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进气方式对补燃室掺混段硅基绝热层冲蚀的计算

来源 :弹箭与制导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y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两相流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固冲发动机掺混段上硅基绝热层的冲蚀模型。对某一工况下的某型进气道发动机补燃室的冲蚀率进行了计算。为了减弱燃气流的烧蚀影响,对发动机提出了两种改型设计方案,通过影响相邻进气道之间的流场改善发动机的局部烧蚀状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轴向上存在距离差的前后布置的进气道间,后进气道两侧的烧蚀较前进气道严重。另一方面,适当提高空气出口速度可以减小发动机的气动冲蚀效应。
其他文献
某制导火箭弹采用发动机有控分离技术,分离点可以选择在主动段和被动段。为研究分离点位置对外弹道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分离点分别在主动段和被动段分离时的弹道模型,并分别对
采用内装式空中发射运载火箭技术,载机与运载火箭的分离过程时间短,箭机距离近,整个过程需充分考虑载机与火箭的安全性,其中火箭的爆炸是影响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文中基于爆炸相似理论,建立了以爆炸波冲压、载机表面过载等为变量的目标函数,结合火箭初始弹道动力学方程,得到了爆炸冲击波阵面压力随冲击波传播距离的变化曲线和特殊超压值时的箭机位置关系表,确定了安全距离,可以为空中发射试验和发射任务圆满完成提供一定
为准确评估无控子弹对机场跑道的羚伤效能,在建立机场跑道和子弹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NSYS/LS-DYNA分别对子弹正侵彻、斜侵彻和带攻角侵彻机场跑道三种情况进
针对激光近炸引信和预制破片战斗部的引战系统,搭建了引战配合数学仿真系统,用于研究引战配合效率以及引战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基于模块化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思路,建立了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