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交流与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在现实生活有一部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听力与语言受到不同程度损伤的孩童,都需要佩戴助听设备后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这个训练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其中语言的发展对许多聋儿来说非常困难,很多聋儿在语言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聋儿与他人沟通困难。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聋儿语言训练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聋儿 语言训练 注意事项
语言训练是聋儿康复训练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聋儿重点教授与培养。由于自身的缺陷,使得聋儿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总是缺乏一定的自信。教师在对聋儿进行语言训练时,除了帮助聋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激发聋儿的学习兴趣,更要培养其自信心,最终达到训练聋儿语言系统的目的。
一、打造良好的训练氛围
人类语言,需要在有声的世界中构建,同样,在培养聋儿语言训练时,首要条件及时要为聋儿们建立一个正常有声语言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一般的声音来源,包括很多方面:人声、物体的声音、动物的声音和乐器的声音等等。在聋儿佩戴助听器的前提下,教师或是家长,要随时有目的地与孩子讲话或是敲响某些物体的声音,还可刻意的带孩子听小动物和家人说话聊天的声音。因此,电视、电脑、手机等等,都是孩子在家里聆听声音语言的好帮手,将孩子感兴趣的节目尽可能地让孩子去看去听,自然地提高了他们接受有声语言的兴趣。
除了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外,在训练中教师要为学生每天固定安排时间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特点,从每天的早、中、晚三个时间段进行训练,并保证学生每次的训练时间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对学生进行的语言训练,教师要有训练计划,让学生每天定时定点的学习,培养学生到时间就训练的习惯。对于特殊情况,学生或教师需要提前请假或是换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对没有完成的课程是需要学生之后补课补回来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于素质。
二、采用现代化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平板中语音输出较多的软件,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当天多学的内容,利用软件建立与学生的互动场景,并采用提问、儿歌、表演、比赛等不同的方式,增加教师与学生的话题轮回,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语言意识,锻炼学生的胆量,也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如在学习故事《熊小米过河》时,教师可邀请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某个角色,将故事内容表演出来。同时,聋儿所掌握的词汇量低于同龄儿童,对此教师根据软件内容和故事情节,从中提取出学生不懂的、需要掌握的词汇,并对词汇进行延伸,然后将词汇放入句子中。如故事中的“阳光明媚”一词,教师可先用通俗易懂的话、或对比的方式解释该词,然后再将词语放回到故事的句子中或让个案使用该词造句。
三、加强与学生交流沟通
教师在进行语言训练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说话的愿望与与人交往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没有与人交往的意识,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教师的语言训练就很难见效。虽然聋儿无法像一般学生一样用声音进行交流,但是他们会用一些手势、表情、肢体动作等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或想法。教师对学生交往初始意识要及时给予鼓励。同样,学生也能够通过他人的动作、表情等方面,理解对方的意思。教师要找到一个能够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为学生的有声语言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与学生沟通是,教师要注意注视学生,对学生想表达的事物及时给予反应,培养学生细心聆听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口语交往的意识
口语的交流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口语,体会到口语在生活中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口语的意愿。对此,教师需要学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起进行。比如,学生在想要一个东西时,就会设法主动先叫人,像是老师、妈妈、爸爸等等,再学生说出来了,教师与家长再对学生进行询问,问学生想要什么。而对于学生同手指点示意所需的东西时,教师与家长则需注意,不能立马给他,一定要让学生说出或是教他说出这个东西的名字,哪怕学生说不完整也没关系,即使一个词也可以。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开口说话,他的需求才能够满足,长久以后,学生就会产生用有声语言交流的需要,从而形成习惯。
聋儿语言训练方法多种多样,聋儿语言训练工作任重道远,本文仅是笔者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希望能为广大的聋儿教育工作者带来新的教学灵感,将语言训练工作做得更加出色有效。
参考文献
[1]曹鸣,王可升,郭新达.基于情景教学法的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学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3):131-132.
