国传统乐器来伴唱《红楼梦》与《诗经》里的诗词歌赋,把寂静在书本里的文学传唱于歌喉,把沉睡在历史里的文化鲜活于当今,立体丰富地展现着中国魅力、落地应用地进行着中国表达。
  音乐会进行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国艺演说”系列音乐会,用文化表达中国精神,用艺术演绎中国形象,把静态文学搬上动态鲜活的声乐艺术舞台,传递中国风范的优雅生活方式。
  这两场音乐会随着同名书籍《琴梦红楼》和即将出版上市的《琴颂诗经》已经问世三年,经过了实地和长期的考验,拥有着热烈而真实的反响。音乐会在全国各地的高校、音乐厅等处已上演数十场次,包括清华大学、中央民族乐团音乐厅等等,每次都令观众沉醉于传统文化的“中国梦”中,文化的传承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加任重道远。
  记者:很多人认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欣赏古琴音乐。你怎么看?
  曹雅欣:古琴的学习过程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琴技、琴艺、琴学、琴道,琴技入门不难,琴艺勤学可攻,琴学钻研理论,而琴道,就需要广博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功底,才能有更多理解、更多感悟、更多领会。
  但是古琴艺术不该被人为地故意拔高,它和任何一种文化修养都一样,不拒绝人走近、能带领人提升,更在期盼着知音、期盼着有识之士去钻研它、去提升它、去发扬光大这门学问。因此,古琴就像唐诗一样,牙牙学语即可欣赏背诵,但饱学之士也可能玩味不尽。任何文化,都不要故意地玄虚化、神秘化。入门不设限,这才是文化的平易近人、造福于人;提升无极限,这才是文化的博大精深、经典永恒。
  记者:古琴这种优雅的古老艺术,和我们大众平凡的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
  曹雅欣:在当下这个时代,缓解焦虑、陪伴孤独、改善气质、提高修养……这些是古琴之于当代人最切实的作用。一言以蔽之,乐以怡情,这体现着古琴在当代、在未来,最重要的寄托。以琴怡情的形式也应当多种多样。既可闻曲悦心,也可自弹自唱;既可追述古曲,也可移植新歌。
  一首琴曲,往往是一份灵魂的洗礼体验。于热闹中听安静,古琴携带着它的幽古、高远、安详、深刻,以及善于融合的品格,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里,体现着它独特的怡情功效。
  其实,也不必人人都要操琴习练才算修养,只要是美的享受和表达,那么,不拘是以琴挂墙做装饰、还是抚琴修身做乐器,不论是以琴怀旧调、还是将琴赋新声,——只要能怡情养心,即是琴的精魂所在。
  古琴在过去,被看作是极雅的艺术,在声乐齐轩的庄严庙堂上领衔而鸣,在文人四艺的座次排行中稳居榜首,在历史传说的动人篇章里频频现身。古琴在今天,应被当作是一种与生命气韵相连的生活方式。怡情养性、调理身心,提升修养、优化人生,平等对话、左右相伴,是朋侣,是益友,是良伴。古琴,只不过是凡人的雅器。或者说,是雅人的凡器。雅俗共赏,才是琴的终极意义。不吝七弦之美予众生,这将是古琴不负历史重托,铿鸣在今天的文化使命。
其他文献
神奇颈功打通经络  前些日子,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叫做熊顿的女孩子乐观抗争肿瘤的新闻,并且我还看了她的漫画连载。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地看完一本的漫画,很感动,有几次几乎眼角湿润,但最后这个坚强的女孩子还是被肿瘤夺走了年轻的生命,实在让人可惜啊!熊顿在漫画中说自己很久之前就经常感觉到胸闷头晕,只是没在意,直到有一天突然晕倒在地板上,她还以为只是普通的晕倒。  我提起熊顿,只是想说明一件事,不能小看身
期刊
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钟声罕闻。恐后世无传,故撰斯记。洛阳城门,楼皆两重,去地百尺,惟大夏门甍(méng,指屋脊)栋干云。王城北八十里,有如来履石之迹,起塔笼之。  ——《洛阳伽蓝记》  “伽蓝”是梵语的音译,全称“僧伽蓝摩”,是指僧人居住的园林,于是用来代称佛教的寺院。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至此不过40年光景,洛阳城内外上千座佛寺,已在兵火
期刊
元末明初戏曲家高明,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高天锡、伯父高彦都是诗人,受家庭环境熏陶,青年时的高明就已经才华横溢且声名远播。  高明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跋山涉水前去著名理学家黄溍那里苦修学业。高明不仅通天文晓地理,诗文俱佳,而且痴迷于戏曲创作。公元1345年,高中进士的高明,不得不收起对戏曲的热爱,收起行囊奔赴处州任职。  公务虽然琐碎,但高明总要忙里抽闲,走街串巷收集民谣民调,尽兴时便写
