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工业迅猛发展,人口数量不断膨胀,环境问题逐步恶化,污染、噪音、拥挤等都充斥着我们的周围。因此,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景观设计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景观生态学的观点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及其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与功能。阐述了可供借鉴的规划设计原则.并提出了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研究规划设计的方法、途径及定量测度指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市园林绿化
Abstract: urban industrial rapid development, and expanding populati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orse gradually, pollution, noise, such as crowded with our around. Therefore,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landscape design problem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This paper, from the view of landscape ecology, analysis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and urban garden landscape the role and function. Expounds the principl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reference. And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ecology research planning design method, way and quantitative measure index.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city landscape
中圖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学随之迅猛发展,成为时代背景。有人称生态学为二十一世纪学科,正表明了它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在这样的生态浪潮激荡之下,“生态园林”诞生了。虽然它尚无严格的定义,但却表明了生态学理论与实践对城市园林的进一步影响。 “生态园林”强调重视园体的生态效益、利用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系统、造园要以植物为主要材料、模拟再现自然植物群落、提倡自然景观的创造等。但这些,生态学还只是为园林提供了一部分目标及原则,稍稍涉及到一些原理和途径。人类盼望园林和生态两门学科互相引进互相借鉴,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融合以创造更美化、优化、净化的高质量生活环境。景观生态学的兴起提供了这一契机。它提供的概念系统可直接应用于园林,并在一定程度上可给予理论原则上的指导,甚至为园林学科的研究与实践直接提供方法论。
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学分析
1.1城市景观的特点
城市园林绿化是对城市公园系统、绿地系统和城郊风景区的规划与管理,城市是其对象与主体。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城市是典型的以人类干扰为主的景观,是一种连续动态变化的特定景观,也就是说,城市园林绿化的主体是一种特殊的景观,其主要特点在于自然景观的破坏和人工景观要素的扩大。具体表现为:
①工业拼块数量增多,环境污染 源增多,面扩大;
②内部绿地和水域等环境资源拼块锐减;
③城市建筑急剧膨胀,向郊区扩展,取代农田模地和绿地拼块;
④城市景观的平均净生产力呈负值,比其它任何景观都更具有依赖性,需要依靠廊道运输大量燃料及其它形式的能量来维持其正常运转。
1.2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及其对城市景观的作用在人类历史上,城市景观的出现是工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现代文明的标志,可是模地(城市景观)性质的改变及相伴随的人口、资源分布的改变使城市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以及人类远离自然产生的生理失衡等。城市园林绿化是人类改善城市环境、缓和并最终解决这些难题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改变着城市景观。
1.2.1公园系统
