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初,他比我们想像的还穷。他在一家家具厂上班。厂里穷,工资常发不出来。青工们晚饭后没事,常坐在一起说话打发时间,话题有时候集中在女人身上,有时候集中在厂里——人家日本的厂如何如何,人家美国的厂如何如何,人家香港人怎样做生意,再看我们这儿,哪像什么厂啊……
青工张华安是发言的积极者。终有一天,他受不了了。眼看自己把青春和前程全交给它的工厂,满身疮疹、一派腐朽、一派暮气,这样的工厂,也就如活尸了。把自己交给活尸.依靠它滋养生命和青春,那还不是活埋自己,他宣布要自己开工厂。办什么厂呢,他没想好。
他找哥哥,心想,哥哥既在银行管信贷,那么他就可以得到贷款支持。他把想法跟他哥哥一讲.哥说,”你也太天真了,不懂国家政策。我就是想贷给你,也不敢。”哥哥这样说并无虚话。在1 981年,一切贷款的发放都是要有政府批准的,叫“计划贷款”。弟弟想贷款的事,自然成了“天方夜谭”。
他一脸丧气,女朋友也暗暗伤神。最后她说,“我存折上还有2000元。我明天取了给你。”
张华安接过2000元,好一番感动。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女朋友好呀,他自己可是分文没有,还欠着工友刘立军80元呢。拿着这笔投资,他才开始寻思办个什么厂。
2000元资本到底能办个什么厂呢,他满泉州城逛,寻找办厂项目。他睁着一双眼睛,大街小巷转,专去碰各种小厂,想找一个2000元就能干、技术一看就会的那种厂。他看到一家房门上挂着个塑料厂的木牌子.进去一问,这台机器要300万元,他想也没想就退出来。又看到一家做丝网印刷的厂,一问,对方说,一个学工起码要学三年才能学好,有些人干了一辈子也还不精呢。他又看到一家服装厂,几台缝纫机和其它简单设备,但这需要技术工人……直到他看到蚊香厂,才略略高兴起来。一间屋.几个老太婆.门口一桶农药DDT。有个土灶,一口大毛边锅在煮。他搭着个小凳子,一边不请自坐坐下来,一边和老太婆们聊起蚊香来,尽问些生产技术的问题。老太婆们觉得他是个好学青年.滔滔不绝地说。原来这蚊香就是这么煮出来的啊,他决定了就生产蚊香。
他又去和老太婆们聊了几次,蚊香生产技术学到手了。他在自家的屋里,也做起个大土灶,买来口毛边锅,再按老太婆们那个厂的生产设备.小东小西地添齐。
蚊香作坊开张了。
一晃就是几年。开始两口子亲手操刀,在毛边锅里用大铁锹搅,往模具上灌,一盘盘码好,外面用糨糊封装,然后一家一家商店里去推销。做了两年,请来三四个工人,又做两年,再请三四个工人。虽说如此,一年到头,发了工资,也就没几个铜板的利润了。过年时节,作坊主两口子想买瓶150元五粮液酒:也讨论了半个下午,最终妻子说,”算了吧,喝恁贵的酒干什么,”虽说当了几年的作坊主,实际上也就比工人好一点点,只是家里生活比青TB寸代好一点,有肉吃,偶尔也可买几斤水果,来了客人,女主妇便从里屋拿出一包“红塔山”,给客人抽出一枝。收入这般,日子这般,平平淡淡。
张坊主开始也很努力.尤其在推销上。但即使跑断了腿、说破了嘴,蚊香还是蚊香,不是汽车不是金条,收效终是不大。直到有一天,他偶尔读《泉州晚报》国际新闻,看到这样一则消息 “国际卫生组织已经禁止使用掺有农药的蚊香生产……“
张坊主心里微微一震,感叹发达国家的先进。感叹一番后,他就想.这不加农药及一切毒药的蚊香怎么熏跑蚊子呢,他们的蚊香又怎么生产呢,他好奇心越来越重。于是决定搞清楚这个问题。
他去新华书店查有关蚊香的书。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吓了他一跳。做了这么多年的蚊香,他还不知道关于蚊香还有这么多书呢。中国的、外国的都有。书中所讲的许多专家配方,他看来还完全新鲜,仅香型,就有菊香的、百花香的、木兰花香的等等数百种。配方也各类各样,有讲古代名配方的,有讲国外的,还有讲药力试验方法的。
张坊主从此迷上了书。一遇不懂的事,先跑新华书店,如获至宝般攫到手中,然后拿起笔,找别人要了纸,往角落处一站,抄。所以不买,那是出于经济上的原因,因为一本书要100多元。
张坊主按照书上的配方试验不加农药的无毒蚊香。可是,事有不巧,这正是冰封雪飞的严冬,而蚊子这东西非常可恨 它这时不活动,偏要等到来年的秋天。他的试验最后一环无法进行。
尽管秋天还遥远,但总会到的,做好准备吧。从那个冬季起,他每天钻在空空的作坊里,按书上的配方配制新蚊香。他一边看书一边在锅里熬药。初试的时候,先点上一盘,自己用鼻子闻。在比较几个农药配方时.曾三次把自己熏得头昏脑胀,他去医院开了药,又猛喝白糖开水才得以缓解。由此他内心也感叹唏嘘,这样的蚊香真是用不得呀!宁愿被蚊子咬 也不愿被毒香熏!