期刊
有个云水僧听闻无相禅师禅道高妙,便找上门来挑战。适逢无相外出,侍者出来接待,说:“禅师不在,有事我能代劳。”  云水僧不以为然,说:“你年纪太小,不行。”  侍者说:“年龄虽小,智能不见得小!”  云水僧一听有理,便用手指画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侍者见了,立即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圆圈。云水僧赶紧伸出一根指头,侍者立即伸出五根指头。云水僧换成三指齐出,侍者则把手放在了眼睛上。  云水僧见了,诚惶诚恐地
期刊
《人民日报》8月21日刊登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署名的《发挥巡视监督作用 助力全面从严治党》一文。文章指出,“我国巡视制度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党在成立初期就借鉴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监督方式,探索建立党的巡视制度。”中央巡视组的任务是要“当好党中央和省区市党委的‘千里眼’‘顺风耳’,找出‘老虎’和‘苍蝇’,让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回顾我国古代的巡视制度,对于今天的吏治建设不无意义。所谓
期刊
武则天与佛教,有一段不能不说的故事。关于这段故事最好的注解,是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  外国人很喜欢卢舍那大佛,觉得它的微笑像蒙娜丽莎的微笑,很神秘。许多老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来到洛阳,甚至只是为了看一眼这个“东方的维纳斯”。在老外们满意地欣赏卢舍那的微笑的同时,热情的导游十有八九要告诉他们一句话:这尊宝相庄严的佛像,是按照武则天的面貌雕琢的。  这一观点,国内有很多专家学者支持,当然,也有
期刊
在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以外,还有一块精神沃土值得我们留恋。他们是老聃、庄周、列御寇等,他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以自然为宗”,最后的归宿是心游于物外、不为世俗所累。他们的超然、洒脱,一直影响着后世。  他们崇尚恬淡无为,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才自然矣”。懂得这些道理,无疑会让那些心比天高、事事强求,以致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惫的人重新认识人生的意义;他们反对约束,提倡恢复本性,“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
期刊
东汉时,北海胶东(今山东平度)有个人叫公沙穆,有一阵,家里一头猪病了,自己都快成兽医了也没把它治好,就对下人说,再留着也没用,卖了吧。  那时候还没有卫生检疫法,所以把病猪卖掉也不是什么违法的事,但病猪毕竟是病猪,价钱要比好猪少一半。  过了一会儿,下人回来了,兴高采烈地跟公沙穆说:“我刚赶出去就有人想要,卖了个好价钱!”  公沙穆问:“多少钱?”  下人说了个数,公沙穆一愣,说:“你没告诉他那是
期刊
曹商是庄子的老乡,曾作为宋国的使者出使秦国,发了一笔横财,于是向庄子夸耀自己的富贵,结果被庄子扎扎实实地教训了一顿。《曹商夸富》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宋国有个名叫曹商的人,为宋王出使秦国。“其往也,得车数乘”,他去秦国时,得到了宋王给他的几辆战车。战国时期,以车战为主,战车的多少,是衡量国力大小的重要标准。像秦国这样的大国,有上万辆战车,而像宋国这样的小国,则仅有千辆
期刊
福建闽中地区的原始村落大丘脊,是一个被外界遗忘之地。这里依然保留着最古老的生活方式,与山为伴,与泉为邻,耕田稼穑,伐木为屋,遵循着“天人合一”的圣贤理想,过着与世隔绝的平静岁月。也正是在这样的世外村落,依然保留着很多古风民俗,让我们知道,曾经有一种风俗文化,叫做世代相循。  在这个不足二百人的小山村里,全然没有外界的车水马龙,霓虹闪烁,只有淡泊的山野之民,固守着他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风俗规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