[2]张圆圆,吴薇等.北京市4-5岁听障儿童認知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关系探究[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6,14(03):192-195.
关键词:聋儿 语言训练 注意事项
语言训练是聋儿康复训练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聋儿重点教授与培养。由于自身的缺陷,使得聋儿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总是缺乏一定的自信。教师在对聋儿进行语言训练时,除了帮助聋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激发聋儿的学习兴趣,更要培养其自信心,最终达到训练聋儿语言系统的目的。
一、打造良好的训练氛围
人类语言,需要在有声的世界中构建,同样,在培养聋儿语言训练时,首要条件及时要为聋儿们建立一个正常有声语言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一般的声音来源,包括很多方面:人声、物体的声音、动物的声音和乐器的声音等等。在聋儿佩戴助听器的前提下,教师或是家长,要随时有目的地与孩子讲话或是敲响某些物体的声音,还可刻意的带孩子听小动物和家人说话聊天的声音。因此,电视、电脑、手机等等,都是孩子在家里聆听声音语言的好帮手,将孩子感兴趣的节目尽可能地让孩子去看去听,自然地提高了他们接受有声语言的兴趣。
除了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外,在训练中教师要为学生每天固定安排时间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特点,从每天的早、中、晚三个时间段进行训练,并保证学生每次的训练时间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对学生进行的语言训练,教师要有训练计划,让学生每天定时定点的学习,培养学生到时间就训练的习惯。对于特殊情况,学生或教师需要提前请假或是换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对没有完成的课程是需要学生之后补课补回来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于素质。
二、采用现代化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平板中语音输出较多的软件,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当天多学的内容,利用软件建立与学生的互动场景,并采用提问、儿歌、表演、比赛等不同的方式,增加教师与学生的话题轮回,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语言意识,锻炼学生的胆量,也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如在学习故事《熊小米过河》时,教师可邀请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某个角色,将故事内容表演出来。同时,聋儿所掌握的词汇量低于同龄儿童,对此教师根据软件内容和故事情节,从中提取出学生不懂的、需要掌握的词汇,并对词汇进行延伸,然后将词汇放入句子中。如故事中的“阳光明媚”一词,教师可先用通俗易懂的话、或对比的方式解释该词,然后再将词语放回到故事的句子中或让个案使用该词造句。
三、加强与学生交流沟通
教师在进行语言训练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说话的愿望与与人交往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没有与人交往的意识,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教师的语言训练就很难见效。虽然聋儿无法像一般学生一样用声音进行交流,但是他们会用一些手势、表情、肢体动作等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或想法。教师对学生交往初始意识要及时给予鼓励。同样,学生也能够通过他人的动作、表情等方面,理解对方的意思。教师要找到一个能够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为学生的有声语言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与学生沟通是,教师要注意注视学生,对学生想表达的事物及时给予反应,培养学生细心聆听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口语交往的意识
口语的交流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口语,体会到口语在生活中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口语的意愿。对此,教师需要学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起进行。比如,学生在想要一个东西时,就会设法主动先叫人,像是老师、妈妈、爸爸等等,再学生说出来了,教师与家长再对学生进行询问,问学生想要什么。而对于学生同手指点示意所需的东西时,教师与家长则需注意,不能立马给他,一定要让学生说出或是教他说出这个东西的名字,哪怕学生说不完整也没关系,即使一个词也可以。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开口说话,他的需求才能够满足,长久以后,学生就会产生用有声语言交流的需要,从而形成习惯。
聋儿语言训练方法多种多样,聋儿语言训练工作任重道远,本文仅是笔者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希望能为广大的聋儿教育工作者带来新的教学灵感,将语言训练工作做得更加出色有效。
参考文献
[1]曹鸣,王可升,郭新达.基于情景教学法的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学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3):131-132.
[2]张圆圆,吴薇等.北京市4-5岁听障儿童認知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关系探究[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6,14(03):19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