主要是人工景观,在环境资源拼块和残存拼块的基础上引进新的拼块,长时间高强度的人为干扰使残存景观逐渐消亡而形成以引进拼块为特色的人为干扰景观。这种景观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弱,它们的存在源于人类的大量引进拼块和努力维护,依赖于持续而有目的的经营管理,但人类的设计、经营却使之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近年来造园更加注重植物材料的应用,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造景,在有意无意中已将生态学的原理、观点落到了实处。也正因此,公园系统调节改善环境质量的功能才得以进一步增强,同时美化环境,丰富城市景观。
1.2.2城市绿地系统
包括街头绿地,庭院绿地,湖塘绿地,道路绿化带和沙、湖、渠流的绿化带。绿地保留丁城市一定的非市场价值空间,改善着环境质量。如美国纽约曼哈顿城市绿地面积约占13%,对改善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景观分析中,一般绿地仍归为干扰拼块.有些湖塘绿地可能是残存拼块,分布着破碎的自然景观。道路绿化带及河流绿化带属于人类塑造的一种特殊的绿廊,直观地看,廊道(绿化带)的树冠阻挡了阳光和风,造成了微环境条件,实际上,这些廊道是承担着城市的人流、物流、能流的运输通道。绿化改造形成绿廊后能很好地改善城市环境,这在景观生态学中可视作是绿廊特有的分割、屏障 过滤、连通性能的反映。而绿廊交织构成的网络具有更重要的生态意义,它为实现城市景观模地性质的再次转换,彻底地改变城市环境实现“花园城市”、“生态城市”提供了可能。
1.2.3郊区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国、防护林带
这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管理的另一类景观。这些景观的形成既有自然的因素又有人为干扰的因素,有引进拼抉又有残留拼块,具有镶嵌度高、景观元素类型多种多样、异质性大的特点。这类景观把自然伸人到城市之中,为改善生态环境服务,是一种开放空间,开敞度大,以近自然的特色与魅力吸引人们去享受它、理解它,并提供开放游憩的功能。
概括而言,城市园林绿地建立了绿廊组成的网络骨架。其中公园、绿地一般位于重要的“结点”位置,提供娱乐和游憩场所,调节环境的能力强。也正因此,在园林绿化中公园、绿地往往作为规划布置的重点,以此“点”结合“线”、“面”构成城市绿化网络。在此还需一提的是城郊风景区,它加强了网络与自然模地的连通.形成具有更高性能的新网络结构,这一结构具有高连通性。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强调绿地率,我国确定今后十年中城市绿化强调绿地覆盖率要提高到30%-35%,井逐步向50%靠近,这是对今后城市园林绿化的——个方向性指标,是从根本上改善模地(城市景观)性质而作的要求。若城市园林绿化网络完善、配置合理、结构位置得当,则必能发挥环境的控制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景观模地性质的改变,从根本上改善和调节城市环境,铸就崭新的城市景观。
2景观生态和不同尺度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
2.1城市景观结构模型和大环境园林绿化
依据在历史进程中人类的全部活动对景观影响的综合效果,可以把景观的演变分为五个阶段:自然景观—管理景观—种植景观—郊区景观—城市景观。总结从自然景观到城市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的变化,可以得出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型 。
城市大环境园林绿化主要需处理好城市中心区域园林绿化网络与城郊景观的配置和连通,以整体优化为原则在空间的连续视觉场中各类景观及景观要素和谐共存,融洽地交流,构成连续的整体。城郊景观处于过渡区域为生态脆弱带,既有自然景观又不断产生人为干扰景观,是人与自然接轨的枢纽。要尽量保护自然景观,加强城郊景观 与城市园林绿化网络的连通,再进一步加强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模地的连通,这是城市大环境绿化的要求。城郊地形丰富、自然条件较优越,同时,城郊之间有大片的过渡地带、纵横交错的河渠、道路和众多的湖塘,可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建设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防护林带、环带、林荫大道、森林大道等,使之与城市绿化网络贯通,加强两者之间的交流,缩短人与自然的距离。当然,同心圆模型毕竟只是一种理想模型,只能研究说明几种景观类型或景观元素之间的关系,还有诸如楔状扇形和多核心 模型可能更能表现实际情况。例如:美国的一些学者也曾作过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应用景观生态学对纽约州景观类型时令变化进行研究,通过选择若干个代表该区5种 基本景观类型(城郊景观、农业-城市景观、农业景观、过渡-农业景观、过渡-城市景观)的抽样区比较其土地利用或地面覆盖状态的构成,分析了近40年中,区域景观结构的变化。
2.2中小尺度的城市园林绿化
中小景观尺度的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是城区及内部人造景观拼块或廊道乃至网络的规划与配置。对此,景观生态学能提供一定的原则及方法、指标。
2.2.1公园系统
