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对于人格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西方文明的不断涌入,中国的学校教育对于学生人格的教育逐渐淡化。如何重拾传统,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用国学经典教育学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国学教育 完美人格 人格培养
德国教育家席勒曾说:“我们有责任通过更高的教养来恢复被教育破坏了我们自然(本性)的这种完整性。”席勒的话,为中国的教育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塑造中国学生完美的人格。
一、人与教育的关系
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中小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一要依赖各种条件,即制约于遗传、生理成熟的前提,取决于环境、教育和活动的决定作用;二要有发展的动力,从心理学角度说,在实践中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或原有心理结构的矛盾。另一位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实践活动和个性品质等,是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综上,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影响个体人格的因素主要有三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实践因素。除遗传因素外,另外两种因素与教育息息相关。一个人一生的知识储备、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皆与学校的教育密不可分,学校教育几乎伴随每个人的人格成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随着西方文明不断对中国文明的侵蚀,在学校教育中对于人格的教育逐渐淡化甚至消失。
二、什么是国学教育
中国的很多方面在逐渐西化,且不说吃穿用度,如大学的体制、学科的分类都在模仿西方的模式,在此基础上,人们潜意识中也在用西方的思维方式观察这个世界。正因为这样,重回传统,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中国文化是有根的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文化根基,如果轻而易举拱手相让与没有深厚根基的西方文化,实在是一件让人心痛的事情。
什么是国学呢?国学可以看做是一个国家学术的简称。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等都属于广义国学的范畴。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则属于狭义的国学范畴。自古国学教育就是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中国学生缺少的不是知识,家长和学校教育的双管齐下,使中国学生甚至在小学时期就已经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艺术方面更是琴棋书画无所不能,但是知识和素质的提升并不能代表人格的完善。陶行知先生曾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从最近几年学校出现的重要刑事案件可以看出自卑、嫉妒、失落等越来越多体现在中国学生身上,剖析其背后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家庭、学校教育过于片面,忽视了人格教育。国学经典中凝聚了人类文化的精髓,具有审美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等多重教育内容。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强调的恰恰是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强调了对人格的完善。在《论语》当中,孔子时时点拨学生的不是知识,而是如何做人。如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其教育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但内涵始终落实于学生的人格培养。而在进行人格培养的同时,知识也已经传授。
三、国学教育塑造完美人格
(一)完美人格的教育不同于单纯的知识教育
完美人格的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表面的知识,传递出单纯知识背后的“美”,这种美既包括喜剧的美,又包括悲剧的、荒诞的艺术审美。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和谐的人格,才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社会。如果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形而上的美,只让他们看到社会或个人优秀的一面,反而会让学生有被骗的感觉,扭曲他们的人格。如学习《红楼梦》,既要看到林黛玉与贾宝玉纯真的爱情,又要看到林黛玉狭隘的性格缺陷;既要看到探春大义凛然的一面,又要看到畸形社会制度下,母女关系的扭曲;既要看到王熙凤强干的一面,又要看到其两面三刀的个性特征。这也对教育者自身的人格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归园田居》这首诗歌为例,要引导学生着眼于生命与自然、宇宙的融合,结合现在的环境变化,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关爱自然、关爱地球、关爱自己、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而不要仅仅只对诗歌的内容进行讲解,或仅仅赞美作者不愿同流合污的气质特征。
(二)国学教育有利于弘扬民族气质
中国的传统文化既能让学生学习到古代的语言,了解到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学生还可以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塑造民族气质,弘扬民族精神。尤其是在逐渐西化的今天,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老师不但要讲解经典古文的字句大意,最主要的是挖掘出作品最根本的美的东西。多问几个问什么。为什么几千年来它们经久不衰?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要以孔子所说的“恕”的情怀,将心比心地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深切感受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认知,要穿越时空与作者交流,站在人文关怀的高度去体会文章的内涵,用审美的眼光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让学生不但理解文章的意义,理解作者,了解当时的社会,更重要的是了解社会发展的轨迹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了解到中国人的坚强性格。
四、进行国学教育应注意方式并学以致用
既然国学教育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教育,要让学生成为健康、自然、和谐的人,就不能用传统的带有功利色彩的教学方式教学,不能跟着考试转,不能以“是否有用”来决定开设与否。大浪淘沙,几千年来的存在足以证明国学经典的有用性。进行国学教育时如果还是以应试教育的方式进行,那么国学教育的意义只能成为空谈。如果只是盲目的让学生背诵并作为硬性的指标加以考试约束,长此以往,学生会有逆反心理,更不会对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心向往之。在实际当中可以以塑造良好的传统文化的氛围为铺垫,循序渐进地针对受教育者不同的年龄进行引导和学习。比如,现在很多小学和幼儿园都在进行国学教育,幼儿时期的国学教育应结合幼儿的特点突出生动性、趣味性,将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国学经典结合。如《三字经》中有“香九龄,能温席”一句,讲的是九岁的黄香照顾父亲的事情:冬天屋里很冷,小黄香就悄悄给父亲铺好被,然后钻进被窝里,用自己的身体给父亲暖和被子。在故事的启示下,结合现实中冬天的种种寒冷引导孩子学习黄香关心周围的人。这样,不但能深刻理解句子含义还能很自然的背诵《三字经》。更重要的是能将国学经典转化为现实,而不仅仅会背会诵读。只有这样才能将理论知识逐渐内化为人生的智慧并在学以致用当中提升自己的人格。
综上所述,国学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中逐渐形成的文化经典,其在塑造个人完美人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和家庭在一个人的受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承担起培育学生完美人格的责任。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以培育学生的完美、和谐人格为己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文萍.心理学理论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梁枢.《国学》精华篇[M].商务印书馆,2011.