他作这番感慨的时候.整个中国千万家蚊香厂,没有一家不是加毒药的。改革是后来的事了,后来国家才出了相关禁令。但在当时,他真是全中国的第一个觉醒者。
就是这个觉醒的人,一醒醒成了亿万富翁,一醒之间打垮了千千万万的对手,醒得真是值得啊。
到了初秋,200余曰,他试过了400多个配方。这期间,他也研究日本的蚊香,托了个在日本的亲戚,把蚊香给他寄来。
秋天一来,蚊子起飞。他开始不分昼夜地进行最后测试。400多种——试验。有好有坏,大多数效果没有加DDT的好。虽然香味好闻,种种芬芳气,但蚊子照飞不误,像没事一样。还有几种,蚊子好像还特别喜欢,闻到香气后生活得更活蹦乱跳,也有几种好的,其中一种,蚊子一闻即栽。脚伸两下就不动了。
他大喜过望 几乎要叫唤起来:成功了
他宣布:“一种高效、无毒的蚊香在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睡觉不必用毒药熏了 ”
他把这种蚊香叫“高级文香”,取名“金鹿”。把“金鹿”的牌子印在包装盒外。有经历的人都知道,那时候不兴商标注册,自己取个名字就行了。
河南的5月,春风拂过黄土高原,”全国日杂商品交易会”在郑州召开。各路厂商云集于此,好生热闹。张作坊主也来了,三个人,一人背一个大布口袋,里面装着他的“金鹿”。两个助手汗水淋漓,抱怨背得太多。展场上人挤人、摊挤摊,各路蚊香厂也来了,多数都是些老牌的国有大厂,各类品牌林立。数不胜数。
张坊主和各路蚊香厂一样,也占了个位置。他和三位助手坐下来,等采购商来签合同。
大厅里转来转去的采购客商。几乎对他看也不看一眼,即使从桌旁走过的,瞟上一眼,眼睛又立即移开。而别人家.合同与笑声齐飞.看得张坊主心都凉了。
第三个晚上,一直装着稳重的·张坊主·.像热锅上的蚂蚁了。这样下去,再守下去也是白守。订货、签合同的希望连泡影也看不到一个。看着郑州的窗外,黑漆漆一片。他的充满希望的”高级文香”、“无毒蚊香”、“新产品”,金鹿”,咋就落到这般田地。惨不忍睹呢。
月儿弯弯照郑州。张坊主睡不着,三点钟了还睁着一双圆眼。盯着天花板。他突然想到,是啊。大厂老厂人家是知道的,老牌子的蚊香人家也是知道的。对了,我这高效无毒新产品的高级文香“金鹿”,我是知道的,我的两个助手是知道的,可是采购商们不知道啊』他们既然不知道怎么会来签合同呢I对了得让采购商们知道才行 “明天贴张海报出去。”他想。 他翻身起床,拉亮灯,起草了个广告。第二天天不亮,他披衣起床,去文具店买来大白纸、红墨水、毛笔,奋笔疾书了几十张海报.拉着两个助手,三人一行 在展厅外的高墙上贴出去了。
采购商们围着看,事情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转机。“无毒”、“高效”、“高级”三个词吸引了识货者。尤其是“无毒”二宇。采购商多是识货的主儿,一看这“无毒”二字无不一惊,这可是开先河的好东西哦。经三日冷落的摊位热闹了起来。终于,合同来了。
之后又签了一天的合同。为时一周的展销会结束了。张作坊主高兴得想要哼小调了。他签了4万元的合同。