1)空间异质性和景观多样性原理的应用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虽受地域气候和城市小气候的共性因素所制约,不同地段存在较大差异,利用地理条件即环境资源景观要素空间异质性可创造出城市园林中异质而多样的景观。荷兰的一些生态学家建立了一个试验性生态园,通过以土和水为主的自然环境差异促成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而实现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多样性还包括垂直空间环境差异而形成的景观镶嵌的复杂程度。这种多样性往往通过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植物配置来实现。这不仅在大型公众园林中如此,在其它方面如庭园绿化、居住小区绿化、墙面绿化乃至更小尺度的室内植物装饰等领域同样可以利用环境多样性、植物多样性等创造景观的多样性。
2)城市园林绿化应遵循园林艺术中自然与文化并重的傳统,这与景观生态学规划的遗留地保护原则和综合性原则相一致。日本提出,保持日本景观为一种和谐的土地利用格局,如庙宇、农庄周围保持有天然林,寻求恢复这一传统布局,以使日本文化中古老和现代的东西融合到新的多用途的人类环境中,目标是理想的绿色都市环境和将人工修建的公园逐步发展成能自我调节的自然区域,为此正实行一项“绿色都市/工业区景观”计划,为都市和工业化地区重建新的森林。
2.2.2绿带——绿色廊道
(1)廊道宽度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廊道宽度必须有足够宽度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国城市街道普遍狭窄,建筑拥挤已成痼疾,需慢慢根治。有人提出建立复层绿化行道树廊道的构想,可能会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城市园林绿化中绿色廊道除改变小气候外,主要还是起分割屏障、连通的作用。在规划市区外缘,根据地形和可能条件,设置营造城市防护林带,并和邻近的农田防护林网相联结。在规划市区内,要在居住区、集团之间营造隔离林带,特别是工业区与居住区必须尽可能设置一定宽度的卫生防护林带。
(2)连通性
城市园林绿化中需注意绿色廊道的相互连通,增加连通性。有人提出夏天利用绿色廊道引凉风入城,消除热岛效应的设想,冬季设置防风林带,都是考虑以绿色廊道的连通作用为必备基础条件。廊道能有机地联结不同地域不同尺度的绿地,直接影响着城市园林绿化网络的连通性及网络 结构功能的整体优化。
3结束语:
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标志与结晶,并对世界园林产生过巨大影响。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园林学科新的历史使命。广泛地借鉴、利用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将园林学科与其它新兴边缘学科接轨已势在必行。把景观生态学引进城市园林绿化,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与设计,将大大推动园林学科的发展,拓展和深化城市园林绿化的外延和内涵,而且也为最终实现城市景观中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持续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现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刘茂松,张明娟。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市园林绿化
Abstract: urban industrial rapid development, and expanding populati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orse gradually, pollution, noise, such as crowded with our around. Therefore,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landscape design problem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This paper, from the view of landscape ecology, analysis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and urban garden landscape the role and function. Expounds the principl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reference. And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ecology research planning design method, way and quantitative measure index.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city landscape
中圖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学随之迅猛发展,成为时代背景。有人称生态学为二十一世纪学科,正表明了它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在这样的生态浪潮激荡之下,“生态园林”诞生了。虽然它尚无严格的定义,但却表明了生态学理论与实践对城市园林的进一步影响。 “生态园林”强调重视园体的生态效益、利用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系统、造园要以植物为主要材料、模拟再现自然植物群落、提倡自然景观的创造等。但这些,生态学还只是为园林提供了一部分目标及原则,稍稍涉及到一些原理和途径。人类盼望园林和生态两门学科互相引进互相借鉴,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融合以创造更美化、优化、净化的高质量生活环境。景观生态学的兴起提供了这一契机。它提供的概念系统可直接应用于园林,并在一定程度上可给予理论原则上的指导,甚至为园林学科的研究与实践直接提供方法论。