国学教育 完美人格 人格培养
德国教育家席勒曾说:“我们有责任通过更高的教养来恢复被教育破坏了我们自然(本性)的这种完整性。”席勒的话,为中国的教育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塑造中国学生完美的人格。
一、人与教育的关系
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中小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一要依赖各种条件,即制约于遗传、生理成熟的前提,取决于环境、教育和活动的决定作用;二要有发展的动力,从心理学角度说,在实践中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或原有心理结构的矛盾。另一位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实践活动和个性品质等,是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综上,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影响个体人格的因素主要有三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实践因素。除遗传因素外,另外两种因素与教育息息相关。一个人一生的知识储备、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皆与学校的教育密不可分,学校教育几乎伴随每个人的人格成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随着西方文明不断对中国文明的侵蚀,在学校教育中对于人格的教育逐渐淡化甚至消失。
二、什么是国学教育
中国的很多方面在逐渐西化,且不说吃穿用度,如大学的体制、学科的分类都在模仿西方的模式,在此基础上,人们潜意识中也在用西方的思维方式观察这个世界。正因为这样,重回传统,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中国文化是有根的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文化根基,如果轻而易举拱手相让与没有深厚根基的西方文化,实在是一件让人心痛的事情。
什么是国学呢?国学可以看做是一个国家学术的简称。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等都属于广义国学的范畴。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则属于狭义的国学范畴。自古国学教育就是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中国学生缺少的不是知识,家长和学校教育的双管齐下,使中国学生甚至在小学时期就已经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艺术方面更是琴棋书画无所不能,但是知识和素质的提升并不能代表人格的完善。陶行知先生曾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从最近几年学校出现的重要刑事案件可以看出自卑、嫉妒、失落等越来越多体现在中国学生身上,剖析其背后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家庭、学校教育过于片面,忽视了人格教育。国学经典中凝聚了人类文化的精髓,具有审美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等多重教育内容。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强调的恰恰是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强调了对人格的完善。在《论语》当中,孔子时时点拨学生的不是知识,而是如何做人。如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其教育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但内涵始终落实于学生的人格培养。而在进行人格培养的同时,知识也已经传授。
三、国学教育塑造完美人格
(一)完美人格的教育不同于单纯的知识教育
完美人格的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表面的知识,传递出单纯知识背后的“美”,这种美既包括喜剧的美,又包括悲剧的、荒诞的艺术审美。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和谐的人格,才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社会。如果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形而上的美,只让他们看到社会或个人优秀的一面,反而会让学生有被骗的感觉,扭曲他们的人格。如学习《红楼梦》,既要看到林黛玉与贾宝玉纯真的爱情,又要看到林黛玉狭隘的性格缺陷;既要看到探春大义凛然的一面,又要看到畸形社会制度下,母女关系的扭曲;既要看到王熙凤强干的一面,又要看到其两面三刀的个性特征。这也对教育者自身的人格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归园田居》这首诗歌为例,要引导学生着眼于生命与自然、宇宙的融合,结合现在的环境变化,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关爱自然、关爱地球、关爱自己、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而不要仅仅只对诗歌的内容进行讲解,或仅仅赞美作者不愿同流合污的气质特征。
(二)国学教育有利于弘扬民族气质
中国的传统文化既能让学生学习到古代的语言,了解到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学生还可以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塑造民族气质,弘扬民族精神。尤其是在逐渐西化的今天,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老师不但要讲解经典古文的字句大意,最主要的是挖掘出作品最根本的美的东西。多问几个问什么。为什么几千年来它们经久不衰?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要以孔子所说的“恕”的情怀,将心比心地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深切感受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认知,要穿越时空与作者交流,站在人文关怀的高度去体会文章的内涵,用审美的眼光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让学生不但理解文章的意义,理解作者,了解当时的社会,更重要的是了解社会发展的轨迹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了解到中国人的坚强性格。
四、进行国学教育应注意方式并学以致用
既然国学教育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教育,要让学生成为健康、自然、和谐的人,就不能用传统的带有功利色彩的教学方式教学,不能跟着考试转,不能以“是否有用”来决定开设与否。大浪淘沙,几千年来的存在足以证明国学经典的有用性。进行国学教育时如果还是以应试教育的方式进行,那么国学教育的意义只能成为空谈。如果只是盲目的让学生背诵并作为硬性的指标加以考试约束,长此以往,学生会有逆反心理,更不会对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心向往之。在实际当中可以以塑造良好的传统文化的氛围为铺垫,循序渐进地针对受教育者不同的年龄进行引导和学习。比如,现在很多小学和幼儿园都在进行国学教育,幼儿时期的国学教育应结合幼儿的特点突出生动性、趣味性,将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国学经典结合。如《三字经》中有“香九龄,能温席”一句,讲的是九岁的黄香照顾父亲的事情:冬天屋里很冷,小黄香就悄悄给父亲铺好被,然后钻进被窝里,用自己的身体给父亲暖和被子。在故事的启示下,结合现实中冬天的种种寒冷引导孩子学习黄香关心周围的人。这样,不但能深刻理解句子含义还能很自然的背诵《三字经》。更重要的是能将国学经典转化为现实,而不仅仅会背会诵读。只有这样才能将理论知识逐渐内化为人生的智慧并在学以致用当中提升自己的人格。
综上所述,国学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中逐渐形成的文化经典,其在塑造个人完美人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和家庭在一个人的受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承担起培育学生完美人格的责任。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以培育学生的完美、和谐人格为己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文萍.心理学理论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梁枢.《国学》精华篇[M].商务印书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