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每天3次静脉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每天1次静脉注射,1个疗程期为5天,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小儿呼吸道感染治愈率为96.67%,对照组小儿呼吸道感染治愈率为78.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率为8.33%,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率为15.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阿奇霉素注射液应用于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其安全性高,副作用小,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阿奇霉素注射液;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根源是病毒和细菌,最近几年,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率也比较高。且其发病率不受季节的影响,全年发病率均等。并且多发于0~14岁的儿童少年,0~3岁的婴幼儿是常见的发病群体。呼吸道感染会严重地危害患儿的身体健康,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不良影响[1]。临床上经常使用抗生素对小儿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但是,由于药物耐药性的产生会导致很多药物无法起到较佳的治疗效果,阿奇霉素是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6.7岁,急性支气管炎41例,急性扁桃体炎7例,急性咽炎4例,肺炎3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6.7岁,急性支气管炎41例,急性扁桃体炎7例,急性咽炎4例,肺炎3例。;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符合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并且已经将先天性心脏病、精神疾病、免疫缺陷和肺障碍等患者排除在外。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给予对照组使用100mg/kg溶于100ml生理盐水稀释后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静脉注射,每天3次;观察组则给予10mg/kg溶于9%的生理盐水中稀释后的阿奇霉素注射液静脉注射,每天1次,两组患者的疗程期均为5天,5天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不良反应[3]。
1.3 疗效评估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1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共分为4个级别: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消失,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也回复至正常的状态。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情况得到缓解,并且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已经恢复正常、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情况得以改善,患者的病情也逐渐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情况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并且病情也没有好转甚至加重[4]。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两组之间的计量数据应用n值表示,应用t值对组间资料进行检验,应用百分比对组间计数资料进行比较,应用卡方检验数据对比,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患儿退热、止咳、炎症等情况治愈的时间比对照组更快,观察组患儿的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情况都比对照组好,并且观察组的总体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愈人数和总治愈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好转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退热、止咳、肺、音等症状消失的时间快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用药后临床疗效的对比
2.3 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 观察组中患儿出现轻微恶心、食欲减退、消化道不适和腹部不适等情况,所以在进行静脉注射时放缓了滴液的速度,患儿的不适反应得到缓解,对用药没有明显的影响,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5例(8.33%);对照组中患儿出现明显恶心、食欲减退、消化道不适和腹部不适等情况,所以在进行静脉注射时放缓了滴液的速度,患儿的不适反应并未得到缓解,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9例(15.00%)。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将阿奇霉素应用于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极少,其用药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小。
3 讨论
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受到病毒和细菌感染后引起的,最近几年,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率也比较高,其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衣原体、支原体等是主要的致病病原体菌,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在炎症部位的浓度及最低抑菌浓度的维持时间决定了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是否有效[5]。阿奇霉素四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的分子结构稳定性和耐酸性高,抗菌效果也非常好、抗菌谱广、半衰期较长、组织浓度很高、摒弃吸收极好,所以其临床治疗效果相当明显[6]。
分析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静脉注射进行治疗,其总治愈率为9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儿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静脉注射进行治疗,其总治愈率为78.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将阿奇霉素应用于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其不良反应少,适应性极好,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引川,郭秀瑞,赵海英.罗红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46例临床分析[J].山西临床医药.2011,12(04):98-99.
[2]黄荣川,庄婉珠.头孢克肟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100例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3,01(S1):57-58.
[3]李占民,李鼎慧,刘艳,周云军.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130例临床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05(03):47-48.
[4]高鹏翔,王金华,张玲.小儿呼吸道感染早、中期血钙的检测与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02(01):112-113.
[5]张海婷,孙宗芝.维生素AD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46例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09(09):117-118.
[6]罗明.小儿呼吸道感染经三种抗菌药物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J].天津药学.2011,09(01):65-66.
关键词:阿奇霉素注射液;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根源是病毒和细菌,最近几年,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率也比较高。且其发病率不受季节的影响,全年发病率均等。并且多发于0~14岁的儿童少年,0~3岁的婴幼儿是常见的发病群体。呼吸道感染会严重地危害患儿的身体健康,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不良影响[1]。临床上经常使用抗生素对小儿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但是,由于药物耐药性的产生会导致很多药物无法起到较佳的治疗效果,阿奇霉素是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6.7岁,急性支气管炎41例,急性扁桃体炎7例,急性咽炎4例,肺炎3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6.7岁,急性支气管炎41例,急性扁桃体炎7例,急性咽炎4例,肺炎3例。;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符合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并且已经将先天性心脏病、精神疾病、免疫缺陷和肺障碍等患者排除在外。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给予对照组使用100mg/kg溶于100ml生理盐水稀释后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静脉注射,每天3次;观察组则给予10mg/kg溶于9%的生理盐水中稀释后的阿奇霉素注射液静脉注射,每天1次,两组患者的疗程期均为5天,5天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不良反应[3]。
1.3 疗效评估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1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共分为4个级别: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消失,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也回复至正常的状态。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情况得到缓解,并且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已经恢复正常、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情况得以改善,患者的病情也逐渐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情况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并且病情也没有好转甚至加重[4]。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两组之间的计量数据应用n值表示,应用t值对组间资料进行检验,应用百分比对组间计数资料进行比较,应用卡方检验数据对比,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患儿退热、止咳、炎症等情况治愈的时间比对照组更快,观察组患儿的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情况都比对照组好,并且观察组的总体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愈人数和总治愈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好转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退热、止咳、肺、音等症状消失的时间快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用药后临床疗效的对比
2.3 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 观察组中患儿出现轻微恶心、食欲减退、消化道不适和腹部不适等情况,所以在进行静脉注射时放缓了滴液的速度,患儿的不适反应得到缓解,对用药没有明显的影响,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5例(8.33%);对照组中患儿出现明显恶心、食欲减退、消化道不适和腹部不适等情况,所以在进行静脉注射时放缓了滴液的速度,患儿的不适反应并未得到缓解,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9例(15.00%)。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将阿奇霉素应用于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极少,其用药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小。
3 讨论
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受到病毒和细菌感染后引起的,最近几年,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率也比较高,其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衣原体、支原体等是主要的致病病原体菌,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在炎症部位的浓度及最低抑菌浓度的维持时间决定了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是否有效[5]。阿奇霉素四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的分子结构稳定性和耐酸性高,抗菌效果也非常好、抗菌谱广、半衰期较长、组织浓度很高、摒弃吸收极好,所以其临床治疗效果相当明显[6]。
分析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静脉注射进行治疗,其总治愈率为9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儿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静脉注射进行治疗,其总治愈率为78.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将阿奇霉素应用于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其不良反应少,适应性极好,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引川,郭秀瑞,赵海英.罗红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46例临床分析[J].山西临床医药.2011,12(04):98-99.
[2]黄荣川,庄婉珠.头孢克肟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100例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3,01(S1):57-58.
[3]李占民,李鼎慧,刘艳,周云军.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130例临床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05(03):47-48.
[4]高鹏翔,王金华,张玲.小儿呼吸道感染早、中期血钙的检测与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02(01):112-113.
[5]张海婷,孙宗芝.维生素AD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46例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09(09):117-118.
[6]罗明.小儿呼吸道感染经三种抗菌药物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J].天津药学.2011,09(0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