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tar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而现在许多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未能跟上当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使得计算机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存在差距,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如今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较大
  在中职学院,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掌握能力、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到计算机教学效果。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有:
  1.环境差异
  中职院校的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城市和县区,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程度等,特别是一些相对发达地区的学生,有很多机会接触电脑,相对的也有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少,所以地区环境的不同从而导致差异产生。
  2.重视程度不同
  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初、中学,而这些学校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形成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有差异的原因之一,有一些学校比较重视计算机教育,课程开发充分,趣味性强、动手实践性强、学生基础扎实;而也有一些学校只为应付学生计算机会考为目的,只让学生做题为主,被动学习,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
  很少。
  3.个人因素
  个人兴趣也是导致学生对计算机认知差异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生对计算机专业不感兴趣,加上理论知识的枯燥和教师传统的灌输法更让学生觉得计算机课堂乏味。
  针对中职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中一是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师应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并将学生进行分层,便于教学时灵活应对。二是,教师应有较为全面的教学准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评价检测等都应体现出不同的层次,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定层次里看到自己的成绩。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分层教学法,为学生划分不同层次,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全体发展。
  二、计算机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
  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而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相应教材更新速度跟不上发展的需求,导致教材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很多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等到毕业工作后却发现已经是过时的理论、技术了。另外,众所周知的计算机所涉及的内容广泛,硬件、软件、网络、程序等等内容繁多,许多中职院校出现了教学内容驳杂,导致学生虽然有全面系统的知识,却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精通
  技术。
  面对计算机教学内容与计算机发展脱节的问题,首先,中职院校以及教师应充分掌握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在课堂教学中更应有适当的拓展,让学生接触最前沿的技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在系统讲解计算机知识的同时,更应有所侧重,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分组,程序设计小组、网络技术小组、多媒体技术小组等,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能够有更加显着的成绩,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
  三、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不恰当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问题是计算机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而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更应注意理论与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设置,个人认为实践课程应当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重点。
  中职院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就业,为将来的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过多的理论课内容,忽视实践应用教学,将会使学生在操作实践、动手能力上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当将理论知识内容融入实践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并学会操作应用,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应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用先进的知识、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潜心研究教材,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努力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中职计算机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在网络环境下,由计算机控制的多媒体实践,是新世纪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近年来,学校教科室根据当前教育形式及培训课程的需要,在各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施,利用多媒体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在煤矿安全培训中得到应用,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理论教学更丰富多彩  利用多媒体技术,用多种思维方法解决新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员发散思维,
梦想:参晨满载归来潘总是一家以生产和销售净水器产品为主的水家电企业老板,公司生产的“丽水宝”净水器在技术方面处于行业的前列,但销售一直不能称心如意,首先表现在招商方面就
近年来,大批电子商务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却没有受到企业的充分肯定。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能力形成错位,这显现出电子商务专业在建设过程中的客观问题。如何构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是很多职业院校目前所面临的课题之一。  一、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尽管许多职业院校已经开发出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满足了课程教学的需要,但从具体
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全面实施德育综合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是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定向思维,这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适应当代科技生产是十分不利的。而钳工技能又具有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不易掌握等特点,因此在钳工教学中,合理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前沿型和技艺精湛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证。钳工技能教学模式主要有模块式教学、项目(任务驱动)教学、一体化教学、模拟式教学法等。  一、模块式教学  1.确定模块  按钳工的技术等级标准,
摘 要:在当今社会时代,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成为学校重中之重,笔者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体会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方法要灵活多样,更要有爱心、耐心,尊重、信任学生。  关键词:中职生 现状分析 思想工作 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竞争的激烈,学校、家长重视学习成绩,轻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较为严重,为此,教师做好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学生存在的问题  学院今年招生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初中毕业生数量的逐年下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也在逐年下降。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知识水平下降,以中考成绩为例,目前学生中考平均分比前几年下降了近100分;二是素质水平下降,学生普遍厌学,违纪率升高。这两点都已经严重制约机电专业教学的顺利进行,所以正视生源质量的影响,就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改进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明确的就业目标。  关键词:生源质量现状 机