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学分析
1.1城市景观的特点
城市园林绿化是对城市公园系统、绿地系统和城郊风景区的规划与管理,城市是其对象与主体。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城市是典型的以人类干扰为主的景观,是一种连续动态变化的特定景观,也就是说,城市园林绿化的主体是一种特殊的景观,其主要特点在于自然景观的破坏和人工景观要素的扩大。具体表现为:
①工业拼块数量增多,环境污染 源增多,面扩大;
②内部绿地和水域等环境资源拼块锐减;
③城市建筑急剧膨胀,向郊区扩展,取代农田模地和绿地拼块;
④城市景观的平均净生产力呈负值,比其它任何景观都更具有依赖性,需要依靠廊道运输大量燃料及其它形式的能量来维持其正常运转。
1.2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及其对城市景观的作用在人类历史上,城市景观的出现是工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现代文明的标志,可是模地(城市景观)性质的改变及相伴随的人口、资源分布的改变使城市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以及人类远离自然产生的生理失衡等。城市园林绿化是人类改善城市环境、缓和并最终解决这些难题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改变着城市景观。
1.2.1公园系统
主要是人工景观,在环境资源拼块和残存拼块的基础上引进新的拼块,长时间高强度的人为干扰使残存景观逐渐消亡而形成以引进拼块为特色的人为干扰景观。这种景观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弱,它们的存在源于人类的大量引进拼块和努力维护,依赖于持续而有目的的经营管理,但人类的设计、经营却使之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近年来造园更加注重植物材料的应用,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造景,在有意无意中已将生态学的原理、观点落到了实处。也正因此,公园系统调节改善环境质量的功能才得以进一步增强,同时美化环境,丰富城市景观。
1.2.2城市绿地系统
包括街头绿地,庭院绿地,湖塘绿地,道路绿化带和沙、湖、渠流的绿化带。绿地保留丁城市一定的非市场价值空间,改善着环境质量。如美国纽约曼哈顿城市绿地面积约占13%,对改善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景观分析中,一般绿地仍归为干扰拼块.有些湖塘绿地可能是残存拼块,分布着破碎的自然景观。道路绿化带及河流绿化带属于人类塑造的一种特殊的绿廊,直观地看,廊道(绿化带)的树冠阻挡了阳光和风,造成了微环境条件,实际上,这些廊道是承担着城市的人流、物流、能流的运输通道。绿化改造形成绿廊后能很好地改善城市环境,这在景观生态学中可视作是绿廊特有的分割、屏障 过滤、连通性能的反映。而绿廊交织构成的网络具有更重要的生态意义,它为实现城市景观模地性质的再次转换,彻底地改变城市环境实现“花园城市”、“生态城市”提供了可能。
1.2.3郊区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国、防护林带
这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管理的另一类景观。这些景观的形成既有自然的因素又有人为干扰的因素,有引进拼抉又有残留拼块,具有镶嵌度高、景观元素类型多种多样、异质性大的特点。这类景观把自然伸人到城市之中,为改善生态环境服务,是一种开放空间,开敞度大,以近自然的特色与魅力吸引人们去享受它、理解它,并提供开放游憩的功能。
概括而言,城市园林绿地建立了绿廊组成的网络骨架。其中公园、绿地一般位于重要的“结点”位置,提供娱乐和游憩场所,调节环境的能力强。也正因此,在园林绿化中公园、绿地往往作为规划布置的重点,以此“点”结合“线”、“面”构成城市绿化网络。在此还需一提的是城郊风景区,它加强了网络与自然模地的连通.形成具有更高性能的新网络结构,这一结构具有高连通性。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强调绿地率,我国确定今后十年中城市绿化强调绿地覆盖率要提高到30%-35%,井逐步向50%靠近,这是对今后城市园林绿化的——个方向性指标,是从根本上改善模地(城市景观)性质而作的要求。若城市园林绿化网络完善、配置合理、结构位置得当,则必能发挥环境的控制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景观模地性质的改变,从根本上改善和调节城市环境,铸就崭新的城市景观。
2景观生态和不同尺度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
2.1城市景观结构模型和大环境园林绿化
依据在历史进程中人类的全部活动对景观影响的综合效果,可以把景观的演变分为五个阶段:自然景观—管理景观—种植景观—郊区景观—城市景观。总结从自然景观到城市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的变化,可以得出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型 。