张华安看到创新的“金鹿”的前景,信心大振,正式成立了南安蚊香厂。新招了工人,扩大了厂房并正式组建了一个销售班子,像大将军打仗一样,按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各就各位,带着他的样品、新印的宣传资料书,各自奔赴自己的目标而去。
张厂长一辈子也忘不了让他曾经起死回生的大白纸、毛笔。红墨水,于是大做广告.猛做广告。当时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简直是件稀罕的事。他就做了。电视台广告部的人暗自吃惊.这蚊香有几个利润,也敢这样“海”,在他们看来,蚊香和火柴一样.夕阳产业也。
订单雪片般。他生产曰曰扩大也供不应求。张厂长一狠心,干脆从日本进口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回来。这就比手工劳动厉害多了,产品像流水一样出来。外观质量看上去也比原来好多了。直抵日销售30万元,也就是一个月就销售近千万元。活活的抢了许多蚊香厂的饭碗。
“金鹿”靠一小技中原问鼎.千千万万同行竟抵挡不住,丢盔卸甲,举手投降,把市场让了出来。“金鹿”就野火燎原似的占完了中国蚊香河山,直把张华安推上12余亿财富之宝座,把他推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位置。而更重要的一个名字,莫过于”新富翁’三宇。一字岂仅仅才值万金呢。一字值12除以3,即4亿元呢。
全世界的人都在谈高科技,他就弄这个低科技来赚钱.好像还不比卖“基因保健品的赚得少,也不比卖电脑硬件兼软件的赚得少。
1992年,中原市场稳占后,他就到外国去开”中国独资,企业了。大口吃东南亚市场,像那个摩托车工尹明善一样,比较喜欢中国以外的第三世界同志,什么越南啦、巴布亚新几内亚呀.蚊正在菲律宾也开了华声蚊香厂。
10年后。叫金鹿集团公司了。中国规模最大的家庭卫生杀虫用品生产企业是谁?张华安的金鹿集团是也。下设10个分厂、研究所和大酒店等12个经济实体,总资产过12亿元。
这就是蚊王。
青工张华安是发言的积极者。终有一天,他受不了了。眼看自己把青春和前程全交给它的工厂,满身疮疹、一派腐朽、一派暮气,这样的工厂,也就如活尸了。把自己交给活尸.依靠它滋养生命和青春,那还不是活埋自己,他宣布要自己开工厂。办什么厂呢,他没想好。
他找哥哥,心想,哥哥既在银行管信贷,那么他就可以得到贷款支持。他把想法跟他哥哥一讲.哥说,”你也太天真了,不懂国家政策。我就是想贷给你,也不敢。”哥哥这样说并无虚话。在1 981年,一切贷款的发放都是要有政府批准的,叫“计划贷款”。弟弟想贷款的事,自然成了“天方夜谭”。
他一脸丧气,女朋友也暗暗伤神。最后她说,“我存折上还有2000元。我明天取了给你。”
张华安接过2000元,好一番感动。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女朋友好呀,他自己可是分文没有,还欠着工友刘立军80元呢。拿着这笔投资,他才开始寻思办个什么厂。
