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8297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现历史生活化教学,既是顺应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实现历史学科价值、发挥历史学科教育功能的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历史教学困顿现状、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生活化;高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9-0071-02
  历史生活化教学其实就是将历史与生活相结合。生活化的历史教学,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切身生活感受,将历史和现实生活结合得更加密切。要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树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
  1.回归生活的课程观
  师生之间进行互动的重要手段就是课程,这也是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可是课程的概念,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达成一个共识,现存的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课程是知识”;第二种“课程是活动”;第三种“课程是经验”。第一种观点把知识当成是课程的中心,认为学习的内容就是课程,就是书本知识,它忽略了教学对人才本身的培养,导致了教材中心化的现象。这种观点与我国新课程改革中“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相违背,于是被人们逐渐摒弃。后两种观点都认为学生是课程的主体,都提倡关注学生学习和现实之间的联系。课程观要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要更加关注课程对学生生活实际的意义。课程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历史的沉淀,是对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可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活。因此,课程和学生都不可能脱离生活而独立存在,课程只有在生活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即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
  2.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知识也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而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和假设。知识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变化和完善,因此,人们对于知识的选择和应用,也要及时变化。选择那些对生活有实际意义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不可能通过教师单方面的传授就可以达到目的,而是要在自身经验累积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来加深理解,真正认识知识。
  3.以人为本的学习观
  以人为本的理念反馈到学习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推动学生的人格发展,帮助学生发展个性,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因此,要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学生在这个社会中,有着特定的文化基础,也有他们独立的人格,学习要让他们得到自我满足,实现自我价值。不仅如此,我国素质教育也是要求教学必须以人为本,让学生作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人情感,让学生在社会中张扬自己的个性,能够安身立命。这一点要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提倡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让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二、备课生活化
  1.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
  学生不仅仅是学校中的一员,更是社会中的一员。他们每天从睁开眼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进入了生活中,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已经帮助他们获得了很多的生活知识。他们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要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进行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学习他们没有学过的知识,达到更高的学习水平。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得更加轻松,教师也会教得更加顺利,事半功倍。
  我在教育实习期间,负责讲授《红楼梦》的内容,那时候我认为《红楼梦》中的诗词十分有趣,就选取了其中一些内容进行讲解,而且讲了很多中国历史上非常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上的成就,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红楼梦》的了解。而且,我个人认为学生应该已经十分了解《红楼梦》这部作品了,所以在导入部分,我所做的铺垫十分有限。可是,事实并非我认为的那样。因为我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只是单纯依照自己的想法,最后导致这堂课的效果十分差,学生不仅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更是浪费了双方的时间。因此,在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上好一堂历史课。
  2.制定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简而言之,就是课堂教学活动所想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它对于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它不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这是根据传统的教学理念过度关注知识掌握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弊端而改进的。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要求以人为本,重视能力的培养,关注情感的升华,让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不仅要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更要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密切结合,满足教学生活化的要求。
  比如,人教版必修课第一课《百家争鸣》的三维目标设定为:知道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及意义;了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认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不同学派思想的现实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这几家思想的学习,学会看待现实问题,了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这几家思想,学习古人的智慧,正确看待人类的文化遗产,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创新意识。教师在备课时,要制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课题教学目标,不要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想当然地准备教学内容,必须要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增加一些学生没有的知识经验,争取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方面指明方向,实现生活化教学。师生要有意识地走进生活课堂,让生活帮助历史变得更加鲜活。
  3.挖掘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生活化教学素材
  教科书只是历史课程中的一种资源,并不是唯一的。历史的学习要建立在对课程的把握和对教科书分析的基础上,把生活案例当作教学素材,让生活中的历史信息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所使用,让教学回归生活,帮助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历史知识的习惯和思维方式。
  比如,在学习《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时候,可以向学生讲述西安市第一中学6名高中生的《关于加强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的提案》被提交到全国政协大会的事迹。因为没有母乳喂养的专门场所,一名女老师在无奈之下,不得不在办公室的桌子底下挤母乳,被发现后还遭到了许多人的非议。这6名学生受到了启发,开始进行问卷调查,开启了模拟政协之路。这条路虽然辛苦,但是他们的提案在2015年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获得了“最佳提案”,在2016年更是被提交到全国政协大会上。从这个故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民主协商的重要性,民主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时刻树立民主意识,关注社会现实,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像这样,从生活中挖掘一些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素材,在實际教学中加以利用,就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不盲目跟风,有自己的思辨能力。
  生活化教学的推广还有很长的道路,希望我们可以共同努力,对生活化教学的现状不断地进行调查和研究,完善生活化教学的模式,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齐健.走进高中历史教学现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08.
  [2] 刘成峰.鼎尖教案[M].吉林:延边教育出版社,2016.
  [3] 杜芳.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杜芳.新理念历史课程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采取独特有效的教学形式来激发课堂教学中的快乐因子,把课堂营造成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在快乐课堂的构建中展示初中劳技学习的乐趣。基于教学经验及反思得出:营造和谐发展的课堂氛围和生成积极自主的活力课堂,能够提高劳动与技术课堂的幸福指数。  [关键词]体验;乐趣;劳技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以贵州省参加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独竹漂项目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独竹漂项目的训练监控方法等进行了应用性研究.研究表明:(1)Hb、BU、CK、尿十项等指标对独竹漂
山高水长庆祝建社五十周年吴春山卓哉九三,五十星霜。如松之茂,如兰之香。人民诚瞻,山高水长。(作者系黑龙江省经委干部)山高水长庆祝建社五十周年@吴春山$黑龙江省经委...
知识妇女的心理特征是知识妇女在心理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特征。它以具体的解剖生理结构为基础,往往对女性的行为起支配作用,并通过女性的行为特点外显。它产
杨永龙,字永隆,号婺江子,别署三清闲人。1937年12月出生.浙江金华人。现系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学校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也下达了新的指标,要求课堂教学要多元化,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影视资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被引进到课堂教学中,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影视资源;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3-0080-02  随着科技
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小平同志随后就作出
看到这个标题,读者一定会联想起音乐家的浪漫,舞蹈家的多情……然而.都不是!本文的主人公是一名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专门与声学、尤其是噪声打交道的人.他的名字叫曾向阳。声学是一
“生态学”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1869年提出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全球性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是20世纪人类生
作为先行者.他赶上了国家大发展的年代.赶上了求才若渴的用人之秋。因而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机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