城市大环境园林绿化主要需处理好城市中心区域园林绿化网络与城郊景观的配置和连通,以整体优化为原则在空间的连续视觉场中各类景观及景观要素和谐共存,融洽地交流,构成连续的整体。城郊景观处于过渡区域为生态脆弱带,既有自然景观又不断产生人为干扰景观,是人与自然接轨的枢纽。要尽量保护自然景观,加强城郊景观 与城市园林绿化网络的连通,再进一步加强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模地的连通,这是城市大环境绿化的要求。城郊地形丰富、自然条件较优越,同时,城郊之间有大片的过渡地带、纵横交错的河渠、道路和众多的湖塘,可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建设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防护林带、环带、林荫大道、森林大道等,使之与城市绿化网络贯通,加强两者之间的交流,缩短人与自然的距离。当然,同心圆模型毕竟只是一种理想模型,只能研究说明几种景观类型或景观元素之间的关系,还有诸如楔状扇形和多核心 模型可能更能表现实际情况。例如:美国的一些学者也曾作过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应用景观生态学对纽约州景观类型时令变化进行研究,通过选择若干个代表该区5种 基本景观类型(城郊景观、农业-城市景观、农业景观、过渡-农业景观、过渡-城市景观)的抽样区比较其土地利用或地面覆盖状态的构成,分析了近40年中,区域景观结构的变化。
2.2中小尺度的城市园林绿化
中小景观尺度的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是城区及内部人造景观拼块或廊道乃至网络的规划与配置。对此,景观生态学能提供一定的原则及方法、指标。
2.2.1公园系统
1)空间异质性和景观多样性原理的应用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虽受地域气候和城市小气候的共性因素所制约,不同地段存在较大差异,利用地理条件即环境资源景观要素空间异质性可创造出城市园林中异质而多样的景观。荷兰的一些生态学家建立了一个试验性生态园,通过以土和水为主的自然环境差异促成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而实现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多样性还包括垂直空间环境差异而形成的景观镶嵌的复杂程度。这种多样性往往通过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植物配置来实现。这不仅在大型公众园林中如此,在其它方面如庭园绿化、居住小区绿化、墙面绿化乃至更小尺度的室内植物装饰等领域同样可以利用环境多样性、植物多样性等创造景观的多样性。
2)城市园林绿化应遵循园林艺术中自然与文化并重的傳统,这与景观生态学规划的遗留地保护原则和综合性原则相一致。日本提出,保持日本景观为一种和谐的土地利用格局,如庙宇、农庄周围保持有天然林,寻求恢复这一传统布局,以使日本文化中古老和现代的东西融合到新的多用途的人类环境中,目标是理想的绿色都市环境和将人工修建的公园逐步发展成能自我调节的自然区域,为此正实行一项“绿色都市/工业区景观”计划,为都市和工业化地区重建新的森林。
2.2.2绿带——绿色廊道
(1)廊道宽度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廊道宽度必须有足够宽度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国城市街道普遍狭窄,建筑拥挤已成痼疾,需慢慢根治。有人提出建立复层绿化行道树廊道的构想,可能会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城市园林绿化中绿色廊道除改变小气候外,主要还是起分割屏障、连通的作用。在规划市区外缘,根据地形和可能条件,设置营造城市防护林带,并和邻近的农田防护林网相联结。在规划市区内,要在居住区、集团之间营造隔离林带,特别是工业区与居住区必须尽可能设置一定宽度的卫生防护林带。
(2)连通性
城市园林绿化中需注意绿色廊道的相互连通,增加连通性。有人提出夏天利用绿色廊道引凉风入城,消除热岛效应的设想,冬季设置防风林带,都是考虑以绿色廊道的连通作用为必备基础条件。廊道能有机地联结不同地域不同尺度的绿地,直接影响着城市园林绿化网络的连通性及网络 结构功能的整体优化。
3结束语:
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标志与结晶,并对世界园林产生过巨大影响。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园林学科新的历史使命。广泛地借鉴、利用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将园林学科与其它新兴边缘学科接轨已势在必行。把景观生态学引进城市园林绿化,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与设计,将大大推动园林学科的发展,拓展和深化城市园林绿化的外延和内涵,而且也为最终实现城市景观中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持续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现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刘茂松,张明娟。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