2000元资本到底能办个什么厂呢,他满泉州城逛,寻找办厂项目。他睁着一双眼睛,大街小巷转,专去碰各种小厂,想找一个2000元就能干、技术一看就会的那种厂。他看到一家房门上挂着个塑料厂的木牌子.进去一问,这台机器要300万元,他想也没想就退出来。又看到一家做丝网印刷的厂,一问,对方说,一个学工起码要学三年才能学好,有些人干了一辈子也还不精呢。他又看到一家服装厂,几台缝纫机和其它简单设备,但这需要技术工人……直到他看到蚊香厂,才略略高兴起来。一间屋.几个老太婆.门口一桶农药DDT。有个土灶,一口大毛边锅在煮。他搭着个小凳子,一边不请自坐坐下来,一边和老太婆们聊起蚊香来,尽问些生产技术的问题。老太婆们觉得他是个好学青年.滔滔不绝地说。原来这蚊香就是这么煮出来的啊,他决定了就生产蚊香。
他又去和老太婆们聊了几次,蚊香生产技术学到手了。他在自家的屋里,也做起个大土灶,买来口毛边锅,再按老太婆们那个厂的生产设备.小东小西地添齐。
蚊香作坊开张了。
一晃就是几年。开始两口子亲手操刀,在毛边锅里用大铁锹搅,往模具上灌,一盘盘码好,外面用糨糊封装,然后一家一家商店里去推销。做了两年,请来三四个工人,又做两年,再请三四个工人。虽说如此,一年到头,发了工资,也就没几个铜板的利润了。过年时节,作坊主两口子想买瓶150元五粮液酒:也讨论了半个下午,最终妻子说,”算了吧,喝恁贵的酒干什么,”虽说当了几年的作坊主,实际上也就比工人好一点点,只是家里生活比青TB寸代好一点,有肉吃,偶尔也可买几斤水果,来了客人,女主妇便从里屋拿出一包“红塔山”,给客人抽出一枝。收入这般,日子这般,平平淡淡。
张坊主开始也很努力.尤其在推销上。但即使跑断了腿、说破了嘴,蚊香还是蚊香,不是汽车不是金条,收效终是不大。直到有一天,他偶尔读《泉州晚报》国际新闻,看到这样一则消息 “国际卫生组织已经禁止使用掺有农药的蚊香生产……“
张坊主心里微微一震,感叹发达国家的先进。感叹一番后,他就想.这不加农药及一切毒药的蚊香怎么熏跑蚊子呢,他们的蚊香又怎么生产呢,他好奇心越来越重。于是决定搞清楚这个问题。
他去新华书店查有关蚊香的书。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吓了他一跳。做了这么多年的蚊香,他还不知道关于蚊香还有这么多书呢。中国的、外国的都有。书中所讲的许多专家配方,他看来还完全新鲜,仅香型,就有菊香的、百花香的、木兰花香的等等数百种。配方也各类各样,有讲古代名配方的,有讲国外的,还有讲药力试验方法的。
张坊主从此迷上了书。一遇不懂的事,先跑新华书店,如获至宝般攫到手中,然后拿起笔,找别人要了纸,往角落处一站,抄。所以不买,那是出于经济上的原因,因为一本书要100多元。
张坊主按照书上的配方试验不加农药的无毒蚊香。可是,事有不巧,这正是冰封雪飞的严冬,而蚊子这东西非常可恨 它这时不活动,偏要等到来年的秋天。他的试验最后一环无法进行。
尽管秋天还遥远,但总会到的,做好准备吧。从那个冬季起,他每天钻在空空的作坊里,按书上的配方配制新蚊香。他一边看书一边在锅里熬药。初试的时候,先点上一盘,自己用鼻子闻。在比较几个农药配方时.曾三次把自己熏得头昏脑胀,他去医院开了药,又猛喝白糖开水才得以缓解。由此他内心也感叹唏嘘,这样的蚊香真是用不得呀!宁愿被蚊子咬 也不愿被毒香熏!
他作这番感慨的时候.整个中国千万家蚊香厂,没有一家不是加毒药的。改革是后来的事了,后来国家才出了相关禁令。但在当时,他真是全中国的第一个觉醒者。
就是这个觉醒的人,一醒醒成了亿万富翁,一醒之间打垮了千千万万的对手,醒得真是值得啊。
到了初秋,200余曰,他试过了400多个配方。这期间,他也研究日本的蚊香,托了个在日本的亲戚,把蚊香给他寄来。
秋天一来,蚊子起飞。他开始不分昼夜地进行最后测试。400多种——试验。有好有坏,大多数效果没有加DDT的好。虽然香味好闻,种种芬芳气,但蚊子照飞不误,像没事一样。还有几种,蚊子好像还特别喜欢,闻到香气后生活得更活蹦乱跳,也有几种好的,其中一种,蚊子一闻即栽。脚伸两下就不动了。
他大喜过望 几乎要叫唤起来:成功了
他宣布:“一种高效、无毒的蚊香在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睡觉不必用毒药熏了 ”
他把这种蚊香叫“高级文香”,取名“金鹿”。把“金鹿”的牌子印在包装盒外。有经历的人都知道,那时候不兴商标注册,自己取个名字就行了。
河南的5月,春风拂过黄土高原,”全国日杂商品交易会”在郑州召开。各路厂商云集于此,好生热闹。张作坊主也来了,三个人,一人背一个大布口袋,里面装着他的“金鹿”。两个助手汗水淋漓,抱怨背得太多。展场上人挤人、摊挤摊,各路蚊香厂也来了,多数都是些老牌的国有大厂,各类品牌林立。数不胜数。
张坊主和各路蚊香厂一样,也占了个位置。他和三位助手坐下来,等采购商来签合同。
大厅里转来转去的采购客商。几乎对他看也不看一眼,即使从桌旁走过的,瞟上一眼,眼睛又立即移开。而别人家.合同与笑声齐飞.看得张坊主心都凉了。
第三个晚上,一直装着稳重的·张坊主·.像热锅上的蚂蚁了。这样下去,再守下去也是白守。订货、签合同的希望连泡影也看不到一个。看着郑州的窗外,黑漆漆一片。他的充满希望的”高级文香”、“无毒蚊香”、“新产品”,金鹿”,咋就落到这般田地。惨不忍睹呢。
月儿弯弯照郑州。张坊主睡不着,三点钟了还睁着一双圆眼。盯着天花板。他突然想到,是啊。大厂老厂人家是知道的,老牌子的蚊香人家也是知道的。对了,我这高效无毒新产品的高级文香“金鹿”,我是知道的,我的两个助手是知道的,可是采购商们不知道啊』他们既然不知道怎么会来签合同呢I对了得让采购商们知道才行 “明天贴张海报出去。”他想。 他翻身起床,拉亮灯,起草了个广告。第二天天不亮,他披衣起床,去文具店买来大白纸、红墨水、毛笔,奋笔疾书了几十张海报.拉着两个助手,三人一行 在展厅外的高墙上贴出去了。
采购商们围着看,事情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转机。“无毒”、“高效”、“高级”三个词吸引了识货者。尤其是“无毒”二宇。采购商多是识货的主儿,一看这“无毒”二字无不一惊,这可是开先河的好东西哦。经三日冷落的摊位热闹了起来。终于,合同来了。
之后又签了一天的合同。为时一周的展销会结束了。张作坊主高兴得想要哼小调了。他签了4万元的合同。
张华安看到创新的“金鹿”的前景,信心大振,正式成立了南安蚊香厂。新招了工人,扩大了厂房并正式组建了一个销售班子,像大将军打仗一样,按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各就各位,带着他的样品、新印的宣传资料书,各自奔赴自己的目标而去。
张厂长一辈子也忘不了让他曾经起死回生的大白纸、毛笔。红墨水,于是大做广告.猛做广告。当时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简直是件稀罕的事。他就做了。电视台广告部的人暗自吃惊.这蚊香有几个利润,也敢这样“海”,在他们看来,蚊香和火柴一样.夕阳产业也。
订单雪片般。他生产曰曰扩大也供不应求。张厂长一狠心,干脆从日本进口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回来。这就比手工劳动厉害多了,产品像流水一样出来。外观质量看上去也比原来好多了。直抵日销售30万元,也就是一个月就销售近千万元。活活的抢了许多蚊香厂的饭碗。
“金鹿”靠一小技中原问鼎.千千万万同行竟抵挡不住,丢盔卸甲,举手投降,把市场让了出来。“金鹿”就野火燎原似的占完了中国蚊香河山,直把张华安推上12余亿财富之宝座,把他推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位置。而更重要的一个名字,莫过于”新富翁’三宇。一字岂仅仅才值万金呢。一字值12除以3,即4亿元呢。
全世界的人都在谈高科技,他就弄这个低科技来赚钱.好像还不比卖“基因保健品的赚得少,也不比卖电脑硬件兼软件的赚得少。
1992年,中原市场稳占后,他就到外国去开”中国独资,企业了。大口吃东南亚市场,像那个摩托车工尹明善一样,比较喜欢中国以外的第三世界同志,什么越南啦、巴布亚新几内亚呀.蚊正在菲律宾也开了华声蚊香厂。
10年后。叫金鹿集团公司了。中国规模最大的家庭卫生杀虫用品生产企业是谁?张华安的金鹿集团是也。下设10个分厂、研究所和大酒店等12个经济实体,总资产过12亿元。
这就是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